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声韵考察

2022-12-29苗艳丽张宝玉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声韵辅音第一人称

苗艳丽,张宝玉

(1.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文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2.河曲县人民政府,山西 忻州 036500)

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等。据汤潍芬对国家语委古籍语料库中对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的统计发现,第一人称代词“我”使用频率最高,并从魏晋南北朝起,其使用的次数已超过了其他第一人称代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 在第一人称代词中占据主体地位[1]。本文收集了山西78个方言点“我”的字音语料,对其声韵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归纳出山西方言“我”的声韵大致演变过程,并拟测了“我”的声韵演变路线图。

一、各县“我”的单字音

表1是山西78个方言点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声韵语料,主要来自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2],乔全生主编的《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3]和温端政主编的40种方言志,其余均为作者调查所得。许多县该字读音不止一种,这里只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读音来讨论。

二、山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声母考察

“我”在中古属于“歌”韵字,其音韵地位是“果开一上哿疑”,拟音为[ŋ][4]。山西各县方言中“我”的读音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见表1),现简略分析如下:

表1 山西方言“我”的声韵调查表

首先,带辅音声母的方言点占多数,辅音声母中又以[ŋ]为最多,在78个方言点中占41个,主要集中在并州片、吕梁片和汾河片,分别是忻州、定襄、原平、兴县、五台、岚县、临县、方山、怀仁、离石、柳林、清徐、寿阳、平遥、祁县、孝义、交城、文水、汾阳、石楼、中阳、太谷、介休、阳曲、静乐、娄烦、榆社、昔阳、洪洞、永济、临猗、万荣、河津、新绛、霍州、吉县、汾西、临汾、蒲县、盂县、运城、大宁。

其次是[v]声母,有22个方言点,其语音来源是合口呼韵母的韵头u的辅音化,主要集中在五台片、云中片、广灵片、上党片,分别是偏关、河曲、五寨、神池、朔州、右玉、宁武、代县、繁峙、应县、浑源、大同、阳高、广灵、左权、沁县、高平、沁水、长子、屯留、灵丘、夏县。夏县处于汾河片,其周围其他方言都是[ŋ]声母,唯独夏县声母是[v]。

读[ŋ]是保留了古音,读[v]应该是中原音韵之后“疑”母变为零声母之后的事;读[]是在[ŋ]的基础上将发音方法由鼻音变为擦音;读[n]是因为声母发音部位由[ŋ]的舌根变成舌尖中,这是由方言的整体音系决定的,浑源、应县及长治县三方言都没有[ŋ]声母。

其他“我”的读音不带辅音声母的方言中,其韵母合口呼占绝大多数。这些方言点主要集中在云中片和上党片。它们是平鲁、山阴、左云、天镇、怀仁、襄垣、和顺、长治、武乡、晋城、陵川。只有保德不是合口呼,读[],其邻近县偏关、河曲、五寨都带声母[v],它处于五台片西北部南缘,与吕梁片的兴县、岚县相接,兴县读[ŋ],岚县读[ŋiɛ]。从语音实际看,保德原来应该读[ŋ],后来在语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脱落舌根声母。有年龄大的保德人,约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读“我”时带有轻微的舌根音[ŋ]的音色,这能给我们一些信息:保德话的“我”逐渐脱落舌根声母[ŋ]是20世纪以来发生的事。从音理上讲,[ŋ]、[]两个音都是发音部位靠后的音,在语音历史演变中前者有减弱的可能。

三、山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的韵母考察

从韵母方面看,山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读音开口呼占优势,合口呼不占优势。读合口呼的方言除上述11个不带辅音声母的方言外,再加上霍州、新绛、临猗、朔州、长治县、灵丘、蒲县、运城、大宁、浑源、永济等11个带辅音声母的方言(其中又以[ŋ]声母为最多),共22个方言点,约占调查总数的1/4多。它们主要集中在云中片、上党片及汾河片。但是可以看出,还有22个方言点是从合口呼变来的,即上述[v]声母的方言点。

“我”在中古的音韵地位不属于合口,但后来变成了合口呼。这可能是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声母的圆唇化,然后产生u介音,随后大面积扩展开来,进而发生一系列音变。

四、山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声韵演变

从声韵总体来看,离石[ŋa]、清徐[ŋA]的读音最古老。它们保留了上古时“歌”“麻”未分韵时的语音,距今1 500年以上[6]。依次是五台、定襄、临汾、柳林、临县,它们都读[ŋ],保留的大体是宋代的读音,距今800年左右。其余读v声母的、合口呼的、开口呼的,发生时代是比较晚的,但也是分步骤,有层次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就成为现在状态。偏关[vA]、高平[v]两县的读音比较特殊。其声母是从合口呼韵头u的唇齿化而来,保留了中古之前的主要元音,现在所读音的产生时代也是较晚的。其他不赘。

五、山西方言“我”的语音演变路线图构拟

本文在山西78个第一人称“我”的声韵客观调查、分析和探究其声韵演变的基础上对其语音演变路线进行了构拟。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方言“我”的语音演变路线图

本文对山西78个县市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对其进行了声韵整理、语音分析、探究其语音演变规律,并对其语音演变路线进行了构拟。但对于山西方言“我”的语料调查还不够全面和古汉语语料库发展还不够完善,有些语音演变阶段的时间还不好确定,待今后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声韵辅音第一人称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贺《红叶微刊》上线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