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干预在乳腺癌病人负性情绪中的研究进展
2022-12-29刘淑娟王肇元郭梦雪
周 敏,刘淑娟,尹 娟,李 敏,王肇元,郭梦雪,孙 彤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1]。虽然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治疗后存在的相关并发症、自我形象改变及化疗不良反应等问题会对病人的躯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在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3],可以帮助病人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形象、增加心理灵活性、改善生活质量等[4]。国外对基于ACT的心理干预研究较多,但国内对此的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就ACT的概述、基于ACT的心理干预在我国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A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1 ACT的概述
ACT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Steven C.Hayes及其团队所创立的[5],是一种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型疗法[6],并以关系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功能语境主义哲学为哲学背景。ACT的目的不是试图控制思维和情绪的内容,而是帮助个人改变他们与这些事件的关系[7]。它的总体目标是增加心理灵活性[8]。心理灵活性被定义为在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行动的同时充分体验当前时刻,包括想法和感觉的能力[9],这种灵活性与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减少以及更好地提升幸福感有关[10-11]。
迄今为止,ACT是针对心理弹性研究最多的干预模式,它的设计由6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以增加心理灵活性为目标。①接纳(acceptance):积极和有意识地接受由个人历史引起的私人事件,而不需要试图改变这些事件的频率或形式,尤其是当这样做会造成心理伤害时;②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试图改变思想和其他私人事件的不良功能,而不是改变它们的形式、频率或情境敏感性;③关注当下(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促进心理和环境事件发生时持续的非判断性接触;④以己为景(self as context):即概念化的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感受3个方面;⑤明确价值(values):帮助人们澄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使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想走的方向;⑥承诺行动(committed action):帮助人们致力于符合他们自己价值观的行动[12]。前4个部分可归纳为接纳和正念过程,后2个部分可归纳为承诺和行为改变过程[13],但6个部分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共同围绕心理灵活性这个总体目标来发挥作用[14]。
目前,ACT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15]。此外,ACT对罹患糖尿病、慢性疼痛等疾病病人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等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6-17]。
2 基于ACT的心理干预在我国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接受过ACT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才能够对乳腺癌病人实施干预。ACT的干预时间从术后第2天开始,每次进行30 min,每隔2 d进行1次,连续2周。①接纳:医护人员帮助病人接受患有乳腺癌的事实,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抗拒心理,鼓励病人以积极的态度接纳以往的经历和此刻的体验。此外,可以请曾接受过类似治疗且已痊愈、家庭幸福美满的病人现身说法,树立榜样的作用,帮助病人度过心理调适期,从而激励病人逐渐接纳事实。②认知解离:乳腺癌病人常担忧术后并发症、身体形象损害、化疗不良反应等,进而会表现出一系列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帮助病人自我意识与记忆、意向、思想分离,正确面对现实。③关注当下:医护人员利用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病人提高意念力,有效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鼓励病人关注当下,使病人能够主动并自愿与他人进行沟通。④以己为景:医护人员引导病人加强对术后自我的关注,并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⑤澄清价值观:帮助病人增加对生活的自信心,积极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并引导病人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向往,从而使其尽快回归社会。⑥承诺行动:及时帮助病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指导病人根据自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有意识地将价值观贯穿于自身的目标行动中,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完成生活中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18]。
3 基于ACT的心理干预在我国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3.1 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乳腺癌有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等,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可能会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严重者甚至会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19]。有研究表明,乳腺癌诊断后的显著特征是抑郁,表现为悲观、失望和兴趣缺乏等[20]。姚晚侠等[21]对1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ACT干预,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的创伤后成长水平(PTG)得分显著增高,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胡迎东等[22]根据ACT的6个部分对41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了相应护理干预,研究结果也表明,ACT不仅能使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此外,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基于ACT的团体训练是降低焦虑和抑郁的有效方法,可以用来减少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影响[23]。因此,在乳腺癌病人中进行基于ACT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其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2 提升自我形象,改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乳腺癌的相关治疗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自我形象,如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化疗引起的脱发、皮肤色素沉着等均会对病人的身体外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病人自我形象紊乱,严重损害其自尊心[24]。薛翠翠等[25]初步构建了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ACT干预方案,并将其干预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该方案涉及ACT的6个组成部分,研究将30例乳腺癌康复者分成3组,分别进行相应干预,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时间,结果发现此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乳腺癌康复者提升自我形象水平,并且还可以降低经验性回避程度。矫蕊等[26]对58例乳腺癌病人进行ACT护理干预,并评估干预后病人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变化,结果证实,进行ACT干预可以使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基于ACT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病人提升自我形象,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3.3 增加心理灵活性,减轻心理痛苦 ACT旨在最大程度地增加心理灵活性,减少不适应的应对[27]。张萍等[28]通过对50例终末期癌痛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ACT为核心的心理灵活性护理,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ACT干预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病人的心理灵活性,减轻心理痛苦,还能够增强药物的镇痛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基于ACT的心理干预能够增加病人的心理灵活性,减轻心理痛苦。
4 ACT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国内对ACT的研究和关注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在护理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较匮乏;②ACT的测评工具主要引自国外,尚未对国内的适用性进行相关论证;③国内外学者对ACT的研究大多以个案或小团体的形式进行,相对耗时耗力[29];④ACT相关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也没有足够长的随访时间。
5 展望
ACT作为第三波心理治疗方法,以增加心理灵活性为目的,进而帮助病人在经历负面体验的情况下过上有价值的生活。虽然ACT的应用效果已得到初步证实,但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①鉴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研究中应保持ACT应用的灵活性,有研究发现,ACT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效果会更好[30]。②将ACT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探究其在健康人应对压力上的价值,能够充分挖掘潜能、提升幸福感等[31]。③结合本国文化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ACT道路,弥补其在国内研究中的空缺,并且在进行ACT的应用时应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要灵活运用[32]。
ACT作为一种新型心理干预方法,能明显减少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灵活性和生活质量。然而,我国对ACT的研究和关注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以我国特定文化为背景,构建具体、有效的ACT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