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传统村落的引入与本土化推广探索
2022-12-29赵宏宇贾润泽
赵宏宇,贾润泽
(吉林建筑大学)
1 引言
2019年9月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确定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领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呼吁将NBS 作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2]。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利用NBS 理念,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关系刻不容缓。
但学界有关运用NBS 的研究与实践,多集中于城市灰绿色基础设施与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乡村防灾体系却往往被忽略;同时鲜有针对乡村生态—社会环境、防灾设施体系等方面的思考。作为灾害防治体系中样本量巨大、问题复杂的乡村,其经验模式常因缺乏系统理念支持、难以量化评估、难以进行模式推广而被埋没。因此推动NBS理念在我国广大乡村的实践工作具有必要性。
同时,国内关于NBS理念本土化研究中,多以提出建议以及结合当地经验智慧为主[2],缺乏具体对策。因此探寻其本土化实践方法及挖掘经验智慧的具体路径,成为NBS 理念本土化实践过程中亟需解答的问题。
2 NBS与生态智慧的比较及融合基础
NBS 强调不应一味依赖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工程建设的思维方式强硬介入生态系统;而是要重视学习自然,从自然中获得支持与启示,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解决环境、经济和社会等综合问题[3]。但其并不能算作一个崭新的理念[4]。在我国的传统认知体系中,早已认识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生物多样性福祉方面的巨大支持。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与NBS的实质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就两大概念进行对比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NBS的本土化实践。
2.1 NBS的概念及发展进程
目前,NBS 在学界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气候适应、流域管理、自然农业系统等领域[5]。期间产生两大主要流派。IUCN 将NBS 定义为“经由保护、恢复及改造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等行动以解决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社会挑战,最终实现改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人类福祉”;而欧盟则认为NBS是“受自然启发和支持,以解决社会挑战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既具备成本效益,同时提供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6]。由此可得出,欧盟作为政府组织,更加重视绿色经济发展;IUCN则偏重修复生态系统。
随着NBS的引入,国内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大量有关国际先进案例的研究不断涌现。王思思[7]提出基于NBS 的水安全措施效益评估指标,并就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计划、荷兰鹿特丹城市水管理等进行研究与总结。林广思[11]依据现有国际评估框架,从保护、调整与创造三层面就美国、希腊等国家的生态修复以及流域治理等方案进行评估。相比之下,针对国内本土研究较少,且成果主要集中在经典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等层面。而针对概念与定义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也证明了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陈梦芸等人[8]对NBS术语的“核心价值、实践与评估案例”进行了解读;罗明等人[9]就NBS对我国自然资源工作的启示,以及NBS的基本逻辑进行了阐述。
2.2 传统生态智慧的概念及发展进程
外文期刊中生态智慧一词最早出现于1986年[10],而自1992年,中文期刊开始出现生态智慧这一概念[11],发展至2003年研究趋势出现拐点,反映出了生态智慧在我国天人合一理念下的快速发展。学界不断回顾历史上的成功案例,挖掘传统生态智慧,自2014年象伟宁等学者大力呼吁开展生态智慧实践研究[12],以及持续举办的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展示了生态智慧的实用性和可实践性,推动了国内生态智慧研究领域的发展。
3 NBS 引入基础及与传统生态智慧的差异
通过对二者不同发展阶段的综述可以得出,其核心理念与发展历程都具有相当大的相似性,这为二者的融合及本土化过程中的效仿与借鉴提供了基础。NBS 理念在引入与推广过程中,既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防灾中的工程问题,还需要全面吸收传统村落营建模式,借鉴生态智慧中的防灾经验,以提高防灾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 存在差异的自然观
传统生态智慧强调以最低程度的人工介入,依循借势化害、因势利导的原则,利用自然做工,所遵循的是天人合一,倡导回归自然。而NBS 则主要强调运用科技力量重新了解自然系统并利用自然自身,采用自然力量取代人工技术,通过人工力量的介入,使得自然要素发挥核心作用,寻求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间的平衡。纯粹自然的演化,抑或是人工介入的工程建设都不属于NBS。那么在NBS 的本土化引进过程中,既需要挖掘和传承既有传统生态智慧,探寻气候挑战下传统村落的经典营建模式,明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一味依赖工程技术发展强行介入自然;同时也应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工程力量,借助科技加强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发挥传统生态智慧运用自然学习自然的特性,发挥自然力量的核心作用,实现自然友好且资本高效的新型发展模式。
3.2 不同的研究尺度与对象塑造各自特点
传统生态智慧主要扎根于传统聚落(以乡村为主),深挖提炼营建模式以及顺应自然的经验。问题复杂,样本众多,其特异性明显,经典案例多反映人类面对严峻自然挑战下试错总结出的具备低技术、低维护度、低冲击特征的高可持续性发展模式。NBS 则包含诸多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伞形概念[13],如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自然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等。这为其针对生态建设实践的量化分析与评估提供了优势。但由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偏重区域级生态保护修复,少量研究城市及城市级基础设施,鲜有针对乡村层面的研究。忽略了样本量最为丰富的研究群体,这对其结论成果的全面性与普适性造成了影响。
3.3 不同管理模式对参与度的影响
NBS 主要以专业人士、政府管理者、投资者、市民为主体进行头脑风暴,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监测与管理,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缺乏对于属地化经验教训与营建方式的提取与吸收。而传统生态智慧的管理手段多数依托乡约民俗,通过试错与经验总结形成约定俗成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如何在本土化实践过程中挖掘在地性智慧经验,传承传统村落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积累的经验,将成为NBS 理念在中国乡村乃至城乡建设中实践应用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两者的理念、研究对象、管理方法等内容互有异同。NBS理念近年来在国际与国内热度上升,但其理论与评价体系仍未成熟。其有关于本土化实践、研究样本选取、经验模式提取等方面仍存在部分局限性。
4 在传统村落的推广与借鉴
NBS 理念与生态建设的研究中热度逐渐上升,其理念、框架及标准等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可借鉴的创新之处。但由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国情、术语、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简单的套用易出现水土不服。本文将以传统生态智慧理念为依托,结合我国建设进程及制度特点,提出NBS 从国际理念向国内城市规划转译的策略。
4.1 文本转译——术语统一实现理念的可操作性
NBS 理念本土化的第一部文本转译,目的是将学术层次的理论词汇转换成可以被政府、大众所理解的语言,同时结合国内行业标准、术语进行中国化的阐述,使其不仅为学界所广泛认识,也能够切实投入到从业者的视线里,让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建设项目层面的改善。从政府顶层设计出发,重视实际需求。首先强化各部门间基于自然层面的工作意识,与规划设计项目安排结合在一起。其次应加强在项目中的实践,保证全过程的优先实施与践行。最后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确定NBS 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自然力量的核心作用。
4.2 结构转译——增强理论框架的全过程覆盖
NBS理念的引入应在参考国际前沿案例的系统框架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适应性转型发展现状,构建适应国内生态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组织架构。分别从理念的使用性与思维性出发,依循公众参与+全尺度、体系化+属地化、特异性+保障性的原则,建立可以支撑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实践的行动框架,使理念不再只是国际化的前沿理念,而成为挖掘地方生态智慧,指导生态建设的行动标准。
5 结语
本文针对国家先进概念进行综述,并与国内传统生态智慧理念为对比,探寻NBS 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及其在我国本土化推广探索。以期充分挖掘NBS 在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中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