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融资过程财务管理风险及把控措施

2022-12-29林新华

上海商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决策

林新华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性

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企业有效掌握目前市场中的融资成本,对融资额度范围进行科学有效的确定,在此基础之上,为了保证公司稳定发展,在融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最低成本融资方案,保证企业既能够实现持续稳定运营,同时又可以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这一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并且可以快速应对融资市场中发生的波动或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对企业融资方案进行调节。

2.全方位应对融资需求

针对企业而言,在每次实施融资期间,应对融资资金数额进行预算,来明确资金的需求规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利润,有效调节各方的利益。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数据来开展以上的工作,进而确保在融资过程中可以明确基本的融资规模,以最低的融资成本来获取外部资金,确保企业的有效运行。

3.控制管理融资风险

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远比中小企业要多,因此需要通过采购管理工作,提高融资决策的透明度,合理应用融资所获取的资金,规避项目建设中出现盲目投入资金的情况,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二、企业融资环节面临的主要风险

1.资金风险

在进行财务管理期间企业发生资金风险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树立成本效益理念。倘若企业的成本核算较为模糊,缺乏定额管理,没有明确的融资标准,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超额采办,使得企业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水平大幅下降,引发企业现金流不足、资金浪费、不能满足资金的应用需求的问题,提高资金风险。

2.决策风险

在产品开发期间,企业将出现特殊的资金需求。因此,在进行融资的时候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企业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收集信息,制定完整的筹资计划,经协商确定实施方案。如果财务部门不积极参与这一过程,会严重影响财务计划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显著增加公司决策风险,对公司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3.监控风险

公司的融资计划要从整体运营的角度制定,涉及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的利益。管理层是决策的主体,其人员可以直接影响决策。如果没有确定管理层的责任,容易造成部分管理人员徇私舞弊,只考虑自身利益,对融资目标进行盲目调整。在此基础上,倘若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督机制,就极有可能出现将资源闲置浪费、挪用资金等问题,从而增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三、融资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由于国有企业制度的特殊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适合财务管理,特别是财务工作。首先,财务流程缺乏财务管理的整体成本效益规划理念,导致关联方各项财务标准执行不良,资金成本和资金成本不足,定额管理不能保证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效率。另外,内部控制工作并不严格,因为内部控制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公司的后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不重视,导致了与融资过程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它的使用价值难以及时实现。最后,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提升,财务管理的实行是离不开有效落实财务人员的,在当今信息时代下,企业财务人员面临较高的融资风险及创新的融资渠道,因此,财务人员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对融资决策方案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更好地适应各种变化,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2.财务部缺乏独立性与监督管理机制

在某企业当中,通常,无法将财务部门的权限和责任进行良好划分,并且财务部门运营的统一性不能确定,财务决策的独立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企业在运行期间进行融资过程时,企业必须要通过其他有关部门共同融资,如财务部门、投资部门等,制定有效的融资方案,全面符合企业各部门的相关需要。融资决策在表面上受到了各方企业的价值考量、利益诉求,但是财务部门是掌握企业资产总情况、企业资金运转情况等信息的关键部门,所以对企业的运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部门参与融资决策都影响到了财务部门的客观评价,导致决策结果缺乏客观性,并且还对财务部门独立决策的权利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另外,在进行企业融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对利用相关者的利益造成牵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判断融资决策的可行性造成影响,企业通常都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监督机制,导致融资决策运作较为透明,引发企业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差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通货膨胀较高,企业为了能够避免原材料涨价所造成的损失,将大量增加原材料库存。但是,存货变现能力在流动资产中较差,使资金流动性极大降低。此外,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资金供求矛盾较为尖锐,企业存在严重货款拖欠的情况,极大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并且也相应提升了坏账数额,导致企业资金流动性不强。必须保证充足的现金来进行企业债务融资偿还到期利息与相应债务,若企业资金流动性不高,且不具有高强的变现能力,就无法确保企业的现金充足,导致潜藏的财务风险成为现实,使企业陷入重大财务危机。

4.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

可以将企业的资本按照来源分为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为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构成比。由于权益资本比债务资本高,因此企业通常都是将债务资本的比重增加来降低整体资本,从而获得财务杠杆的收益,但这种方式也决定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发生,提高企业财务风险。衡量资本结构通常采取资产负债率进行,通常认为,必须维持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内。但是企业由于太过追求低成本效益,导致资产负债率严重高出以上数据,目前有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70%~75%。如果负债率较高,那么也就决定股东权益较低,降低企业的稳定性,一旦经营不良,会造成企业严重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资本结构中存在较高的负债比例,会严重提高企业财务风险。

四、企业加强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想要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重视融资财务的细节管理,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类型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列举出多条融资方案以供参考,在进行财务信息处理时,必须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辅助软件来对融资进行科学处理。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市场变化与国家政策进行充分考量,从中择选出成本最低的方案。同时,企业财务部需要提升自身的防控意识,提前控制和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例如,在进行手工核算期间,政府财务部门就必须通过后进先出、先入先出、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式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但趋于由于核算程序相对繁琐,且财务人员每日工作量较高,很容易影响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通过全面的信息化技术,企业能够更高效解决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的缺陷,并发挥出资源使用价值,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出高效的企业融资工作管理平台,进而实现财务现代化管理的目的。

2.细化融资管理制度

企业要提高对内部管理的重视程度,主动公开内部会计信息,做到投资人和公司的信息资源共享,使融资的效果得以提升,以此推动公司走上长期可发展的道路。企业应成立与管理会计报表与财务公开系统相关的业务组织。企业应通过对财务人员实施定期培训来增强他们的专业性,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还需要定时公开财会信息,鼓励财务人员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如果判断投资项目向着良好形势发展,并且具有充足的财务基础,那么可以持续保持投资,这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明确财务管理权限

确定财务部门管理权限,要想合理控制具体融资使用情况就必须要采取独立决策的方式,就必须有效促进企业融资管理过程的实行,使企业融资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得到提高。为使公司的经营取得良好的进展,在明确规模期内,财务部门必须按照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和内外部形势对各经营形势和环境弱化,减少对公司投资的不良影响。在实施公司再融资管理的流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结合责权,只有明确责任主体才能明确企业资金的具体使用,给予对应的权责,若有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必须要对责任主体进行追究,方便对后续的管理进行调节,并对融资管理意识全面加强。②根据技术经济,在对融资方案进行明确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经济、技术的对比进行重视。③加强控制,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与管控;④目标管理,与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对资金的使用加强控制,并且在实施期间不能私自改变。

4.提高融入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首先,财务人员需要仔细考虑公司内部股权基金、应收账款等因素,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资金的时空差异,并科学预测财务规模,金融管理者应该积极利用这些信息,准确评估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根据风险控制的适当程度和未来运营所需的资金,找到最优的融资渠道或组合。最后,融资成功后,要加强一般财政资源的日常管理和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模式,规范化管理,分级审批,明确行政权力,推动资金使用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企业融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融资风险,进而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因此在融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未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决策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决策大数据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