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协同: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路径选择
2022-12-29李文政
李文政
(菏泽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其中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又是当前应当优先解决的议题。高校德育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整合,多课程协调一致,多途径协同并进,因而,高校德育治理的优化协同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应积极推进高校德育的理念、目标、主体、课程、方式和空间等方面的优化协同。
一、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理念协同
推进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应确保高校德育治理各主体、各部门德育理念上的一致,因此,应当从学校层面确立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理念,作为本校德育治理的纲领和规范,由学校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思政工作部门,以及党政干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思想政治专职工作队伍遵照执行。当前,高校德育治理应优先考虑以下几种理念。
(一)大德育理念
坚持大德育理念,要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培养体系,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坚持分层递进、因材施教,坚持品德塑造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践行相结合,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自我实践感悟相结合,不断创新德育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此外,坚持大德育理念,包含多方面的含义和要求。首先,立德树人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这是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大问题,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教育必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努力培育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其次,德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高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的核心要素,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完善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修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与能力塑造相结合,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立德修身是大学生安身立命和交往处世之本,一定的道德理论积淀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为大学生未来创新创业和择业就业提供重要的人生启迪和精神支撑。[4]
(二)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当坚持的理念之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多次论述到关于人和人的本质问题,例如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5]在西方哲学中,也有关于以人为本或者人本主义的相关论述,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的尺度,也是衡量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不存在的尺度。”[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个过程永无尽头,因此,应当关注人的需要。[7]秉持学生发展理论的罗杰斯等人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主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8]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目前开展关于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高校德育治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把学生视为第一资源和最大资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照其成才成长规律,实行人性化的德育治理、德育服务和德育教学,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促使其把外在的道德理念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由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在高校德育治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从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出发,尊重其自我选择,强化人文关怀和人格塑造,聚焦其生活场景,把握其思想状况,解决其现实难题。此外,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其确立创造性、自主性人格,从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责任担当等多角度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9]
人本理念作为高校德育治理的核心理念,要求在德育实践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当前,有学者和法律界人士提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育消费合同关系,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接受者、享受者,根据这一观点,学校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基于这一认识,作为高校教育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治理,也应秉持服务学生理念,把学生视为德育服务的消费者、享受者,而不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努力提供优质的德育资源、人性化的德育服务、现实化的德育场景、多样化的德育形式,大力提升德育治理的质量和水平,以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其次,赋予学生平等参与权。作为“00”后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他们个性张扬,勇于创新,善于表现自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应改变传统的教导式、权威化德育治理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德育氛围和场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德育话题设定、资源共享、效果评价。再次,树立依法治理理念。要切实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推进高校德育治理法治化,尤其是对那些被给予负面评价和纪律处分的大学生,必须确保其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抗辩权和申诉权,创新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机制和制度建设,努力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8]
(三)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也是高校德育治理的理念指引。因此,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创新德育实践,激活德育动力,优化德育格局,夯实德育根基,推动高校德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创新是保持高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要推进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激发德育教育的活力,创新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摒弃僵化命令式的教育方式,确立师生平等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需求和思想情感。同时,要积极提升德育教育的时代感,根据新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时更新德育内容、德育理念和德育手段,使新时代德育教育始终保持时代性、鲜活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其次,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和途径。充分运用互联网、微信、QQ、公众号、网站等载体开放性、交互性强,参与度和浏览率高,传播速度快,学生接受度高等特点,及时发布德育信息,更新德育内容,推送德育视频、图片、文章等,使德育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即时化。再次,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积极创设适合德育目标和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场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感悟、体验,深化对德育理论的理解,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而提升德育活力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德育规范、价值观念、政治理论的接受度、认同度。[10]
协调发展是确保高校德育治理统筹兼顾,协同并进的关键。高校德育是由主体、客体、介体等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保持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一致至关重要。首先,要协调好德育工作者与德育对象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之间建立和谐、温馨、密切的联系,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要尽量避免和排除二者在德育方式、角色扮演、德育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力求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中共享德育教育的乐趣。其次,要处理好课堂德育与日常德育的关系。课堂德育包括思政课的专门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课、素质课等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这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日常德育主要是由辅导员、党政干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来进行,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日常德育是德育理论教育的延伸,目的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的完美结合,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和品质。[10]
人口密集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大城市病突出。北京市人大代表伊然在调研中发现,仅回龙观地区就有40多万人口,但只有5个养老服务驿站,相当于大约32个社区才有一个驿站。她建议,可将“煤改气”后的锅炉房、储煤厂等闲置场地用于养老设施的建设。
绿色发展要求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注重高校德育的内涵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提升高校德育的品质。绿色理念是一种价值理念、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工作理念,要在高校德育中强化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教育,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丽中国。要坚持绿色德育工作理念,在加大高校组织、人才、财力、时间等资源投入的同时,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提升德育资源利用效益,适度控制德育资源投入成本,积极开发德育新资源,推进高校之间德育资源共建共享。要坚持绿色教育理念,在高校德育中严格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教育,解决好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11]要积极构建绿色文化,营造文明绿色校园,以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浓郁厚重的学术、人文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
开放理念要求高校德育治理要坚持时代特征、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德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促发展,努力提升高校德育治理的国际化水平。要积极借鉴先进的国际德育治理经验和德育理念,推进我国德育治理的模式创新、格局优化。首先,要推进高校德育治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外优质德育资源和积极因素,提升我国高校德育治理的国际水准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要积极树立风险意识,警惕和自觉抵制西方思潮、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和危害。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其次,要推进德育内容的开放。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为此,高校德育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辟新领域,积极与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就业择业教育相融合,丰富高校德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1]再次,要推进德育网络空间的开放。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放性的特点 ,积极打造网上德育阵地,拓展德育领域和活动空间。要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充分运用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等加强网络监管,确保网络舆论生态风清气正,牢牢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导权、话语权。
共享理念要求以共同发展促进高校德育主客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其目的是破除德育知识传授由主体单方面流向客体的传统范式,注重以人为本,在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价值的同时,更加突出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能动性,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以共享理念引领高校德育,就是在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完善自我,服务学生,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高校德育的育人目的。[12]在高校德育治理中要坚持共享德育理念、共享德育资源、共享德育内容、共享德育成果,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优势互补,在集思广益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提升德育治理的效果。坚持共享理念,还要求高校德育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现实困难,积极回应其合理诉求,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择业教育,帮助其解决就业创业难题。
二、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主体协同
德育主体在高校德育治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支配着德育治理的进程,主导着德育活动的开展。按照全员育人的要求,高校德育主体应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学校党团组织、党政部门如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处等,当然,还包括专业课教师及全校教职工。从广义看,德育主体还应包括家庭、社区、社会等。这些德育主体均在日常德育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在优化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协同育人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推进德育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有利于确保德育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大力提升德育的实效,实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一)校内主体之间的协同
当前,高校德育治理应切实改变德育工作专属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职责的观念,积极构建涵盖高校各个部门、专业课教师、党政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等在内的全员育人共同体。校内主体之间的协同,要求要有理念一致基础上的分工协作机制,应包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等多个层次。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首先要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协同合作,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德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实现德育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应坚持理论对话、渗透与灌输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专业课教师也要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和当前形势推进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强化课外实践环节的协同,要通过师生共商共建共享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及课外休闲娱乐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践转化、教学效果的实践检验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延伸,进而达到在实践中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爱心社等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将课堂德育理论内化为自身品质,外化为实际行动,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并进而提升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责任感。[13]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要求高校所有教师都要自觉担当起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因此,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必须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这一职责和使命。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德育,能够将德育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信念和协作精神。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通过担任兼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等形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问题,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强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课课程培训。让专业课教师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育人目标,确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将课程思政的形式和方法传授给专业课教师,使其能够在专业课教学中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思政课理论知识,达到专业课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目的。其次,要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交流、帮扶活动。思政课教师要帮助专业课教师制订适合不同专业需求、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积极关注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其分析和解决课程思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4]再次,要强化对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引导,防止其在事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纪律和道德观念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出现偏差。近年来,在高校教师中不时出现的一些利用微信、博客、QQ等散布错误政治观点、违背道德底线、诋毁国家、精日媚美、支持“港独”等案件表明,对高校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履职监管很有必要,因为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政治立场和道德素质问题,而是事关能否培育合格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大问题,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要求各部门在德育治理中确立协同育人理念及明确各自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各部门之间要确立协同育人理念及明确各自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高校德育治理优化协同,要以各部门共同的德育理念为引领,努力增强各部门的协同精神、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要健全德育治理相关制度文件,创新协同育人模式,营造协同育人文化,达成协同育人共识。宣传部、学工部门、思政课教学部门和党团组织、后勤部门等,要明确各自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和各自职责,畅通沟通渠道,共享德育资源,凝聚德育共识,共同推动和参与德育实践。其次,要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包括跨部门协同合作德育平台、德育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德育实践平台等。当前,高校德育治理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仅依靠个别部门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也难以应对和解决所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和门户偏见,坚持协同、合作、融合的原则,以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为核心建立跨部门协同合作德育平台。同时,还要建立德育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德育专项课题合作、德育学术交流、德育热点问题研讨、德育研究成果发布等形式,推进德育理论创新和德育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此外,各部门还要积极打造德育实践平台,通过共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进行深度德育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各部门的德育教育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推动高校德育协同治理高质量发展。[15]
(二)校内主体与校外主体之间的协同
学校、家庭、社会在高校德育中相互关联,具有各自优势和特点。学校教育是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导和主阵地。家庭教育是亲和性、情感性、感染性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初始性、奠基性和终身性教育。社会教育是实践性、多样性、及时性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流,也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当前,应当改变过去那种三者之间德育功能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的局面,在高校德育治理中强化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德育共同体。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同,是高校德育治理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两大教育子系统,在高校德育中不可或缺。学校教育是一项有序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而家庭教育则是一种无序的、感染性教育,在个别家庭甚至是一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导性教育,这就极易与学校教育产生内耗或者冲突,进而消解学校教育的德育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融入学校教育的德育体系和价值体系之中来,全面参与高校的德育治理进程,才能实现家庭和学校的德育协同效应和自组织能力,促进家庭和学校两大教育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各自为战向协同合作转变。要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相互协调与配合,强化二者在高校德育中的互补与协同、合作与同步功能,进而实现德育环境整合、德育资源共享、德育过程同步、德育功能互补,促进高校德育的高质量发展。[16]
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是高校德育治理的另一重要环节。虽然学校教育在高校德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与发展。社会教育决定着高校德育的时代属性和发展方向,赋予高校德育生活化意义和实践属性。要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优化整合社会上各种德育资源,强化全社会大德育意识。学校要与社会建立德育协同合作机制,主动与社会联合建立各种实践教学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如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同时,学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联合举办大型德育实践活动,如建国周年庆祝活动、建党周年大型展演活动、党建知识竞赛、道德模范人物报告会等。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打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平台,提升其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先进人物如科学家、道德模范人物、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的榜样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并积极打造高校模范人物引领育人文化品牌。[17]
三、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课程协同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8]这里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合作、同向同行的要求。在高校德育治理中,应坚定贯彻这一要求,强化思政课与专业课、其他通识课程的协同合作,处理好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二者在价值引领、实践方法等方面的统一。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上是相同的,二者的目标和任务都是立德树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要坚持育人为本、政治引领、价值塑造、思想启迪等德育基本原则,都要遵循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同时,二者都要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思想特点,积极优化课程德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思政载体,提升育人实效。[19]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课程教学,思政课与专业课等都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的职能有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主要从事专业知识教育之分,但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二者都应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当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讲好中国故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侧重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是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教育的课程,属于显性教育,其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因而是一种情感教育、正面教育。课程思政则主要是通过挖掘专业课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分析专业课中可用于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的相关内容,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来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因而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强调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宣传、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是一种间接性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合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显性教育与专业课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各自优势,解决大学生德育教育各自为政和长期存在的思政课程“孤岛化”现象,使二者同心同德、同向同行。[20]
要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首先要构建全课程育人理念。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开设专题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内容、方法、思路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育人能力。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高校应从学校层面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框架的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把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理念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要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教材开发、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等制度和规范建设,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最后,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考核评价体系。要及时对协同育人效果,教师参与协同育人履职情况等进行科学的检验和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聘用、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提升协同育人实效。[21]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2]这里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优化协同的问题,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优化协同应当重点关注目标协同、内容协同、主体协同、课程设置协同、课程资源协同和评价机制协同等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优化协同。教育目标是国家高等教育观的体现,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按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小学阶段思政课应注重道德情感启蒙和感性认知,初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观念,通过灌输、渗透等方式帮助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未来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思政课应注重打牢思想基础,应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强化其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识。[23]高中阶段思政课应注重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应当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阶段思政课应注重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通过道德教育,价值引领,情怀塑造,引导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过硬,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4]
课程内容优化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优化协同,重点是做好思政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首先,应协同制订课程标准。思政课课程标准是课程目标、内容和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思政课程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因此,必须统一编制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要改变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阶段制订课程标准的模式,打破各阶段思政课程的自我封闭,制订一个统揽全局,一体贯通,优化协同,螺旋上升的包含各阶段的思政课课程标准,以便解决各阶段思政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倒挂、脱节等问题。新的思政课课程标准,应当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协同一致。其次,应协同规划课程教材体系。教材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有了高质量的教材,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目前各阶段的思政课教材因要保持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仍然存在着编制修订滞后、内容交叉重复、衔接协同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根据优化协同后的新的思政课课程标准,组织各阶段专家学者,统一协调和规范各阶段思政课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以便保持思政课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和层次性。[25]
课程资源优化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优化协同,要求做好信息共享、学术交流、师资培育等工作。首先,要做好信息共享工作。应当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大中小学教师实时或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技术,实现各阶段思政课教师跨地域实时讨论交流和信息获取,分享各阶段教学信息、学生思想状况信息和网络资源。其次,要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定期学术交流研讨机制。构建常态化的学术研究、理论研讨、热点解析和经验交流机构和平台,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可通过岗位交流、定期互访、专题研修等方式,拓宽交流渠道,提升理论水平。最后,要健全师资培育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培训培育机构,通过定期开展各阶段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训、轮训和访学、攻读学位等形式,构建各阶段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共同体,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育人水平。[26]此外,还应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协同,以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实现高校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推进理念协同、主体协同、课程协同之外,还应大力推进目标协同、方式协同和空间协同,通过积极整合优化各种资源,打造德育共同体,创新德育治理机制,推动高校德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