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工科大学生创业人格教育
2022-12-29曹婧妤刘英杰
刘 瑜 曹婧妤 刘英杰
(常州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2021届毕业生总人数达909万,同比增加35万。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较明显上升趋势,待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岗位需求有限,供需失衡不断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尤其是工科专业,部分过去热门的传统理工类专业,以生化环材、机械制造、土木建筑、冶金采矿、焊接加工等为代表,招生数量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双创”教育的开展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创业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可以打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总计出台了2 000余条激励双创政策的举措,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培育场所,肩负着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任。
1 创业人格分析
创业人格是决定创业者独特的创业思想和行为个体的全部身心系统的体征,是创业者个性品质的集合[1]。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对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创业者人格特质具体包含哪些方面,这些人格特质是否影响创业产出,创业人格与创业成功对应关系等一度成为争论焦点。直到2006年,Zhao和Seibert发现成熟创业者的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外向性得分较高,而亲和性和神经质性得分较低,这一争议才逐渐达成共识[2]。此后,探究创业人格具有的特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段鑫星教授等通过大五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归纳得出:大五人格中,责任心、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三种人格特质均会从创新构想产生和执行两个维度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通过提高这三种人格特质,能促进他们对创新行为产生构想并执行。在大五人格中,责任心和经验开放性会同时影响创新动机的乐趣性维度和关系性维度,从而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创新行为。学生个体对创新具有乐趣性,希望通过创新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更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机[3]。赵振华老师对人格、成就动机与大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的个体在创业倾向的创新导向、成就导向、责任感维度得分较高,这些良好人格特质有助于打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促进团队合作以及培养对待创业项目的耐心[4]。
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普遍认同人格特征与创业倾向性有着紧密联系,人格特质对创业动机、成效等有着显著影响,多数学者认同创业者特质会带来积极影响,健全的人格是创业者取得创业成功的基础,创业者一般具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教育要把创业人格特质的塑造作为根本出发点。
2 大学生创业人格培育存在问题
大学生创业人格是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环境影响、学校教育、自我实践等,逐渐觉醒创业意识,获得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树立创业品德等的过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激发创业潜能、实现创业成功[1]。在双创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已经被当成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点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发展速度尚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还存在不少缺陷,体现在政策制度、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创业实践等诸多方面。创业人格教育更是常常被忽视,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关注和精神支持鼓励不够。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在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方面更是不尽如人意。
2.1 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观念的束缚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近年来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不懈努力、积极转型,然而传统教育的缺陷依旧影响着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充分自由发挥,从而固定了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工程师、教师、公务员等热门职业仍然是大部分工科学生心中默认或优先的就业选择,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进程。
2.2 工程教育体系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2017年,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求工科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目前广受工科类专业推崇的工程教育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对毕业生提出了12条毕业要求,涵盖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工程态度三大方面,囊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现代工具的使用、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职业规范等多项内容。但是,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工程师,尽管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培养体系对创业教育指向不够明确[5],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以我校为例,作为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我校从2019级开始面向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通识课。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课程理论部分由商学院制定,实践部分由各专业教师指导。全校学生可通过双选平台跨专业组成创业团队,学生和指导教师均可作为发起人提出创业项目和策划方案,但同国内大部分高校一样,课程仍处在探索阶段。通识类课程缺乏专业针对性,课程内容与学科专业联系不够密切,同时缺乏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尚不能够为热衷创业、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专门的知识来源。
2.2.2 学生自发活动少,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自发性不强,极少有学生可以独立提出创业项目,大部分项目实施仍以指导教师为主。除创新创业课程外,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已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互联网大创竞赛目前同样多由教师指导、带领参与,很少有大学生自发组织队伍参赛或学生社团组织的创新创业项目。许多高校建立了众创空间,但由于后续发展目标不明确、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发展后劲不足,导致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仍缺乏助力平台。
2.2.3 双创课程授课教师经验不足
创业教育理论授课老师多为管理学专业教师,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多为专业课任课教师。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很容易出现授课偏重于书本化的情况,很可能导致创业教育趋于形式化,课程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创业能力和人格教育效果不明显。由于经验不足,任课教师只能通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等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学生只是单纯地盲目效仿,根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更不了解创业的艰辛,学生缺乏创业心理建设,无法承受创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造成创业失败。
2.3 创业人格测量工具有待开发
分析大学生社会创业人格养成的因素需要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格养成影响因素模型,以测量工具的形式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帮助高校塑造和培养学生创业人格。目前来看,尚未有成熟的心理学量表可供使用,创业教育的效果也未能做到“可衡量”,创业人格、能力和素养很难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判定达成情况(可评价)。从测量信效度角度来讲,创业者人格特质作为个体重要的心理特征,目前多采用自测方式,一方面由于对创业人格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自测量表构建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自评方式易受到偶然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干扰,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更客观地测量创业者人格特质及其作用,结合实验研究等测量方法可以作为未来尝试的研究方向。
3 工科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途径
基于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分析以及目前大学生创业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的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就高校优化创业人格培养以及创业教育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3.1 创业人格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创业人员之中有超过80%的人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该比例在美国和印度都是65%[6]。由此可见,想要快速致富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显然这些大学生创业动机并不正确。创业者要以自己的创业目标和坚定的创业愿望为出发点。创业者人格需要成就需求、内源动力、社会责任感等特质。根据当前创业教育进行的情况,结合目前研究结果以及国家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必须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根本任务。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服务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以培养有能力、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为目标。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让所有大学生都立即投身到创业活动中,而是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优化学生的创业人格。
创新人格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创业的观念,改变直接为所有学生指明创业方向的具体形式,将其调整成为学生提供创业的辅助和参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实践,从而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积极、独立的创业人格[7]。高校只有以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学保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功效,真正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影响。当代大学生习惯通过互联网、融媒体等手段了解社会时事和新闻,感受社会氛围,体验自身在社会中需要承担的角色。此时,先进的创新创业榜样,强大的综合治理能力,都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度,增进民族自豪感,塑造主人翁意识,对学生创新创业起到鼓舞作用。
家庭对大学生创业人格有着重要的潜在影响,尤其是东方文化下的家庭关系,父母和家庭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影响很大。但是很多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认同度较低。因此,从家庭入手,改善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动机制,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不仅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也向家长和社会输出创业文化,为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创业学习氛围与创业人格培养环境,为学生尝试创业活动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支持。
3.2 创业人格教育应注重运用科学的教育模式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从教育观念开始进行优化,更要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升级。高校需要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全面优化,其中既包括课程内容的调整,也包括课程设置的调节。在课程内容方面,创业教育应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融合,以同时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创业素养为目标。教师将人格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对此进行重点讲解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创业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创业人格。而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创业人格培养课程的时长,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开相应教学工作。
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参照工程教育方式,引入科学的课程持续改进机制,为参与创业教育过程的学生设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毕业要求、评价标准、反馈机制,运用学生自评、企业他评等手段评价课程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养、人格培育的效果。其次,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注重学生在专业学习外的技能的学习与思维培养,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实用化,多运用谈话、讨论、联系等授课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创业教育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充分挖掘融合学科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范围广,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高,教学方式可开发的空间较大。创业往往需要具备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内容必然需要将多学科的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并需要在教学中深入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方法,以便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人格的塑造。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创业人格教育,提高学生情绪稳定性。众多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作为创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行为和创业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借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资源进行创业人格培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不仅对大学生创业人格进行塑造,也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3.3 创业人格教育应加强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双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互动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和碰撞的机会,确保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创业想法有可以施展和交流的空间,在实践过程中磨炼创业人格。
工科类专业课程构架一般包含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实习和实训,以此为依托,拓展与企业的创新创业合作,有效地将彼此的知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让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之中,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温床和契机,另一方面助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创新与创业能力和人格培养需要在产学研合作下,构建培养模式、组织机构、服务平台、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等。
加强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和平台基地建设。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假期社会实践、创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和学术论坛、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和学科竞赛,学习课程之外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扎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给予校园创新创业项目以支持,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建立成果评奖机制。重视大创空间等平台建设,为具备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创业平台支撑,并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市场化和实际应用提供有效路径。
开拓学校—社会互通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和自主创办创新讲座、论坛、分享会等,提倡聘请相关行业或专业校外创新人才对大学生创新行为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的交流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尤其是成功的社会创业者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疑惑,协助大学生理解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使命感,为大学生树立好的创业榜样,起到良好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正确的创业动机与健全的创业人格是创业的基础和源动力,加持了全面的创业技能,抓住创业机会,才能够造就创业成功。上述对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的论述,仅仅占据创业教育的一小部分,培养新工科人才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