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28郭克楠尹小虎
郭克楠,周 堃,尹小虎
(1.浙江理工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2.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给予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1]作为高校学生广泛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志愿服务也承载了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成长和蜕变。谭建光在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历史进行回顾时提出,志愿服务具有助人和育人的双重功能,青年志愿者在为他人幸福和社会进步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个性人格的完善[2]。张红霞认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能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社会知识,养成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培养优良品德,磨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3]。在大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过程中,高校应当充分调动资源,将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利用志愿服务促进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陈文、蒲清平认为,高校志愿服务有三大育人优势,分别是主体性育人、隐性化育人和实践化育人[4]。秦学燕、张胤从发挥组织优势、拓展志愿项目、搭建实践平台三个层面对高校多元化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提出了重要参考建议[5]。 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广大学者都持肯定态度,但是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层面分析,如对志愿服务育人的功能进行宏观把握,对志愿服务育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等。部分研究虽然结合具体实践展开了分析,但是基于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证研究还占少数。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亦是助力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既能积累实践经验,又能提升综合能力。社区引入高校志愿服务,既能满足社区的服务需求,也为社区基层高效治理提供新的模式与思路。当前,高校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社区敬老助幼型志愿服务,包括为中小学生开展学业帮扶,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陪护关爱等;二是社区基础职能型志愿服务,包括协助社区进行卫生清理,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等;三是社区文娱演出型志愿服务,包括在社区组织文艺表演、音乐会、游园会等;四是社区科普知识型志愿服务,主要是在社区传播科普知识和技能,提供家电维修、电脑维护等类型的项目[6-7]。这些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更关注为社区提供服务与帮扶,较少从志愿者的成长或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角度进行系统性提炼与总结。因此,本文以省属重点大学X高校为研究对象,总结2020年以来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并分析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从中探索实现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
一、社区是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重要场域
高校每年都会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服务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大学生第一时间报名参与社区、街道和校园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凸显了当代青年志愿者的有生力量,也将构建和谐科学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可以说,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承载了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社区是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空间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阶段,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社会事务开始向社区转移,社区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场域。现今,社区已经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治理框架,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也随之蓬勃开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伴随着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类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社区工作人员在数量、精力与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承接能力有限,亟须外界提供有力的支持。高校大学生在专业性、协调性和服务意识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既能够为社区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弥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较为不足的局限,又能提升社区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应急类、维稳类工作,社区提供的综合治理活动一般来说强度小、风险小,但是也具备相当的复杂性,能够锻炼大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协调能力和转化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高校的志愿服务文化与社区本土文化的融合,也能助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实践水平的提升。
(二)社区志愿服务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社区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生长空间。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开展生活化、感性化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锤炼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情怀和助人品格,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目前,“学校—社区—学生—政府”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机制已经在发达国家中得到广泛运用,也已经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与丰富多样的运行机制[8]。相比较而言,国内还未形成系统详细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有赖于高校与基层政府部门搭建交流平台,与社区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并在一系列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模式进行优化。这一体系的顺畅运转将为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提供重要渠道保障。
(三)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
马克斯·韦伯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科技社会中,每个人已经被嵌入“进步”与“无限”之中,这种生活会给人一种生命无法“终结”的感官体验[9],使得当代青年对人生价值或取向存在困惑与迷茫。大学生所处的青少年阶段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是“自我同一性整合”,只有经过充分的探索和投入,才能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结构[10]。参与志愿服务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同一性整合”形式,对于大学生建构有意义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我”—“事业”—“社会”的有机联结。社区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从校内的小课堂到社会的大课堂,帮助大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找到自我价值感,提升自我效能感,更好地定位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区志愿服务将大学生的自我成长、高校的育人成才与社区教育等内容较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三者发挥协同合力,进一步产生更大的作用。
二、X高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效成长,凸显志愿服务的育人属性,构建良好的社会协同治理格局,并最终实现协同效应,是各地高校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杭州市的省属大学X高校在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方面展开了探索与实践。X高校是一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20年,该校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为16443人,占全校本科生的90%以上,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357160小时。
杭州市的社区治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作用有目共睹。X高校依托杭州市成熟的社区治理条件,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在满足社区治理需求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同时,多年来X高校辐射省内,以“双百双进”对接工作为基础,持续推进与省内多个地市的社区合作。截至2019年,累计在全省各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170余个,其中杭州市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有66个,覆盖8个区(县)。X高校的志愿服务育人和杭州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较深入的融合。这一融合主要源于X高校在统筹规划和基层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努力。
(一)重视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统筹规划
长期以来,X高校不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将深化实践育人改革列入学校“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志愿服务工作也被X高校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X高校配套投入相关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各类“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及校友资源为志愿活动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X高校积极推动实施“贴合社会需求,突出学科特色,适应个性发展”的“社会—学校—个人”三维育人模式,以志愿服务多元化为载体,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在组织机构层面,X高校将全校开展志愿服务的职能进行整合,统一交由学校团委负责,依托校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全面统筹、协调管理全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培养教育层面,X高校注重志愿者系统培训机制建设,通过建立“青志学堂”等特色培训体系,为高质量的志愿者力量储备打下坚实基础。在规范管理层面,根据志愿者接受培训、服务时长等内容,每年进行“星级志愿者”“校级十佳志愿者”的评比与认定;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志愿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形成了“手语服务”“科普志愿服务”“时尚文化志愿服务”等百余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1.以基地为载体,坚持全局性与常态化相融合。共建基地是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重要平台之一。与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能够定期获取社区需求、提前布局服务内容、广泛获取社区反馈,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有所收获。通过每年志愿服务过程中知识与经验的传承,大学生在固定周期内更加有获得感,可以有效避免志愿服务的过场化、形式化。例如与杭州市某区共同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全面布点、按需对接”的原则,每年提前与各基地做好沟通,及时掌握社区需求,形成了一个学院对接一个社区,合作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文化活动等多项内容的“1+1+X”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2.以项目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实效性相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和项目,有利于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期化、稳定化运作,并能逐年积累影响力和实践效能。在项目设置上,X高校志愿服务进社区工作以支部活动项目、特色社团项目为基础,进行具高度关联性的打磨与塑造。例如,学校生命科学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连续10年和省内某街道社区党支部深入合作,以“流动服务站”为专题项目,内容涵盖食品安全宣传、建设生态社区、推广低碳理念、健康义诊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服装学院与高校所在地社区长期合作开展环保主题志愿服务,涉及垃圾分类、废旧衣物利用项目的改造升级等内容,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
3.以专业为载体,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相融合。X高校按照“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的工作原则,运用高校多学科、跨领域的优势,与教师的课题、社区基本需求相结合,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精品项目。例如,理学院心理系师生协助杭州市某区设计并建成全国首家心理服务体验馆,每年派驻200余人次心理学专业学生前往开展志愿服务,该项目已成为该区示范性工程,得到广大市民的肯定。艺设学院与当地多个街道的社区对接,运用专业绘画技能开展“廉政视觉文化”海报展、爱国绘画展、互动泥塑展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提升爱国情怀与廉洁意识。
(二)高校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多维探索
X高校在多年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从合作、开放、创新等角度对育人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本文以下面三个案例中的主要模式为例,分析学校、志愿组织及社区如何在协同育人方面激发最大的合力。
1.专业共创导向的志愿服务育人模式。X高校理学院“科技+”青少年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于2013年,以学院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利用学院物理、化学、数学、心理等学科资源,设立社区“流动科技馆”,满足社区内儿童科普教育的需求。该模式对高校学生的培育重点在于鼓励志愿者自主设计多个模块课程及对应的科普微课、科技小制作。志愿者通过关注需求、换位思考,自主探索开发“环保之旅”“颜色世界”“宇宙探秘”等多个科普课程,提升儿童对科学现象的思考和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想象力。该志愿服务运行至今已累计开发设计了100余节微课、60多个科技小制作或小实验,并采用了科普闯关游戏、团队拓展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科学知识形象化、可视化,寓教于乐。
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效果,学校和社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采用了当前许多非营利组织、慈善机构和社群团体普遍采取的共创模式,即以分享权力的形式让志愿者不仅仅作为实践的执行者,而且可以作为研究者、分析者和决策者参与到整个志愿服务中来。学校负责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原则性、方向性把控,社区负责进行需求性、回馈性分析,其余的组织、管理、评估等权力交由志愿者进行充分的探索与实践。从项目的需求分析到项目的实施、成果的总结,志愿者通过项目运作,不仅仅完成了任务,也发掘了自身的领导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除了体验到志愿者身份之外,还能够体验到管理者、运营者等多重身份,形成更全面的实践感知。这种模式加深了志愿者对于自身学科的理解,引导他们将课内的知识转化为课外的实践行动,使其实现了由知识的接收者到传递者的转化。
2.情感赋能导向的志愿服务育人模式。X高校大学生手语志愿服务社团创建于1999年,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手语社团。成立20多年来,志愿者长期服务于杭州市各个社区,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关爱与帮助,倡导平等关爱残障人士,推动社会形成助残扶残的氛围。手语社团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普及手语知识,目前已经开创了周末手语教学、手语初级培训等精品项目,在社区及中小学校建设手语教学基地,拓展手语受众群体,呼吁更多群体参与到扶残助残的队伍中来。同时,手语社团与多个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基地,以残障孩童为服务对象,采用结对互助的形式,在了解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将合适的志愿者与残疾儿童家庭进行对接,为其提供生活、心理、学习等各方面的帮助。
这一服务模式主要以情感关爱为导向,学校与社区协同搭建“共同承诺”(Co-commitment),以此激发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共情意识。在社团成立初期,学校引导社团将“学习手语、推广手语,帮助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为残疾人事业奉献力量”确定为社团的组织原则。社团高度重视社团文化建设,使社团的志愿者都能认可“共同承诺”,并将其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规则、实践方针和检验标准。这一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形成了强有力的纽带关系,使得社团得以长期存在并欣欣向荣。志愿服务实践使志愿者直观认识了残障群体的生活,提升了感性认知,树立了人文关怀意识,也促进了志愿者思考特殊群体在社区治理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实现育人过程由表面向深入推进。可以看到,共同的价值、承诺和期望,在志愿者的实践过程中成为社团组织的高效黏合剂,不但能够有效促进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在感性认识与价值观层面实现育人价值的提升。社区也利用志愿服务的契机,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发放倡议书、开展无障碍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参观并体验无障碍设施,举办轮椅接力赛、蒙眼画图等活动,使普通民众了解无障碍设施,体会残疾人的艰辛生活,从而带动社区形成扶残助残风气,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
3.价值引领导向的志愿服务育人模式。X高校法政学院普法志愿服务团队致力于在社区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理念,定期以互动形式开展民主听证会,组建法律咨询中心,举办“微课堂”主题宣讲、模拟法庭表演等活动。志愿者注重现场的互动感,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法庭审理的准备工作、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等环节中,向居民展示法律的公正与严明,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庭审判规则的认识。此外,还为社区儿童开设特色普法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现场演示和课后交互讨论将法律知识传递给儿童。该模式强调组织者在策划、发起与执行的过程中对志愿者进行知识性与价值观的系统培养。该模式充分考虑到社会活动的多元性、群体的复杂性,既引导志愿者重视自身理论学习,做好专业输出,也要求志愿者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明确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在实践中完成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充分整合,并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志愿者完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法律的价值传递。这一志愿服务育人模式,不但是对志愿者课堂理论知识的有效巩固,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信仰教育课,在强化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在这个模式中,社区对志愿服务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除了提出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外,还将微信群、公众号、关键意见领袖等线上线下沟通方式相结合,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通过建立社区居民法制教育互动式的“生态系统”,建立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消除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误解、疑惑,保护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社区通过引入这一志愿服务,较好地强化了居民法律知识体系的建构,提升了基层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为维护社区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手段。
三、高校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反思与对策
高校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实现“高校—社区—学生”协同发展的过程,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也能助推高校融入地方事业、促进地方共同发展。但以X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进行管窥,发现社区志愿服务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对社区志愿服务育人的研究层次较低,缺少系统性思维。虽然经过了顶层规划和整体性动员部署,但是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项目仍然是一种以“需要—条件”驱动的行动研究。项目设计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与介入,活动更多依靠学生和社区等相关利益方的不断博弈得到推进,活动后期也较少进行理论性反思与提炼,使得整体项目缺乏学理的深度。就X高校而言,许多项目策划时往往过于聚焦求新求变,只希望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对于以往的活动,未能进行较好归纳与总结,仅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使得许多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虽然呈现出形式丰富、载体多元的效果,但是仍然缺少提纲挈领的精准规划与提升育人效能的深度探索。
其次,对社区需求调研不足,导致志愿服务育人活动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包括X高校在内的部分高校,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前,往往缺乏对社区的精准化调研。开展的活动中,简单的陪伴类、环保类服务较多,缺乏精细化调研、精准化施策,没有充分调动学校资源,针对社区需求进行“垂直细分”,抓住关键需求提供服务。
再次,志愿服务育人项目长效化开展需要更为稳定的驻守人员和知识传承机制。由于高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人群以大学生为主,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热情,然而到了高年级后,受到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志愿服务的参与积极性有所下降,对项目服务内容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学生骨干、社团成员和指导老师等个体的不同特质、个人能力和情感投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施效果的起伏。
因此,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育人活动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做好谋篇布局:第一,强化理论研究。多角度为社区志愿服务育人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特别是结合实践育人、劳动教育和社会创业等方向展开学理性的研究与指导。第二,广泛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高校主体,积极打通政府、高校、企业、非营利性机构之间的资源循环,让高校的人才资源得以进入社区的实践场域,加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推非营利性机构获得更多政策、人力资源支持,协助政府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通过对社区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的精准分析,结合学生成长历练中亟待提升的能力与素质进行项目开发,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大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高校原有的政策,将科研、创业等资源体系进行有效融合,实现育人模式多维度推进。第三,重视建构合理稳定的服务组织体系。从高校、社区和志愿者三个层面出发,在机构设置、课程体系、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层面展开系统化梳理与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搭建具有推广性的制度框架,重视对所有大学生参与者的关注与培养,而不再过分依赖部分领袖的个人特质,进一步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内生动力,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育人制度化、常态化、便利化开展。第四,强化社区志愿服务的育人属性。牢牢把握育人主线,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充分引导大学生从志愿活动中看到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内涵,理解志愿服务的核心要义。将志愿服务与国情社情相结合,将志愿活动作为思政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思辨精神,在实践中提高精神修养、锤炼品德修养、增长智慧才干,实现育人价值的升华。
四、结 语
服务社区治理作为当前形势下良好的志愿服务育人模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关注,对这一模式开展观察和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X高校三个粗具规模的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育人模式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高校通过搭建合理有序的组织框架,能够为志愿服务育人提供制度和运行保障。基于专业、情感和价值观导向构建的不同志愿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成长内驱力。高校与社区实施协同育人的策略,能够较好地将思政工作融入志愿服务过程中,并协助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的完善。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案例与模式展开深入挖掘与分析,并对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凝练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体系,搭建出可推广的普适化框架,将志愿服务育人更好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重要的研究命题之中,让广大学生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其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