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何以是“末日作物”?
2022-12-29汪诘·科学有故事团队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业小镇上,生活着为数不多的几千名居民。小镇居民最热衷的集体活动,就是每个周末都会举行的棒球比赛了。
鲍勃是小镇上最好的外野手,他在场上防守的时候,从来就没让球迷们失望过。而这一次,鲍勃却失手了。他摘下墨镜,呆呆地盯着西边的天空。
原来,在棒球场的西边,有一大片沙尘席卷而来。人们从容地戴好口罩和护目镜,有条不紊地退场。逃进屋里的人们关紧了门窗,正在郊外的农民来不及躲避,只好钻进茂密的玉米地里躲避沙尘暴的袭击。
沙尘暴过后,整个小镇都覆盖在一层厚厚的沙土里,只有郊外一望无际的玉米,依然一根根笔直地挺立在那里,似乎周围的灾难都与它们无关。
这段故事,是2014年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的一个场景。在这部电影中,沙尘暴并不是这个小镇特有的气象灾难,整个地球都是这样。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彻底崩溃,土地严重沙化,沙尘暴在全球的任何角落,都是家常便饭。
比全球范围的沙漠化更加糟糕的是,由于生态的失衡,除了玉米以外的其他农作物,都因感染了一种名叫枯萎病的真菌而濒临灭绝,玉米是人类唯一可以依赖的食物。
那么,玉米真的能在环境崩塌的末日,扛起拯救人类的大旗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真实数据。
2010年,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乡村小镇戈尔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小镇上的奥塔马农场创造了小麦亩产1042.4千克的世界纪录。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时间,但这个记录一直都没有被打破过,亩产一吨,基本上成了小麦的产能上限。
2017年,袁隆平院士的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在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的平均亩产是1149.02千克,创造了水稻的亩产世界纪录。
这个纪录也一直保持到今天,再没有被打破。
那么,玉米产量的世界纪录是多少呢?2019年,美国玉米产量竞赛中的冠军农场,达到了平均亩产2576.48千克的成绩。
一拿数据说话你就应该明白了,水稻和小麦在产量上比玉米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根据我国2020年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是210千克。也就是说,产量最高的玉米地,1亩地的产量就足够12个成年人吃上整整1年。
只比较产量还不能说明玉米厉害,如果想成为《星际穿越》里的末日作物,就必须有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存的能力。玉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非常耐旱,也非常耐热。
不过,不管玉米如何坚韧不拔,它仍然是人类驯化后的植物。如果离开了人类,玉米在自然界仍然是无法生存的。
玉米的种子在成熟以后,不会自动从植株上脱落。少了种子自动脱落这个重要能力,无论玉米有多么强大,都没办法在自然界独自存活下去。
今天,全球约有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种植着玉米。它的种子养活着大量的人口,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玉米秸秆做成的饲料,为肉类安全提供着有力的支撑;玉米还是生物燃料的重要来源。如果真的到了末日,玉米还真有可能拯救人类的命运。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植物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