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2022-12-29杨梦想赵宇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椎风池夹脊

杨梦想,赵宇兰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1101)

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以及混合型。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神经根型,且近几年来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病因有长期伏案工作、使用手机和电脑,劳累,受凉或外伤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为颈部的神经根受到了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颈肩部疼痛,手臂麻木或上肢感觉沉重、酸痛等,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范围一致。此外,还会有皮肤干燥、无汗、潮红以及手臂红肿等伴随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吞咽困难等,晚期可能会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握力减退等症状。中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现将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毫针治疗

黄裕成等[1]选用风池、后溪、大椎、京骨、颈部阿是穴、颈部夹脊穴、昆仑、列缺等穴位,使患者的颈部肌肉得到放松,从而改善疼痛。豆运香等[2]主穴取颈百劳(双侧)、天柱、夹脊穴、大椎、风池(双侧),风寒侵袭型加外关、合谷,痰湿闭塞型加脾俞、丰隆,瘀阻脉络型加手三里、后溪(双侧),气血不足型加肾俞、脾俞,肝肾亏虚型加太溪(双侧)、悬钟,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留针30分钟,疗程30天,总有效率达97.50%。周向红[3]选择患侧第5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患侧肩中俞,刺激臂丛神经,其取穴少,疗效佳。李金牛等[4]运用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结合脊神经定位,手太阳经证取双侧颈7夹脊穴,加患侧养老、支正、天宗、后溪等穴;手少阳经证取双侧颈6夹脊穴,加患侧肩髎、中渚、外关、三阳络等穴;手阳明经证取颈4、5夹脊穴,加患侧曲池、肩髃、合谷、偏历、三间等穴,采用提插和捻转泻法,总有效率达96.70%。李彦龙等[5]在常规针刺疗法之外,加用手少阳三焦经根结穴(关冲、丝竹空穴),留针25min,每周治疗5次,疗程为10次,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两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两端,取之更易于快速激发经气,起到显著的镇痛效果。

2 电针治疗

电针是通过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已成为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疗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6]。王嫦娥[7]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大椎、颈夹脊、后溪、风池、合谷、外关等,每次选取两组穴进行电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张琴[8]以颈夹脊穴为主穴进行平衡电针治疗,辅以大椎、天宗、肩井及风池等配穴,总有效率为83.3%。邱金等[9]采用远端与局部选穴相结合,电针一组取病变颈椎节段下椎夹脊穴和同侧后溪穴,另一组取病变颈椎节段和上椎夹脊穴,总有效率为90.50%,二者合用可以达到通督、扶正祛邪、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的目的。胡追成等[10]选取大椎、大杼、颈夹脊、后溪穴为主穴,经辨证分型分别选取合谷、丰隆、膈俞、三阴交、足三里为配穴,采用不同波形电针治疗,发现连续波和疏密波疗效优于断续波,且高频连续波效最佳。唐流刚等[11]通过对斜角肌间沟进行不同方向、深浅的针刺,结合电针连续波适度刺激,可以松弛邻近的颈肌筋膜以及斜角肌的板结僵硬,临床总有效率为97.00%。

3 刃针治疗

谢丽娜等[12]让患者取坐位,颈椎向前屈,抱臂支撑额部,将刃针经治疗点进针至病灶层,做横行或纵行切刺,总有效率达91.18%。刃针疗法虽然是“针”但其具有“手术刀”的作用,通过对颈椎病变部位进行松解剥离,可解除颈部神经、血管的压迫,通过在穴位上刺激,发挥了针刺治疗的效果[13],并可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加速炎症消退[14]。

4 浮针治疗

曾睿等[15]选取1~2个主要压痛点,进针点为距离压痛点5~10cm处,将浮针针尖与皮肤呈15°~35°朝痛点方向刺入,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将针芯退到套管里,手持针柄做青龙摆尾扫散手法3~5分钟,当患者颈部疼痛消失或减轻以后抽出针芯,留置8小时后拔出,隔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达96.67%。浮针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物理疗法,其真正的特色就是扫散动作[16],能够减少致痛物质,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活血止痛的作用[17],是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其对软组织伤痛有很好的疗效[18]。

5 针刀治疗

张雪兰等[19]采用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直达横突面,并进行纵行切割和横向剥离,遇硬结或条索状纤维化组织一并进行纵行切割,可以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神经的压迫症状,从而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颈椎病的病变部位多在头枕部、枕下三角、颈2~3棘突以及双侧后关节、横突部位软组织等,针刀通过切、割、剥、搓等手法松解病变部位,松解颈上部软组织的粘连,提高代谢物的吸收速度,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0]。

6 艾灸治疗

温和灸。杨婵等[21]采用循经灸法,根据疼痛部位分属足太阳经筋、手太阴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少阳经筋、手太阳经筋,沿其循行路线,进行长度为10cm的循经往复温和灸,如有手指麻木、疼痛等远端症状,则将范围延长至20cm,在阿是穴处则可做悬灸及雀啄灸,每次30min,每日1次,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常规腧穴温和灸法。赵娜等[22]观察不同组成药艾条对400例风寒湿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药艾条即艾绒联合三种中药效果最佳,该配方为:按重量取艾绒24份、老鹳草12份、红花2份、安息香2份,将以上诸药研成细末和匀,用桑皮纸卷成艾条,灸颈肩部压痛点、颈夹脊穴、大椎、肩井,每次30min,两日1次,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8%。

热敏灸。蔡国伟等[23]以大椎穴为中心施回旋灸预热,再行雀啄灸探明热敏点,在热敏点灸至皮肤灼热,再灸至热敏点的热敏现象消失,每日1次,每次灸40min,共治疗15天,其效果优于悬灸非热敏化大椎穴、口服颈痛颗粒。叶雅仙等[24]在颈夹脊穴、风池、肩井、大椎、手三里附近找条索状部位,寻找热敏穴,灸至皮肤灼热,经治疗后上肢的疼痛麻木程度和肩颈部的疼痛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7 穴位埋线治疗

孙文善等[25]在超声引导下测定出多裂肌的体表投影位置,于C5、C6夹脊穴采用埋线进行治疗,将直径0.9mm的埋线针垂直缓慢刺入皮肤,在达到所测定多裂肌的深度时推动针芯将PGLA线体植入(规格2-0,长10mm),敷以埋线医用胶贴,共治疗1次,多裂肌埋线时,男性患者深度控制在2.5~3.5cm,距正中线的距离在1.0~3.0cm,女性患者深度控制在2.0~2.5cm,距正中线的距离在0.8~2.8cm,因PGLA线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无明显的免疫反应,是替代针刺刺激的理想材料,且夹脊穴内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动脉、静脉丛分布,该法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的优点。何贤国[26]采用不同深度穴位埋线进行治疗,取患侧C5、C6夹脊穴及大椎穴,其中中层组在超声引导下将PGLA植入头半棘肌层,深层组则植入多裂肌层,中层组总有效率为78.8%,深层组总有效率为94.2%,表明深层穴位埋线可直达神经根、椎间孔、退行性椎间盘,更能促进颈功能的恢复。

8 特殊针法治疗

烧山火法。张轶等[27]在C3~C7夹脊穴中选择明显压痛穴位及大椎穴采用烧山火手法治疗,并留针30min,每日1次,持续10d,具有攻补兼施、温通经络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颈椎牵引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贺氏三通法。彭礼等[28]采用贺氏三通法辨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采用拔罐法、微通法合温通法,气滞血瘀采用强通法合微通法,其中微通法为毫针刺法,温通法用火针针刺法,强通法以刺络放血拔罐为主,该法疗效较单纯毫针治疗佳,能够快速有效缓解颈肩部疼痛、僵硬、肢体放射痛、麻木、畏寒肢冷等临床症状。

董氏奇穴。董氏奇穴为台湾主要的针灸流派之一,因其无经络理论但有正经概念,所以名为正经奇穴[29]。白钰如[30]针刺重仙穴、重子采用了倒马针法和动气针法,两种针法均是董氏针灸独有的特殊针法,倒马针法是运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加强疗效的针法,动气针法是指在手法操作同时让病人主动活动患肢来治疗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法临床总有效率达95.00%。

弩针治疗。施研[31]采用“陆氏针灸”(陆瘦燕)弩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于C4~C7夹脊穴两侧各取1个穴位,取0.30mm×40mm的毫针,用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并直刺双侧C7夹脊穴,得气后,患者自觉有向指尖末端方向的酸胀感,留针2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83%,该法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脏象全息针法治疗。闵晓莉等[32]采用“方氏头针”脏象全息针法,该法共7个全息象,每个全息象都是完整的取穴区。治疗主穴为冠矢点(冠状缝与矢状缝的交点)、伏象颈肩区(冠矢点线,长3cm,其中颈部2cm,头部2cm,头颈部有1cm的重叠,头颈部宽度为1cm)、书写(冠矢点为顶点呈45°夹角向左后方、右后方3cm处)、记忆(人字缝间为定点呈60°角向左前下方和右前下方7cm处);配穴为臂痛加患侧肘点,上肢麻木加患侧翼点;体针取穴为上肢外侧前缘疼痛加曲池,外侧正中疼痛加肩井、外关,外侧后缘疼痛加后溪、天宗。选用0.25mm×13mm毫针,以飞针快速刺入,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该法可濡养筋骨,调节颈肩部经气,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9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

江崛等[33]采用主穴取颈3~7夹脊穴,配穴取风池、大椎、外关留针30分钟,同时点燃6根艾条放到灸盒内置于颈夹脊穴上,每次30分钟,总有效率为92%。张秀琢[34]采用温针灸刺激3对夹脊穴进行治疗,5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许建新[35]针刺取中渚、外关、曲池、肩贞、颈夹脊、天宗穴,并于天宗穴行苍龟探穴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针后在曲池、臂臑、颈夹脊、天宗穴使用百笑灸施灸30min,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间隔2d,共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0%。针刺艾灸结合,在穴位周围产生热效应,可加速血液流动、扩张血管,消肿止痛,消除痉挛。

10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

伍素科等[36]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取压痛明显部位的相关腧穴,如风池、天宗、天柱、曲池、外关、合谷、后溪、肩贞、颈夹脊等,用0.25mm×40mm毫针进针至0.5寸,得气后留针30min;于颈部夹脊穴、天宗、肩外俞、阿是穴,用丹参注射液2mL或甲钴胺注射液1mL进行穴位注射,每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愈率为82.0%。该法可发挥腧穴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降低炎性介质水平。

11 针刺联合放血治疗

郑鸥等[37]主穴取C5~T1夹脊穴、颈百劳、大椎、肩井、肩髃、肩髎、列缺、麻木明显处的阿是穴,留针30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间隔1d,共治疗2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加井穴放血疗法,即拇指麻木取少商、食指麻木取商阳、中指麻木取中冲、无名指麻木取关冲、小指麻木取少冲或少泽,每2d治疗1次,4d为一疗程,间隔1d,共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0%。黄香红等[38]针刺取穴从6对颈夹脊穴中任取4对及大椎、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列缺、后溪,其中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取一夹脊穴和肩髃、外关和曲池接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Hz,留针30min,在此基础上按患经循行选取相应的十宣穴2~3个进行放血,针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放血隔日1次,疗程为5次。结果显示该法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麻木症状并降低血黏度。

12 刮痧联合针刺治疗

曹春磊[39]采用刮痧加针刺疗法,取风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仑、膈俞、三阴交及手三阳经循行路线,采用泻法,其中风池至肩井、膈俞、昆仑、三阴交穴重刮至痧出,两侧天柱穴向大椎穴轻刮,以出痧为度,肩井、大椎可放痧,针刺取C4-C7夹脊穴、风池、天柱、百会、肩髃、手三里、外关、后溪穴,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TDP照射头颈部,刮痧每周2次,针刺每周3次,共治疗3周,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王亮等[40]针刺主穴取穴颈夹脊2~3穴、天柱、风池、阿是穴、肩井,结合刮痧治疗,即分别从风池穴至肩髃穴、风府穴至大椎穴、颈部夹脊穴,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反复刮拭10~2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痧点为度,伴肩背痛者刮拭膀胱经第1侧线,伴肩臂痛者刮拭肩髃到曲池穴,伴手麻者刮痧板点揉外关、合谷穴,5d治疗1次,治疗4次,总有效率为93.3%。刮痧联合针刺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慢性疼痛,减轻手臂麻木,减轻神经根水肿、炎性反应等。

13 四缝穴挑治联合毫针治疗

李阶聪等[41]采用四缝穴挑治结合毫针治疗,四缝穴采用输液针垂直入针0.2~0.3mm,刺后挤压针孔四周,挤出病变组织液,第10天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四缝穴挑刺是否再次进行,3星期内最多挑治2次;毫针针刺取百劳、风池、风门、合谷、膈俞、风府,留针半个小时,期间用TDP照射患者的颈背部,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1天,共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00%,此为远近相结合的疗法,有利于促进人体的阴阳平衡。

14 脐针联合电针治疗

丁玲等[42]采用脐针结合电针法,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联合脐针治疗(按照《洛书》全息规律):颈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麻木者,针刺坎、巽、离位,伴左上肢疼痛、麻木者,针刺坎、离、坤位,伴双上肢症状者,针刺坎、巽、离、坤位,用0.25mm×25mm的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相应的方位在脐壁上1/3部位平刺,进针10~20mm,进针后保证各针柄相连,可拍打疼痛部位以引导经气,男性留针30min,女性留针25min,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6.67%。脐与全身经络脏腑联系密切,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会海,针刺神阙穴可调气机、平阴阳。

15 腹针联合电针

曹兴博[43]采用腹针结合电针法,电针颈椎局部夹脊穴、风池、肩中俞,留针30min,腹针取中脘、下腕、关元、气海、双侧商曲、双侧滑肉门以及下脘上,每日1次,治疗10次,总有效率为96.67%,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之一,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并对机体进行宏观调控,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16 麦粒灸联合项八针治疗

楼晨等[44]采用麦粒灸联合项八针进行治疗,项八针取颈项部两侧第2、4、6颈椎棘突后正中下旁开2寸的阿是穴,及哑门和大椎穴,针后在此8穴处采用麦粒灸,穴位局部涂少许清水以起黏附作用,放置艾炷并用檀香引燃,当燃至2/3或患者感到灼热明显时,立即用镊子夹去艾炷,此为1壮,每穴灸3壮,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2周,总有效率为66.7%。项八针可松解颈部肌肉,麦粒灸可温经散寒,共奏止痛之效。

17 讨 论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为痹也。”该病病因是由内外因素结合,风、寒、湿侵入经络,加上机体过劳、气血不足,使该部位的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病因与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或颈椎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或椎间盘突出,使局部神经根受压[45],各类生物化学物质或因子浸润损伤神经根,及神经根对伤害性信息的传导异常等方面相关[46-47]。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将此病辨证分为:肝肾亏虚型、风寒湿痹型、气血亏虚型、痰瘀阻络型。对于该病的治疗,中医通常采用经络辨证、分经论治。如陈建辉等[48]认为和该病关系密切的属手三阳经,除取主穴大椎、风池,需再通过经络辨证加减相应经络的穴位。刘运珠[49]选取肩痛穴、双侧颈痛穴,沿着经脉的循行路线查找疼痛、结节等异常反应点,肺经病变取尺泽,小肠经病变取通里,大肠经病变取合谷,三焦经病变取外关。全身的脏腑经络、肌肉骨节都由气血所养,《素问·调经论》中载“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另有“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理之络。”针灸治疗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从而使全身机体得到濡养,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抑制炎症的作用,从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有很好的效果[50]。

猜你喜欢

大椎风池夹脊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地震云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墨风池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