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考释二则❋
2022-12-28徐松元沈澍农
徐松元, 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首先论述人体与自然间的密切关系,指出欲宝命全形必须适应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然后论述针刺原则及行针方法与候气的重要意义。文中几处词语各家解释不相一致,本文考释“木敷者”“手如握虎”两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正确解读有一定意义。
1 木敷者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1]”本段主要以自然界之物来喻疾病深重而表现于外的现象,对“木敷者”主要的几种说法考辨如下。
1.1 “敷,布也”之说
王冰注:“敷,布也。言木气散布外荣于所部者,其病当发于肺叶之中。[1]206”张志聪对王冰之说注:“如木气敷散,其叶早发生。[2]”《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木敷者,其叶发”的上下文“弦绝者,其音嘶败”“病深者,其声哕”都有内在疾患表现于外之意,其中“绝”“深”二字在文中均表示某种负面、衰败的性质,据此可判断“木敷者,其叶发”中的“敷”也应表示某种负面、衰败的性质,而王冰、张志聪将“敷”理解为“布”“散”并无这层含义。
1.2 “敷”与“陈”义本相同说
于鬯在《香草续校书》曰:“‘敷’与‘陈’义本相同。《汉书·宣帝纪》颜注引应劭云:敷,陈也。《韦玄成传》注云:陈,敷也。‘敷’为‘陈布’之‘陈’,亦为‘久旧’之‘陈’。凡一字之有分别义,悉由一义之通转而得。[3]”于鬯认为:“敷”有“陈布”之义,“陈”亦有“陈布”之义,二者“陈布”的含义相同,故“陈”另有“久旧”之义,“敷”亦必定有之。查“敷”在各辞书中的解释,均未见“久旧”之义。汉字浩如烟海,一字多义为常态,两个多义字有相同之义不代表此二字其他含义完全相同,于鬯的这种说法不合逻辑。
1.3 “敷”通“痡”说
有学者据《尔雅》中“痡,病也”,认为“敷”可能是“痡”的借字[4]。若据此,“木敷者”应解释为“树木生病”。但是,查《汉语大词典》未见“痡”有义项与植物生病相关,却见有义项表示“人之疲病”[5]317。检索古籍文献,也未见“痡”形容植物生病之用例,亦只见“痡”表示“人之疲病”的用例。如《诗·周南·卷耳》云:“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6]”孔颖达疏引孙炎曰:“痡,人疲不能行之病。[7]”又如唐·李华《吊古战场问》:“汉倾天下,财殚力痡。[8]”由于未见材料可以说明“痡”表示“树木生病”,所以这种说法其实缺乏一定依据。
1.4 考释
笔者认为“木敷者”应为“树木陈旧”之义。“木敷者,其叶发”一句,于鬯之所以要套用“陈”字之义来索解,是因为宋·林亿等在《素问新校正》中引用了《黄帝内经太素》(下文称《太素》)的异文作“木陈者,其叶落”。而于鬯从《素问新校正》中发现了此异文,感觉“陈”字义可通,因而就试图从“敷与陈义本相通”来建立二者的关联。于鬯对意义理解方面的感觉是正确的,但在文字关系的勾连方面,其逻辑是不合理的。当年于鬯看不到《太素》,因而只能从《素问新校正》中转引。现在《太素》大部重新问世,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的仁和寺本《太素》中,本篇仍存而本句作:“木陈者,其叶落发”[9],与宋臣所引基本一致。异文是古代同一文字材料由于不同的流传途径而产生的差异点,理论上应是同一原始形态。所以,“木敷者”“木陈者”两种说法中很可能有一方是错误的(当然也存在一为本字,一为通假等可能性)。“敷”字解释不通,可从“陈”字入手。“陈”有“久”之义项,《内经》另一篇《素问·针解篇》曰:“菀陈则除之者,是出恶血也。”王冰注云:“陈者,久也”[1]383,“陈”之“久”义,正合上文所说的“负面、衰败”之义。“木陈者,其叶落发”便可解释为“树木久陈,则树叶凋零”,完全符合文义,所以“陈”在此句中可通。“陈”本指“陈布”,如《玉篇·阜部》:“陈,布也”[10],陈布日久就会“久旧”,这是很合乎情理的演变。“敷”亦有铺陈之义,铺陈日久亦有可能引申出“久旧”之义,但事实上“敷”没有发生这样的引申,因而就不能人为地假想其发生了这样的引申。
“陈”字除了我们熟知的“陳”这样的写法外,还有一个变体。《说文·攴部》:“敶,列也。从攴,陳声。[11]62”段玉裁注:“后人假借陳为之,陳行而敶废矣。[12]”《集韵·真韵》:“敶,列也。或作車攵,通作陳。[13]”《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发生之纪,是为启車攵。”王冰注:“車攵,古陳字。”[1]580-581而“車攵”与“敷”字形相近,“車攵”很容易因坏字而讹为“敷”。由此可见,《太素》之“陳”因古人传抄所用异体坏字,或抄者不识而抄讹,这才是“陈”与“敷”的正确关系。所以,例句中“敷”的正确解释可参考十二五《医古文》第2版教材对“敷”的注释:“敷,当据《太素》作‘陈’,按‘陈’异体作‘敶’,坏字为‘敷’”[14]132,那么“木敷者”就应释义为“树木久旧”。
2 握虎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1]212-213”本句主要论述行针时对精神和动作的具体要求。对句中“手如握虎”之“虎”字的理解,按照常理及惯例不应有疑难点及分歧,但由于另一观点将“虎”释为“虎符”,十二五《医古文》第2版教材特意为“虎”作注释为“老虎”[14]135,正是为了强调对“虎”字的理解。那么“老虎”与“虎符”到底哪一种解释更为合适,现考辨如下。
“手如握虎”一句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同书的另一篇章《素问·针解篇》有对这句话的解释:“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王冰注:“壮谓持针坚定也。[1]385”据此解释持针时手要坚定,而根据常识及惯例,“手握老虎”时也正体现了坚定,因此以“手握老虎”来喻“持针坚定”完全合情合理。明·杨继洲《针灸大成》亦有类似表述:“正色:谓持针之际,目无邪视,心无外想,手如握虎,势若擒龙。[15]”本句中“握虎”之“虎”明显为本义“老虎”,亦体现了持针之时手要坚定。
据上述古人之说法,“手如握虎”之“虎”当为本义“老虎”无疑,但仍有多位学者认为“手如握虎”之“虎”表示“虎符”。如日本的森立之认为:“握虎二字,于义不通。虎固非可握持之物,因考虎即琥之古字。握虎者,谓持发兵之瑞玉符,为谨严之极也。”“握虎之人,犹如苏武握节之心,实谨严不怠之至也。[16]”《黄帝内经素问校补》认为:“森立之谓虎为发兵之符及解‘握虎’之义虽是,但读‘虎’为‘琥’则似不必。[17]”
笔者对有关文字进行考证训诂,并检索相关文献用例,认为相较于“虎符”之说,“虎”取其本义“老虎”更为合适。查各辞书中“虎”之解释,未见“虎符”的义项。检索文献,“虎”明确指“虎符”时仅见于“分虎”“虎竹”“龟虎”“铜虎”等词之中。查《汉语大词典》相关词语的解释,可见“分虎”:“将虎状符节的一半给受封者作为信物。谓授与官爵”[18];“虎竹”:“铜虎符和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5]803;“龟虎”:“龟印和虎符,借指官位”[19]。“铜虎”出现在“铜虎符”的解释中:“亦省作‘铜符’‘铜虎’”[20]。上述“虎”均代指象征权力的“虎符”“铜虎符”无疑,但不能因此判定“虎”在任何时候均可表示“虎符”。此时要先明确“握虎”为动宾结构,其中“虎”作宾语。而上述词语之中只有“分虎”为动宾结构,与“握虎”的词性相同,其余几词均为名词,与“握虎”的词性不同。由于未见其他动宾结构中“虎”明确指“虎符”,所以“虎”作宾语时指“虎符”虽有迹可循,却无更多用例,故而缺乏一定的确凿证据。
由于“虎符”之说多由对“握”字的不同理解而来,因此“握”字乃正确解释“握虎”的关键。现代对于“握”字的理解常偏于“手指弯曲合拢,执持”,考虑到老虎身形庞大,捉虎之时人类的手指难以弯曲合拢,所以才认为虎非可握之物。然而笔者通过训诂与检索发现,古代“握”字的用法并非这么狭隘,虎当为可握之物。
《说文·手部》:“握,扼持也。”“持,握也”[11]252。“扼(搤),捉也”。“捉,扼也”[11]251。可见“扼”“捉”“持”“握”4字互训。由于时代变迁,“持”之字义偏向于现代所理解的“拿着、握住”,但在古籍中仍可见“持虎”之用例。如唐·罗隐《谗书》:“故勇可持虎,虎不至则不如怯,力能扛鼎,鼎不见则不如羸。[21]2513”另外“扼虎”“捉虎”在古籍中亦可见诸多用例。
扼虎:《汉书·卷五十四》:“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二师军。[22]”
三国曹植《鼙舞歌·孟冬》:“顿熊扼虎,蹴豹搏豸区。[23]”
唐·李商隐《为濮阳公檄刘稹文》:“兼驱扼虎之材官,仍率射雕之都督。[21]2334”
宋·张耒《送刘季孙赴浙东》:“戈船水犀士扼虎,三江太湖浪翻屋。[24]”
明·方汝浩《扫魅敦伦东度记》:“力能扼虎,气可吞牛。[25]”
捉虎:宋代《武王伐纣平话》描写雷震子:“见当前一员猛将,此人身长一丈,肩担一柄大刀,披发似鬼,似擒龙捉虎之雄。[26]”
宋·延寿《心赋注》:“广遂携弓捉虎。[27]”
元·戴起宗《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左手擒龙,右手捉虎,使之合并也。[28]”
明·蔡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纵有拿龙捉虎手,无如打鼓弄琵琶。[29]”
明·陈仲琳《封神演义》:“一个冲营斩将势无论,一个捉虎擒龙谁敢对。[30]”
据上述“扼虎”“持虎”“捉虎”三词的诸多用例,可见“扼”“持”“捉”的目的都是制服、抓住老虎,与手指是否弯曲合拢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虎”虽身形庞大,但仍可“扼”“持”“捉”,而又因“扼”“捉”“持”“握”4字互训,且“握”有“手如握虎,势若擒龙”的用例,那么“虎”应当可“握”,这里“握”是“制服”“抓住”的意思,从训诂及用例来讲可通。又据上述用例及其文义可知,无论是“扼虎”“持虎”“捉虎”还是“握虎”,均能表现人之英勇坚定,正合“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壮,谓持针坚定也”之义,从文义上亦可通。
综上,“手如握虎”之“虎”为“老虎”,无论从“虎”字还是“握”字着手均可解释得通,且训诂合理,文例丰富,文意正确。而“虎符”之说虽看似有理,却缺乏最关键的文献用例,因此“手如握虎”释为“手像抓住老虎那样坚定”更合适。
3 结语
综上所述,《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的“木敷者”“手如握虎”应分别释义为“树木久旧”“手像抓住老虎那样坚定”。正确解释字词有助于加强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同时提示理解古文时不能完全以今人之用法、习惯探讨,而要寻求古人的用法及习惯。由于文献用例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所以在为古文注释时,除了文字训诂和文意理解之外,一定要检索相关文献用例,这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否则可能会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