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赓续历程、理论逻辑与当代价值

2022-12-29曹均学

关键词:谱系中华文明理想信念

曹均学,罗 俊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形成了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1]据统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形成了90多种革命精神,90多种革命精神看似很多,且每一种革命精神具体形态呈现着不同的精神内涵,追根溯源,初心与使命成为革命精神谱系的精神共性。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建党精神,其内涵中的初心与使命既是建党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引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的历史征程上回望走过的路、守望正行的路、眺望远行的路,传承好党的百年精神谱系,在克服艰难险阻的征途中,续写好中华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赓续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党的精神谱系之缘起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浇注了百年精神谱系。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各种救国方案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经过多种比较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艰难探索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真理与信仰“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为功为罪,所不暇计”,[2]并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其动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建党精神。 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在完成三湾改编后继续向井冈山挺进,不久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带领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交织,在与反动派的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铸成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为民、务实、奉献的精神内涵是革命先烈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用鲜血铸成的精神品质,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懈精神动力。[3]

长征不仅铸就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伟大长征精神,更在革命的辗转中,传递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党在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陕北的战略转移中,涌现出半条棉被、半碗青稞面、最后一滴血等动人故事,[4]在长征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和党的初心与使命。1944年9月,张思德在遭遇碳窑崩塌,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牺牲了,用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死,就是死得其所”,[2]94张思德精神体现出了共产党人在危难关头不忘党的宗旨,体现了为人民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14年抗战,党领导人民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并成功地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领导人民的英勇斗争孕育出了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集中诠释。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用鲜血铸成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坚守理想、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在监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共产党人用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行动诠释了“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2]137的箴言,以江竹筠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用身处逆境、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用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了红岩精神。诞生于革命转折关头的西柏坡精神对革命胜利之后怎样继续推进党的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夺取全国性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2]138接下来面对的建设任务还会更繁重,面对的问题还会更多,要用“两个务必”思想指导将要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西柏坡精神是激励全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精神动力,也是映照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明镜。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精神谱系接续传承

抗美援朝精神是精神谱系中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对忠诚、爱国、英雄一词的生动体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挫败美帝国主义阴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于战争能打多久以及怎么样打的问题,毛泽东论述道:“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5]“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5]263最终打败他们。对于志愿军何以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问题,主要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从此便真正具有了家国情怀,懂得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抗美援朝战争让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西方列强从此再也不敢轻视中国了。抗美援朝战争是对人民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彰显出了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业的基础薄弱、石油资源缺乏,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凭借勇气和毅力在石油生产线求实奉献、扎实工作,为中国石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指出:“希望大庆人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争取更大的成绩”。[6]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展现。1962年,焦裕禄同志到河北兰考工作,为改善兰考人民生活与社会面貌,焦裕禄同志身体力行同人民一起治理风沙、水患与盐碱,即使身患重病仍坚守工作,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把生命奉献给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7]是对他鞠躬尽瘁为人民形象的生动诠释,焦裕禄同志用赤诚与情怀铸就了焦裕禄精神。雷锋生前甘当岗位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8]雷锋精神不仅体现了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注入了精神动力。

两弹一星精神是在科技工作者群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不受别的国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9]核力量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构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放弃丰厚的待遇,在大漠戈壁深处为国铸剑,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在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中取得了军事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将才情与芳华敬献给了祖国与人民,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卓越品质,铸就了弥足珍贵的两弹一星精神。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革命精神谱系继续发扬光大

特区精神表现为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的大幕已悄然拉开,面对新的挑战,要有闯的劲头“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0]特区精神在坚持根本制度的基础之上体现为在经济特区建设创新实践中的拼搏精神,展现出了敢为人先、别开生面的精气神。特区精神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中国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将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需要继续传承特区精神,在持续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继续敢闯、敢干。同时期,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忠于祖国和人民,坚守投身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初心使命,在工作岗位上淡漠名利、勇于攀登、敢于超越,彰显出了崇高的道德品质,并在攻克航天科技的核心技术的奋斗中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党领导人民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关头,取得了抗击灾害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1998年长江中下游爆发洪水,党中央的集中领导,官兵奋勇抢险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铸成了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最终迎来了抗洪救灾的胜利。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中国共产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在与地震的搏斗中展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关头铸成的抗洪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是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升华,其包含的不畏艰难、团结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也成为我们战胜前进路上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革命精神谱系赓续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继续传承革命精神谱系,在新时代形成了以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为代表的伟大精神。抗疫精神不仅展现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而且也彰显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调集全国医护资源治病救人、费用全负担、疫苗全接种,抗疫精神接续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脱贫攻坚的行动中,党与人民一道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在此期间铸成的上下同心、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赓续传承了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在新时代形成的新的伟大精神。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这些革命精神支撑起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改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也逐渐地影响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回顾党的百年奋斗,正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赓续传承革命精神谱系,党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传承弘扬党的革命精神谱系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密码。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理论逻辑

(一)人民中心论的生动诠释

人民中心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赓续的理论逻辑,并且在新时代体现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进行解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与德国哲学从天国降临到人间不同“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2]对现实人的关注并将人民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根据。“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人民一词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构筑精神谱系时间线中的核心内涵,党在百年奋斗的各历史时期都依托人民、植根人民、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精神谱系因此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并在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中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观点也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传承提供理论指导,例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观点、党与人民关系不能对立与割裂的观点,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兴衰的观点,党的性质、宗旨任何时候不能忘的理论观点。人民中心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逻辑,而且也持续地引领了精神谱系百年赓续的前进方向。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共产主义确立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将共产主义确立为奋斗目标离不开《共产党宣言》,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422共产主义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不同的是没有阶级的对立,人是自由且全面发展的,正因为如此共产主义理想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梦、圆梦。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并为理想慷慨赴义,“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14]革命先烈用浩然正气与不屈信念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也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谱系。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分析,革命先烈选择了共产主义和革命精神指向了共产主义二者都源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41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百年奋斗中矢志不渝坚守的初衷,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坚定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百年奋斗的实践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实现共产主义既是党的最高纲领,也是指引精神谱系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铸成的精神谱系,体现为党百年以来践行了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15]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时期留下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并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不忘来时路,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以史为鉴、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6]梳理精神谱系目的是为了从各历史时期铸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提供精神动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贯穿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各历史时期,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谱系是促使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行精神力量,有利于更好的传承初心与担当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共产党人不能丢弃初心使命,须牢记传承并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四)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自近代以来中国就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便围绕两大任务进行的艰苦探索,在实践中谱写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在挫折与苦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涌现出的担当精神与奉献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品格,在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期间形成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的历史时期,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担当奉献构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特征,就目前而言,实现第二大历史任务是进行时,并且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的历史阶段会继续衍生出新的伟大精神,进而成为党和民族凝心聚力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要精神力量。革命精神不应只仅留存在于精神世界中,更需要转化成为改造物质世界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12]9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蕴含的精神品格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化为推动中国实现巨大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成为在困境与挑战面前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指引前进方向,是砥砺奋进的精神旗帜。革命精神不同的精神形态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理想信念,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建党精神在其内涵中直接体现了理想信念。展现了理想信念的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雷锋精神与焦裕禄精神,包含初心使命的脱贫攻坚精神与抗疫精神等革命精神皆延续了建党精神,是建党精神在各历史时期具体化的表现,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共同支柱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17]红船精神、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等革命精神集中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其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品格被广泛传扬。理想信念极为重要,缺乏理想信念人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传承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党的事业得以一步步向前推进,革命精神一次次激励起无数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奋勇当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历经磨难与考验时依旧信念坚定的精神支柱。

(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精神力量。“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11]529功成名就时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有的共产党员闯过了枪林弹雨,却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共产党人不能在喝彩声中丧失革命精神与坚定斗志,共产党人要在赓续传承革命精神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从而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部力量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共产党人的只有共产党人自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面对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且复杂的,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弱化和纯洁性损害的问题时有出现,通过汲取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深沉力量,有利于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进而促进党的肌体健康。“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1]541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困难与考验不是不可战胜的,要在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修正错误,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实践,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接续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刮目相看的奇迹,[16]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接续传承革命精神谱系,在第二个百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还要跨越不少的娄山关与腊子口,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矢志不渝地传承好发扬好革命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将面临不少挑战,如面临与西方国家高新科技的战略竞争,要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技高峰,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要传承抗战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反历史潮流的势力做斗争;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革命精神谱系接续传承中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新的历史征程,弘扬不忘初心与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上下同心、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完成时代课题,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四)续写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用其真理性的理论重新激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经过多种比较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艰难探索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华文明的命运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在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一个部分,在世界主要文明形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中华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由于中华文明长期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导致中华文明难以产生如西方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等超自然的信仰。[18]而具有共产主义真理性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亦不是超于自然的,因此它与中华文明有天然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因其真理性成为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结合下逐渐孕育出了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就是在此背景下孕育生成的,孕育出中华新文明是在原有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成分,保留中华文明固有精华在中国形成的新的文明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新的中华文明形态下生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续写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基石。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这些精神谱系支撑我们前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形成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密码,是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猜你喜欢

谱系中华文明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神族谱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