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电融媒体做好短视频新闻的实践路径
2022-12-28侯长发
◎侯长发 雷 敏
(吉州区融媒体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0)
融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把广播、电视、纸媒和互联网的优势整合利用,融合了多种媒体形态的新型媒体的总称。在这样的融媒体渠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将会被结合发挥到极致。然而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行业市场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传媒技术或媒体渠道的变化,它更多的是市场主流需求、价值观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广电融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市场趋势分析
(一)信息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是当前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中信息传播的爆炸式增长,使许多完整的信息事件被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片段,而受众通过网络传媒所接触到的新闻信息,又往往是趋于分散的。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可供支配的大块时间占比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在公交车站等车时间、茶余饭后或者工作闲暇之余等间隙时间中略读新闻信息。所以在信息碎片时代下,广电新闻融媒体带给读者和观众的,是远非以往传统媒体所能比拟的信息传播效率。而这样的媒体环境,除了可以让网络媒体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新闻信息以外,也影响了传媒市场受众的消费习惯,一旦文档超过15页,或是视频时长超过15分钟,受众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与耐心。因此,在融媒语境下制作加工短视频新闻作品时,需要在保证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视频篇幅,避免影响到受众的阅读或者试听体验。
(二)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
在纸媒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在信息渠道中只存在绝对的“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而广播电视新闻无论是节目包装还是艺术加工形式,都必须要参照新闻媒体行业内的标准,很少考虑到观众和听众的感受。但在数字融媒体背景下,随着“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网络应用的陆续问世,用户在参与探讨新闻热点事件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而媒体运营则是需要将所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进行整合后,在统一的营销平台进行发送推广,所以短视频新闻自然会受到互联网信息交互模式的影响,使新闻主持人、新闻记者、新闻撰稿人与受众之间产生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因此,如今短视频新闻的加工创作工作,更要精准识别市场的忠实用户与潜在用户,围绕这些受众群体的短视频阅览需求,打造出开放共享、交互趣味的短视频新闻作品。
(三)审美方向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村代,人们想要了解社会的新事件或社会热点消息,必须要完全依靠纸媒与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因此过去的新闻传媒行业所注重的是新闻信息本身的质量,即发布的新闻信息准确、及时,为了保证新闻报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几乎很少加入有关于新闻事件的主观评议内容与情感色彩。然而在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人们所接受的审美元素与审美观念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基于网络环境新生的语言文化与意识形态非但没有取缔传统文化,反而是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形成了一种多元化价值观取向的媒体环境。例如,有一些受众喜欢带有诙谐暗喻特点的幽默报道形式,而另一部分受众则喜欢“播音腔”那种庄重客观的报道风格,再或者喜欢带有生活化气息的报道语言。无论是哪一种,在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新闻只有做到风格创新,才能满足不同市场用户的差异性审美需求。
二、广电融媒体做好短视频新闻的创新需求要点分析
(一)保证内容质量
第一点需求是在新闻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保证新闻短视频的信息质量。短视频在播出的信息内容上与一板一眼的传统新闻存在较大的区别,它既可以是新闻信息主体的自我描述,又可以是新闻信息主体的艺术表露,无论是哪一类短视频新闻,都可以视为是在新闻素材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的艺术再加工处理。因此,首先必须要保证新闻短视频仍然保留传统新闻视频的准确性、时效性特点,从新闻受众的视角来看,就必须要对新闻的真实性以及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在制作新闻时,广电融媒体首先要把握好采编口径的问题,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得以恶意编辑、篡改或剪切加工等形式扭曲视频真相。其次是要面向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与利益诉求,短新闻视频应当是积极、健康且富有创意性的新闻艺术作品,而不是照搬抄袭、人云亦云的泛滥信息。
(二)增强艺术表达效果
第二点需求是短视频新闻的艺术表达效果。若细心观察会发现,具有高点击量与关注量的短视频新闻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创意独特、新闻讲述语言巧妙、视频构思别具一格。这说明短视频新闻与传统影视艺术作品在艺术水平鉴赏方面的需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短视频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如今各类互联网平台应用中的短视频新闻作品层出不穷,但大多仅仅是二、三流水平的作品。由于不具备高质量的艺术包装,缺乏构思新意,且没有深层次的人文思考,使得这些视频作品很难做到从内心深处打动受众,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被新作品所湮没,逐渐退出短视频新闻市场。而反思短视频新闻的艺术表达效果,它并不仅仅追求视频拍摄影像或声音的精美程度,而是要从短视频新闻作品中深层次地挖掘艺术创作元素,使短视频新闻内容体现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意与巧思设计,包含创作者对社会、生活、世界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只有短视频的艺术效果能够使受众受到心灵震撼,并引发受众的人文思考,才能体现出短视频新闻作品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三)关注舆论影响
第三点需求与短视频新闻的播出热度有关。在融媒语境下,流量永远都是短视频新闻平台所追求的最终效益目标,它将直接决定短视频作品在视频平台渠道的影响力,甚至关系到广电融媒体的互动、粉丝数量以及运营变现等。但通过以往的短视频新闻的运营案例来看,新闻质量似乎与流量受益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少制作成本较高、投入精力较大的短视频作品,仍然逃不过被公域流量埋没的命运。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新闻舆论的问题,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来说,时间永远都是最客观公正的检验者,对于视频新闻平台来说,舆论等同于新闻作品的关注度,有新闻的地方就会有舆论探讨,而舆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媒体时代,舆论流量并不完全掌握在新闻官媒手中,而是会在网络中逐渐朝自媒体、小众媒体的方向分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行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在短视频应用、论坛以及公众号讨论组等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短视频新闻的受众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与见解,这是以往传统媒体环境下所得不到的体验。所以想要做好短视频新闻作品,还必须要从公众参与度入手,尝试通过新闻评述或话题议论来带动舆论流量。
三、广电融媒体做好短视频新闻的创新实践路径
(一)建立新闻信息的求证渠道,增强新闻的专业性
首先,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鉴证核实,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新闻信息时,广电融媒体必须要做好信息的“净化处理”,即使是短视频新闻发布后,也应当尽可能地对报道信息进行跟踪回访,避免报道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使“迟到”的真相被淹没在公域流量中。尤其是在报道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新闻热点话题时,更是要着重体现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为短视频新闻系列作品树立“求真务实”的形象。
一是要建立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核查机制,在短视频新闻的素材采访收集、撰稿编写、艺术加工创作等生产线环节中,需要建立起“谁收集、谁转发、谁核实、谁负责”的管理机制。不仅需要严格把控新闻信息源头数据的真实性,更要通过平台运营公众号或电子邮箱建立起监督渠道,广泛听取受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挽回新闻报道事故造成的影响。二是要拓宽新闻信息的收集渠道,除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负责部门、当事人或原转载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以外,还应向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专业性的看法或意见,确保新闻信息的发布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二)提高新闻加工的艺术表达效果,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
首先,营造短视频新闻镜头艺术效果,站在受众用户的角度来看,视觉元素永远是最先产生阅读吸引力的内容要素,所以善于运用各类视频加工剪辑技术来处理新闻画面,可以较好地提高短视频新闻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捕捉一组新闻现场图像时,需要应用运镜技巧,控制视频镜头的推、拉、摇、移速度与场景契合,以保证新闻事件的要素捕捉不出现遗漏(见表1)。而在后期新闻素材加工的过程中,则还需要结合新闻解说稿的内容,对视觉元素进行加工与整合。例如,在非关键性叙述内容中,可以结合空白景物视频片段适当地为观众进行留白处理,达到引起反思的效果。若获取新闻取材的过程中不具备录制原始事件的条件,也可以运用3D动画来模拟事件始末,尽管画面真实性会受到影响,但仍然可以为受众留下较深的试听印象。
表1 新闻短视频拍摄手法中的运镜技巧汇总
其次,新闻解说语言的艺术加工。短视频新闻主要是通过播音主持内容来展开新闻话题或事件的,在提炼新闻解说词时应当适当地应用一些艺术加工语言来修饰新闻素材信息,起到渲染场景、融入新闻情感或表述主持人心理活动的作用。充分利用观众的共情心理,使短视频新闻的新闻语言更具感染力。而播音主持人在解说新闻内容时也同样需要注重语言艺术,在用语规范、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带有个人风格的表述词汇,为节目强化具有语言特色的印象。例如,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词汇甚至是“网络热词”,以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提高视频语言的亲和力。
(三)做好短视频新闻的沟通互动,善用舆论引导作用
想要提高网络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艺术效果,就必须要保证“内容制胜”,与专业的新闻媒体相比,娱乐媒体显然并不具备信息时效性这一优势,但仍然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再加工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节目艺术效果。为了创造短视频新闻的流量效益,在短视频新闻加工与运营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新闻话题的舆论热度来提高新闻短视频作品的关注度。而提高短视频新闻互动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设置主持人与观众的问答环节,在设计互动问题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互动话题的答案必须是开放多元的,最好可以引起不同阶层受众的观点对立,在遵守网络文明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正确地引导受众在评论区、论坛或视频弹幕中参与观点辩论;二是舆论问题的抛出应当具有“临场表现感”,不能带有编排痕迹,应当根据新闻视频内容的主持节奏适时地抛出问题,使整个短视频沟通互动环节显得更加真实、自然,更符合观众的内心情感规律;三是互动问题需要针对某个高黏度用户群体,例如,职场青年、大学生、已婚人士或专业领域爱好者,使新闻舆论话题内容更加贴合这部分受众的真实生活经历或体验。但在制造新闻舆论热度时,广电融媒体新闻短视频的运营单位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一个问题,即流量不仅仅是运营收益,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应当坚持新闻道德底线,抵制利用低俗、诱导、不负责任言论恶意引导舆论的不规范运营行为。
四、结语
无论任何时代,媒体都必须要依靠受众数量与流量来支撑运营。因此,广电融媒体短视频新闻只有在保障信息传播质量的同时,迎合受众的审美艺术品位,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市场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广电融媒体想要切实提高新闻短视频的运营发布质量,就必须要从新闻信息质量、新闻艺术加工手法,以及新闻话题互动效果三个方面入手,以“数据库”为创新阵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受众需求,这样才能够在日益挑剔的娱乐生活需求中,达到影响舆论、迅速建立品牌影响力的运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