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的内审工作探究

2022-12-29汪卓武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审准则民营企业

汪卓武

(上海水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 201401 )

内部审计简称内审,针对企业内各类业务进行独立的评价与控制,确保经济活动能在公认程序、标准、规定与方针支撑下达成企业运营目标。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可获利,还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如成本风险、投融资风险等。然而,有些民营企业在内控建设中却存在内审工作准则缺位、方法单一、体系性差、制度欠佳、要点模糊的问题,影响民营企业基于内控的内审成效。基于此,为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研究内控建设背景下的内审工作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的内审工作必要性

1.协助民营企业各部门履行职责

内审工作在民营企业内部组织展开,设立审计机构,负责协助各部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并履行各自的职责,如采购职责、市场调研职责、资金风险预判职责等,内审工作相对独立,接受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同时扮演助手及参谋的角色,使之成为民营企业内控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民营企业实现战略化发展目标服务。内审工作依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发展侧重、市场定位提供专业服务,使其工作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不尽相同,工作具有多样性与宽泛性,继而有效协助民营企业内部各岗位履行职责。

2.发挥内审工作的功能作用

从宏观上讲,内审工作立足民营企业内部进行分析、评价、调查、判断,为管理层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制定计划方案,优化规章制度,纠正发展偏差,使民营企业可在审计建议助力下稳健发展。从微观上讲,内审工作可发挥如下作用。第一,制约作用。依据国家法规、企业管理章程、行业标准,对财务活动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确保民营企业经济活动位于正轨,保障获利渠道正规。第二,防护作用。针对民营企业经济活动展开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工作,针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健全性加以审计,确保民营企业内部营运机制稳定且高效,通过内审防护以免民营企业权益遭受非法侵害。第三,鉴证作用。在民营企业掌握经济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内审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鉴证与评价,这一点对集团型民营企业来讲极为重要,可以在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引下一体化管控。第四,控制作用。内审工作对民营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各项目进行取证、审查、分析、评价,最终得出不受外界干扰的公正结论,可为民营企业科学管理出谋划策,协助各部门解决管理问题,达到提高管理质量及经济效益的目的,充分发挥内审工作的控制作用,助推民营企业良性发展。

3.利于民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

首先,内审工作可助力民营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保障等效服务成本降至最低,同时内审工作用变动成本代替固定成本、用可控成本代替不可控成本,加之内审工作与民营企业综合管理机制保持协同,可在运营中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还能加大民营企业资金的流通力度,以及内部各环节的竞争实力,继而助力民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其次,内审工作终极目标是助力民营企业增加效益,内审工作参与民营企业价值创造全程,针对制度、流程、标准等方面加以控制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民营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位于正轨,清晰展现内部的利害关系,使经营管理更加到位,同时内审工作关注民营企业的整体运营状态,其目的是助力企业达成经营目标,用整体价值链思维代替局部功能性思维,能着眼于长期、全局解决运营问题。最后,内审工作将风险管控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风控助力民营企业追求更高效益,通常情况下风险可控则表示经营活动获利几率较高,内审工作利用专业手段使风险变得具体明确,为民营企业找到风控抓手,继而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凸显基于内控的内审工作价值。

二、基于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的内审工作难点

1.准则缺位

虽然内审工作相对独立,但为保障内审工作科学高效需要有准则作为支撑,保障内审工作方向清晰且深入到位。当前有些民营企业存在内审工作准则缺位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内审盲目且很难统揽全局的消极现象,使内审工作质量随之降低,无法促进内审工作体系化发展。

2.方法单一

内审工作将抽象的管理概念与结果用具体的内容、比率、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使民营企业营运现状的解读更为透彻与直观,满足助力民营企业科学管理的需求。利用财务数据进行计算是较为常见的内审工作方式,虽然此方法经典且可行,但工作效率及质量很难保证,尤其在财务数据的总量与精准度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仅凭计算结果将弱化内审的功能作用。基于此,民营企业需针对内审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侧重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为内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给予支持。

3.体系性差

内审工作参与民营企业营运各个环节,对制度、业务、效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审计,这就需要优化内审工作体系并赋予相关工作的持续性,保障审计活动能顺利展开且可在民营企业内部始终起效。当前有些民营企业内审工作体系呈射线状,存在重计划、轻反馈的问题,并不关注该计划施行的全过程,各部门与管理层的衔接度较低,内审工作建议很难及时转化为运营动能,降低民营企业管理质量。

4.制度欠佳

制度是民营企业科学管理的依据,在管理的同时可针对制度加以改革,为促进运营机制发展奠定基础。有些民营企业受内审工作理念陈旧、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出现内审工作制度欠佳的现象,不仅经验性不足,还缺乏针对性,无法在制度层面保障内审工作科学发展,内审工作的规范性随之降低。

5.要点模糊

为保障内审工作能在事无巨细的同时高效、深入、到位,其需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筛选内审工作要点,为内审力量聚合提供抓手,同时可在要点支撑下打造内审工作体系,确保相关工作张弛有度且系统全面。当前有些民营企业内审工作要点模糊,使相关工作存在缺乏重心的问题,很难协助民营企业落实管理目标,还会出现内审工作冗余、盲目、低效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内审工作优势。

三、基于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的内审工作措施

1.明确内审工作准则

民营企业遵照审计署颁布的工作规定及国家审计法设定工作目标,加强内审工作的规范化及制度性,使审计人员可按照统一准则行事,确保内审工作有法可依,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及效率奠定基础,有效防范内审法治风险,还可明确内审工作责任,强化内控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改进治理结构,为民营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助力。

内审工作准则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准则,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基于内控的内审工作总纲,是工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规范,亦是民营企业展开内审工作的主要依据。二是具体准则,依据基本准则而定,与民营企业内审具体工作关联度较高,根据民企的类型、特点、规模等客观条件予以设定。三是实务指南,依据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设定,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可操作性较强,还可根据民营企业发展动态不断调整。

内审工作准则的制定与推行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增强内审工作的约束力,要能指导工作人员完成内审任务,可提高内审工作的实效性,以免内审工作偏离正轨。二是明确适用范围,保障工作准则能关注内审活动全程,对各类工作均可产生约束力,使内审工作准则更为具体清晰且科学可行。三是增强准则设定的程序性,保障起草、修订、论证、推行专人专管、有据可依、实事求是,同时广泛征求民营企业内部各岗位的意见,确保内审工作准则推行无阻力。

2.丰富内审工作方法

一方面,民营企业内审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运用现有的审计方法,如审阅法、抽查法、逆查法等,还要为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如“分析法+审阅法”“抽查法+效益评估法”等,使内审工作方式更加灵活高效。另一方面,内审工作要积极创新,侧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例如,民营企业可创立数据库,负责存储内审工作所需财务资料,通过大数据加工与处理针对运营风险、管理趋势、业务短板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内审工作效率更高,有效提出内审建议,同时不必担心财务数据被篡改、不全面,发挥大数据技术筛选过滤的优势。再如,民营企业可创立财务共享平台,基于内控建设加强业财一体,依托信息系统了解业务活动,保障内审工作触底,在了解业务实况的前提下进行审计,针对业务活动加强监督,助力业务活动纠正偏差并接受部门管理获取效益。财务共享平台还具有提高内审工作交互性的作用,消除信息孤岛,共享内审资料,注重过程性及一体化审计,协助各部门有效解决业务问题,使内审工作更为高效。

3.完善内审工作体系

第一,内审前期准备。从主要工作、审计心态、主要方法及被审心态四个角度出发制定内审工作框架,在此基础上编制年度内审工作计划,并关注民营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重大决策施行阻力,通过内审工作分析并解决突出且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根据审计项目理清先后顺序,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确保内审工作顺利展开。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明确审计范围、目标、时间,与外部审计联动,评估审计风险,组建审计小组。在审计前要搜集资料,如会议记录、重要合约、财会资料、上次审计结论等,为内审工作规划提供依据。第二,内审中期推进。在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后,采用调查审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沟通协调等方式做好内控评估、计量、审计取证等工作,最终得到中期审计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期审计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可启用审计日志,将内审工作过程、事项名称、结论均记录下来,还需记录执行人、复核人的姓名与日期,其目的是保障内审工作可追溯。第三,内审后期总结。在内审工作完毕后要加强总结,撰写审计报告,搜集反馈意见,做好民营企业运营机制整改指导工作,督促各部门施行审计建议。在后期总结中要注重后续审计,调动审计人员、被审计部门(岗位、项目、个人等)、民营企业领导层推行审计建议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制定后续内审工作方案,加之扩散审计,为在最短时间优化民营企业内部运营体制给予支持。

4.优化内审工作制度

内审工作制度针对职责权限、工作任务、机构设置及工作程序、方法、报告、计划、档案等方面予以明确,在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前提下做好内审工作,有效增强内审工作的经济性及科学性,保障民营企业经营活动可顺利展开。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制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操性强。民营企业规模、运营方式、经营项目、所处领域均对战略规划产生影响,内审工作若想加强功能性要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实况制定配套制度,使该制度更具实操性,能引领民营企业做好内审工作。二是规范性强。内审工作制度一经提出不可随意更改,要在有充足实践经验证明其不可行的前提下通过流程性考核决定最终的去留,不被有关部门或项目随意更改,以免内审工作偏离正轨。三是发展性强。从内审工作角度来讲,先进科学技术助推工作变革,配套制度需随之调整,在《大数据内审工作流程》《基于业财一体的内审工作规范》等制度助力下提升内审工作水平;从民营企业角度来讲,外部竞争、政策调整、品牌形象、市场定位等方面的改变需要工作对策随之革新,这就需要内审工作与企业同进退,根据民营企业发展要求制定内审工作制度,确保有关制度实时性更强。

5.紧抓内审工作要点

第一,专业培训。无论是内审工作人员还是民营企业领导均需积极研究内部设计准则及有关制度,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内审水平,为更好地解决内审问题奠定基础。第二,净化风气。内审作为民营企业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线需坚持风清气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态度端正,以免内审工作触及法律红线并给民营企业带来损失。第三,质量管控。依托内审工作准则、方案、制度等内容针对内审工作质量进行管控,通过动态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目标清晰、流程合理、标准细化,以免内审存在遗漏。第四,成果运用。在得到内审工作结论后需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建议,监督各部门推行相关建议并达成整改目标,继而达到利用内审成果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基于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的内审工作其他建议

1.总结经验,明确内审工作原则

为使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功能性更强,其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内审原则,为民营企业打造个性化的内审工作体系奠定基础。第一,人本性原则。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不仅要发挥审计人员的作用,还要注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审计并参与审计,能在内审中调整心态,配合搜集审计资料并推行审计建议,达到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目的。第二,信息化原则。注重创立数字化的内审工作体系,用数字设备、IT技术、巨量信息支持内审工作提质增效,将内审工作转至线上,推动内审工作与时俱进。第三,服务性原则。无论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如何改变其功能作用不可弱化,服务于民营企业决策的宗旨不能变,要在控制、计量、监督等作用支持下推动民营企业良性发展。

2.技术赋能,挖掘内审工作潜力

通过对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可知,数字技术是解决内审工作难题的有力举措。这就需要在信息化内审工作体系支撑下不断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AI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秘钥技术等,加之5G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助力内审工作人员可以线上移动办公,有效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3.理念优化,提升内审工作水平

除运用信息化理念、人本化理念展开内审工作外,民营企业还需推行精细化理念,保障内审工作系统全面且要点突出,使内审工作更为细致、严格、精准,颠覆粗放式的内审工作旧态,在此基础上增强内审工作的协调性、持续性、交互性。民营企业还需推行追求综合效益的工作理念,通过内部审计增强自身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等效益,使民营企业能在新时代扎根,不再仅关注利润,还要关注品牌、信誉等“软实力”,继而赋予内审工作的拓展性,同时通过内审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在内控建设中加强内审具有协助各部门履行职责、发挥内审功能作用、获取经济效益的价值。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可明确内审工作准则,丰富内审工作方法,完善内审工作体系,优化内审工作制度并紧抓工作要点,在此基础上建议总结经验、技术赋能、理念优化,继而提高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有效性。

猜你喜欢

内审准则民营企业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