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
——让『劳动』落地,促『素养』生根
2022-12-29东莞市万江第一小学曾雪凤张军
文东莞市万江第一小学 曾雪凤 张军
在“五育并举”、加强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是当务之急。新时代如何让新劳动教育的政策和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如何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
一、项目式劳动教育的涵义
项目式学习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融合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用真实的任务情境推动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是符合劳动教育课程和小学生特点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以项目式学习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任务设置成需要策划和实施的项目,指导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称之为“项目式劳动教育”。
二、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的意义
在传统劳动教育过程中,由于劳动任务过于单一或统一,学生往往缺少主动选择的机会和积极探索的意识。他们未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只能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支配、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劳动教育便流于形式,很难取得实效。以项目式学习开展劳动教育,学生通过主动选择、参与整个项目中多元化劳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会劳动、爱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学生在劳动中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激发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体验,学生不仅“知”,而且懂得如何“行”。
三、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为契合“劳动育人”的时代要求,基于劳动素养的培养,聚焦劳动教育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我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挖劳动教育的内涵,注重校内外和学科融合,重点建构了凸显“自主、志愿、研究”特色的项目式专题劳动课程体系,积极探索项目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聚焦真实问题,关注现实生活。2022年3月,东莞市受突发疫情的影响,3月至4月间,全市普通中小学(初三、高三年级寄宿学生除外)开启居家线上学习。基于当时的现实情况,我校劳动教育课题组决定开展“自家种植蔬菜”的项目式学习。各班劳动教育指导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思考在家里种植什么蔬菜、怎样种植蔬菜。对于“在家里种植什么蔬菜比较合适”这问题,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说种番茄、南瓜、青菜等,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的蔬菜都适合在家种植呢?学生们联系自家实际进行思考,有的说:我家里的阳台很小,不能种南瓜。有的说:我想种秋葵,可是我家没有秋葵种子。有的说:我想种雪豆,但是马上夏天到了,雪豆怕热,怕雪豆不结果。学生们从简单的种植活动延伸到对植物的生长条件的思考与探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聚焦节日习俗,弘扬传统文化。例如,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劳动教研组组织了“端午节—乐劳动”项目式学习,分为五个主题:(一)历史端午:了解“端午节”来历。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等。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跳汨罗江自尽,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二)地理端午:了解汨罗江。查找资料,知道汨罗江处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处,是屈原投江殉难处。(三)科学端午:拼造龙舟。查找资料了解龙舟的结构,以个人或团队,拼造一架龙舟;了解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举行赛龙舟活动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四)美食端午:粽食分享。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离不开包粽子吃粽子。让学生全程参与选食材、备食材、包粽子、煮粽子、分享粽子。通过查找资料,还知道中国的粽子品种繁多,吃粽子的风俗,从中国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增强文化自信。(五)文学端午:走近屈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屈原的故事及其诗词,在班上汇报所了解的屈原故事。
(三)聚焦课后服务,延伸劳动课堂。“双减”政策之下,为了让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我们开设了“爱劳动·爱生活”项目式劳动课程。结合劳动教材,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分年级组展开讨论,各年级(上下学期)开展的项目式劳动课程如下:一年级:“校园杂草我来拔”“小菜秧快长大”;二年级:“班级花艺手工坊”“最美阳台共打造”;三年级:“我爱开心小农场”“课余时间我规划”;四年级:“废旧物品再利用”“扦插绿萝”;五年级:“简易木工作品我制作”“移植定植我能行”;六年级:“设计制作包装盒”“设计毕业相册”。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段,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增强了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关键能力。
(四)聚焦寒暑假日,体会生活乐趣。寒暑假,是学生身心休息的重要方式。为丰富学生寒假生活,提高德育实效,我校遵循“爱·美”德育理念,依托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2021年暑假,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一至三年级确定“爱满家园”主题,四年级确定“我的事情我做主”主题,五年级确定“坚持不懈我能行”主题分别进行研究学习。学生们用心观察,悉心感受,寻找家庭生活中各个层面的爱的印迹,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给晚辈的爱,晚辈对长辈们的爱,家庭成员夫妻之间的爱等,并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现。高年级的学生们设计了项目实践记录表,记录各项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写出体验感悟,形成一份份有说服力的实践报告。
四、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开展即时性评价,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孩子进行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或活动中的表现,开展即时性表扬和鼓励,利用微课掌上通、班级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对学生劳动的表现进行即时性评价。即时性评价非常便捷,既可文字表述,也可对话交流,还可跟家长或学生进行视频沟通。学生在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后,深深地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提升了劳动兴趣和劳动潜能、增强了劳动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
(二)搭建展示平台,体悟劳动的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展示过程本身就是评价。学校通过搭建各种劳动技能展示平台,如举办“劳动专题手抄报比赛”“劳动工具制作比赛”“劳动技能大赛”等,从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态度、技能技巧、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劳动价值感,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到劳动让生活更美好,从而逐渐形成热爱生活,尊重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开展多元化评价,塑造劳动的品质。在实施项目式劳动教育评价时,教师的评价并非唯一的。教师要坚持评价实施一体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可以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活动,通过多个主体的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与客观性。例如,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学生可以从“我的表现”“我的收获”“我的进步”“我的反思”等方面展开自我剖析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认真、坚韧的劳动态度,积极、奉献的劳动意识,探索、创造的劳动才能。此外,学校还要结合“劳动之星”“劳动小能手”“劳动小达人”等各种表彰活动,巩固劳动教育效果,形成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劳动品质。
五、项目式劳动教育的成效
(一)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通过近两年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我校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项目课题组实验数据显示:90%的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98%的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日常劳动和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育爱园”“育美园”的劳动实践活动;低年级70%的学生掌握了该年段的劳动技能,中年级80%的学生掌握了该年段的劳动技能,高年段90%的学生掌握了该年段的劳动技能。学校围绕项目式劳动教育搭建的活动平台,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热情,还展示了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劳动价值观。
(二)缓解了学习压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让学生有更多亲近大自然、动手实践、跟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减少休息日观看电脑、电视、手机等对视力的影响。从活动开始至今,每天在班级群里晒种植图片、发表感想、点评成了老师、家长、孩子们讨论和交流的热门话题,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也成为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使“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有内容、有载体、有成果,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我校减负提质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体验与品质发展。项目式劳动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重视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以劳创新”,在项目式劳动教育中,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真实、综合的任务,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获得生活经验的同时,拓宽了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项目式活动以贵参与、重改进为评价原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思考、改进、创新、成败、反思,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勇实践”“研中玩”“玩中学”“学中思”的成长体验与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