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形势能止“乱”回“稳”吗?
2022-12-29吴士存
2021年,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在新冠疫情挥之不去的情况下加速演变,美国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都面临权力更迭,越南2021年选举产生新一任领导集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任期也接近尾声,同时“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诸多变数叠加无疑会对当下及今后数年的南海形势走向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第一,南海形势进入“复杂多变、险象环生、冲突多发”的阶段。法理和规则领域的博弈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南海形势发展演变的两条新的主线。“规则外交”是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重中之重,除动员盟友和伙伴国资源和力量继续炒作,突出仲裁裁决已是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一部分的叙事之外,还可能鼓励和推动越南提起新的国际仲裁,并暗中支持越、菲、马等国以裁决为基础的单边行动。美或将创新“航行自由行动”的法律设计,以军事行动“坐实”仲裁裁决。在美国的利诱威逼之下,本就对仲裁裁决念兹在兹的某些声索国也会按捺不住,在法理战和规则战中使出新的招数,例如:马来西亚或明或暗推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其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越南在提起国际仲裁等方面也许会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二,域外一些国家追随美国以军事存在在南海谋求地缘政治利益,将把南海问题国际化推向新阶段。维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绝对军事优势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诉求。拜登执政后,美国以更为多样化的手段和新的作战训练样式试图巩固美军在该地区的霸主地位。除维持常态化、高频率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外,通过增加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的运用,常态化部署海岸警卫队力量和联合南海沿岸国开展共同执法,是美保持其军事优势的主要手段。
第三,日、英、澳、印和其他声索国以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为导向的挑衅性单边或联合行动,或因“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窗口期缩短和美国背后怂恿而此起彼伏。依仗美国背后撑腰,加之疫情后经济复苏和以南海问题凝聚政治共识的现实需要,越南可能铤而走险,再度推进万安滩海域及“蓝鲸”气田(越称“118区块”)油气开发项目。美国出于扶植越南作为其南海利益“代理人”的战略诉求,将力挺越南扮演南海遏华急先锋角色,在这一特定条件下,越南可能一意孤行。
第四,受疫情、外部干扰和共识缺失等因素叠加影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步履维艰。自2017年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之下,“准则”磋商先后取得达成框架协议、形成单一磋商文本到提前完成单一磋商文本一读等早期收获和积极成果。但某些域外国家的干预、少数立场强硬的声索国对延长磋商“窗口期”的刚性需求、仲裁裁决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以及争端当事国利益分化等因素产生的聚合效应,导致完成磋商的前景变得黯淡。
南海不仅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它承载着沿岸各国人民的安宁与福祉,同时也是整个国际社会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摒弃纷争、凝聚共识、聚焦合作,致力于规则和秩序建设,按照“双轨思路”确立的方向,共同努力、加快“准则”磋商步伐,同步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为把南海真正建设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作出新的贡献。
(摘自中华书局《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