以貌取人的淮南王
2022-12-29
大凡世人多有厌衰怕老的心理特征,试问有哪个人会不喜欢自己的身边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不愿意举目皆是充满健康活力的身影?
西汉淮南王刘安生平酷爱道术,为此他常摆下宴席款待同道好友。天下人都知道淮南王有此雅兴,前来求见拜谒的人不计其数。某一天,有8位白发老者驾临王府大门口,向看门人宣称要参见淮南王。看门人进府内向刘安禀告此事,没想到刘安一听是8个耄耋老人来求见,就提不起兴趣。中年的他,根本不打算见这些垂垂老矣的老头子,但又觉得人家大老远地登门造访,直白地加以拒绝,显得有点太不懂礼数。于是,刘安就让看门人别用他的名义拒人于千里之外,最好自己设法去打发这些不速之客。
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看门人知道了淮南王的意思后,便趾高气扬地回到大门前,向那8位等待回话的老者宣称道:“我们王爷喜欢练习长生不老之术,从你们的长相岁数上,就可以猜到你们恐怕没有这个本领,我也就不敢去惊动王爷了。”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8位老者一听就知道淮南王刘安这是嫌弃他们长得太老,而有意避而不见。于是乎,这8位老者离开后,立刻变化成8个眉清目秀、俊朗脱俗的童子,重新来到淮南王的府邸前,叩打门环求见。
听看门人禀报是8位仙童模样的同道前来拜访,素有喜欢接待同道习惯的刘安可高兴了,他赶紧下令召见来客,并马上吩咐下人准备奏乐设宴等事宜,用最为隆重的礼节来招待这8位来宾。席间,难抑兴奋之情的刘安,还一边操琴,一边高歌。后人把其遗留下来的歌曲整理为专门的琴曲,并将此曲定名为《淮南操》。
大凡世人多有厌衰怕老的心理特征,试问有哪个人会不喜欢自己的身边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不愿意举目皆是充满健康活力的身影?现代社会残酷的竞争规律,让命运之神一再地将青睐的目光投向年轻人,大众媒体喜好关注的天平也毫不犹豫地向那些有着年龄优势的青年人倾斜。这正像流行歌曲中唱的那样:“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在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记载的这则故事里,就连修道已久的淮南王尚且未能免俗,看人只注重外表。而以貌取人的毛病,在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转换后,依旧像有缺陷的基因一样深刻于我们当代人的头脑中。
刘安在这里的表现,并不是前倨后恭,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接待的8位眉分八采、目如朗星的可爱仙童,其实就是之前被他叫下人给打发掉的那8位皓首白眉、老态龙钟的老者。这位有天潢贵胄之尊的王爷还是看走了眼,没有想到自己终究是被神仙们戏耍了一回。
这个篇幅甚短的故事,从两个方面提醒我们在处世时必须表现出来的智慧:一方面,针对人们普遍的视觉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心理特征,得尽量注意修整好自己的边幅,这是表现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将自己打扮得年轻一点,有利于自身形象的展示,也可以提振自己的信心,更有利于提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竞争中,适当地“装嫩”,应该是无法舍弃的聪明选择。
另一方面,千万不要重蹈淮南王刘安的覆辙,即只看重他人的外表,却不留意其内涵。上述8位仙翁从“吃闭门羹”到“成座上宾”的不同经历,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的道行和仙术法力有改变或增减,他们只是玩了改头换面的小把戏,就让贵为淮南王的刘安,不顾宗室贵族应有的尊严而乐颠颠地亲自操琴唱歌,并且自始至终被蒙在鼓里,徒然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摘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道悟人生:道家、道教智慧故事》 编著:葛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