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三大传说
2022-12-29李一鸣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自然是后羿、嫦娥、玉兔、吴刚。
传说一: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大致的情节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不死药之后飞升到月亮上成了仙人。
但传说的细节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十分有趣。在历代传说和文人杜撰里,关于嫦娥奔月的动机,就有这么几个版本。
有说法认为,嫦娥和后羿夫妻感情不好,嫦娥为了反抗夫权,于是吃了不死药,独自离开了。在传统的男权观念下,嫦娥这种行为无疑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很多传统文人对其大肆批判,甚至丑化嫦娥,说她飞到月亮上之后受到了惩罚,变成了一只丑陋的蛤蟆。
还有一个版本给嫦娥“窃”药的动机作了合理的解释。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和后羿同时期也有一个善射的猛人叫逢蒙,他听说后羿求得不死药之后就趁后羿不在家去硬抢。嫦娥情急之下只好把这个药吞下,飞升到了月亮上。
再有一个版本就比较八卦,这一说法来自战国屈原的《天问》,里面有一个故事说后羿杀死了河伯,并霸占了河伯的妻子。嫦娥对后羿这种婚内出轨的行为非常生气,于是拿了他的不死药离家出走了。
这些传说背后有什么深意吗?民俗学家们对此有所解释。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月亮与女性的生育是被联系在一起的,月神也是掌管生育的神灵。所以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最初的形象可能来自远古时期女性求子的某种仪式。女子对月舞蹈,试图缩短和月亮的距离,以达到求子的目的,这可能是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背后的本意。
传说二:月亮上有玉兔
广寒宫里的捣药兔,也是与中秋、月亮有关的经典神话形象之一。而且和嫦娥、吴刚这种“中国风”的神话传说不同,月亮上的兔子可以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说,除了中国之外,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祖鲁人、南亚的印度人的神话中,都有月亮上的兔子的神话形象。那神话中的月亮上为什么会有兔子呢?
直接的原因大约和月亮上阴影的形象有关。古人在地球上观察月亮,看到月亮上阴影的形象,自然就展开了联想,从某些角度观察,圆月时的阴影确实和兔子有几分相似,于是就有了类似的传说。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月亮和兔子与先民的生育崇拜之间,能建立起某种联系。
繁衍后代,这对先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很多原始人类群体中,就出现了对某些特别能生养的动物的原始崇拜,比如兔子、鱼类、蛇类等。而且人们通过观察,发现兔子和月亮还有某种奇妙的联系:月亮圆缺的周期是29天左右,而成年兔子怀孕的周期也是29天左右,同时野生的兔子通常会在夜间分娩。或许也是因此,世界各地的先民们才不约而同地将月亮和兔子联系起来吧。
传说三:吴刚伐桂
在中国的很多神话中,男女角色往往成对出现。比如先有了西王母,后来人们又对偶地塑造了东王公。嫦娥独自在月亮上,所以后来又出现了吴刚。从时间上来说,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这两个传说其实差了很久,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而吴刚伐桂的传说,大概是在唐代以后才出现的。
吴刚为什么伐桂呢?最早在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里的版本是“学仙有过”,也就是修仙的过程中犯了错误,被罚到月亮上砍树。那吴刚犯了什么错误呢?有民间传说认为,吴刚和嫦娥有私情,所以被天帝惩罚。
而在另一个传说中,吴刚则成了一个贪心的反面典型。这个故事说有吴刚、吴强兄弟两人,吴刚很贪心,分家的时候只给了弟弟一把斧头。但弟弟吴强很勤劳,拿斧头上山砍柴换钱。有一天吴强砍柴的时候遇到一头神牛,神牛把他带到月亮上,让他摘了一些桂树的仙果。后来吴刚知道了这件事,也找到了神牛。但到了月亮上之后,吴刚特别贪心,他想把桂树砍倒带走。但桂树是仙树,怎么也砍不倒,神牛不等他便离开了,吴刚就被留在了月亮上。
不管什么原因,吴刚最早是一个比较悲惨的形象,虽然也是长生不老的仙人,但永远都在受罚。经宋元到明清时期,吴刚的形象逐渐有了明显的变化,吴刚也开始承担起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古代有“蟾宫折桂”的说法,用来代指考上功名,后来人们就把吴刚伐桂和蟾宫折桂联系起来,读书人纷纷祭拜吴刚,求他保佑自己考取功名。
再比如吴刚伐桂用的那把斧头,《诗经》中就有“伐柯斧”的说法,人们用其指代媒人。到了明清时期,吴刚的斧头和伐柯斧也逐渐混用,吴刚也就有了月老的身份,帮人牵媒拉线,比如“吴刚修月者,合结仙姻娅”。此外,因为“桂”和“贵”同音,所以明清时期也有将吴刚当作财神的,希望能获得吴刚砍下的“贵”树枝,大富大贵。总之,最早受罚砍树的吴刚,到了明清时期,竟然变得更“忙”了。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