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茶品牌壮大及天门茶叶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2022-12-29中共天门市委党校王宇缙

区域治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天门陆羽茶文化

中共天门市委党校 王宇缙

一、湖北茶叶的现状分析

湖北是茶叶大省,拥有培育发展茶产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湖北省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植壮大茶叶产业,打造优质的湖北茶叶品牌。

(1)茶叶生产规模大。“2019年,湖北茶园总面积522万亩,茶叶总产量33万吨,茶叶的农业产值达到168亿元,茶叶出口量1.4万吨,出口货值达1.5亿美元”①2020年,湖北产业种植面积537.58万亩,采摘面积411万亩,产量36.1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94亿元。茶叶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四,产值位居全国第五,规模效率居中部六省首位。湖北是中国茶叶生产的大省。

(2)茶叶产业链条完整。湖北的绿茶、红茶、黑茶、青茶、黄茶和白茶6类茶叶各具特色,2020年全省绿红黑三大类共占97.5%,无论是茶树种植加工、质量管控,还是品牌建设、销售与服务等方面,已经形成湖北茶产业的完整链条。在此基础上,湖北不断实施“主打绿茶、完善乌龙茶、重点研发红茶和黑茶”的多样化发展战略。

(3)优质品牌初步形成。湖北省茶叶品种丰富,茶叶地域公共品牌多,武当山茶、恩施硒茶、襄阳高香茶、英山云雾茶、赤壁青砖茶等脍炙人口,其中以恩施玉露(绿茶)、宜红茶、、青砖茶(黑茶)三个品牌为主,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带动茶农就业人数最多,创造的农业价值最高。2021年湖北省茶叶出口产值高达14亿元。

(4)产业融合趋势明显。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在优质绿茶产地基础上发展三峡茶旅小镇项目;湖北英山举办涵盖了山歌节、茶园山歌秀等活动多样的茶文化旅游节;湖北鹤峰县积极打造生态茶园,面积多达35.5万亩,其中有机茶园4万多亩,成为集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茶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通过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这已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

(5)茶叶质量安全领先。2006年以来,促进茶叶无公害化生产在湖北已经具有高度的共识,其中通过ISO国家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多达55家,达到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数量分别在全国名列前茅,紧跟在浙江之后。此外,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鹤峰白果民族茶厂、竹溪龙王垭茶叶集团等企业,还荣获欧盟有机茶产品认证。

二、湖北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

近几年,虽然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但仍然有“省内热闹省外冷清”的问题,特别是与全国其他茶叶强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数量多而龙头少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名单中,湖北7家茶企业榜上有名,排名前20的企业名单中,湖北只有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1家企业上榜。与福建、云南等茶产业发展起步早、市场体系成熟的茶产区相比,湖北茶产业“百茶齐放”,难以形成集中效益的现状很突出,相比较而言,而江苏碧螺春、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却是“千店一名”,湖北茶产业发展处于提质增效的阶段。

(二)文化厚重而融合不够

湖北产茶的、制茶的历史很悠久,“茶神”诸葛亮、“茶圣”陆羽、“茶祖”神农氏都是来自湖北。湖北羊楼洞“川”字牌青砖茶更是扬名远外的茶叶鼻祖。现如今,湖北的“宜红茶”“砖茶”两大历史名茶名不如前;鄂茶概念不明晰,整体品牌形象不鲜明,“鄂东大别山、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鄂西北秦巴山、鄂南幕阜山、鄂中大洪山五大产区”②各有偏重,优势突出不明显,茶品牌建设融合不够,整体影响力不大。

(三)茶叶品牌杂而不响

虽然楚茶中恩施玉露、英山红、宜红小有名气,但是比不上西湖龙井、大红袍、铁观音这些成熟的茶叶公共品牌。品牌的力量不容小觑,全国各省争相培育、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茶叶特色品牌,例如福建省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等区域公共品牌,八马、华祥苑、福鼎等产品集群,福建省具有较强的品牌建设意识,还成立了专业的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相比较之下,湖北茶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知名度的品牌屈指可数,湖北茶品牌的推广还借助了像八马茶业(福建)等企业的力量,通过与他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湖北茶叶地方品牌。总之,湖北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四)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能力不强

2021年中国以茶叶为原材料的茶饮市场规模高达2795.9亿元。例如茶颜悦色、奈雪の茶等茶企都从品牌打造、产品创新、终端空间设计等方面走年轻化、时尚化的路线,深得年轻消费群体消费者喜爱。根据灼识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平安证券研究所公布的2020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份额数据,按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别是蜜雪冰城(11.5%,河南)、COCO(10.1%,台湾)、书亦烧仙草(7.9%,四川)、古茗(7.5%,浙江)、一点点(7.4%,上海)、喜茶(3.7%,广东)、奈雪的茶(2.4%,广东),而较为熟知的湖北本地茶品牌益禾堂、吾饮良品都未上榜,楚茶品牌企业在精准投射消费群体、延伸加工链条、开拓市场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

三、做大做强楚茶品牌的发展路径分析

截止到2021年8月,湖北省茶叶出口量达到1.4万吨,均价8.69美元,分别位于全国第5位,第9位。现在湖北茶产业处于“质量上乘、品牌较弱、价格很低”的发展阶段,要把湖北省茶产业打造成质量一流、人尽皆知、产值赋能的千亿产业,真正使湖北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要从生产端、消费端“两端”发力,重点要从质量提升、龙头培育、品牌打造、科研支撑、区域融合方面下功夫。

(一)扼守茶叶质量生命线

茶叶质量是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要加强全域绿色化生产,大力实施茶叶生产标准化,推动全域有机;要专注新品种选育、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无性系良种率;要加强工艺技术基础性研究,提升茶叶加工工艺;要将欧标出口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视为标杆,加强茶叶种植培育的法律规范,颁布湖北省茶叶质量安全法;要不断强化质量监管,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使优质优价成为拉动绿色化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二)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要了解重点茶企的管理团队和经营情况,认真分析产品销售现状,找准消费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品牌和销售的相互促进作用,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茶叶产业链专班工作规则、责任分工,共同推进茶叶产业链建设;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技术研发,开发茶产品类,扩大销售渠道,着力培育国际化茶叶集团,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要培育1个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并以茶叶龙头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在全国叫响湖北名茶品牌。

(三)擦亮湖北茶叶公用品牌

要加强品牌策划、宣传和管理、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抓好茶叶终端市场品牌营销的关键;要加强对“万里茶道”“陆羽茶经”“神农饮茶”等历史遗迹的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注重茶叶商品的文化内涵宣传;要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以绿茶、红茶、黑茶为主的7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形成母品牌及各子品牌全方位的茶叶品牌集群;要积极和外省茶业销售名企强强联合,更多组织参加像“武汉茶博会”“茶文化节”“茶叶品质提升研讨会”等此类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弘扬湖北茶文化,切实提升荆楚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让“茶叶子”变“金叶子”。

(四)坚持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要科技赋能,不断推动湖北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要推广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对茶叶加工设施设备优化升级;要加强茶产业科技战略合作,在茶树新品种引进、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方面加大长期的技术合作;要加大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平衡配方施肥、名茶加工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组织茶叶专业技术培训班等系列科技服务活动;要利用电子商务扩展国内外市场,开发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线上销售线下体验模式同时发力,推进茶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五)推动省域茶产业融合发展

要整合壮大区域公共品牌,突破区域性发展藩篱,加强省内茶叶战略合作,构筑全省茶叶融合发展平台;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茶叶深加工,开发优质精制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新品类,促进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明确恩施、宜昌等产业生产集散地、武汉等茶叶贸易市场、天门等茶圣故里文化研究、黄冈等茶叶电商集群地的省内地位和责任,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同时加强省内不同区域的协同融合。

四、天门茶叶发展的角色地位及路径选择和实践

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天门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是天门茶叶发展一张靓丽名片。一是建立较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基地。天门佛子山镇、皂市镇建立了2000亩示范茶园,可采面积700亩,产值近1200万元。其中,佛子山生态茶叶基地550亩,观其中光体验茶园有近200亩,长寿林场种植茶园近100亩,每年产干茶9000斤左右,产值270万左右,很好地带动了全市茶园建设;二是成立市茶产业专业协会、企业。2013年以来,天门市相继成立了茶叶行业协会、市陆羽研究会、圣羽金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陆羽国际集团等50余家协会或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陆羽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是全国第一家网上茶叶交易金融平台,西湖龙井曾经在该茶业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三是大力推广天门本地优质茶品牌。2020年,佛子山镇火门山茶园,天门的“季儿茶”“竟陵红”斩获第21届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金奖,全市茶叶注册品牌有100余个;四是新建“陆羽茶文化产业园”。形成了“两湖(东湖、西湖)一带一轴,一园(陆羽故园)一寺(西塔寺)、一街(竟陵唐街)一区(茶产品交易区)、一楼(茶经楼)一馆(陆羽纪念馆)”③的茶文化基础项目,占地1500亩;五是深入推进陆羽茶文化研究。天门市不断加强陆羽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宣传推介、茶产业开发等工作。圆满开展了蒸菜美食文化节、佛子山采茶节、陆羽茶文化节、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编撰了《陆羽研究集刊》等书籍,举办了茶文化“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活动;增进了与湖州、信阳等地电视台和湖北省陆羽研究会的联系,引进纪录片和专题节目;天门日报社开设了“茶文化知识窗”专栏建设,向广大观众宣传陆羽茶文化,弘扬陆羽茶文化。

但是,天门市茶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若干问题。比如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现有茶叶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采茶、制茶技术人员匮乏;成熟的本地茶叶品牌数量不多、知名度不高;茶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缺乏持续性等。天门市茶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因地制宜,绝不能搞一窝风、一边倒。天门必须发挥茶文化资源优势,走符合自身特点的茶产业发展道路,从而为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门力量。

(一)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全省、全国茶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作为茶圣陆羽故里的天门市,必须大力增强茶文化研究和弘扬的历史使命感。一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天门市“陆羽茶学”研究的专业团队和学科体系,打造世界陆羽茶文化研究中心;二要通过职业学院、中小学课堂、党校课堂等平台倡导、营造饮茶的氛围,组建陆羽茶文化教育中心;三要打造以佛祖山茶叶生态园、茶圣故园、白土山村茶产业园三点一线的主要观光区,涵盖全市5大旅游休闲板块的线性体验路线,加大茶文化旅游点、线、面全面建设力度;四要扩大“茶圣故里、茶文化故乡”的宣传影响,多组织策划采茶制茶体验活动、全民饮茶日、专家学术研讨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在各乡镇、社区定期举办茶艺比赛、品茶大会、采茶大赛、茶歌比赛等,组织茶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街道、进农村等“七进”活动,让民众获得一流的茶文化体验;五要大力开发与陆羽相关的文化产品,包括书刊、曲艺、影视、专题片、茶歌等作品,加大茶具、服饰、陆羽雕像纪念品等文创工艺品开发,抓好茶文化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二)完善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体验的一流示范市

一要在“两湖”“一园”“一街”“一楼”“一馆”“一区”基础上,加快健全“陆羽故居”西塔寺、“茶文化会展中心”的基础设施,形成分工明确、全域协同的旅游整体;二要加强全市茶景观规划,达到名茶小游园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效果,鼓励农村地区在房前屋后空闲地上栽培茶树景观,提供烘焙茶叶技能培训,厚植茶文化、茶市场意识;三要融合全市生态茶园、茶楼建设,打造集茶叶生产、茶叶制作、茶叶体验于一体的以陆羽成长足迹为线索的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观光园;四是建设陆羽茶文化的电商基地,完善茶叶企业开展网络推广、搜索营销和新媒体宣传的配套设施,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入住园区,推广具有天门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的茶产品。

(三)聚焦全省、全国茶文化品牌建设,占据终端营销市场

借助陆羽茶经的文化元素优势,积极抢占天门茶产业在国内外的文化高地。一要争取政府最大化的政策支持,聚焦打造公共品牌“陆羽故里茶”,推出湖北统一公用品牌;二要以创新供给促进消费,丰富茶产品的品类,发展涉茶新业态,开发各类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茶叶终端产品,加强精深加工;三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打造1至2国家级、3至5家省级、7至8家市级龙头企业,完善深度茶文化沉浸体验式商业模式,建立天门茶产业统一公共交易平台;四要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茶叶知名品牌的销售模式,加大针对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品牌建设队伍。

“十四五”时期,湖北省茶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茶叶品牌也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湖北省关于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到2025年,全省茶园面积将达到560万亩,产量40万吨,茶叶全产业综合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茶叶产业的发展对天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十分必要,对于湖北省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步伐有着重大意义。要把湖北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巨大影响力的茶叶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的示范省,打造中国国际茶业贸易中心,实现茶叶大省向茶业强省的跨越。

注释

①左晨,程英吉.湖北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五[N].湖北日报,2019-12-07.

②胡琼瑶.省内外客商采购湖北茶[N].湖北日报2020-03-30

③彭丹.陆羽会上榜第二批“湖北老字号”[N].天门日报,2017-01-11.

猜你喜欢

天门陆羽茶文化
洞开天门
陆羽品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不捧场的好朋友
天门石
天门石
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