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2022-12-29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谢雄杞
文/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谢雄杞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劳动教育有淡化和弱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我校是从五个方面入手,抓好“五个结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结合劳动课,上好劳动课,构建正面的劳动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规定,小学每周都应该安排1节以上的劳动课。上好劳动课是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当前缺少劳动教材的实际,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组建了专门的课题组,进行题为“创新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研究,编写了《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南》(试验版),作为校本试验教材供试验班级使用。校本教材每个年级安排4课时,试图从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班务劳动、公益服务性劳动等不同层次入手,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还在各自实验班运用自编的校本教材上好劳动课,成效显著。如课题组老师运用自编的校本教材上了一节《钉纽扣》全校公开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学会钉纽扣这一家务劳动的步骤、方法和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结合班集体、少先队活动,实施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活动课程
班集体活动、少先队活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结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我校少先队开展了劳动技能大赛。每个班推荐男女生各2人进行接力比赛,项目有扎头发、系鞋带、剥玉米、包饺子等适合小学生的简单劳动。这样就把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培养了劳动技能与习惯。结合学校所处的城区当前正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实际,还可以结合班、队活动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维持维护交通秩序、垃圾分类宣传、环保小卫士、打扫卫生清除卫生死角等志愿活动。这些富于时代感的活动,形式新颖、内容新鲜,很吸引学生,能收到很好的劳动教育效果。
三、结合学科教学,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还可以与学科教学结合,充分发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因素,有效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劳动教育。比如,在进行二年级语文《一封信》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两封信对待“台灯坏了”这件事的不同做法进行劳动教育。课文中讲到露西说“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教者可以告诉孩子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帮助家长,不然遇到困难会束手无策;当妈妈告诉露西,“找到螺丝刀,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可以想办法动手解决,自己劳动得到快乐,身边的人也会快乐。
四、结合民俗节日活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构建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我国历史悠久,是个多民族国家,民俗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内涵深刻,我们客家地区又有自己的特色。结合民俗节日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构建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课题组结合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学做端午粽子,事先准备好粽叶、糯米、细线等做粽子的材料,在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学生受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熏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现场跟老师一起包粽子,蒸粽子,吃粽子,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做端午粽子,品尝端午粽子,充分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五、结合家庭教育,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构建家校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对于劳动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基地。首先要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教师应当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短消息等渠道告诉家长,在家庭里也要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要求儿童学会扫地擦地、洗碗,整理房间、洗小件衣服等简单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了家长的思想认识,就能让家长配合,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其次,班主任要布置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推动学生在家参加劳动。比如低年级要求儿童学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等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要求学会洗刷碗筷、拖地等家务劳动,高年级要求参加植树、扫街等志愿劳动活动,学会公益性劳动。更重要的是,结合家庭教育可以让学生参加适度的生产劳动,让学生参与体验真正意义上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