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对《脱口秀大会》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2022-12-28郭丁铭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所指巴特符号学

◎郭丁铭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一、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各类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综艺节目成为观众在闲暇时间的主要选择。近年来,各种综艺节目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生活体验类的《向往的生活》《你好生活》等,偶像选拔类的《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音乐现场类的《中国好声音》《声生不息》等。在这些综艺节目中,观众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视觉的享受方面,不管是优美的风景画卷,还是赏心悦目的舞台表演,视觉文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语言文本的作用并不突出。

最近几年,语言类综艺节目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喜剧类的《中国相声小品大赛》、访谈类的《金星秀》、辩论类的《奇葩说》、会谈类的《世界青年说》,这些节目的成功,反映出在离开吸引观众目光的华丽灯光和舞美之后,文本的力量也应该被重视。在此过程中,单口喜剧类竞赛节目《脱口秀大会》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年轻的观众群体。其间涌现出许多金句让起源于英格兰的小酒馆、兴盛于美国的“stand-up comedy”在中国被大家熟识,掀起了一波“脱口秀热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自2017年《脱口秀大会》第一季播出以来,到2021年第四季收官,我国的单口喜剧在年轻人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脱口秀类节目以47.69%的支持率位列最受欢迎的网综节目类型第四名[1]。没有明星流量加持,以素人为主的《脱口秀大会》如何吸引到年轻人的关注;没有抓人眼球的舞台布景,在缺失视觉文本符号的情况下,语言文本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发挥其在符号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值得分析和思考。

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分析结构,将《脱口秀大会》节目至于此框架下进行分析。在节目标题及舞台、文本选题及内容两个角度进行符号学分析,以探讨此类文本类喜剧节目打破常规的综艺节目固化类型,在一众明星舞台类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成功吸引年轻观众的符号学因素是什么,又会为未来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何种符号学的借鉴方法和意义。

二、理论运用

自索绪尔和皮尔斯在20世纪提出了“符号的科学”后,符号学逐渐被大众所关注。当我们看到“面包”这两个汉语字符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具体事物应是由面团经烘烤后得到的食品。即单词本身是“能指”,联想到的实物是“所指”——此符号的意义。

1964年巴特 (R.Barthes)的《符号学原理》的问世,标志着符号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符号学理论开始形成,同时也确立了巴特的符号学家的地位[2]。巴特将符号学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视为文本,并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解码,为符号学分析打开了大众文化的大门。巴特重申符号学关注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以用来表示爱情的玫瑰作为例子进行解释。在索绪尔的理论里,具体的玫瑰花和抽象的爱,本身都是这两个词语的所指,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但巴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玫瑰被赋予了爱的意义,花转化为能指,爱是它的所指,这两个术语的关联结合,就是符号。

本文将以巴特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脱口秀大会》中出现的文本和视觉符号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此含义转化为符号后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内容分析

(一)标题与舞台

节目的标题和舞台是观众与其接触的直观途径。标题可以帮助观众了解节目的具体内容及信息内核;舞台则体现了节目与观众的关系,也是一个综艺节目是否能从视觉上直接吸引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

1.节目标题

脱口秀本是英文“Talk show”的直译,指观众就主持人抛出的话题进行讨论的谈话节目。最初以政治、经济主题为主,后来较为著名的美国脱口秀节目如《吉米鸡毛秀》《肥伦今夜秀》变为主持人对明星的访谈。在这些节目中,主持人是赋予节目灵魂的重要人物,他们掌握着节目的节奏与话题,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在我国,相对应的标准“脱口秀”应指《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立场》等采访类节目。可以发现,这些节目的标题和宣传并未提到过“脱口秀”这一术语,虽然这些节目广为流传,但这一艺术节目形式暂未被广大中国观众了解和接受。

而《脱口秀大会》的表演形式本是“Stand-up comedy”,由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将自己独创的喜剧文本表演出来,不仅需要文字创作功底,也需要具有舞台感染力。在2017年《脱口秀大会》爆火前,单口喜剧更多以线下表演为主,表演场所观众较少,属于一种小众文化。而后,我国的电视荧幕上出现了《今晚80后》,其主创成员有的成为了后来《脱口秀大会》的领军人物。在这一档节目中,“Standup comedy”首次被错误地翻译成“脱口秀”,但因为节目没有很高的国民关注度,且标题更多地集中在“80后”对于生活的自嘲方面,“脱口秀”这个标签暂未形成定式。随着《脱口秀大会》的出圈,标题将“脱口秀”这个对我国观众来说稍有陌生的词直接与节目链接。此时,符号产生,“能指”是脱口秀,“所指”变成了此档节目和节目中的单口喜剧形式。虽然产生了误译,却从符号学角度将这个新兴的词与节目完全相连,观众想解释此较新的表演形式时,常提到《脱口秀大会》,变相增加了其大众热度。

可以推断,命名为《脱口秀大会》并非《单口喜剧大会》的原因是三个字比四个字更容易形成符号,吸引注意、进行记忆。节目标题的英文翻译也证明了这点,取名为“Rock and roast”,而没有选择“talk show conference”,说明制作组清楚两种喜剧形式的区别。“Rock”一词运用“摇滚乐”符号背后所指“反叛精神”的内涵,突出该节目的内核是年轻人对于生活困难的乐观面对,配合“Roast”形成头韵,表达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乐观选择,与其陷入悲伤,不如“吐槽”一下,从而在其中获得快乐。

这是节目成功的第一个因素,不仅要做领域内的开创节目,还要将此新综艺节目形式作为自己节目的宣传符号。但要注意,误译也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若无深入的研究,容易成为思维定式,将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完全混淆,并不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易出现文化理解偏差。

2.节目舞台

为了致敬“单口喜剧”,节目特别使用了传统的“单口喜剧”表演所使用的带线的复古麦克风,以此作为“单口喜剧”的一种象征性符号[3]。从第一季开始,《脱口秀大会》只有与观众基本齐平的小型舞台和简单的一个麦克风,由镜头向观众传达这是一个文本类节目的初心。

舞台的设置把表演者和观众摆在同一水平位置,体现单口喜剧是一种“冒犯”的艺术,喜剧演员所讲述的故事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深有体会的内容。同时,在开始的几季中坚持使用立麦和传统的带线麦克风,将单口喜剧同相声、小品、评书等其他喜剧表演形式进行区分,赋予其传统麦克风的视觉符号[4]。虽然节目没有在名字中涉及麦克风的元素,但很多线下表演俱乐部延续了这个符号,将立麦融入标志,加深观众对于单口喜剧的印象。

(二)选题及文本

虽然选手的节奏把控和动作、表情等因素也对表演是否能完成有着关键影响,但节目的宣传语“幽默不论资历,好笑要有意义”从一开始便奠定了节目的基调:文本的成功大于视觉效果,故接下来要从主题选择和选手文本两个重要方面来分析节目成功的原因。

1.定题单口喜剧的主题选择

由巴特的理论我们可知,有时一个能指能对应多个所指。接下来的分析将围绕“年轻人”这一能指及其背后不同所指,对节目选题和关注度所产生的影响。

从节目选手来看,主力军的出生年份集中在1985—1995年,平均年龄30岁。他们的文本围绕着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反思,提炼笑点,以一种易于让常人接受的方式,诙谐轻松地在5分钟内表达出来。在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陷入反思:我的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或许我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节目的受众多为与单口喜剧表演演员相同年龄段的“年轻人”。作为腾讯视频的网播综艺节目,精准地与大部分网民的年龄重合,讲其心中所想,关注其情感状态。“年轻人”这一能指背后蕴含的所指有很多,如工作、迷茫、恋爱等等。在不同年代“年轻人”对应的所指可能会变化,但在《脱口秀大会》播出的2017—2021年间,这些词语在相关词条联想搜索出现频率最高。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巧妙地抓住了热点,在文本中穿插对于常见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引发观众思考。将《脱口秀大会》前四季中的定题题目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定题表演中主题与题目的分类

可以看出节目组巧妙的主题选择,全部围绕着“年轻人”这一符号的所指,使《脱口秀大会》能获得大部分网民的关注:从现实出发,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中提取话题。换言之,单口喜剧的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人人均可参与的语言艺术[5]。从节目播出后的热搜也可以看出,“人类观察家”“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等关键词体现了观众对于选手和节目主题选择的认可。正是这样贴近受众的话题,结合笑点与思考,才让这些“梗”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得到经久不衰的传播,使节目获得持续不断的讨论热度。

2.文本内容表达

选手通过对之前已设立的人物符号的重复进行扣题,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当演员自身成为能指时,观众可以快速理解其所指,此时喜剧演员无做须铺垫便可直接抛出笑点,加快文本内容的输出节奏,增加包袱的密集程度,加深观众的记忆。

例如,有选手提供不同于其他选手的“理工科”职场思路和追星心路,以此打造个人特点;有曾任精算师的选手的文本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紧密逻辑,每一个“包袱”之间层层铺垫,最后得到爆梗的效果;也有女性选手在以男性选手为主的赛制中突出重围,从独到的女性视角展开讨论,在受到网络恶评后反向融入文本,与曾经自己创造出的热词进行互文(call back),得到了观众的掌声。

除了上文提到的“共鸣”,喜剧文本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笑点的另一个因素是“出其不意”。可以解释为,在文本阐述的过程中打破符号本身“所指”的意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从新的角度进行解读,赋予这一文本符号新的意义,即“不破不立”。

选手们擅长建立新的符号关联,也擅长打破世俗的能指与所指的联系,一步一步吸引观众顺着自己的逻辑推导,得到新的所指,给人以意料外的效果。

以其中一篇谈到职场甲方乙方的文本为例,选手首先打破观众对于甲方的固有印象,将其与“高高在上”的所指进行剥离。而后把甲方乙方的对话与生活中祖孙的对话进行类比,吸引观众注意其中的共同点:一方对另一方无条件地答应与顺从。将甲方与新的所指“被迁就”相关联,突破思维贯式,赢得观众的笑声。同时,反讽工作上遇到的无理要求,抒发观众所想,也引导观众以新视角看待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学会自我开解。

四、《脱口秀大会》对于语言类喜剧综艺节目的借鉴意义

《脱口秀大会》的成功,离不开节目组和单口喜剧演员们对于符号学的精准把握和运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对于今后的语言类喜剧综艺节目有以下两点借鉴意义。

第一,确定受众面。《脱口秀大会》作为网络综艺,面向以年轻人为主的广大网民,选取年轻人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最在意的日常生活,带领观众在愉快的氛围中对生活进行观察和反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拒绝无效焦虑”“善待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等话题,在年轻人之中起到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善向好的引领作用。

第二,寻找新意,打破常规。《脱口秀大会》的成功告诉广大综艺制作团队,好的综艺节目也可以有本土特色,不必照搬国外的综艺,或不断复制重复曾经的成功经验。只有将节目自身做好,成为新的文化符号,才能在话题快速发展的当今网络时代赢得一定的关注度,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

猜你喜欢

所指巴特符号学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征文通知
趣填51
遗忘者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
丰富的能源
我的警犬巴特
火柴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