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4年再“画杨桃”
2022-12-29明水县第三小学刘慧慧
明水县第三小学 刘慧慧
听了一节二年级语文课,内容为《画杨桃》。一节课40分钟,从教师出示课题到下课,我思潮万千,恍然间似乎又回到了24年前的夏天。
1998年,我21岁,刚刚走上教师岗位,那个时候正是教师“五功六技”基本功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恰巧县里举行第二届“六项技能”综合大赛,我也幸运的以乡村教师的身份被抽调到乡里中心小学备赛。备赛的时间很长,每天都在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提问技能中来回地打磨,比赛内容有一项是全县同上一节语文课,题目就是《画杨桃》。
那时的我每天都在文本里来来回回地走,详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每晚睡前预设的课堂就像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放映,紧张的备赛装饰了我那个春天的梦。那个年代能参考的资料只有一本语文参考书,杨桃我未曾见过,更未曾吃过,只能从文字和文中仅有的一张插图中揣摩它的模样。那怎样把我都未曾谋面的“小杨桃”介绍给学生们?怎样让学生从没有见过的事物中感受文中“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思考了良久,后来在良师益友的启发下,我找来了橡皮泥,按参考书中文字的介绍捏了一个大大的杨桃,但是它的颜色是黑色的,黑黑的杨桃怎样穿上它黄绿色的外衣呢?于是我把黄色粉笔磨成碎末,涂抹在上面,心心念念的杨桃成了课堂最靓的学具。
记得在赛课的现场,当我把杨桃拿出来让学生们在不同位置观看时,学生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争先恐后来观看,那一刻学生们理解了文中“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老师的“审视”,也理解了同学们嘲笑“我”的“五角星”后老师的“严肃”,更理解了老师教育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让学生受益终生。听课老师也眼前一亮,我想很多老师应该和我一样都未曾见过杨桃,也正是这颗大杨桃,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重建了学生认知,助力了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也让我的课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24年过去了,至今清晰记得刚刚登上讲台的我享受快乐课堂的美好感觉,也正是这节《画杨桃》让我从此走上了一个又一个赛场。
今天再次听到这节《画杨桃》,听着也恍惚着,一会儿穿梭回24年前的课堂,凭着记忆我在听课记录上又勾勒出了当年板书总结时我用几条线把板书内容连着成了一个“大杨桃”;一会儿回到身处的课堂,看着年轻教师熟练地用希沃白板展示着青翠欲滴的杨桃。我不时地感叹,如果当时我讲那节课的时候也有网络多好,南方的蔬菜也能及时运到北方多好,我一定会把杨桃在学生的心里画得更深刻!可我听着听着又有些许的遗憾,现在超市随处可见的杨桃为何只在课件上?为何不请到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再看看“我”曾经看到的五角星,我想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杨桃一定比学生从课件中看到的杨桃更有味道。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有时代的速度和烙印,有世界的视觉和广度,但与时代共舞的信息技术不能凌驾在生活之上、课堂之上、体验之上。应该让学生在生活、生长、生存中去感受生命的盎然,不应该忘却课堂的本真。
相隔了两个时代的课堂,《画杨桃》这篇课文在教材上也几经增减,但是“杨桃”一直在。每每我走进超市,看到杨桃都会想到曾经的课堂,还记得第一次在超市见到的时候竟有“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今天再“画杨桃”,让我想到了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么多的良师益友,想到了那个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纯朴年代,想到了耕耘了20余年的讲台,想到了那么多在文本里云里雾里风里雨里坚持的美好。都如杨桃,一如既往的珍贵而又情有独钟!
感谢我的老师,让我在课堂上与青春撞个满怀!撞得我热泪盈眶,泪眼婆娑中让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温度;撞得我满心留恋,心怀感恩中让我倍感职业的崇高;也撞得我心怀向往,砥砺前行中让我感受脚下的力量。感谢我的学生,让我与初心再次握手,初心在课堂,初心在热爱,初心在成长,初心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