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术语“揪痧法”考证❋

2022-12-28王莹莹陈淑敏杨金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刮痧食指疗法

杨 莉,王莹莹△,陈淑敏,吉 佳,杨金生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揪痧法是民众耳熟能详的一种常用刮痧手法,因其简便易行、获效快速而在民间广泛应用。然其在学术上是如何认知、发展源流如何考证较少。故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考证揪痧法的历史沿革、操作要领等,详细论述揪痧法的历史变化及其内在联系,以期为揪痧法的规范使用提供文献参考和理论依据。

1 古代文献沿革

1.1 文献来源

基于现有中医古籍数据库与知识库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来源于中华医典、国医典藏数据库。因为“痧”在早期医籍中多作“沙”,宋以后“痧”“沙”或“砂”并见[1],故检索策略为以“揪痧”“扯痧”“挤痧”“揪沙”“扯沙”“挤沙”“揪砂”“扯砂”“挤砂”“揪”“扯”“挤”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必要时查阅原本古籍进行资料收集和内容审校。

1.2 揪痧法的源流及别名

1.2.1 揪痧法的诞生 揪痧法又称扯痧法、挤痧法[2],是指五指屈曲用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或食指、大拇指夹持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或撕扯特定部位,迅速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揪一放直到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瘀点的方法。有关记载始见于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1674年),该书“羊毛瘟痧”篇曰:“北人名为打火罐,并能治痧痛是也。抑又闻北方人,用手推背上二筋,撮起,掐紧一时许,亦能治痧痛。[3]”根据此段文字的描述,北人治疗痧证引起的疼痛有两种方法,一法名为“打火罐”,郭志邃在前文有详细记载其操作方法;另一法郭志邃仅是简单描写了其操作要点推、撮、掐,这与现行揪痧法的操作要点相似,故推测该描述虽无“揪痧法”之名但却已具“揪痧法”之实。痧证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对其论述常嵌入治疗方法中,如刮痧、针刺、放血等外治法[4],在此郭志邃并未根据第二个方法中涉及的动作“推”“撮”“掐”将该法称为“推痧”或“撮痧”或“掐痧”,可能是这些方法均是由他人所述,如“近又闻丹箴袁兄所述,自北方来,亲见此症”“此二法,余虽未经验”,故郭志邃只是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记载并无任何发挥。

1.2.2 揪痧法的名称演变 揪痧法的别名“撮痧”首见于清·赵学敏《串雅·绪论》(1759年),其书云:“负笈行医,周游四方……用针曰挑红,用刀曰放红,撮痧曰标印,艾火曰乘离。[5]”在此,仅仅提及“撮痧”“标印”之名,并未对其具体操作等进行说明。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痧”作为中医特有病证名,在不同历史有不同的内涵,其中一种是指“痧象”,即经过刮拭皮肤后,在相应部位上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皮肤潮红,或红色粟粒状,或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出痧变化[6]。赵学敏所说的“撮痧”可能就如郭志邃《痧胀玉衡》中所述,采用“撮”的方法治疗“痧证”,“标印”可能就是指撮痧后皮肤出现的痧象如印一般。

揪痧法的别名“挤痧”首见于清代蒋宝素《医略十三篇》(1840年)“沙蜮第十二”篇,其书记载有:“今人感之微者,头疼身痛,形神拘倦,欲吐不吐,四肢闭逆,或腹痛欲泻,令人挤眉心、人中、承浆、颈项胸前背后,出见红斑如枣大,重则色紫,顷刻即愈,名曰挤沙。相沿成俗,即感受风寒,亦有挤沙而愈者。[7]”如前所述,“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书写亦不同。蒋宝素所记载的“挤沙”即为使用挤法在患者眉心、人中、承浆、颈项胸前背后部位进行操作,并使其局部皮肤出现改变而治疗痧证的方法。该书“瘴气第十三”亦可佐证,如“砭曲池出血,北人谓之打寒,治伤寒温疫。刺头额上下唇出血,岭南谓之挑草子,治瘴气。挤眉心、承浆、胸前背后、出红斑,近代谓之挤沙,治感冒(或用碗蘸香油刮诸处名刮沙,亦有用针挑者)三者相似。[7]”相较前人对撮痧、标印等一言概之的描述,本书明确提出了操作部位,描写了操作后局部皮肤的具体变化。此外,蒋宝素还对挤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释:“盖挤沙有发汗之意,在内为血,发外为汗,汗即血故也”[7],可以看出其认为挤痧能够通过发汗获效。

此外,经考证用于痧证治疗的“拿法”与揪法在手法、作用上存在相似,主要见于清代黄鹤龄的《痧证全生》。黄鹤龄将拿法、刮法、砭法列为痧证三大外治法,认为“拿法,以手拿其筋部之法也”,强调了使用该法的必要性,即“所以此症必拿筋者,因肝为周身诸筋之主,内寄相火,又当升泻,功能表里,既被寒湿凝聚,阳气失于流行,故患此病。今与拿之,令肺脏相火即阳气也升降,阳气流行,表里通彻,气血疏畅,真阳复生,浊阴自解,而诸证可告痊矣,则拿筋治病之至简、至捷之一大法门也。[8]”并列“拿筋练指法”“拿筋图”等,详述拿法的作用机理、治疗部位等。关于拿法,明代周于蕃《秘传推拿妙诀·字法解》曰:“拿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拿穴处或掐或捏或揉,皆谓之拿也。[9]”现代教科书认为“拿法,即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一紧一松的提拿动作”[10],因此拿痧法也是揪痧法的别称之一。

“扯痧法”作为揪痧法的另一别名首见于清·费友棠《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该书设“《续集》扯痧法”(即提痧)一篇,肯定了该法的疗效。如“南方秋夏痧症最多,曾见人猝病扯痧,不药立愈……此外治易知易行之法,必有益无损,与痧药均便于行路之人。盖一面吞药,一面自己换手扯痧立即见效。较之针灸诸方,既简便而且稳当”;首次提出揪痧介质,并将揪痧部位精确到穴位,如“其法用水拍湿结喉及两边(即大迎穴)皮上、两手臂弯(即曲泽穴,在腕中)皮上、两腿弯(即委中穴)皮上”,明确了操作方法,强调了治疗的程度。如“将食指、中指拳曲夹着结喉两边等处皮上,用力揪扯一二十下,则痧气发现,皮上露出黑紫颜色”[4],在这段文字中可看出“扯痧法”的操作手势为“食指、中指拳曲”,动作要点是“揪”“扯”,与现代揪痧法的释义更进一步。在这里费友棠为何将这种治疗方法命名为“扯痧法”而不是“揪痧法”,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日常用语中以“扯”为主,故以此命名。但此书首次记载了“揪”法治疗痧证。该书亦指出“扯痧法”即“提痧”,为同一种疗法的不同称谓,其卷上“治痧三法”篇云:“苏杨杭绍风俗,患痧者令仆人以指抉其咽喉两旁及项下胸前,作菊花样,谓之提痧”,说明该法的适应范围,如“此因南方体弱畏痛故用此法,然痧毒深重者无益也”[4]。

与揪痧操作手法相似的“拈痧”首见于清代罗汝兰《鼠疫汇编》:“若疫盛行时,忽手足抽搐,不省人事,面目周身皆赤,此鼠疫之急症……急用大针刺两手足拗处,约半分深,捻出毒血,其人必醒……或拈痧,或刮痧,亦可醒。[11]”但在该书中罗汝兰并未解释何为“拈痧”,我们也无法依据其记载的内容判断“拈痧”即“揪痧”。明确提出“拈痧”即“揪痧”的医家为清·曹廷杰,从其所著《防疫刍言》中可知“拈痧”的操作部位、操作程度、操作要点同“揪痧”。如“又《约编》载有拈痧、刮痧二法,亦收捷效。拈痧者,用手指将喉前颈皮及委中、曲尺左右四处拈出紫红色也”。又如“拈痧者,或病人自己,或旁人,无论左手右手,现将大指、无名指、小指屈近掌内不用,次屈食指、中指,以两指第二节,拈病人喉前颈皮,及手湾曲尺、足湾委中,左右各二处,使见紫赤色,或紫黑色也”[12]。曹廷杰还明确指出,该法在南北方因地域方言不同而存在叫法不一,“拈痧二字出自《鼠疫约编》系粤语,吾乡凡肚腹爆痛者,则用食指中指紧夹喉前颈皮提之,名曰‘提喉咙’”“北人则曰揪,盖方言各异,而以两指拈之提之揪之则同也。其法止及喉前两手足湾五处,肚腹爆痛,及发痧急症,往往见效”。从上述描述中可知,曹廷杰认为拈、提、揪属于同一种手法,“拈痧”即“提痧”“揪痧”,又名“提喉咙”[12]。

明末清初的瘟疫使得痧证在清代得到兴盛,发展至“无人不痧、无证不痧”,但是在清末由于西方医学的引进,许多原属于痧证范畴的疾病从痧病谱中分离出来,且痧证理论自身存在缺陷,故痧证及其治疗方法在清末走向衰落,进入民国后逐渐沉寂。所以从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有关“揪痧法”的记载可追溯到《痧胀玉衡》,而采用“揪”法治疗痧证首见于《急救痧证全集》,此外尚有撮痧、标印、挤沙、扯痧、提痧、拿痧、拈痧、提喉咙之名。

2 揪痧法名称现状

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江静波编著的《刮痧疗法》一书,开创了现代研究刮痧之先河。该书认为痧病是可以在患者身上扯出或刮出紫红色小出血点的一类病,并提出治疗方法主要有刮痧、扯痧、放痧疗法和药物治疗。该书记载扯痧是治疗痧病常用的一种手法,但因地域方言不同而存在多种名称,如“在福建一带叫做‘撮痧’或‘拑痧斑’;在广东一带叫做‘拈痧’;在杭州、绍兴一带叫做‘扭痧’;在温州一带叫做‘夺痧’;在苏南一带叫做‘提痧’,苏北一带叫做‘掐痧’;有的中医书上叫‘标印’;现在有人又管它叫‘挤拧疗法’”[13]。同时又指出扯痧“是由施术者用手指(食指及中指或大指及食指)用力扯提病人的表皮,使小血管破裂以扯出痧点来。用食指及中指提扯的、用力较重,因此又叫拧法;用大指及食指提扯的、用力较轻,因此又叫挤法”[13]。

在此之前著名按摩大家卢英华1959年所编著的《按摩疗法》一书附有俞天农的“挤拧疗法介绍”及高鉴如的“从‘挤拧疗法’谈到刮刺和痧气”,专门论述了挤拧疗法的适应症、操作技术、施用部位、疗效、原理等。该书记载:“‘挤拧疗法’”的名称,民间一般叫‘拧痧’或‘挤痧’(杭州、绍兴一带叫做‘扭痧’,温州方面叫‘夺痧’。其名称因各地的方言不同而互异)”[14],其中,“拧”法是“以右手食中二指(曲指如握拳式)本节与二节衔接的锐端,将两指张如钳形”而操作于施术部位,而“挤”法是“以术者两手的拇指或食指”,二者操作前均需“蘸水”,动作要点均为“一拉一放”或“一挤一放”,操作部位均需“瘢痕透露”[14]。同时亦指出:“在头面部位都是采取‘点’的治疗,一般均用‘单手挤法’,就是单用右手的拇食二指来‘挤’的一种手法”[14]。由此可见,“挤拧疗法”即“拧痧”“挤痧”“夺痧”“扭痧”,亦为《刮痧疗法》中提及的“扯痧疗法”。

虽《刮痧疗法》一书在刮痧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后续现代相关工具书或著作并未完全沿用“扯痧”并将其作为规范名。如“揪痧”(《现代汉语大词典·上》)[15]:“提痧,又名扭痧、拧痧、扯痧”(《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16];“挤拧疗法,又称扭痧、拧痧、提痧、挤痧”(《简明中医辞典》)[17];“挟痧”“抓痧”“挟阔”(《中医辞海·中册》[18];“挤痧”《中医词释》[19];“撮痧法,又称扯痧法、拧痧法、挟痧法、抓痧法、挤痧法、揪痧法”(中医辞海·下册)[20];“撮[捏][抓]痧疗法”(《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21];“挟痧疗法”(《家用民间疗法精选》)[22];“拑痧法”(《痧病民间疗法》)[23];“捏痧”(《痧病诊疗手册》)[24];“钳痧疗法”(《中国侗医药史》)[25];“钳痧法”(《临床医学研究·中医学》)[26];“揪疙瘩”(《中医养生学》)[27];“掠痧”“就痧”(《汉语方言大词典·第四卷》)[28];“撮痧(又称抓痧、捏痧、夹痧、拧痧)”(《中国畲族医药学》)[29]等。

现行国家标准《GB/T21709.22-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2部分:刮痧》附录C刮痧手法中指出:“揪痧法,又称扯痧法、挤痧法。五指屈曲,用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或食指、大拇指夹持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或撕扯特定部位,迅速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揪一放,直到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瘀点。此法宜用于头面部的印堂、颈部天突和背部夹脊穴等部位。[2]”

3 “揪痧法”术语纷繁原因分析

导致揪痧法称谓较多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地域方言的差别。这一点江静波《刮痧疗法》、卢英华《按摩疗法》的论述较为全面。此外,一些有关民族医学的著作亦可予以佐证。如《中国畲族医药学》记载有:“撮痧又称抓痧、捏痧、夹痧、拧痧,是畲族最常用的发痧疗法”,而且其记载的方法同刮痧标准中的“揪痧法”相似,如“先准备润滑剂,不同的痧症选择不同的润滑剂,有不同的治疗效果,然后手握紧拳头,五指屈曲,食指、中指的第二节张开呈60~90度角,沾上准备好的润滑剂,对准要撮的部位,把皮肤用力撮起,然后突然松开,皮肤还原,这时会发出‘啪’的一声,连撮5~8次多则10余次,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痕为止”[29]。而畲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只是在闽、浙、赣、粤、皖等省都有分布[30]。又如“钳痧法”(列吓)为侗医治疗痧证的方法之一,动作要点为用示指和中指弯曲,钳住病人胸、背及上下肢皮肤,向上轻提3~5次,或现紫红色为度[31],而侗族生活主要地区的地方志亦有相关记载。如《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或用手指中指和食指沾上油,拢成钳形往患者颈背、背脊上钳扯,直至血印出现为止。头痛钳额头,钳太阳穴,称为“钳痧”或称“扯痧”[32]。

其二,操作手法名称之异。我们知道,各种中医外治技术起源于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技术命名与其认知过程有关,如揪法、拧法、扭法、挤法和扯法等。有的医家认为揪、拧、扭、挤和扯此五法动作大同小异,实属同一手法。其中,拧法的刺激较强,挤法的刺激较缓和,可根据其施术部位和病情灵活运用[33]。有的医家认为揪法总的原则是揪起皮肤,故凡是提起皮肤且其原理相同均应归称为揪法[34]。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二点原因与第一点异曲同工,因为方言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之用语。

综上,“揪痧法”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痧胀玉衡》,但其操作要点“揪”首见于清·费友棠《急救痧证全集》。由于揪痧法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代进程,故存在多词同义的状况,诸如“撮痧”“提痧”“扯痧法”“标印”等等。揪痧法名称命名的多样性影响了其作为中医术语所承载的传承、交流、传播的作用。纵观“揪痧法”的众多名称,有以其动作要点命名的如揪痧、扯痧、挤痧等;有以出痧情况命名的如标印;有以操作时手的形状命名的如钳痧;有以民间俗语命名的如揪疙瘩、掠痧等;有以“法”“疗法”冠名的如撮痧法、撮[捏][抓]痧疗法等……在这些名称中,“揪”更能体现该法的操作要点,且“揪”具有浓厚的民间基础,故现《GB/T21709.22-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2部分:刮痧》以“揪痧法”为规范名,并指出其别名尚有扯痧法、挤痧法。“揪痧法”之名侧重表达了一种治疗方法、一项技术。

猜你喜欢

刮痧食指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磨 刀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带“口”的汉字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平衡尺子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