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哲学与道法课教学的“深”“透”“活”

2022-12-29复旦大学教育哲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徐冬青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哲学规则儿童

复旦大学教育哲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徐冬青

“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基本要求。如何才能“讲深”“讲透”“讲活”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是个挑战。当然,这里的“讲”不是仅仅限于讲授和传授,还包括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道法课是思政课的启蒙阶段。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了学段衔接和一体化的道法课设计。小学阶段的道法课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下的道法教学,如何践行思政课的“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当前的道法课教学中出现的思维浅、教法死、概念模糊等问题,如何进行道法课教学改革与探索,更好地完善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是值得探索的教学课题。就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假”“大”“空”问题,诸如脱离生活,不受重视,简单灌输,考试记忆导向以及缺少整合等都表明对“深”“透”“活”的迫切需要。这既有来自学校和家长层面的不够重视和存在偏见的原因,也有来自道法课本身难教导致困惑的原因。

近年来,儿童哲学在中小学的推广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已经日益凸显。儿童哲学在训练思维、激发思考、改变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价值正在为一线老师和学校所认可。那么,借鉴儿童哲学教学经验,建构能够实现课程育人、突出综合、整合知识、提升思维、达于政治认同的道法课堂,是否能够促进道法教学品质提升,值得探索。

一、儿童哲学有利于促进道法课教学的“深”

思想有深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的深刻、思考的深入和思维的深度具有一致性。思想的深刻表现为提出了好问题、深问题,或者说大问题,如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思考问题的深入,表现为善于倾听和反思,追求多角度的认识事物,如对规则产生的前提和适用条件的细微区分。思维的深度则表现为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追求思维的清晰性和条理性是主要特点。

儿童哲学创始人李普曼教授曾有这样的发问:为什么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兴趣,而且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而到了十八岁却变得消极、缺乏反叛精神甚至厌学呢?对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说,焦虑与躺平并存。而从当代社会的发展来看,针对一个充满着信息和知识爆炸的社会,互联网和各种终端为你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技术条件,但是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在下降。教育家陶行知就有“孩子人小心不小,若把小孩看小了,便比小孩还要小”的精辟的儿童观。如何“小中见大”,如何回应孩子提出的大问题,在当今新课标中提出的诸如大观念、大问题、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大挑战等,都表明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的儿童观需要转变,不能把小孩看小了,其中,道法课教学就遇到了大主题、大观念、大问题的诸多挑战。当前道法课中普遍存在忽视“做出推论、以理由证实信念、寻求证据、形成概念”等技能的培养,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强化学生的“推理和思维能力”。这种“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儿童哲学融入道法课教学的出发点。

二、儿童哲学有利于促进道法课教学的“透”

悟透道理、知行合一是道法课教学的“透”。“透”有透彻、透明、透过、透视等意思。

悟透、吃透就能够实现彻底,而彻底就意味着能够转化,能够实现知行合一。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旨趣是培养乐于交流、善于沉思、充满睿智的人,在涵养性情和人格养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儿童哲学特别关注于儿童在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有效的交流对话,营造一种理想的交流环境,保护并养成儿童乐于思考、善于对话、勤于发现、思维敏捷和理智的思维习惯是儿童哲学实践所能够释放出来的育人价值和潜力。善于琢磨问题,不浅尝辄止,是儿童哲学的育人价值。

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与生俱来具有两个规定性,即自然规定性如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的本能,还有就是直接在家庭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规范的这种社会规定性。儿童成长处于一种外部规定性或外部约束之中,这种外部约束既有规律意义上的约束,更有规则意义上的约束,且在孩子的成长中,自然规律意义上的约束越来越为社会规则意义上的约束所替代。当然,适应自然规律的成长,需要的是科学知识;适应社会规则的成长,需要的是社会生活知识,它们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则是由时空决定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中的成长。在这种成长机制中,一种对话论证机制正在建立,进而在这种对话论证机制中实现儿童的心灵转向。这种转向就是一种心灵秩序的形成,也可以说是规则的内化,由自律进而达于自由。

道法课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规则的教学,法律是人的外部行为规则,而道德则是人的心灵规则,借助于规则由外而内的养成,进而促进心灵秩序的建立,是儿童哲学所能给予道法课教学的可能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儿童哲学与道法课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这种规则论证机制的建立,促进规则内化与心灵秩序的建立,既是儿童哲学的旨趣,也是道法课教学所期待的结果。

道法课教学如何能够透彻需要借鉴儿童哲学的追问、澄清、倾听、对话等方法,儿童哲学育人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有赖于心灵秩序的形成,而这种心灵秩序的最根本之处就是道德秩序和社会法治秩序的内外统一。潜藏于道德秩序和社会法治背后的就是那个“我”和“我们”的问题。道法课教材所构建的我是谁?以及我在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中透视“我是谁?”,进而在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的大框架中去看“我是谁”的框架,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性的课程设计,在这个意义上,道法课教学的“透”,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最终揭示出的哲学主题“认识你自己”或“我是谁”的问题。因此,道法课教学的“透”就是哲学的“彻底”。透过习惯来思考我是谁?透过角色如小学生来思考我是谁?透过生活事件来思考我是谁?透过“我们”来思考我是谁?透过民族、国家来思考我是谁?透过冲突和矛盾来思考我是谁?我能成为谁?这种“透过”某种中介来“悟透”某种道理,进入能够“透彻地”分析世界为何是这样的?正是一种哲学所需要的透彻与道法课所需要的悟透的有机结合。

三、儿童哲学有利于道法课教学的“活”

上好道法课本身就要求形式活、方法活、资源活、思维活,形式多样、方法巧妙、资源盘活、思维灵活,是道法课教学的专业要求。在这种“活”中,儿童哲学能有何作用呢?尊重儿童发问的天性,释放孩子思考的潜能,激活孩子的生活经验,只有在这种过程中道法课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讲深讲透需要活化,只有活化才能灵动。当我们说儿童哲学是孩子所应有的属于儿童的哲学,只有在儿童的哲学思考中才能让道德和法律不是冷冷的训令、外在规范,不仅仅是记忆的教条和考试的纲目,同样,道法课教学也必须是属于儿童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鲜活生命的道法才是能够为美好生活提供鲜活的规则理解和道德自律。

一般来说,哲学与“深”“透”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但是,哲学是否能够与“活”相关联,似乎还是晦暗不明。“活”有鲜活、活泼、灵活、生活。道法课教学最容易死板,某种意义上,一说教就“死”,一思考就“活”;一独白就“死”,一对话就“活”;一割裂就“死”,一整合就“活”;一顺从就“死”,一反思就“活”。

生活是源头活水。哲学的追问则是追问生活的意义的过程感,而不是结果感,这才能让道德生活和法治生活或规则生活保持鲜活。道法课教学的活只有建立在生活的鲜活以及让生活始终保鲜,才能真正让规则可爱起来。哲学激活规则的意义,适时地启动规则论证机制进而让意义融入道法生活中才有可能促使道法课教学的活起来。

问题是不竭动力。我们如何能够共同生活?我们是否能够共生?道法课教学本质上是人生的教学,而哲学问题同样是关涉人生的问题。我是谁?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在哪里?我将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是在“这个家”?为什么爸爸妈妈会“爱”我?爱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当我在家庭的时候,“我们”就是“我”和“爸爸妈妈”,我们就是“家”,就是“一家人”?那为什么祖国一家亲?为什么祖国也是一个家?一家人?为什么“我们”中的“每个我”都是不同的?那不同的“我”是怎样构成“我们”的?那地球另一边的“我”和“我们”是一样的吗?“这一边”和“那一边”能构成一个更大的“我们”吗?为什么我们总是把“那个我”叫做“他”和“他们”?那么,“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吗?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儿童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持续地讨论问题,成为一个爱发问的儿童,才能让其思维有活力。道法课教学提倡议题教学,儿童哲学教学也需要问题,因此,问题是不竭动力,只有问题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

开放是根本保证。开放意味着包容、尊重、承认、安全,封闭带来停滞和静止。道法课教学本质上是友爱教学,除了道法课的内容和主题之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道法课教学环境是道法课教学本质上的实践规定。当道法课教学讨论尊重主题时,讨论尊重的方式却是缺少尊重和宽容的,道法课教学出现了一种教学实践的悖论时,期待一个缺少道德意味的课堂生成德性和美德,就变成了一种教学的荒谬。因此,彻底地保持开放性,本身就是道法课教学的“道法保证”。在这个意义上,道法课教学对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的挑战,而且还是师德的挑战。因此,营造一个能够从他律到自律、从外控到自控、从顺从到认同转变的具有“我们性”的“探究对话共同体”,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道法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理想雏形”。

在这个意义上,依据合情、合理、合法的规则建设而构建的理想道法课堂不失为一种教学梦想。为此,构建一种平等的、包容的、共情的、安全的、开放性的道法课堂,也许是一种能够体现情理沟通原理的“活的”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哲学规则儿童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