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研究

2022-12-29梁璐江领陈杨超

成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劳动价值观

梁璐 江领 陈杨超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1 前言

众所周知,热爱劳动是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培养人形成良好品格的重要元素。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劳动的内涵,因此,在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劳动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引导学生形成更为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够为其后期的选择和实践以及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契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概念简述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这个活动背景之下,一方面要保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能引导劳动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念,不断追求人们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确保劳动者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对于自己的劳动有崇高的敬佩之情,这样才能使其够更好的去追求美好生活,在劳动中获得美好生活的体验,不断缩小与美好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就也有了更多的教育内涵和特点,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时代发展重要的关键促进因素和影响因素。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如何培养人才,积极的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其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劳动行为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在劳动教育过程当中,要有强烈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强调大学生的特殊性地位,推进社会进程和中国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发展所需求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在原有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也应该不断的对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需求给予探索,强化大学生关注自己和敢于参与校园的意识,融入到这个校园的社会环境当中。为此,要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去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念,让其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及其与社会、人类以及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使得这种价值更具有思想导向,让大学生充分的去衔接好学校和社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最后是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劳动价值观的教育不是普通的教育,要有较强的理论支撑,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这些劳动技能、劳动常识,不断的强化基本理论,才能够获得价值观的稳定提升。最后是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要充分结合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具有实践性,才能够有效见证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的有效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劳动本质认识偏差

纵观目前当下的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调查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劳动认知不足。很多大学生对于劳动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强烈的偏差。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动物的生命活动当做劳动,而对于劳动的本质认识并不清晰,不知如何对其进行界定以及价值判断等,缺少积极的情感引导和理论支撑。很多学生对于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并不了解,并且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只是片面地将其当做谋生的一种手段。

3.2 轻视体力劳动及体力劳动者

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体力劳动是不体面的工作,科学家的劳动要比环卫工人的劳动更有价值,脑力劳动的价值要充分的高于体力劳动。学习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去通过个人发展来减轻体力劳动。因此,他们轻视体力劳动,以至于让自己的生活积极发展与不想劳动等形成了矛盾冲突。

3.3 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欠缺

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新时代背景之下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劳动过程当中,其仅仅是为了能够简单的实现价值劳动目标和劳动成果,而不注重对于劳动过程的体验,也不注重对于劳动成果的优化,缺少思考和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使得很多劳动成果并没有做到全新升级。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缺乏积极探索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4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发展方法

4.1 理论教育深化

①渗透劳动教育知识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若想要充分塑造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就需要对其进行明确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也是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效基础和路径。通过这种劳动教育,能够使其充分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的价值性和光荣性,并且对劳动产生更多美好的向往和热爱。从而形成明确的动机以及积极的劳动教育目标。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强调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和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崇尚劳动和认识的劳动伟大和劳动光荣的意义。其次,劳动的本质价值是人通过一系列脑力或者体力活动之后,探索生命发展和个人发展成长的意义,在此前提之下,人们首先对于人类历史以及劳动对于历史作用的重要意义有认识研究。正是人类不断地通过劳动来不断的满足和探索自己的需要,才得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的进步。通过这样的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不断的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认识到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当中的重要主体地位,并且可以认识到劳动者一方面可以享受劳动过程,另一方面还能够享受劳动的结果,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是非常丰富的。于此同时,还要强调劳动幸福的教育意义,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然而,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劳动只是片面的劳累,与幸福生活是矛盾的,可实际上劳动正是为了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劳动价值的意义,是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劳动价值的重要路径。

②加强理论宣导

要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要将劳动教育与理论教育充分结合,不断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教育过程当中感受到劳动的气息,认识到劳动要素的重要价值。对于劳动价值科价值观的学科进行归属,将价值观念的培养列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当前在实际的劳动价值观教育过程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科和课程的归属问题。高校应该为了解决这一冲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角度和动机,充分结合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特色进行组织,搭建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培育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将劳动价值观与专业课程进行渗透和结合,从专业知识角度探索劳动的主流价值和特色,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意义。

4.2 实践教育探索

①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着手,不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实现良好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例如:可以重要的节庆日为契机,强化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每个节日的形成都因自身重要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应该充分结合这些重大的节日精神内涵与劳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不断的强化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承。一方面充分利用党史、国史上的重要的事件,以及人物的纪念日等话题为契机进行展开,定期的去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给予培育,例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人民警察节等等这些的特殊日子,更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素养的培育和教育。通过这种爱祖国,爱劳动等相应的话题和演讲比赛,以及绘画展览活动的举办,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在劳动的整个参与过程当中进一步的探索劳动的价值和动力。

②积极借助网络资源展开引导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资源整合的重要的发展前提。因此,在对于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应该重视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的提供劳动宣传和教育宣传的路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地加强这种积极的健康网络的构建,大力倡导这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念以及集体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通过传播正能量的方式,弘扬主旋律,进一步的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价值观念。因此在实际的具体工作当中,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专题网站以及校园主网站等等,在建设过程当中,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发展需要,找到大学生比较关心和重要的话题进行网络阵地的搭建;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一步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念的积极塑造,例如:很多高校名师和辅导员等等,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原创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堂等等,对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念等话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文化成果的构建,强化价值观念教育的培育的针对性。

③深化实践教育

劳动价值观念相比较于其他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实践性。因此,在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强调实践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专业实习来进行教育。也就是说,专业实训本身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让学生对于专业劳动深入的认知和探索,并且强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强化其对于劳动价值的认知。当学生遇到实操困难时,能够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的去进行探索,体验到劳动幸福感。在劳动结束以后,也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在交流和分享经验过程当中,形成对于劳动过程的优化和改进,强化公益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的与新兴的产业、企业进行积极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机会,新兴产业不断的衍生,如果只看到职业的表面,就无法实现对于相关行业的充分认知,为此,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实践岗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来加强对于这种新兴行业的认知。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校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来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例如:师范类专业可以提供专业支教,法律专业的课的可以去免费的进入社区进行普法宣传,通过这些服务,强化职业的初步的观念,让学生在劳动过程当中体验到幸福感、收获感。

4.3 培育方法概述

①创新利用网络公众平台

网络对于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当下大学生也更加的愿意在网络上来获得交流和实现信息的获取。因此,在劳动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利用网络公众平台创新的重要意义。首先,学校可以努力去建立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的专题网站,把准劳动观念的教育的正确导向和相应的示例文件资料进行资源库的构建,为整个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资源。教育库收集过程当中可以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对于中国民族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典范等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相应的文字资料和劳动过程,劳动精神的视频资源的添加能够使得整体的案例更加具有典型性,更加完整性,对于劳动价值观念的线上资源教育进行完善和丰富。其次,也应该去构建完善的社会平台,各个网站也应该以促进劳动价值观念为导向来构建这种良好的健康的网络,在了整个构建过程当中,针对于不良言论给予合理的把控。第三方面也可以去强化新媒体宣传的作用,例如当下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时刻关注的重点,通过这种劳动知识的传播和定期的劳动知识打卡,劳模故事分享、劳动过程短视频的剪辑等活动强化对于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学生对于劳动的价值认可。

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更加喜欢向自己崇拜的偶像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来不断地利用典型、模范等来强化对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可以利用杰出校友的资源作为榜样。可以通过举办劳模讲话和大国工匠进校园等相应的活动来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进行宣传,将这些劳动劳模的先进事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经有机会与这些先进的模范进行接触,倾听他们的故事和感受他们之间的精神,在体验过程当中来去获得更多深刻的感受。其次是教师可以先去做模范的这样的作用,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本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师兄老师的精神品质来带动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去挖掘群体中的正能量,在彼此之间也能够愿意相互学习,构建正确价值观念。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劳动观念的积极建设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强化对于劳动的认知,构建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后期成长和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建设和人类发展创造有利的因素。当然,此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当中得到日益完善、日益优化,使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得到日益丰富、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劳动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