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神农本草经》的英译研究❋

2022-12-28赵丽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译语英译主语

赵丽梅,汪 剑

(1.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021;2.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昆明 650500)

2010年,Martin,R.M.在《范式与认知翻译学》里正式提出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的概念。在以探究人类心智奥秘为宗旨的认知科学推动下,围绕“语言认知视角的翻译、翻译认知过程和社会认知视角的翻译”三大主线[1],认知翻译学通过借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探索翻译与认知的互动关系。本文从语言认知视角对中药学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的英译现象展开研究,以期通过新的发现拓展认知翻译学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神农本草经》的翻译提供理性诠释。

1 《神农本草经》的认知语境

语言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视翻译为一种语际间的认知活动,重点探讨“语言的认知基础和翻译中的认知转换”[1]3。认知翻译学认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可以通过语境得以反映,语境被称为“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组成”[1]170。这些信息交织而成一个心理结构,反映了原文作者能够感知或推理的事实集合。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战国到秦汉时期医家或民间对365种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等方面的整体认知,它们是中国古人在药物学方面所沉淀的百科知识和心智成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及对医疗实践的切身体验,被文字记录下来即构成一个有机语境,成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所在。认知语境的建构以词语为基础,以句法为逻辑,这两方面也正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神农本草经》词语信息和句法逻辑的探讨正是对语言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进行的具体解构。

2 《神农本草经》的词语信息及其英译

《神农本草经》的编写体系以对“药”的描述和解释为独立章节,每一章由30~50余字构成,意义被简练的词语所承载,使词语自带丰富的信息,所以正确传达和转换词语信息成为翻译的关键,而这一关键的实施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对词语的理解则又植根于对其认知语境,即所涉及背景知识的考虑,它们构成了一个“百科性”的知识网络,决定着翻译方法的正确选择。

翻译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神农本草经》的译者李照国指出,中医词语翻译主要有六大原则,即“自然性、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同一性、规定性”,这些原则的提出正是基于翻译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入的研究总结和长期的实践经验、理论探索和国际交流”[2]。按照认知翻译学的观点,这些正是对于中医翻译的理性认知。基于这样的理性认知,中医英译中常灵活运用改译、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以下通过书名、文化词、药名和动词化术语的翻译进行详细说明。

2.1 书名英译与“简洁性”原则

秦汉时期,为表示对某事物的尊崇,该事物常被假托上古圣贤所作。所以,作为众多医家搜集、整理而成的中药学成果,《神农本草经》被托名“神农”所作,译著开篇有言:“神农者,炎帝是也。炎帝者,华夏之始祖,农耕之神灵,本草之厘定也。[3]”这是独有的中国文化认知,如果将这一信息完全还原,那么译文将显得太过冗长,不利于交流与传播。基于此,译者遵循“简洁性”原则,即“简洁译文,简化用词”[2]276,提高信息密度,把书名里的“神农”改译为“Agriculture God”(农业之神),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里的文化信息,同时能激活英语读者一致的认知联想。相比之下,西方曾把书名里的“神农”翻译为“Divine Husbandman”(神圣的农人),这是对源语背后文化认知缺乏了解而造成的信息转换失误。此外,中药界自古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本草”是中药的统称,在书名里不用解释直接改译为“materia medica ”(药物),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习惯。

可见,在碰到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专名(如书名等)时,译者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通过追本溯源,在认知基础上进行语际转换,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顺达。

2.2 文化词英译与“同一性,自然性”原则

《神农本草经》里的文化词具有“多源于生活,充满浓郁的隐喻色彩”[4]的特点。最多见的高频词当属“鬼、神/仙”。它们是共存于中国和西方认知系统的文化形象,能使人产生相似联想,对于它们译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遵循“同一性”和“自然性”原则进行了直译和意译。

一方面,“同一性”原则认为“中医英译时,在一些基本词语的选择方面能够保持一致,自然就能比较容易实现译语的统一化,为规划化和标准化的实现奠定基础”[2]294。《神农本草经》在“麻贲、石胆、丹砂、蒲黄、蓝实、赤箭”等记载中都出现了词语“鬼、神/仙”,它们作为一种隐喻,反映了人类抽象的认知活动,译者从“同一性”原则出发,始终把它们直译为:鬼→ghost,神/仙→ immortals(有时加上比喻标志词“like”),这是基于不同民族具有共同认知观念的翻译策略。

另一方面,《神农本草经》里的“鬼、神/仙”还被赋予了基于心理反应的中医涵义。人对“鬼”的认知是邪恶而恐怖的异类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寒冷而肃杀的阴气。中医认为,人如果正气不足则容易被“鬼”附身,导致心神虚弱、精神恍惚,所以“鬼”和以“鬼”为部首的“魑、魅、魂、魄”等常被隐喻为情志病因。相反,人对“神/仙”的认知是具有法力的天地万物创造者,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超自然力量,中医通过隐喻,使“神”成为一种无形而又可以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强大力量,于是出现“精神、神气、神魄”等词。西方文化和西医里没有类似的文化联想,对于这一文化空缺,译者从“自然性”原则出发,即“尽量借用英语语言中比较自然对应的词语,而不是人工臆造的词语”[2]271,借用英语中相应的概念和词义进行意译。如《神农本草经》在描述“蘼芜”的药效时说:“除鬼注,通神”[3]204,这里“鬼”指受鬼怪物之扰所致病证,“神”指人的神气,分别被译者意译为“eliminate consumptive disease”和“invigorate the spirit”。

此外,“水谷”也是《神农本草经》里文化高频词。在中国“谷”是稻、麦等粮食作物的总称,“水”为生命之源,所以“水谷”常被用来代指“食物”,这是用具体代替抽象、用部分代替整体的一种转喻认知。英语文化里类似的认知常以“bread(面包)”代替,但是在中药语境里,用“bread”代替“水谷”则陷入文化冲突显得不伦不类,所以按照“自然性”原则,译者采取“去喻体,保喻义”的方式,把反复出现的“利水谷”意译为“promote digestion of food”。

以上例证说明,对于文化信息相似的词可以选择直译,对于文化信息不同的词则以改译为佳,总之,只有通过灵活的认知操作,才能把原语的认知植入译语读者的认知系统,实现词语信息和交际的自然流通。

2.3 药名英译与“民族性,规定性”原则

《神农本草经》里中药命名有规律可循,是中国古人百科性知识的生动见证。它们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在其他国家和民族找不到对应词语,对于其翻译可以从“民族性”原则出发,即“可直接借用,不必直译或意译”[2]279。所以,对《神农本草经》里所有药名译者统一采用音译法,通过这一途径把中药名称直接植入英语。在中医药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的进程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外国人士能够准确地说出中药的中文名称,中药名称音译正在成为上升趋势”[5]。

然而,虽然音译能完整保留原文的语音信息,但为保证中药名称在经典译本里的规范性,“规定性”原则即“对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在结构上和内涵上加以明确的限定”[2]300,成为有力的补充。具体表现为,按照国际规范保留传统的拉丁语译文并采用辨识度强、易于上口的英语译语,这样“拼音+汉字+英语+拉丁语”同时并用的“四重保险”,保证了中药名称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如以功用命名的“防风”被译为Fangfeng (防风,saposhnikovia,RadixSaposhnikovia);以气味命名的“木香”被译为Muxiang(木香,root of common aucklandia,RadixAucklandia);以生长特性命名的“半夏”被译为Muxiang(木香,root of common aucklandia,RadixAucklandia);以民间传说命名的“禹余粮”被译为Yuyuliang(禹余粮,limonite,Limonitum)等。除了命名法则,药名在形式上也颇有特点,如单字、双字、三字或四字。对于前三种译者采用相同的译文形式(见上例),对于四字药名则在音译中采取“两两分开”的形式,以便与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相匹配。如“王不留行”被译为Wangbu Liuxing(王不留行,cowherb seed,SemenVaccariae)。

从以上例证还可以看到,译者在把词语信息从原文到译文的传递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括号进行认知操作,“惟有如此方能保持原文的本意”[6],括号外音译向读者传递“原经文之语”,括号内信息为“注解之语”,防止衍文的出现。这样基于“文化性”兼“规定性”原则上的翻译处理,最大限度地兼顾词语信息意义和交际的双重转换。

2.4 动词化术语英译与“回译性”原则

《神农本草经》在药效和药源等方面统一使用动词进行描述,体现了原文作者(群)注重事物运动的思维,由此产生一系列独具中医认知的动词化术语。对于“回译性”,即“英译中的中医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以便有利于东西方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成为翻译的指导性原则[2]282。对于这些动词化术语的翻译,“译文与原文在结构和字面意义上力求相近,这样的翻译更能准确再现原文所含信息,减少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的损益程度”[5]。如强(骨):strengthen (bones)、益(气):replenish (Qi)、轻(身):relax (the body)、延(年):prolong(life)、除(邪气):eliminate(evil-Qi)、通(百节):unobstruct ( all joints )等。

以上通过使用可以回译的词语,译者对原文进行了“忠实还原”,在“译语中尽量体现原文简明、精炼的特点”[7],使译文与原文高度神似,非常符合中国古人的交际意图,也不阻碍译语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中医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保持其固有的特色。

3 《神农本草经》的句法逻辑及其英译策略

在句法方面,《神农本草经》句式整齐划一,具有典型的“意合”特点,即句与句之间和句子内部之间通过内容和表意手段进行连接,大量联结成分被省略。相反,英语读者对句子的认知习惯在于“形合”,即需要显性的联结成分凸显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根据原文语境进行假设推理,采取补偿或变通手段将隐含的联结成分予以明示,形成最佳关联,才能避免译文语境含义的缺失和交际目的的失败,主要表现为4个策略。

3.1 主语的多重补充

《神农本草经》把每味“药”作为标题的同时也就为下面的描述预设了语境,所以省略主语或隐含主语的句子成为整本经典的主基调。在英语里,主语和谓语是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没有主语的句子常被认为不完整、不明确,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调动英语的多种表达方式以补充句子主语,才能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以“石斛”为例。

原文:味甘,平。主伤中……强阴。久服厚肠胃……延年。一名林兰,生山谷[3]158。

译文:[Shihu(石斛,dendrobe,HerbalDendrobii)],sweet in taste and mild [in property],[is mainly used]to treat internal damage……and to strengthen Yin.Long-term taking [of it will] invigorate the intestines and stomach……and prolong life.[It is also] called Linlan(林兰),growing in mountains and valleys[3]159.

分析:原文自始至终没有主语,只以句号形式实现断句,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古人“虚己应物”的美学思想。但是这种“无我语境”有违于英语读者“有我语境”的认知习惯,所以多方式补充主语成为必然的考虑:首句前通过重复标题以明晰以下所有内容的主语;第二句通过使用被动结构“is mainly used”与第一句紧密联结共享主语;第三句通过把动词结构“久服”转换为“Long-term taking of it”,用动名词结构做主语;第四句前用人称代词引起“it is also called”补充主语。这样借用方括号和圆括号进行增译以多维度补充主语的译法,既符合英语“形合”的认知特点,又使原文含蓄的意蕴得以一定程度的传达。

3.2 不定式的使用

《神农本草经》在对每味药物的描述时讲究“节律的错落有致,铺排宽阔、抒放无羁的排比句比比皆是”[8],句子多采用2~5字的分句,且都由动词带起,不仅主语相同、意义相关且结构相似、语气相当。对于它们译者选择英语动词不定式结构进行转换,以“远志”为例。

原文: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3]148。

译文:(is mainly used ) to treat cough with dyspnea and internal damage,to improve insufficiency,to eliminate evil-Qi,to disinhibit nine orifices,to replenish wisdom and to ensure hearing and vision[3]149.

分析:不定式主要凸显动作,在语法结构上看似没有显性的主语,但英语读者都认为动词必定由其使动者发出,在动词不定式里,主语实际上是以内含的形式存在,所以不定式属于“形合”的语言表现形式。同时,使用不定式不受英语里人称、数量、时态对词形的局限,可以产生与原文一样在结构上短小精干、节奏和谐,在说理上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的修辞效果。

3.3 否定的逆向转换

《神农本草经》在记载药效时,常在多个连续肯定的义群中插入一个否定表达,这对于“重意合”的汉语不足为怪,但对于“重形合”的英语则显得非常突兀,以“五色石脂”为例。

原文: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3]58。

译文:Long-term taking [of it will] tonify marrow,replenish Qi,strengthen the body,tolerate hunger,relax the body and prolong life[3]59.

分析:译语读者趋向于把肯定语境里的某一否定表达转变为肯定含义,才能达成正确推理。译者基于对整个语境的观察,将突兀的否定表达进行逆向转换,从而尽量达到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上原文里的“不饥”前后都是肯定表述,翻译的时候如果直接译为“has no feeling of hunger”或“don’t feel hungry”则会破坏整个句子的平衡感,所以译者选择把它翻译为“tolerate hunger”,通过否定形式的逆向转换实现英语的“形合”要求,类似的还有“不忘”被译为ensure memory,或 prevent amnesia“不老”被译为prevent aging,“不梦寐”被译为avoid nightmare等。

3.4 实词或虚词的必要补偿

《神农本草经》讲究以意统形,语境含蓄,在词语使用上表现为“经济性原则”,能略则略。翻译的时候,译者充分考虑到英语句法的“形合”特点,按照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进行必要增补,以“牛黄”为例。

原文: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3]430。

译文:bitter in taste and mild [in property],[is mainly used] to treat epilepsy,cold-heat [disease],manic behavior and convulsion [due to] exuberant heat[3]431.

分析:与原文对比,译文通过增补介词结构“in property”和名词“disease”以明确“平”实指“药性”,“寒热”实指“病症”;通过增补连词“and”和“due to”,分别显现词组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的并列和因果关系。通过增补兼具词汇和语法意义的实词或凸显语法意义和功能的虚词,才能使原文隐含的语境含义在译文中得到补偿,实现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

4 结语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提供的中药学知识几千年来护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2017年《神农本草经》英汉对照本出版,使这一医学瑰宝更好地惠及世界、造福人类,但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该经典的翻译研究论文。基于对该译本的研读,本文发现《神农本草经》每一章都是中国古人对自然与自身的认知见证,对其英译特点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总结,可以为形成于21世纪“尚处婴儿期的认知翻译学”提供生动例证,这样的研究既可为《神农本草经》的翻译提供理论支持,又可为翻译学乃至语言学理论提供鲜活的语料资源,使独具中国文化和民族认知的中医药资源在医药学领域之外呈现出别样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译语英译主语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掌握八大考点玩转非谓语动词(二)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