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林下羊肚菌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2022-12-29吕晓东李先锋俞罡雷包金亮卢淑芳王安可毕毓芳

竹子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羊肚毛竹菌种

吕晓东,黄 璇,李先锋,俞罡雷,包金亮,卢淑芳 ,王安可,毕毓芳

(1.磐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金华 322300; 2.东阳市森林资源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金华 322100;3.东阳市江北街道办事处,浙江 金华 322100; 4.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2300;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羊肚菌(Morchellaspp.)是珍稀食用菌品种,隶属真菌界(Eumycetes)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o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分布于新疆、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浙江、河北等省[1]。大田栽培是当前羊肚菌栽培的主要模式,目前的规模化生产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2-3]。

羊肚菌林下栽培不仅可降低生产投入(如林下田地的租金、搭建遮阳棚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等),并且林下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透气、土壤肥沃、空气湿润,非常利于羊肚菌生长和产量提高[4]。在耕地少的山区,种植场地的缺乏成了制约羊肚菌产业的瓶颈。浙江省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但缺少农田。若充分利用浙江省丰富的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林地资源和林下空间栽培羊肚菌,既解决了羊肚菌栽培场所缺乏的问题,又可实现菌渣还林,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从而促进毛竹的生长,形成“林-菌”生态循环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

该文总结了多年在毛竹林下种植羊肚菌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和产量高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相较大田种植,该方法不仅不占用粮食用地,并且解决了山区农田少、缺乏种植产地等问题,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此外,毛竹为羊肚菌提供天然的遮荫环境,减少塑料棚等农业耗材的用量,经济且环保[5]。就地粉碎的毛竹屑能为羊肚菌栽培提供原料;而羊肚菌的种植能提高毛竹林内土壤地力和改变真菌群落[6-7],从而形成毛竹与羊肚菌的良性循环。

1 羊肚菌的生长条件及栽培场地环境

羊肚菌生长环境要求:温度10~20 ℃、相对湿度85%~90%,土壤含水量20%~23%、pH 6.5~7.5,光照强度100 Lx左右。选择冬暖夏凉、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且郁闭度在0.6以上的毛竹林栽培羊肚菌比较适宜。光线较强的区域,需要覆盖遮阳网[8]。基于标准化规模化栽培需要,林地区域交通便利尤为重要。

栽培场地应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公益林。要求场地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和远离污染源。生产用水包括栽培基质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栽培基质配制用水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的标准。

2 羊肚菌的菌种制作

2.1 栽培种选择

据卯晓岚[9]在《中国蕈菌》中记载,已知羊肚菌属菌物在中国有10个种。目前国内人工栽培常用品种为黑羊肚菌支系的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orchellasextelata)和七妹羊肚菌(Morchellaseptimelata)菌种,有少部分使用黄羊肚菌支系中的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和变红羊肚菌支系中的变红羊肚菌菌种(Morchellarufobrunnea)[10]。生产时从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供种单位引进适宜当地栽培的菌种,其菌种质量应符合《GB/T 21125-2007 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的规定,菌种生产应符合《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2.2 栽培菌种制作

将小麦用水浸泡12~16 h,按照配方比例与木屑、砻糠、石膏、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按照重量比:小麦60%、木屑19%、砻糠19%、石膏1%、碳酸钙1%),调节培养基含水量62%~63%,pH 7。装入14 cm×28 cm的聚乙烯筒袋内,每袋重量0.4~0.5 kg。然后立式单层(不宜堆叠)装筐,置于灭菌架上,进行灭菌(100 ℃ 14~16 h),出锅冷却后即可接种。用镊子或接种工具夹取,把原种铺满培养料表面。接种后封口置于温度22~23 ℃和湿度70%的培养室内,培养10-12 d,直至菌丝布满整袋。

食用菌栽培种的制作对场地洁净度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建议没有条件和经验的从业者直接向专业公司购买种植使用的菌种。

3 竹林播前准备

3.1 林地清理

在不破坏林地环境的情况下,清理地面杂草、石块和小灌木。修剪2 m以下的毛竹枝丫,清理影响操作道的林木。每隔30 m顺山势挖出深30 cm和宽50 cm的排水沟。

3.2 作畦搭棚

畦床是林地内羊肚菌播种的地面场所。要求坡度为25°以下的地面较平整的坡地。(1)做畦。采用与山体等高作畦。畦床宽为0.8~1 m,长度随地形而定,畦沟(操作道)宽为30~50 cm,畦沟高为0.15~0.18 m。清理林地落叶,露出腐殖土层,畦面浇透水后待用。(2)搭拱棚。以热镀锌钢管、塑料管、玻璃纤维管或毛竹片等任一材料为栽培棚的骨架,棚体覆盖厚度0.04 cm的塑料膜,光线强的区域需要加盖六针遮阳率90%的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在100 Lx左右。栽培棚宽度0.8~1 m、高0.6 m、长度根据山势地形而定。

4 播种管理

4.1 播种

气温稳定在18~20 ℃时开始播种。用多齿耙在畦面开沟,沟宽2~3 cm、沟间距10 cm、沟深7~10 cm,将羊肚菌菌种(2.2中制作完成的菌种或直接购买的商业菌种)掰成2~3 cm的块状,摆放在沟内,用种量为2-3袋·m-2。

4.2 覆土覆膜

播种后,在畦面覆盖厚度2~3 cm的土壤。再覆盖黑色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压住,防止风吹。经过4-5 d的培养,羊肚菌菌丝即可蔓延整个畦面,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此时应及时摆放营养袋(制作方法见5.2),时间一般为播种后5-15 d。

5 营养袋的配制和使用

5.1 营养袋内料的制备

营养袋配方(配方中的百分比指重量比):配方A:毛竹屑13%、小麦60%、砻糠25%、石膏1%、石灰1%。配方B:小麦60%、玉米芯30%、石膏1%、砻糠9%。在毛竹林下栽培羊肚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林菌可循环式复合经营,充分利用毛竹优势,推荐使用含有毛竹屑的基质配方A。若没有毛竹粉碎条件,也可使用配方B进行代替。

准备新鲜、无霉变的营养袋主料(毛竹屑、玉米芯、小麦)和辅料(砻糠、石膏、石灰)。毛竹屑需要堆积30 d以上,小麦、玉米芯要提前一天预湿。毛竹屑和玉米芯的颗粒直径为0.2~0.6 cm为宜。毛竹屑与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称取,加水拌匀控制含水量控制在56%~60%。

5.2 营养袋制作

选用聚乙烯塑料袋,要求厚薄均匀、抗张力强度大、底部密封性好。规格为长28~33 cm、宽15~17 cm、厚0.05 mm。

(1)制作场所要求清洁卫生、通风良好;装袋、灭菌、冷却和接种等步骤分别在装袋区、灭菌区、冷却区和接种区内进行。(2)采用装袋机装袋,并扎紧袋口,装袋操作时间不超过4 h。每袋重量控制在0.50~0.75 kg。(3)采用高压灭菌时,温度达到100 ℃时,关闭排气阀;当压力升至0.05 MPa时,慢慢提起排气阀,缓慢的排气,等到压力表降到起点时,关闭排气阀增压,压力升至0.14~0.16 MPa,保持2.5~3 h。采用常压灭菌时,温度达到100 ℃后,保持12~14 h。(4)灭菌后的营养袋及时移到冷却室,待冷却至常温后备用。注意营养袋制作时间应安排在羊肚菌播种后第4-14 d,尽量在使用前的1-2 d制作完成。

5.3 营养袋摆放方法

首先揭开畦面覆盖的黑膜,将提前一天制作的营养袋,用锋利的刀具在袋身割1-2条口,或者用钉子在袋身扎8-10个孔。然后将孔口朝下,摆放于畦面,要求孔口与畦面密切接触。重新覆盖黑膜,或者用毛竹叶覆盖畦面。最后覆盖棚顶的塑料膜和遮阳网。营养袋用量为2.7-3万袋·hm-2。

6 出菇管理

6.1 日常管理

营养袋摆放后,羊肚菌菌丝会逐渐蔓延至袋内,一般经过10-12 d营养袋长满菌丝,不要移动营养袋,保持原状。经过50-60 d的营养积累。当气温在8~15 ℃时,揭开棚顶遮阳网和塑料膜及畦面的黑膜,增加光照强度,连续2 d对畦面空间喷水,使林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土壤含水量20%~23%。如遇连续雨天,要覆盖棚顶塑料膜,防止止雨水冲刷畦面,雨停后要及时揭开塑料膜。

6.2 采收管理

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用途,确定采收标准、采收时间、采收方式,适时采收。一般商品菇的总长度为6~14 cm菇盖长度为3~7 cm,菇柄长度3~7 cm。采收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确保菇体干净卫生。用刀从菇柄基部整齐割断,注意菇柄不能带泥。采收后的菌菇,直接进冷库预冷储存。

6.3 转潮管理

第一潮菇采摘后,停止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为宜,促使菌丝休养和恢复。养菌10 d后,连续2 d对畦面喷水,使林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23%。参照第一潮菇进行后续管理,一般可采收二潮菇。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生物和物理防控措施,安全合理用药,选用国家登记可在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农药,禁止直接向菇体喷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2 主要病虫害

羊肚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镰刀菌(Fusarium)和软腐病(由多种病菌引起);主要虫害有白蚁、蜗牛、跳虫和螨虫等;竞争性杂菌有绿霉(Trichoderma)、链孢霉(Neurospora)、盘菌(Peziza)等。

7.3 防治措施

7.3.1农业防治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品种特性合理安排生产季节,管控原料质量,规范生产,确保发菌及出菇场地的环境卫生。彻底灭菌,防止竞争性杂菌侵染;及时采摘羊肚菌,防止菇体褐变腐烂传染。

7.3.2物理防治 主要采用人工捕捉害虫;在棚四周用防虫网(孔径0.21~0.25 cm)隔离鸟类和蚊类,棚内放置粘虫黄板或杀虫灯杀灭蚊虫。粘虫黄板距离地面高度50 cm,每10 m2放置一张。杀虫灯悬挂高度为距畦面30 cm,每100 m2放置一盏,及时清理粘杀的虫体。

7.3.3药剂防治 药剂使用应符合农药使用规定,杜绝使用高毒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药剂。

8 保鲜加工及运输

8.1 保鲜储藏

将鲜菇装入周转筐,移到冷库内,库内温度以2~4 ℃为宜,一般保鲜时间为5-7 d。禁止使用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或药剂。

8.2 加工

采收后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分级、干制、盐渍、制罐。加工、保鲜和储藏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符合国家标准,禁止使用非食品级化学品和有毒有害物质。

8.3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防晒、防雨、防尘和防压,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羊肚菌鲜品应采取全程冷链运输,冷藏车箱内温度设定为2~4 ℃。

猜你喜欢

羊肚毛竹菌种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敲竹杠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