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2022-12-28卢俊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外科康复研究组

李 瑞 卢俊伟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湖北 武汉,430060;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武汉,430071)

胃大部分切除术主要应用在胃溃疡以及各种胃部肿瘤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这一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创伤,手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疼痛感强,且手术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1]。胃溃疡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患者发病后,如果未对患者进行及时处理,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严重时还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这类患者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个体状况。近年来,快速外科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还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领域的日益成熟,对围手术期的改进和护理干预,其在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加速康复进程方面有显著作用[3]。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2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8.46±3.0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24±1.05)年。参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9.62±3.15)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05±0.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所纳入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前期诊断符合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标准;②患者经前期资料查验未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③患者符合快速康复的条件。

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胃肠癌变现象,且出现局部扩散;②患者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不能有效根治;③患者长期营养供给不足及过度肥胖;④患者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⑤耐受表现不佳患者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且不接受快速康复护理。

1.3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术前准备、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术后及出院指导等,如术后指导患者在病情准许时早期下床活动。明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保障患者安全;注重对患者伤患部位护理,确保病房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患者用药阶段会出现一定药物不良反应,为此需针对药物剂量、药物注意事项以及用药时间加以说明;针对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上报相关医师,并立即停药观察,采取针对性处理。

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情况。待患者入院后行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相关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心理护理方案,在心理护理中采取叙事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向患者介绍快速康复相关知识,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手术前1天晚上以半流质饮食为主,手术当天,术前4 h可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手术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措施,如地佐辛静脉滴注镇痛等。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轻手术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在进行患者的个体状况控制时,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疼痛管理,通过疼痛评分确定患者的疼痛等级后,给予患者合理的镇痛控制,必要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采取伤口疼痛护理,患者切口较小时,仅需在当日进行常规止痛即可。如果疼痛难忍,则需采取镇痛泵进行干预。术后大多患者局部伤口会出现2~5 d疼痛现象,如果出现伤口感染,则会导致疼痛现象加重。依照患者具体疼痛表现,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适度药物干预,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炎症,采用消炎药进行局部清洁。

手术后的第1天少量进流质食物,给水200 mL,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患者可进行功能锻炼,双手上举训练、抬臀训练等,20 min/次,2次/d。下床训练包括床边坐起、站立、扶床行走等,在对患者进行初次训练时,患者的训练时间控制在5~10 min,患者每日进行一次训练即可,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恢复状况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医护人员在饮食上为指导患者将低脂肪、低糖分、高纤维的流质饮食作为主要供给材料,以起到补充患者体内所需能量,还能提高耐受程度。

同时,在心理护理上融入叙事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意关注患者的心理波动,引导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调节,确保患者心态平和。告知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发现患者消极情绪的源头,向患者详细说明其他患者成功救治案例,通过其他患者病症康复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暗示,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医护人员主动接待并耐心治疗患者病症,待患者情绪平稳后,主动开展访谈交流,引导患者敞开心扉,将患者访谈的内容记录在册。采取叙事论述的方式分析患者的心理动向,明确患者的心理动向,制订护理方案。选择胃大部分切除术预后健康资料,对患者病症进行讲解,进而改善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思想认知、提高预后临床生活质量。同时为方便医护患之间交流互通,可采取微信交流群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网络对接平台,使患者正确知晓自身心理状态,明确消极情绪对自身病症康复的不利表现,从而改善心理状态,积极协同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同时可针对患者情绪波动进行调查,并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制订整改方案[4]。通过采取以叙事作为辅助载体的护理交流,能够使患者明确自身疾病的医治护理程度,确切感知自身变化。鼓励支持患者学习成功案例,提升自身医治信心,间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绪评分。(1)临床指标:包括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下降。(2)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呕吐、腹胀、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呕吐+腹胀+切口裂开+吻合口漏)例数/总例数×100%。(3)生活质量评分:采取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包括8个项目,分别是生理功能、社会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每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4)情绪评分:包括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明显[5]。评分标准:29分以上严重焦虑、抑郁,21~28分明显焦虑、抑郁,14~20分有焦虑、抑郁,7~13分可能有焦虑、抑郁,7分以下无焦虑、抑郁。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体质量下降得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s)

体质量下降(kg)参照组32 4.59±1.22 2.13±1.38 7.57±2.02 3.59±1.46研究组32 3.31±1.05 1.12±0.53 5.77±1.24 2.15±0.43 t 4.116 7.143 4.295 1.266 P<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d)肠鸣音恢复时间(d)住院时间(d)

2.2 两组患者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 精力(VT) 社会职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参照组 32 72.16±2.31 71.08±3.16 69.84±4.26 72.19±4.50 70.84±4.18 69.88±3.52 70.19±4.08 71.94±3.25研究组 32 89.64±3.16 88.49±4.05 88.52±3.77 89.49±4.03 90.54±4.05 90.16±4.22 89.49±3.57 88.57±4.26 t 17.029 26.109 21.395 17.404 29.334 15.224 11.303 26.03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s,分)

HAMA评分 HAMD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32 10.11±2.72 9.23±1.73 7.45±2.12 8.13±2.12研究组 32 10.12±2.13 6.35±1.51 7.65±2.24 5.54±1.52 t 0.016 7.094 0.366 5.616 P 0.986 <0.001 0.715 <0.001组别 例数

3 讨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在胃肠外科应用较为广泛,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好效果,常见的如急性胃穿孔,表现为小网膜囊或腹腔急性腹膜炎等。其中,以胃溃疡穿孔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胃大部分切除术可根治该病,远期效果良好[6]。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是人性化护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循证护理的体现。通过医护人员在术前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降低患者对手术干预的恐惧紧张心理[7]。患者在明确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目的后,能够尽早知晓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康复期间所需注意的各类安全事项,进而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临床医患关系[8]。现阶段,对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已得到良好的临床实践效果[9]。

传统的护理方式针对疾病本身,在心理和功能康复等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患者术后存在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在营养支持和疼痛控制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实施多学科的护理模式。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可通过术前访视、饮食干预等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治疗,避免机体由于手术刺激处在高应激状态,进而影响治疗[10]。与传统护理比较,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和忧虑情绪,术前保证患者的糖分与营养供给,术后可缩短患者术后体力恢复时长[11]。手术后进行康复指导,明确目标,促进切口愈合,循序渐进,缓解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12]。

同时,快速康复护理从患者出发,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主动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主动干预患者的身体康复过程及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术前为患者做必要的肠胃准备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如在术前无需为患者体内留置胃管),进而在减轻护理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学者表明,外科护理模式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发挥自身应用价值: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②通过采取疼痛护理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③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锻炼指导,增强患者体质,加快患者术后康复[13]。

在快速康复护理中加入叙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耐心为患者进行相关疾病康复的宣讲,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救治,提高治疗依从性。所谓叙事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倾听患者故事,通过采用叙事护理的技巧将患者的生活、疾病故事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两种护理方式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是一种较好的干预方法,让患者更好地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体会到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重新构建患者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进而采取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应对疾病。叙事护理对疼痛干预也起到了作用,研究者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后的效果以心理评估为主,而一个完整的个体,其生理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4]。例如,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的改善可使机体炎症标志物水平小幅下降,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将减少2~3倍。因此,在心理干预中实行叙事护理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体质量下降得少,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这一研究结果与张媛园[15]的研究结论相似。由此可见,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够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改善,另外,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本研究在心理护理中运用叙事护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将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外科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