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文献综述
2022-12-29郑睿
郑 睿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中,营运资金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性,不仅是企业日常经营和资金正常使用的基础,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将其作为一种投入的成本,企业往往出于盈利的目的,希望能够投入尽可能少的营运资金从而获取最大的收益。通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性资金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就是现金周期,即从企业生产出产成品或者购进货物到销售货物,再到收回货款之间的时间延迟。企业的现金周期越长,通常需要投入营运资金管理的时间就越多,金额也就越大。虽然说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营运资金投入量的方式来提高营业收入,但是当投入量超过一定数额时,企业选择继续投资的成本将高于其所能带来的收入。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通常需要将现金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此外,企业所选择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行之有效且科学合理的政策可以更好地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它既是公司的财务政策,又是公司的战略方针。首先,企业必须有适当的营运资金持有量来支撑和保证日常经营,以此既能够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又可以同时加强企业的筹资和融资能力;其次,通过针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重和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既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效度和效率,又能够降低持有大量营运资金所需要付出的费用;最后,通过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可以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财务目标的达成及价值创造都具有非常高的关联性。
二、营运资金的概念
著名的国外经济学家Collins[30]将营运资金的基本概念明确地界定为“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在国内,对于营运资金的定义有很多种方法,主要的观点是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是毛付根[1]认为,所有企业的总流动资产都应该属于营运资金。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则属于净营运资金。第二种是杨雄胜[2]提出了营运资金的三个基础概念:净营运资金、总营运资金和营运资本。营运资金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简单地称为净营运资金;以流动资产来表示营运资金,称为总营运资金;把经营性资金理论地解释为经营性资本,营运资金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形式垫付的资金。第三种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要素分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将营运资金拆分成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来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以往的理论研究,营运资金的基本概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讲,营运资金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所指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持有的流动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总额,即营运资金等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
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是指企业在某一阶段或时期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它被称为净营运资金,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净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广义营运资金的概念相比,净营运资金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资本运作情况和财务风险程度,因此,国内外对于营运资金管理大多采用狭义的营运资金概念。
三、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方面的相关学术研究首先是在国外开始进行。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学者们大多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对单一会计科目的优化配置来制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但是,仅仅从单个会计科目的角度来分析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做到全局性地把握和调整企业营运资金。
对此,Keith.V.Smith提出以往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是将主体拆分或细分为各个部门和科目的做法并不利于准确地分析各个部门和科目之间的信息流转与相互联系,应该将营运资金看作一个整体去对其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和优化。1989年,Hampton等[31]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范围扩大和拓展涉及到企业的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各个方面的资金管理内容,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都应该从整体角度充分考虑企业的营利性和风险性两个因素对于其经营和发展的影响。
随后,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视角也发生了转变,RakeshY等[32]在研究中发现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具体制定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国家经济处于大幅度下行时,企业往往会为自身制定稳健的营运资金政策,当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时,企业通常会降低资本政策的稳健性。Janina[33]选取了建筑行业作为样本,发现在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同时期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93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体系。这时,引入了基于营运资金的财务管理概念。1995年,毛付根教授[1]首次阐述了营运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应该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来考虑,并研究制定什么样的流动资金管理政策。向平[3]主张企业应提高市场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流动资金持有量,以最少的经济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收益。
从 2001年起,我国学者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有关于营运资金内部的科目管理,而是开始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考虑和分析。国内对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研究在这之后,逐渐摆脱单纯的财务视角,开始从经济学视角和战略视角进行分析优化。曾昭武教授[4]认为,国内企业通过调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流动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应该结合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来考虑。王新平等[5]运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与传统认为风险与报酬均衡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企业采取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越激进,其盈利能力就越弱。
2019年,孙兰兰等[6]发现,客户集中度对企业采取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也有影响,即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审慎的政策。如果客户财务状况较差或影响较大,将进一步引导企业选择稳健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1.基于要素视角的绩效评价
在早期,企业往往以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经济指标来评价和衡量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但由于这些指标只能孤立地分析流动资产的某一部分作为数据,项目之间的许多内在联系容易被忽视,而且这些指标不涉及流动负债在营运资金中的部分,因此不能促进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体优化。
在这方面,1976年Hager[34]对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有效改善现金流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企业可以通过采取管理措施来缩短现金周期,从而更好地利用营运资金。Richards等(1980)[35]首次明确地提出“现金周转期”的基本概念,即“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但现金周转期只是对不同阶段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简单加减法,不能充分反映流动资产在不同时点或经营阶段流动资金的差异。对此,Gentry等[36]提出了“加权现金周转期”,即以各阶段资金使用占资金总量的比例为权重,使企业能够了解现金周期各阶段的天数和资金使用情况。
在我国,杨雄胜等[7]认为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应修正为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指数,存货周转率也可修正为存货的平均占用时间。此外,他们还指出,应尽量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所有存货应按原材料的储存期、在产品的生产期和产成品的储存期进行细分。
孙莹[8]对加强流动资金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认为企业应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绩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全面地促进流动资金各部分的互补和平衡。2012年,吴娜[9]通过聚类分析和加权平均聚类分析研究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投资收益率和流动资金之间的关系。
2016年,在王竹泉教授等[10]创造性地运用长期实证研究方法和跟踪调查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绩效进行了研究和排序。这些调研报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绩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将营运资金管理的经营活动、渠道和整体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帅亮[11]以现金周转期作为衡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标准,以资产收益率、营运资金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发现存在一个最优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2.基于渠道视角的绩效评价
王竹泉[12]曾提出了一种跨区域流动资金管理方法,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中间商,合理、周密地规划营销渠道。此外,他还认为,必须通过保持渠道中下游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流动资金管理水平。之后,王竹泉等(2007)又针对现有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将营运资金按用途重新划分为经营活动和市场化理财活动。在此基础上,将各种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按其渠道关系细分为采购、生产和销售。这不仅首次将渠道理论引入营运资金管理中,而且为后期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王竹泉等[13]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属于营利性资产,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的流动资金利润率来衡量。同年,学者吴富中[14]认为渠道营运资金应与经营现金流相结合,这突破了以往基于单一因素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从渠道的角度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案例和实证研究。孙莹等[15]指出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种渠道的生产经营资金管理模式,将日常经营活动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2019年,闫蓓[16]进一步发现,在采购渠道中,企业供应商的管理和采购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生产渠道,企业的存货情况和生产技术对于绩效评价有重大影响;在营销渠道中,企业的运作过程、物流体系的建设、支付与消费方式、客户的管理等都是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吴文静[17]指出,在经营活动、采购、产销、财务活动三个渠道中,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评价呈负相关。
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绩效评价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和整合采购、生产、营销三条内部价值链,以及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外部供应链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Chna等[37]提出建立一个完整的价值链管理体系,帮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提升和提升企业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张淑云等[18]认为,以往“资本为本”的资本管理模式不利于发挥集团公司的优势,应从供应链的角度加强营运资本管理。
Hofmann(2010)[38]提出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产品物流与资金流的同步,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本存量,使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协调发展。2016年,他们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他们发现,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通常采用不同的营运资本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供应链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张冬梅[19]认为,为了满足当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协调内外部流动资金的使用,配置内部资源,协调发展上下游合作。Protopappa-Sieke等(2017)[39]发现,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往往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
何瑛等[20]分析了新零售模式下苏宁易购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发现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信任、共享和联系,更容易获得高频便捷的商业信用融资及债权股权融资。陶荣荣[21]以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营运资本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结合上下游企业对各个环节的流动资金进行重新配置,从而更好地促进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程昔武等[22]分析了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年~2017年的财务数据,发现供应链中客户集中度越高,客户管理所需资金越大,往往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而这一结论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
五、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
1.宏观层面影响因素
在宏观层面上,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一般主要分为企业外部的经济治理环境、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等因素。
Baum等[40]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有重要影响。Duggal等[41]发现,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企业增加了净营运资本的投入。赫丽君[23]指出,利率政策和物价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政策。其中从物价水平看,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实物资产的贬值更为严重,企业会采取相对从紧的投资政策。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孙兰兰等[24]认为外部治理环境与营运资本管理呈负相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财政总支出、通货膨胀率、营运资本管理呈正相关。2019年,王明虎等[25]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由于中国融资环境的影响,当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经营风险对企业偏好稳健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影响会减弱。
2.微观层面影响因素
在微观层面上,Chiou等[42]提出企业规模的大小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Hill等[43]发现当融资成本增加、销售不确定性加强和发生财务上的困境时,企业往往会采用激进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国内学者曹玉珊[26]认为企业所有者和高管人员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
吴良海等[27]提出了影响流动资金管理的一个新因素:公益性捐赠。他们发现,基于公益捐赠的社会责任视角,参与公益捐赠的企业可以更好地促进流动资金管理。
此外,公司内部治理对营运资金管理影响较大。张淑英等[28]发现,通过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可以减少供应商关系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此外,民营企业大股东比例过高可以提高流动资金周转效率,而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比例过高则会降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花双莲等[29]也提出了与上述结论类似的高管超额薪酬对内部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影响的结论。此外,他们还认为内部治理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影响与高管的超额薪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六、文献评述与展望
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文献后发现,我们能够将其研究以2001年为分界线,在这之前,学者们一般都集中在对营运资本管理概念的探讨和研究上,主要是从风险和盈利的角度出发,改进和优化单因素评价指标的缺陷。之后,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继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拓展,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齐头并进。从研究内容上看,营运资金管理已由单一的基本要素逐步发展为综合营运资金管理;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逐渐由单纯的数学研究方法发展而来;从绩效评价体系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研究逐渐从单一要素为衡量标准,再到基于渠道和供应链的相关评价内容为指标。
但是,在“大智移物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学术界目前可以通过以五个方面来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方法和途径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一是清晰地界定并重新分类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理论做出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二是建立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在宏观和微观双重考虑下选择合适的营运资金政策;三是寻找高效率地进行营运资金中投融资管理的宏观及微观的驱动因素;四是结合渠道理论、供应链理论和业财一体化理论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探讨;五是营运资金管理应该紧跟当代智能技术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财务创新成果充分运用到企业实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