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的防治与早期干预

2022-12-29李汇明向毓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利尿剂病患血压

李汇明,向毓钟,吴 霏

(1.攀枝花学院 医学院,四川 攀枝花617000;2.攀枝花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是一种需要终身用药治疗的疾病,且在我国患病率高,给众多患者长期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身体病痛上的困扰,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探究是至关重要的。高血压属于全球范围内最为广泛、危害程度极大、隐蔽性极高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同较高致死率的一系列相关疾病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1],同时及时发现的概率较低,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过程或是就医过程中,发现血压异常才偶然得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通过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本文选取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的药物干预和生活干预方法进行相关阐述和归纳,同时通过分析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希望能够为临床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使得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

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明确规定,非同日三次测量诊室的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按照血压水平,可以划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之间,称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之间,称为2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8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在110毫米汞柱以上,称为3级高血压。

2 导致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充分认识易导致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2.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成人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文献,30%至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倾向[3]。因此,如果有家族病史或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高很多。

2.2 精神因素

精神对于血压的影响是极大的。持续的压力、焦虑、兴奋和其他精神状态很容易导致高血压[4]。在高压力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人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如在高心理压力下工作数小时的人,动脉高血压的发病率会增加。

2.3 年龄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率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内壁脂质堆积,血管弹性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患有高血压的人年龄越大,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和风险也越大。

2.4 生活习惯因素

长久保持过量吸烟的生活习惯会造成高血压整体的发病率出现两到三倍的增长[5]。饮酒量同高血压也存在相应的线性相关[6]。日均乙醇摄取量若达到15克以上,会出现大脑兴奋,造成血压上升。钠元素、脂肪、热量的过度摄取、睡眠时间的不足、精神状态的紧绷、情绪的激动波动、肥胖以及运动不足均属于易致病因素。

2.5 药物影响

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物,会导致水钠潴留的产生,强化血管收缩相应反应,能够对于一系列降压药物的相应效用进行抵消。拟交感类的神经类药物,有着对于肾上腺素的活性进行激发的效用,举例来说,部分滴鼻药剂以及减肥药物,长时间进行使用就会造成高血压的产生。三环类的抗抑郁相关药物,能够阻止一系列降压药物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部位。免疫类抑制剂中的环孢素能够刺激内皮素的释放,强化肾血管整体阻力,降低水钠的相应排泄,提升周边血管整体阻力。口服类的避孕药物以及糖皮质类激素同样存在对降压药物进行拮抗的效用。

2.6 患者对治疗依从性不佳

超过九成的病患未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疗效,最为主要的一项原因就在于病患未能有效延续维持各项治疗相应的依从性。而依从性不足的原因集中在:各类药物的长期服用会造成经济层面以及心理层面上较重的负担;对于药物相应的副作用未做到正确认知,一些轻度可缓解的症状出现后,不经医嘱擅自停药;与医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相关的宣教不足,未对该疾病的危害程度做到准确的认知;服药频率较高,造成漏服忘服;对于治疗以及血压检测没有做到积极参与。

2.7 其他疾病

2.7.1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存在肥胖症状以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高血压最关键的成因就在于对胰岛素出现的抵抗。继发性质的高胰岛素类型的血症,会造成交感神经系统整体活性的上升,出现水钠潴留的症状,血管内平滑肌细胞出现肥厚症状。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对于胰岛素相应的增敏类药剂进行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提升血压控制效果。肥胖类病患通过减重,能够达成有效的降压效果,并可减少相应的药物剂量。

2.7.2 血糖、血脂增高

高血压患者也可并发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者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都超出了空腹血糖正常者,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血脂增高时,血流速度改变,间接导致血压升高。血脂代谢异常经常会引发血糖代谢失常,继而引发高血压[7]。

2.7.3 尿酸增高

有大量统计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特别是男性高尿酸血症诱发高血压的风险大于女性[8]。

3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分为五大类,即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针对不同群体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如何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3.1 钙离子拮抗剂(CCB)

这类药物的降压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血管平滑肌兴奋性,降低收缩能力,从而实现血压降低,同时这类药也有排水作用,可增强降压效果。它有着极快的起效速度、持久的药效和强力的疗效,降压效果好、幅度大,疗效水平同剂量的增加同比增长,口服形式会有更好的效果;更为适宜老年病患服用;高盐的摄入并不会导致其疗效受损;并发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以及外周类型血管疾病的病患,同样能够使用。但长期服用易出现抵抗降低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情况。

3.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主要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收缩力,达到扩血管从而降低血压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有选择性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之分,但两者降压机制是类似的。本类药物降压缓慢,强效持久,维持时间长(因不同β受体阻滞剂而异)。β受体阻滞剂使用范围较广,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但用这类药容易产生耐受性,所以一旦停药就会导致停药综合征。

3.3 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类通过增加高血压患者利尿排水,通过降低胞内外的压力的方式对外界阻力进行化解,达到降低血压效果的药物。常见的有噻嗪类利尿剂、髓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此类药物降压效果缓慢,持续时间长,适用于中、高度高血压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更年期女性患者效果较好。且利尿剂与其他降血压药物合用能有效增加降压效果。利尿剂由于能引起机体体内钾含量变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所以不宜过大剂量使用,一定要适度剂量使用本药品,一般成人每天最大剂量不宜超过25mg。不良反应主要有尿量增加、乏力。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的主要药理机制为通过对循环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进行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对血管以及心脏有毒害作用的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实现降压的药效作用。该类药物效果迟缓,但慢慢增强,一般和利尿剂合用效果会更好更快[9],对降低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有良好的效果,应用广泛。它对患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降压作用。易引起干咳、血管水肿等副作用,停药后症状会慢慢消失。

3.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是主要通过阻滞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容量和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这类药都是沙坦类,临床上用的多半是氯沙坦、缬沙坦等药物。此类药物起效缓慢,维持时间长,作用平稳,经过6到8个星期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明显,且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治疗剂量窗较宽,不良反应很少,不引起病人产生干咳,与利尿剂合用效果突出,适合很多人群使用。

4 高血压的生活干预

除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之外,生活干预也是防治高血压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及时正确的生活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有效保护小动脉等,尤其是针对有不良生活习惯而引起高血压病的患者,早期干预效果尤其显著。早期生活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情绪调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动态监测、按时随访等。

4.1 合理膳食

主要是低盐低脂饮食[10]。平时应该尽量限制摄入高盐、高脂食物,如香肠、肥肉和动物内脏等,多吃蔬菜、新鲜水果和富含钙的食物,如芹菜、西兰花、苹果、梨、豆制品、玉米、韭菜等。

4.2 适量运动

运动方法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使血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而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出现。

4.3 心理情绪调节

心理方面的健康与生理方面的健康同样重要。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血压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比如喜、怒、忧、悲、恐等均易导致血压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尽量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并通过改善自身的行为方式,逐步养成对所处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对待疾病既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不要过于焦虑和恐慌。家属也要多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疏导。

4.4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强化相关知识信息的宣传教育,帮助病患对疾病的各项危害做到准确认知,协助其养成长期坚持治疗服药的思想以及毅力。强化医患交流,构建优质的医患关系,强化病患的信任度。按照病患实际经济能力,进行科学适当的药物调整,对于药物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做到全面准确地传达告知。针对不良反应实际出现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解释,并进行相应的剂量减少或者药物更换。

4.5 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基础

成人每日的食盐摄取不应超过六克;高血压病患特别是同时存在心肾相关疾病的病患,需要进一步减量,每日摄取保持在三到四克;对于饮食进行科学管控,避免出现肥胖。长期保持较大的食量,会引起机体痰湿内盛,造成肥胖,进一步导致高血压疾病。提高蔬果以及鲜奶的摄取,补充吸收钾元素和钙元素;对烟酒进行戒限。

血压属于心脑整体供血平衡的一项反应数值,心血管出现的相应变化,势必造成心脏对于一系列脏器以及大脑相应的供血不足。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对心血管进行科学有效地调节,能够改善相应的供血问题,从本质上对心脏整体自我调节进行优化,进而恢复血压水平。

4.6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实践治疗学的应用

这一血压监测手段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掌握病患每天的血压实际变化,另外从并发造成的靶器官的相应损害角度来说,相较于诊所测压,24小时内的平均血压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治疗方案实际施行前后进行该项监测,能够对每天各时段血压峰值做到准确把握,按照实际波动情况进行相应的药物选取以及服用时间调整,更为有效地提升药物的疗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保证药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

4.7 遵守医嘱按时随访

在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随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模式的遵循程度。随访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降压的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期测量血压,定期做好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伤的评估。

5 结语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与肥胖、高血脂等合并存在,也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高发事件相关联,所以维持高血压患者正常的血压水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由于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发病因素涉及人体多个生理系统,且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的生活节奏等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很难有效控制血压。

针对高血压,应该给予科学的评估、制定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案,并根据不同发病情况使用不同策略。此外,生活方式干预应该连续贯穿高血压治疗全过程,例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不合理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从而实现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目的。

猜你喜欢

利尿剂病患血压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