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2022-12-29孙嘉琪
孙嘉琪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1 前言
专业认证为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大都为理论方面的教学,很少会从教学实践方面进行教学,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部分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缺少明确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导致师范生缺少小学教育的职业能力,师范院校需要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具体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
2 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2.1 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决定了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大部分师范院校的课程安排都缺少实践方面的课程,很多课程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部分院校设置了教学实践的课程,或者专门提供一段时间用于实习,但是与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相比,实践和实习的时间非常短,师范生可能刚进入教师的角色,就要结束实践和实习。专业认证的推行对师范院校的课程调整和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开始重视考试内容的学习,很少会研究实际教学的方法,在实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模仿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风格。
2.2 不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无法全面考查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小学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教学管理的实践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专业认证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开始重视考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证上,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培养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职业素养会对小学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过度关注考证,有可能会使师范生缺少相应的职业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2.3 师范生过度依赖教案
师范生在小学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很多师范生在刚开始进行教学的时候都存在着过于依赖教材和教案的问题。师范生缺少教学的经验,往往会在课堂中忘记部分内容,教学的思路越来越混乱,这个时候只能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师范生就会将注意力放在教案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师范生在制作教案的时候没有确定教学目标,没有对小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划分,也没有区分重难点知识,看似所有内容都讲到了,实际上却是无效教学,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2.4 培养目标不够合理
师范院校往往会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对师范生进行培养,但是在设定培养目标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很多目标都不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如某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在两年的基础教育中让师范生具备小学多门学科的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按照这个目标进行培养,大部分师范生只能简单了解小学各学科的基本内容,没有一个精通的科目。
3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3.1 提高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学教学更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小学教学更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小学教育主要为通识教育,并没有分具体的文理科目,师范院校应当重点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和前提,师范生应当在具备专业学科教学能力的情况下学习其他小学学科的知识,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师范院校应当对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师范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丰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师范院校在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环节,举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将实践能力当做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
3.2 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师范院校应当在职业能力培养中重点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是小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师范生在小学教学中应当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特点和主要的技能。师范生在小学教学中应当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掌握各个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对新媒体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师范院校还要对师范生的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班级中的学生数量较多,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小学生好动活泼,小学教师要维护好班级的秩序,在组织活动和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
3.3 培养师德,形成发展理念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培养的过程中,按照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培养,师范生不仅要具备小学专业学科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具备奉献精神,小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管理和沟通中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学生时应富有爱心,在日常工作中具有责任心。师范生还应具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理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范院校应当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加强师范生的发展观念,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师范生应当带着发展的观念进行学习和教学,在教学创新中进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
4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4.1 培养师范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当具备综合能力,为了培养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师范院校需要在前期的课程教学中加入通识课程,通识课程能够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师范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会逐渐掌握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科学思维。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应当加强各学科的关联,开设通识课程,科学规划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和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1]。师范生学习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后,会逐渐了解各学科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范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师范生可以将各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从更加全面和整体的视角看待主修学科的问题,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将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关联。通识课程的课程内容应当满足多元化的要求,而且还要与小学教育相适应,通识课程应包含最基本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课程中还应包含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师范生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才能在小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合各学科的知识。
师范院校需要注意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通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师范生往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巨大的学习压力会增加师范生的心理负担。在短短几年时间的学习中掌握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并不现实,基本不可能实现。师范院校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整合通识课程的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例如,音乐与美术都属于艺术类的课程,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师范生的审美,非艺术专业的师范生并不需要深入学习各种绘画和演唱的技巧。小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程和音乐课程,小学教师完全可以将艺术与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融合,用音乐来活跃课堂氛围,或者让学生根据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使不同的小学学科相互融合。
4.2 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将实践能力当做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师范生在前两三年的学习中,基本都在学习理论知识,虽然小学教育专业的理论教学非常重要,但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师范院校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加入部分实践课程,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例如,当前的学校教师往往会用课件辅助教学,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网课,师范生需要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学习课件的制作方法,还可以模拟网课的上课形式,通过学习和模拟培养教学实践能力。
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创新中,应当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例,学生的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期间的收获非常少,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师范院校可以适当增加实习的时间,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习时间应≥18 周,而且要对实习过程中的上课时数进行统计,包括院校实践课程在内,总共的实践时间不应少于一学期。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提供分段实习和不间断实习的实习模式,师范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就可以申请分段实习,师范生可以在教学实践熟练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将每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师范生也可以采用不间断实习的实习模式,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问题、调整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在集中的时间段内快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师范院校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创建实训室,为师范生提供教学实践场所。小学教育专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设立单一的实训课程,如设计教学大纲的实训课程、制作教学课件的实训课程、课程评价的实训课程等[2]。实践课程体系中还应包含综合教育实践课程,在实训室中模拟完整的教学实践流程,从前期的备课到最后的评价,综合实践课程能够从整体上锻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些实训课程还能够让师范生在实习中和专业认证考试中更加从容,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教学思路。
4.3 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除了要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还对教师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综合育人能力和班级指导能力提出了要求,总体来说,应当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小学教师应当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中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范生还要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教学和管理。师范生还应正确看待教师这份工作,在教学和管理中要保持耐心和富有爱心,主动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师范生在进入小学之前,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了解各个学科的关联,在教学中将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师范生应具备发展观念,关注中小学教育的相关动态,对国家最新发布的教育改革文件进行研究,根据时代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创新[3]。师范生可以在实习期间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通过较长时间的实习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明确自身的不足,为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方向,为职业的发展设定目标。
小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管理中怀有仁爱之心,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低,而且经常会受情绪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主动关爱学生,耐心开解学生。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师范生还要激发自身的教育情怀,对教师这个职业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自身对教育行业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师范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努力成为一位有学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小学教师[4]。
4.4 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为了保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足够完善和科学,需要先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与学科专业能力相比,小学教育更注重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综合能力,小学的教育内容相对简单,属于基础性的知识,所以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小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应当尽可能全面,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当保持仁爱之心,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应具备责任心[5]。中学教学更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而小学教育更注重教师的学科综合能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处理好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关系,根据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通过通识课程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师范院校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师范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支教,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道德素养。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包含四个类型的课程内容,一是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中包含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师范生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二是专业课程,师范生需要选择未来工作中主要的教学学科,在专业课程中深入学习该学科的知识。三是教育教学课程,师范生可以在该课程中了解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了解小学教育的教育内容,了解小学教育的技巧。四是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师范生可以在实训室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实习也是教学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师范生可以在实习中真实地了解小学教师这个行业,在实习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5 结论
专业认证的出现增加了师范生的压力,师范生的课程体系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师范生应当摆脱应试的心理,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师范院校也要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小学教育专业非常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将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成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