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味地黄汤结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观察

2022-12-29马建军牟淑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儿六味地黄肝肾

马建军 牟淑双 韩 艳

(阜新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部, 辽宁 阜新 1230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一般于妊娠中期开始发病,表现为糖耐量异常及血糖升高。本病的临床发病率为3%~5%,多数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逐渐发展为2型糖尿病[1]。GDM对孕妇及胎儿均有明显危害,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可引发早产、流产、围产儿死亡等严重情况,是产科防治的重点疾病之一。西医治疗本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需要行药物治疗,胰岛素在GDM治疗中未达到临床共识,容易造成孕妇低血糖,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糖[2]。中医认为,本病与脾虚湿盛、肝肾亏虚等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养阴生津为大法[3]。本研究分析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GDM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阜新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妇产科治疗的92例GDM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2±4.5)岁;孕周24~32周,平均(28.2±2.1)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46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2±4.5)岁;孕周24~32周,平均(28.2±2.1)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对比2组的年龄、孕周、产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确诊为GDM,既往无糖尿病史,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证,伴有腰膝酸软、尿频、神倦乏力、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头晕多梦、自汗盗汗等症状。排除标准:既往有高血压病、甲亢等病史;对药物过敏;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治疗,首先进行基础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治疗,根据孕妇的孕周及体质量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改善饮食结构,各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为蛋白质20%、脂肪25%、碳水化合物45%,总热量维持在7531~9205 kJ/d,少食多餐,每日用餐5~6次[4];制定个体化运动锻炼计划,一般在餐后1 h进行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交替上举、登楼梯等,由家人陪护,每次60 min,运动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对于血糖仍控制不佳者,无饥饿感穴腹血糖(FPG)>6.6 mmol/L时,进行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5]。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药用生地黄20 g,熟地黄20 g,党参15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枸杞子12 g,知母12 g,茯苓 9 g,泽泻9 g,牡丹皮9 g,五味子6 g[6],每日1剂,早晚水煎2次,各服用150 mL。连续4周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至分娩结束。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糖指标,包括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治疗前后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腰膝酸软、尿频、神倦乏力、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头晕多梦、自汗盗汗等,每项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则中医证候越严重;统计剖宫产率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分娩方式及妊娠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15.23%(7/46)低于对照组的30.43%(14/46);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3.04%(6/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13/46)(P<0.05)。见表3。

表3 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方式及妊娠并发症比较

2.4 2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5.23%(7/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16/46)(P<0.05)。见表4。

表4 2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GDM是妊娠常见疾病之一,与妊娠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胎盘胰岛素酶加速胰岛素分解等有关,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解加快,血糖水平升高。GDM对孕婴均有巨大危害,一方面可引发妊娠高血压、分娩困难、产褥期感染率增加等并发症,另一方面可引发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产儿并发症[7]。

临床十分重视对GDM的治疗。常规饮食+运动疗法对于病情较轻、血糖轻度异常的患者有良好效果,但部分患者仍控制不佳,此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增强对血糖的控制力,具有确切的降糖效果,但也存在剂量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的问题[8]。

中医认为,本病属“妊娠消渴”范畴。GDM发病之初以燥热为标,燥盛伤津,导致阴虚,发为阴虚燥热之证,随着病情进展,热伤元气,气机不畅,津液无以化生,加之精血聚于养胎,使得气阴两虚,损伤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因此治疗应以清热燥湿、补益脾肾、益气养阴等为主[9]。六味地黄汤是中医滋阴补肾的名方,方中熟地黄、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五味子滋肾敛肺,涩精,生津;泽泻泻肾降浊,除热渗湿,通利小便;牡丹皮清泻肝火,凉血散瘀;茯苓渗水利湿,与党参合用增强健脾益气之力。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滋阴清热、泻火利湿等功效。本方具有良好的降血糖、调血脂作用,能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胰腺与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因此,六味地黄汤加减应用于GDM的治疗能增强对血糖的控制效果,降低高血糖所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GDM的效果确切,明显降低了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产儿六味地黄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陕西安康地区IVF-ET人群围产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