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巧设计,思维助成长
——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2022-12-29刘佳琪江苏省徐州市王桥小学221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三角板图形思维

刘佳琪(江苏省徐州市王桥小学 221000)

数学不仅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还和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生活实践中更是应用广泛。如何有效激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研讨、实践的主题。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精、勤于设“计”,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成长。文章结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例,谈谈让学生数学思维不断成长方面的具体思考。

一、让学生数学思维成长的必要性

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既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从中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为其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角”的知识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角,能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通过观看、寻找、指认、操作、比较、折叠、复述等一系列活动,从中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如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从身边入手,从能看到的、接触到的教室墙、窗户、门等入手,有些学生从自己的文具入手,还有部分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角的组合训练、模拟。对这些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时的鼓励、表扬,对其通过动手操作不断发现新知的行径给予赞许,这种通过实践开拓思维的意识益于其终身发展。

二、让学生数学思维成长的可行性路径

1.设“疑”激趣——激活思维动力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思维逻辑性强等特征,所以部分小学生学习的兴致较弱,而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数学思维训练的成效,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成效,首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入手,以情境创设、实践模拟等活动,积极创设浓厚的质疑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其积极研讨、不断前行。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中的“认识角”时,为了让学生形象地认识生活中有关角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示两位小朋友做手工的图片,让学生研讨他们手中的图形名称,分析哪些物体面上有角,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讨。对学生的不同表达、展示角的方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赞许,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角的组成部分名称。

2.设“障”激辩——拓展思维深度

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指导学生开展理性思维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重难点设置一些思维的障碍,提升学生的思维关注度,让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度的延伸和拓展,从而训练、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进而进一步提升其数学素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受“角”的由来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明晰“角”的特征,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对截取出来的图形依据边的特征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可以先询问他们:自己打算如何分类呢?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动手实践进行分一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介绍自己分类的方法、依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他们有的操作协调能力较强,有的需要跟进指导,但是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极强,此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置思维“障碍”:在动手操作中,你能发现每一类图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激发学生激烈的争辩,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他们会认识到有些图形的边是直的,有些图形的边是弯的,这样就可以给他们命名为“直边图形”“曲边图形”。教师再让学生聚焦直边图形,探讨此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有哪些?学生通过观察,从而很好地认知了角的组成部分,从而拓展了其思维认知的深度。

3.设“计”析因——提升思维高度

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强的学科,如何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认知的高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讨、实践的重点。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多角度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开展,对数学开展深度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途径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鼓励其创造性思维的拓展,提升思维高度。

例如,在学习《角的大小》时,为了让学生形象地认知角的大小,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让学生手工做活动角的活动,并设计思考问题:如何让手中的角不断变大或者变小?学生将手中的活动角自由摆动,从中分析其角变大变小的过程。教师让学生介绍角的大小变化原理,学生从角的两边展开和合拢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而理性地认知了角有大小的知识。接着,为了检测学生对三角板上角的有效认知,教师设计一个教学情境:先将三角板的一个角印下来,然后告诉学生教师忘记是哪个三角板上的角了,让学生献计献策。学生仔细观察这个角,在此基础上,拿出自己的三角板认真观察,然后想一想可能与三角板上的哪一个角一样大。在思考、推测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试一试,将自己三角板上的角与缺失的角进行比对,比对的原则为顶点重合,边也重合,证明两个角一样大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设计让学生自己印制角进行相同角寻找的活动,从中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设“用”析知——积累思维经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开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运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运用相应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中不断积累数学创造性思维经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学生初步感知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会发现的眼睛,会比较的思维头脑,一起走进生活中角的世界,欣赏、观察生活中的角,从中感受生活中角的美及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细心观察生活,认为角很顽皮,它藏在我们周边,如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红领巾、伞、电脑、电视、冰箱、小亭子建筑等,学生对于自己对角的发现,充满自豪之情。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认知的激情,将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中,在积累数学思维经验、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获取广泛的数学应用经验。

三、结语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三角板图形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三角板“牵手”直尺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