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中美声唱法的表现技巧
2022-12-29王涛
王 涛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珍宝,在近年来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趋势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收获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许。我国在民族声乐发展提升过程中也切实贴合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积极吸收西方美声唱法优点,将其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融为一体,使民族声乐发展不断趋向多元。通过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渗透与应用,放大我国民族声乐魅力,使民族声乐艺术家在演唱艺术与表现技巧上更进一层,切实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进一步完善发展。
一、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的异同
细观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情况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的民族声乐在美声唱法融合上都是以基本融合为基础,继而在突出我国民族声乐特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民族声乐演唱形式,使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得到实效突破,出现新的唱法特点[1]。只是,将美声唱法渗透于我国民族声乐,使其能够在民族声乐中促使民族声乐演唱者真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声演唱方式,民族声乐演唱者必须明确认识,二者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呼吸
呼吸是所有声乐唱法中最基础且最需重视的部分,对于演唱者形成独特演唱风格而言至关重要[2]。在平日,大部分民族声乐演唱者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展开专门的、高强度的针对性呼吸练习。如,美声唱法派就认为,在美声唱法中呼吸是优秀演唱的“源动力”,只有演唱者能始终保证连贯的呼吸,演唱技巧与演唱发声才能完美呈现。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在呼吸这一点上,可谓是与美声唱法基本一致,十分注重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呼吸调整,要求民族声乐演唱者具备娴熟、适切的呼吸技巧,以此为民族声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声
不同的唱法拥有不同的发声方式。在我国民族声乐悠久发展进程中,显然,民族声乐更加注重“真音”,而源自西方的美声唱法通常则更加注重“真假音”,更多见于混和声唱法[3]。由此可见,美声唱法将真假音混合,一方面使演唱者的歌唱形式更加连贯,一方面易于向听众传达不同的演唱意境,带给听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高音部分则是较之假声部分分外明显。所以,探析美声唱法中的真假音技巧以及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唱法之间的实际发声不同,十分利于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使民族声乐灵活吸收美声唱法优势,不断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助力民族声乐更进一步。
(三)共鸣
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不同,美声唱法在共鸣上主要是使用的“联合共鸣”方式。即,演唱者将真假音混合在一起,使真假音错落分布在高低声部位,以此确保演唱过程中始终能发出优美声音[4]。所以,严格来说,美声唱法能实现头腔、口腔、胸腔与腹腔的多方共鸣。而这自然就使得美声唱法的声音间转换变得不同,极富特色,十分易于使聆听者在倾听过程感受到舒适与流畅。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则是更多将共鸣重点放置在“单一共鸣”,完整表演显得单薄[5]。为了使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家灵活调整发声状态,在融合美声唱法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在整体共鸣方面,便基于“适切性”“稳定性”,为民族声乐演唱者提供有效控制音色,调整呼吸,调整发声的融合保障,从而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声音通透,韵味独显。
二、美声唱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带来的影响
(一)助推民族声乐发展观念革新
结合上文分析我们知晓,与我国民族声乐相较,美声唱法是西方音乐智慧发展的结晶,有音域宽、声音活、方法全以及刚柔并济等诸多特点。在实际的演唱发声过程中,也具有呼吸、声音位置以及共鸣腔应用等皆不同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具体差异。因此,在平时的美声唱法学习与应用体验中,民族声乐演唱者需要掌握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我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异同清晰了解。同时,具有较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在采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除此以外,因为采用美声唱法时多是没有麦克风或扩音器的,较多使用交响乐或者钢琴演奏进行伴奏。所以,在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优势上,我们既要认识美声唱法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处理带来的新思路与新启发,在学习应用美声唱法时,不断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进行反思,也要为民族声乐长远发展而积极打破固化思维,学习西方演唱者经验,主动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寻找与西方文化交流机会。以此使民族声乐在多元化思潮碰撞下,真正意义的内涵突出,促使民族声乐发展观念有效革新。
(二)促使民族声乐延长科学发展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融合,彰显音乐文化内涵的本质是——音乐服务于人类,契合人类审美需要而创新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音乐艺术显然是具有一定功效性与娱乐性[7]。加之,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发展显然不能再囿于一方天地“闭门造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演唱技法与演唱内容、演唱形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尤其是要契合时代审美特征,对演唱技法进行优化,将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进行融合。具体而言就是。首先,基于美声唱法融合对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演唱特色进行创新,使民族声乐演唱者能够自主在中西方优秀声乐作品中“取长补短”,寻找声乐演唱的更好表达方式,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正式民族声乐演唱打好基础,直击听众内心。其次,基于美声唱法融合对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演唱能力进行优化,引导民族声乐演唱者走出固化思维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将美声唱法的艺术特质与思维方式应用于民族声乐演唱,确保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探索始终处在向前发展阶段,生命力旺盛,民族声乐唱法趋向科学。
(三)助力民族中西音乐多元交流
美声唱法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因而,早期西方声乐多是以歌剧演唱形式存在,且宗教色彩浓烈,以复调以及多声部式教堂音乐为主。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与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甚密,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与西方美声唱法的结合自然也彼此影响,彼此作用。无论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还是西方声乐文化发展,都在彼此渗透、彼此融合形势下不断革新。而这,自然在助力中西方音乐文化多元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基调,凸显我国民族声乐文化价值,促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屹立世界之林,文化输出[8]。同时,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运用美声唱法,还可以一定程度凸显我国民族声乐的包容性与丰富性,进而提升民族声乐演唱者演唱能力。所以,在我国民族声乐中渗透美声唱法,可以大力促进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融合,只要在不脱离我国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美声唱法即可。
三、民族声乐中美声唱法的表现技巧与渗透
(一)呼吸技巧与歌唱艺术
民族声乐中的美声唱法首先在呼吸技巧上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吸气技巧,吸气时适量,大概吸气一秒钟演唱四拍至十六拍。并且,要有明显的强弱与高低变化。因为,吸气过多时,演唱者会不好控制演唱节奏。所以,民族声乐中的美声唱法在吸气技巧表现上:够用则以。以此保证演唱者乐句有长短,情感体现有变化,通过呼吸技巧运用将音乐艺术淋漓表现[9]。但是,这里强调的呼吸技巧并不单单是指呼吸这一民族声乐演唱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歌唱艺术表现技巧。鉴于此,在民族声乐中渗透美声唱法,借助美声唱法表现技巧,引导学习者真正掌握演唱技巧,必须从帮助学习者训练好呼吸技巧入手。
而呼吸技巧通常分为以下三种:其一,演唱宽且长乐句的使用腰部的气息控制技巧。其二,多用于演唱急、亮、高乐句的小腹式气息控制技巧,多见于民族声乐女高音艺术家。其三,演唱轻柔、温和乐句的胸腔式气息控制技巧。这三种呼吸技巧都是美声唱法主要组成。民族声乐演唱者灵活的在演唱不同风格民族声乐歌曲时使用不同的呼吸技巧,便能使气息控制技巧与民族声乐作品本身有机融合,确保美声唱法应用功能明显。
(二)断音技巧与连音技巧
断音技巧与连音技巧也是美声唱法的常用性表现技巧。“断音技巧”主要是指像轻咳一样的咽喉发音方式,是靠“横膈膜”带来的短暂一击,让气息从小腹控制而出。为此,这一演唱技巧要求横膈膜短暂一击小但有力,在训练学习者这一表现技巧时需对重音部分重点指导[10]。即引导学习者重点练习重音技巧,确保学习者气息控制得心应手。而美声唱法的快断音技巧主要表现为:声音靠前、浅一些的声音不刻意在其上面加“盖”,仅仅是要隔膜控制不太深。
连音技巧则主要是指美声唱法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圆润度,是一种乐句演唱的独有连续技巧。意大利声乐派就美声唱法连音技巧主要是认为“演唱者不会演唱连音,就相当于不会歌唱。”因而,从这一角度而言,美声唱法的连音技巧就是将强与弱的歌唱变化音灵动连接,通过分句以及连句进行有效的演唱气息控制[11]。细化民族声乐中的美声演唱,就是要认知连音多由以下几种吸气转化而成本质,其一,由强弱间的转化而来。即分句的首尾与演唱者要具体演唱的子音保证轻柔、温和,每一次首尾连接都足够自然。其二,表现音唱法。其三,音包音唱法。即在前一句演唱结束的尾音中融入后一音元素的具体演唱技法。经典民族声乐作品《曲蔓地》就有明确体现连音技巧应用。
(三)经过音唱法与重音唱法
美声唱法的经过音唱法技巧近似连音技巧与滑音技巧,主要是依靠声音强弱法变化实现。因此,常见于美声唱法的经过音唱法技巧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是八度音程以内的,使用最大音阶作为过渡的经过音。其次,是五度因程以内的主要使用半音阶作为过渡的经过音。此类型经过音主要用在表现一些强烈的、华丽的、大气蓬勃的结束性演唱,效果十分肉眼客观。只是,实际民族声乐作品对该经过音技巧的运用需要视具体作品的演唱需要而灵活使用。最后,是美声唱法常见的琶音唱法技巧。多见于上行时句子轻快,而后逐渐加强声势,在演唱下行乐句时则稍慢一些,唱的响亮,声势呈现逐渐弱化趋势。
而美声唱法的重音技巧在演唱中,则是一定程度的指演唱节奏感加强抑或减弱规律,以此使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具有鲜活力与生命力。这是民族声乐演唱者训练并提升自身乐感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起音技巧与止音技巧
美声唱法被誉为“美好的歌唱”。美声声乐艺术也是经由漫长的发展与历史文明积淀,才形成的而今百花齐放美声演唱技巧。民族声乐演唱者要在美声唱法摸索中,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演唱技巧,学会演唱民族声乐作品,自然也需要练习自身起音技巧与止音技巧。首先,是所谓“起音技巧”,美声唱法“起音”主要是指演唱者开始发声的那一刹那。其次,是所谓“止音技巧”,美声唱法的“止音”与“起音”相对应,就是指演唱者通知发声演唱结束瞬间。从字面意思将美声唱法的起音技巧与止音技巧概括来说,就是起音主要体现并包含:软起音与硬起音两种,好的软起音多如同轻轻“哈”出来一般,表现位置十分清晰且通常都位置较高,声音清亮。而硬起音从日常民族声乐演唱的美声唱法渗透训练角度则是,相当于演唱的慢唱歌断音一样。二者整体从渗透美声唱法的民族声乐训练角度而言,就是要每一位民族声乐演唱者都掌握系统性发声技巧,在发声的软、硬切换上灵活自如,技巧鲜明。
(五)切开音技巧与吐字技巧
美声唱法多动人心弦,赏心悦目,在民族声乐中渗透美声唱法,将美声唱法的各个演唱技巧明晰表现,不仅需要民族声乐演唱者在美声唱法“切开音技巧”训练上,拥有明确的训练计划,还要民族声乐演唱者掌握美声唱法吐字技巧,拥有清晰的吐字方法。细化而言,美声唱法“切开音技巧”就是作为一种衡量指标而存在的可以影响演唱者实际演唱水平的因素之一。“切开音唱法”多是一口气将分开音断开,通过将声音切开的形式而保证演唱者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气息控制得当。切开因唱法技巧就是一种不失强烈情感体现的具体演唱技巧。
而引导民族声乐演唱者在美声唱法渗透中掌握有效的、正确的吐字技巧,就是指让民族声乐演唱者拥有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在学习感受美声唱法中,一方面意识到精准咬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方面将发声吐字与实际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相互结合,确保学习美声唱法各个唱法技巧能现实可用,且实用效果明显。所以,从最终目标抑或说民族声乐渗透美声唱法根本要求来看,促使民族声乐演唱者掌握正确的吐字发音方式,就是确保民族声乐演唱者正确掌握美声唱法技巧的基本。只是,相较于美声唱法吐字发音技巧,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家在应用美声唱法时,需要灵活将其与我国民族声乐吐字方法进行结合。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融合中,要想做好最佳化的演唱表现,将美声唱法技巧灵活渗透,我们就必须先对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异同进行分析,在厘清美声唱法应用之于民族声乐发展而言的具体影响之后,再建立适当训练方法,以此将美声唱法的表现技巧在实际应用中训练、融合,确保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气息、发声等有效协调,不断在实践应用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应用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实质感染力,助推我国民族声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注释:
[1]蔡雪波.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1(12):83—86.
[2]裴兆彤.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价值[J].艺术品鉴,2021(29):37—38.
[3]陈威颖.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风格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1(09):42—43.
[4]汪梅娟.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艺术品鉴,2021(14):183—184.
[5]赵 博.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作用分析[J].品位·经典,2021(10):157—160.
[6]何 璇.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有机结合[J].艺术品鉴,2021(06):192—193.
[7]吴王宁.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4):124—125.
[8]陈 龙.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风格分析[J].戏剧之家,2020(34):58—59.
[9]李永春.美声唱法影响下民族声乐民族性传播分析[J].才智,2020(30):25—26.
[10]何莎莎.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大众文艺,2020(18):104—105.
[11]滕 焱.探析将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价值应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