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

2022-12-29蔡婉青刘海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熏洗肌力偏瘫

蔡婉青 刘海艳

(南昌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0)

脑卒中后偏瘫是指患者高位中枢系统因病变所导致的疾病,不能调节体内运动系统,使被控制的皮下中枢运动反射性放射引起激烈异常所导致的运动障碍。主要包括行走、言语障碍,影响日常生活[1]。随着中医理论不断发展,临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联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恢复。因此,本研究以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对象,探讨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56.37±2.54)岁;病程10~43 d,平均病程(26.34±5.22)d;脑梗死27例,脑出血15例;病变位置:脑干7例,大脑皮质10例,基底节区2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56.55±2.31)岁;病程12~49 d,平均病程(27.52±4.01)d;脑梗死25例,脑出血17例;病变位置:脑干10例,大脑皮质12例,基底节区20例。2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或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或者脑出血;临床会出现中枢性面瘫、坠积性肺炎、肌痉挛等症状。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CT或MRI诊断为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临床格斯拉哥昏迷量表评分大于10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具有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同意书并配合治疗[3]。

排除标准:临床患有脑部外伤或代谢功能障碍疾病,具有心肝肾等功能异常,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神经功能损伤,患有下肢关节疾病[4]。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脑部血流状态等。康复训练包括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摆放,每2 h翻身一次,防止病变部位受压。造成压疮,及时进行偏瘫肢体被动运动,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训练强度,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做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不少于30 min[5]。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脑卒中健康知识教育,消除不良情绪。观察组采用中医熏洗联合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6],中医熏洗药方:红花10 g,细辛10 g,桃仁10 g,丹参20 g,鸡血藤15 g,制乳香10 g。中药混合后熬制,使用时将药液倒入特制熏洗盆内,加热水,先使用蒸汽熏蒸患者病变部位,熏蒸过程中需要在肢体外加盖塑料薄膜,以免蒸汽散失,待温度降到合适时再进行浸泡,每天1次,每次30 min。中医康复: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通过对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治疗安全性,稳定不良情绪。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需避免卧位饮水,进食中患者先使用流食,慢慢吸入,逐步训练吞咽动作,防止吞咽困难[7]。脑卒中患者饮食需低脂低盐,避免刺激。穴位推拿:医护人员取患者手三里、曲池、足三里、太冲等穴位,依次按压每个穴位2 min,再使用推拿手法对患者肢体部位进行疏通,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每天1次,每次10 min[8]。艾灸:医护人员选取患者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使用回旋灸直到皮肤出现微红、出汗等现象结束,每天1次[9]。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评分量表变化。①采用VAS评分评定患肩疼痛变化,无痛为0分;有轻微疼痛为1~3分,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休息;疼痛影响休息为4~6分,应给予针对性处理;疼痛难忍为7~9分,会影响食欲和睡眠;剧烈疼痛为10分,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和睡眠。②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ADL)能力[10],对患者控制大小便、如厕、吃饭、转移等10项日常活动独立程度进行评分,100分为满分。③采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总分为66分。(2)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肌力水平评分。采用肌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肌力水平越高。(3)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主要包括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关系以及自理能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存状态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评分量表变化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后各项评分量表变化比较 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肌力水平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上下肢肌力水平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下肌力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肌力水平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后偏瘫是指由于患者脑血管发生意外导致的半身不遂症状,常见患者上下肢或面部肌肉功能障碍,机体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该类疾病在中医病证体系中称为中风,临床常表现为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临床需要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有效恢复,做好基础护理,满足临床需求[11]。本研究中,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临床患有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疼痛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熏洗是利用药物趁热在皮肤组织处进行熏蒸的方法,能够借助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患者本身,能够激活大脑的功能觉醒,还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药物吸收,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临床研究[12]表明,中枢系统的神经元以及神经网络组织对患者的行为存在反应,同时发生特定的分子结构变化,神经重组现象受到训练、康复以及药物环境的影响。因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康复锻炼,能够促进大脑循环建立,促进病变组织部位周围的神经重组,同时还能增强患者临床耐受性,增强自身免疫力。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上下肌力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临床患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增强上下肢肌力功能,促进恢复。中医康复护理是一种以中医知识作为临床护理基础的新型模式,主要通过调整患者机体营养以及注重经络联系,恢复患者临床功能,保证患者各功能维持平衡。其主要措施包括艾灸、按摩等多方面护理,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日常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药熏洗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疼痛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增强上下肢肌力,促进恢复,提高日常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状态。

猜你喜欢

熏洗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