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之维
2022-12-29杨云霞
陈 鑫,杨云霞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破解边疆民族问题的关键。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这为进一步拓展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探索空间。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政策指引,又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制度本身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显著特征,能够发挥形塑、规制以及调节人们行为的强大功能,对于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纳入制度建设加以互动性和整体性审视,探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内在契合点,进一步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制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制度力量。
一、以制度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追求美好的制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因此,以制度为着力点铸牢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制度夯实边疆民族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治理根基
一个国家想要有什么样的共同精神,就需要建立相适应的规制来确保思想的集中统一,并使这一思想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制度及其执行机制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中,制度褒奖表扬良好的道德行为,制裁各类违法行为。”[2](P2)从这一意义来说,制度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制约力量,能够通过夯实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根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崇尚道德、安居乐业的治理氛围,形塑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根本领导制度,需要紧紧围绕边疆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不断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体制,不仅要有“当下改”的有效举措,而且要有“长久立”的有力机制,全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实践,大力推进制度优势科学转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正本清源”的战略功效,使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显著成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边疆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由过去的“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集中彰显了执政理念的深度变革,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根基。表明边疆地方政府对社会建设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综合治理、整体治理和依法治理,构建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了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各族人民的协同共治。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时代边疆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带动和指引各类社会团体向着健康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又需要及时填补边疆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空白地带,特别是急需以制度安排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增强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二)以制度把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内化、升华、尊崇的一种心理倾向,最终自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于实践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价值指向,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精神在实现国家顶层设计上的价值彰显和作用体现。”[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全力凝聚广大人民的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支撑。”[2](P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在要求,可以广泛激发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创新能力,更好地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以制度把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既可以在思想领域发挥价值指导作用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指导地位,有助于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始终与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保持一致,又能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深刻认识“个体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契合性,最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成为指导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行为的重要“标尺”。制度的指引性能够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创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调统一,“制度创新是动态演进的过程”,[4]需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和完善,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凝聚,不仅有显著的前瞻性,也有客观的现实性,其丰富内涵必将得以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必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必将成为物质力量。”[5](P9)制度的伟大飞跃与不断创新,推进和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体制、管理方式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使其焕发了生命力与创新力,这一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发展中逐渐赢得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认同的过程。在制度的不断“坚持”与“完善”过程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通过强大的凝聚力推进制度创新,真正建构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长期性”互动关系,切实铸牢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以制度评价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果
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的内涵凝练与广泛地推广宣传,才能进入最后实践效果的科学评价阶段,对其教训与经验开展深刻的总结。认同度是科学评价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发挥其功效的关键标准,制度能够全面客观的衡量认同程度。相应的制度创新是科学评价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效果的关键因素,以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安排关照边疆民族地区现实、回应边疆民族地区现实的过程即增强制度自信的集中反映。“个体”一旦高度认同了族群或社会,就会受到社会氛围的感染,从而以“角色获得”的形式形塑“自我”,以“他者”的价值取向判断和衡量“自我”,从而全面完成“自我的类化”以及“行为的矫正”,进而以更好的“自我”融入人类社会。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这一“自我类化”过程中生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是最持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科学理念变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行为准则,取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评判中,制度发挥着重大作用。由于边疆民族地区不同个体的利益诉求、教育背景等存在着巨大差异,难以形成客观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场域中,制度评价就成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评价的关键因素,制度供给的思想共识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行为能够彼此预见,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个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激励与动机。同时,制度标准能够建构强烈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不会因为领导者价值观发生改变而出现变化,能够维持长期的稳定性。在认同效果的评判过程中,以制度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制度建设可以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全面系统的反馈机制。唯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效果纳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绩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将督评“触角”拓展到边疆民族地区“第一线”,形成科学完善的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督查评价机制,才能全面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以制度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
制度既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关键手段,又是国家与边疆民族地区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持续规制着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思想与行为,也直接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这一内在逻辑性集中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持续完善和创新推进了边疆各族人民制度认识活动的动态发展,从而为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一)显著的制度优势为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机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和政党最突出的优势。”[6](P19)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刻凝练和总结国家治理的宝贵经验,并将其进一步提升到制度高度,持续以制度创新推进制度约束力与执行力的双重攀升,建立了中国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不同制度之间彼此协同联结,形成了规范系统、科学完备、运行有效的整体性制度体系。我国之所以能够获得四十多年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我国立足国情深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制度,充分释放了制度的功效。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聚焦“治理”和“制度”,将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建构作为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具有显著制度优势与自我完善能力的科学制度。”[7](P36)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纲领性文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强有力的行动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向新阶段进发,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全面“破题”夯实了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表明了中国制度是一套科学性、高效性、长期性的系统制度体系,并在伟大实践中证明了制度的显著优势,制度的效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中国的制度与治理体系都秉持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远大理想,凝心聚力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精神层面的紧密团结,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一显著的制度优势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成功的制度密码。因此,显著的制度优势为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机,全面发挥显著的制度优势,能够有效增强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力和感召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相辅相成
“一系列制定出来的原则、章程以及行为规则,旨在规范追求主体福祉或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8](P225)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制度和规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内化于心的思想意识,是制度价值取向的集中表征,对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功效。随着边疆民族地区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深度变革,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深刻变化。若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忽略了制度的规制,极有可能导致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浪漫主义”倾向,生成一种虚无缥缈的“文化景观”;而如果制度排斥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实践,则极易出现基于“国家场域”的“错误自负”现象,引发诸多不良后果。因此,需要深刻认识制度建设与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民族地区具体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供给价值标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穿于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坚持完善之中,能够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具体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并通过批判和扬弃边疆民族地区的旧制度,从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构。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全面整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意识,这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系统能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新文化运动”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价值取向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性变革供给了价值引导,在这一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自觉推进一部分承载“先进观念”的“非正式性”制度逐渐转化为“正式性”制度。同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主体而言,制度具有普遍规范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行为的职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转化为一定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形态,才能进一步深入人心。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并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制度支撑。通过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权威性诠释,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观念和行为受到制度的普遍规约,最终使制度优势由“书面存在”转向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存在”,将制度的“他律性”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律性”。二者相辅相成,在这一交互过程中探识制度与意识的张力与结合,进一步铸牢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倒逼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发展完善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环境中,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挑战,因而愈发凸显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发展完善的必要性。其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给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带来诸多挑战。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在享受深化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一定的消极效应。边疆民族地区传统的旧观念、旧心理等并没有彻底被取代,新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急需完善。特别是伴随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不断演进和加速分化的社会结构,使得边疆民族地区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日渐复杂化,民族问题和社会矛盾复合叠加,思想意识层面上的认同也日趋分化。其二,融媒体的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传统生活的严重冲击。融媒体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最突出的发展就是手机新媒体、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出现。融媒体在为边疆民族地区不同场域的各族人民供给数据信息的同时,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了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一系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消极事件和热点舆情事件,在融媒体的散播下,关注度居高不下,极易片面地出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现实严重背离的印象,对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不良影响。其三,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新时代全球范围多元文化和思想交流彼此碰撞,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思想交流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显著加强,“西方价值观、非理性民族主义”[9]与边疆民族地区本土族群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乘隙而入。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公正”等虚假价值观念大肆宣扬“普世价值”,故意歪曲和放大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炮制一系列热点问题,西方敌对势力加剧了“渗透”和“破坏”边疆民族地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靠近最终目标,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要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10](P6)因此,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倒逼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发展完善,促使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刚性”约束力与“柔性”保障力同向发力,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进阶。
三、以制度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现实性
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维护,又需要以制度安排来加以夯实和定型,在制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制度的形塑交互中,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知行合一”,实现边疆民族地区“自下而上”的“内生方式”与“自上而下”的“外生方式”的融合统一,全方位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真正做到“常态化”开展以及“制度化”地推进,唯有如此才能达到“价值共享”与“多元诉求”的融合统一。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要求贯穿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以及制度执行等环节。其一,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构建中,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制度设计参考,进行边疆民族地区制度的顶层设计,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原则以及要求等融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以“具体化”和“常态化”的方式为着眼点,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耳濡目染地“领悟”和“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二,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实施中,边疆地方政府、社会精英、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需要承担“引领”和“宣传”的双重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所有领导干部以及全体党员需要成为制度执行的先锋模范,引领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推动社会成员积极维护制度权威。”[11]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执行势必需要把边疆民族工作责任落细到位,进一步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综合绩效评价机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得以集中体现。其三,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以边疆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现实需求为发展中心。制度的革新发展需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通过研究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情况,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诉求和各族人民观念的变化,适时对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完善的发展走向作出科学合理地规划,全面创新和整体优化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模式,不断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搭建法律法规平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入规入法”
依法治边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根本遵循,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达到意识本身的法治化和制度化,以法律来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坚持“德治”与“法治”协同发力,高度重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民法典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规入法”,明晰了法律制度对道德修养的巨大推进效能,尤其指出了需要增强道德思想领域重大问题专项立法,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法可依。边疆民族地区需要始终坚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完善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边疆各族人民而言是一项“非强制性”的“软约束”,需要以法律法规为载体融合进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法规的“废释立改”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域,充分渗透到民法典的理解与编纂过程中,集中反映边疆民族地区依法治疆各个领域的现实状况,使道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中的法律,让法律也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成文”的道德。法治是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压舱石”,唯有通过法治建设铸牢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系统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和奖惩体系,结合“德治”与“法治”、“自律”与“他律”的融合统一,加大力度开展宣传和教育,以法治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滋养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
(三)健全民生保障机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细落实”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科学不科学、正确不正确,关键要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收入是否有所增长。”[12](P314)制度是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键纽带,关涉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能够贯彻到“第一线”的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满意度”与对理论的“认知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依据和重要指标,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导向不可缺少的现实基础。新时代,世界上“两种制度”之间的博弈竞争异常激烈,唯有真正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利益并为之创造条件和机会的制度才能获得广大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认同和拥护。我们党自成立起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时刻铭记“初心使命”。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与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蕴含于其中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铸牢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制度导向和价值指引的交互关系问题。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而言,他们对医疗卫生、饮水安全、教育公平等诸多民生制度的真切感受要比抽象的理论感受更为直接,相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的制度导向更能赢得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认同和接受。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需要坚持“人民性”与“党性”的有机统一,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污染防治、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等民生保障机制,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红利”和制度优越性的真切实惠,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细落实”,进而由制度维系逐渐转化为各族人民的制度自觉,实现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认同到边疆民族地区具体实践的有效转化。
(四)提高制度含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入心入脑”
中华民族的制度文化悠久灿烂、精深博大,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孕育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构筑了中华民族的制度内涵,集中反映了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制度精神根脉,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了诸多理论资源。充分阐释和深挖传统制度“求大同”“重团结”“尚和合”的重大制度价值,使蕴含丰富制度思想资源的传统制度文化成为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的制度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制度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比拟的生命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脉相承,包含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公约数”。“重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紧密关系,是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不同民族、社会组织以及个体发展,都需要以“团结”为根本条件和基础。传统制度文化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和整体性改造世界供给了有益借鉴,也为边疆民族地区制度建设供给了有益启迪。唯有着眼于传统制度文化不断吸纳丰富的民族智慧,实现传统制度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与有效转化,大力推动传统制度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将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统制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融合统一,才能延续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命脉,形成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良好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结了五十六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唯有赢得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情感、思想、制度等方面的认同和接受,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打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往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内心的“最后一公里”。着眼于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需要着力加强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建设,探求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恰切之路,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
结 语
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关涉到社会、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的制度安排。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大力推进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以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为引领,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不断夯实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精神根基,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的各项民生保障机制,补齐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短板,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才能全面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制度建设既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制度建设事关边疆民族地区的根本,唯有坚持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各项制度,让具体制度“零距离”贴近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切实增强各族人民源自各项制度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从根本上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