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走向融合、成就素养
——儿童哲学教育的发展路向
2022-12-29广西师大教育学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杨小微
广西师大教育学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杨小微
自上世纪末我国中小学引进儿童哲学以来,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助推之下,渐渐兴起于我国各地且受到普遍关注。时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发布实施,其重视学科实践与综合学习等新的变化和要求,将使儿童哲学无论是作为课程还是作为更宽泛的教育形式,有了继续推进和发展的新路向。
儿童哲学作为方法,将融入所有课程
儿童哲学就其方法而言,主要是通过故事、诗歌、剧本、微电影、图片、小说、报纸、艺术品及图画书等多种“刺激物”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和唤起他们对事物、现象和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儿童能提出诸多堪称“哲学之思”的“意义问题”。围绕这些“意义问题”,如“为什么我在世界上?”“死后会怎么样?”“为什么会有人类”“为什么人不应该说谎?”等等展开“哲学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质疑与问答。当这些对话纵横交织,也就构成了“群体探究”,进而使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教室,都成为了“哲学教室”。
儿童哲学从美国发端,是专门对儿童进行的哲学教育与思维培养,其宗旨是“让儿童通过语言、做事等具体方式体验哲学,从而提高儿童的推理及思考能力”。儿童哲学进入英国后主要以课程的形式作用于教育,这种课程重在对儿童独立思维技能的训练,并最终发展为具有英国特色的将哲学思维及技能融入到其他具体科目中的儿童哲学课程。鉴于儿童哲学课程作为独立课程难于持久,因而当前转向为“环抱”课程大纲的学科浸入式教学阶段,即以教学大纲开发的形式“渗透”各个学科之中,对国家课程呈“环抱”之态势,重点聚焦于哲学探究对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作用。
德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哲学探究的方法在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潜力和机遇,这已为经验性结果所证明。根据维果斯基、布鲁纳等的研究,儿童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在社会对话的背景中得以实现的。从内容层面来看,儿童哲学是一种将认知挑战与共同的探究、思考、反思过程所联系的方法。它以特有的方式为儿童认知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对课程对象的深入理解提供了一个入口,这种方式有别于让儿童独自学习的传统课堂模式。
在课堂上进行哲学对话时,教师邀请儿童自由地提出他们关于对象的思考、理解和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课程对象的理解,更有助于建构起一种极其适合通达异质性的交往媒介。从内容上看,哲学探究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解释世界和现实性的多元开放的态度;从方法论上看,哲学探究是一种发展和促进对话能力的有效方法。
儿童哲学的当下,将走向多重意义上的融合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不是一条线孤立地向前延伸,而需要朝着多个方向、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延展,并与其他知识领域或生活世界的事实与现象相碰撞乃至相融合。这里主要谈谈三层意义上的融合。
第一层意义上的融合,是中西方哲学文化的融合。如果说西方哲学的要义在于“爱智慧”,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为重心,那么,中国哲学的核心则在于“爱人”,即所谓“仁者爱人”,相对来说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儿童哲学属于“舶来品”,带有浓厚的认识论色彩,其在中国的本土化,需要渗透中国哲学的伦理关怀思想,通过“勾兑”实现融合。而融合的节点就在于“爱智慧”和“爱人”的共词——“爱”。这里的“爱”是一种情感上的倾情投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中的既“好”且“乐”,是对学习过程中“认知操作系统”起发动、维持与调节作用的“情感动力系统”。儿童哲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时时伴随着情感投入、意志坚持和行动体验的复合的过程;师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参与其中并加以体认的关系,不仅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必然有“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第二层意义上的融合,是儿童哲学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作为“为思维而教”著称的儿童哲学,透过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培育这一育人功能,可与几乎所有学科发生关联。例如:绘本阅读《十一只猫做苦工》教学中渗透儿童哲学理念,能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进而思考“规则能不能打破”“能在什么情形下打破”;把儿童哲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中,可引领孩子思考“虚拟与现实”两种场景的利弊权衡以及儿童在交往中如何面对矛盾的冲突与融合;在英语绘本教学的课堂上,带着孩子进入“小猪救援队”如何把好事办砸的一个个可笑场景,在笑声中思考助人为何不能达成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第三层意义上的融合,是将儿童哲学课程的学习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的融通。疫情期间,中小学生也同自己的亲人一道经历了难忘的岁月,我们在关注“停课不停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灾难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组织抗疫素材,进而围绕“勇敢与胆怯”“自由与规则”“科学与迷信”“谣言与真相”等议题展开讨论,在探究与研讨中感受世界的冷暖、体验生活的苦乐、领悟生命的价值。
作为一种理念,儿童哲学无论融入哪一学科,都奉行“为思维而教”,其主旨就是转变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原则,儿童哲学在融合其他学科课程的过程中,都要坚持意义性(即提出和研讨值得追问的问题)、开放性(教师不限制、不暗示甚至不作小结)和平等性(平等才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儿童哲学教育的归宿,是成就师生双方的素养
“儿童哲学成为素养” 包含了培育儿童的哲学思维素养和提升儿童哲学教师哲学素养的双重涵义。新课程改革自本世纪初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与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儿童哲学作为一门课程,虽未成为正式的课程,或者说还处于“专家的课程”层面,作为探索性的学校课程被一批有志于儿童思维发展的教师所开始领悟和运作,而参与到儿童哲学课程运作中的“双主体”——学生与教师,都存在提升相关素养的目的、意义或使命。
儿童哲学素养的提升,是儿童哲学这一教育的目的,核心是促进其思维发展,包括优化其思维方式和培育其具有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同时还有关怀与合作、同理与共情等方面的品性。当儿童哲学的“元素”渗透到各门学科之后,上述素养的形成便有了更加丰饶的土壤。
教师的哲学素养,对实现儿童哲学教育的目的来说则是一种手段、前提条件或支撑性资源。作为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的教师,哲学素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对于要在不同学科中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范畴,也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上的缺陷或问题。有论者认为“教师对儿童哲学价值的正确体认是实施儿童哲学与学科课程融合的前提”,要意识到儿童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依托儿童哲学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思维品质以及勇于表达、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思维品质和能力会延续到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中,并影响学科课程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