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双碳”目标
2022-12-28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徐杨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徐杨
19世纪以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导致全球温度明显升高,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和显著,全球气候变化已然成为万众瞩目的世界性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多国就保护森林这一点达成一致,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这一承诺对“碳减排”的意义重大。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森林是实现“碳减排”必不可少的资源,也即人们所熟知的“绿碳”。近年来,随着探索自然的脚步逐渐迈向海洋,人们才认识到海洋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汇体的重要地位。海洋生物及海洋活动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这种碳汇功能即被定义为“蓝碳”。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蓝”和“碳”两个字清晰地建立了海洋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从海洋科学的领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1]。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海洋生物的碳汇总量可占全球捕获的生物碳总量的55%以上。由此可见,充分发掘蓝碳资源的碳汇潜力,将有效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从生物载体的角度上看,目前红树林、海草、盐沼植物(如碱蓬、芦苇等)以及海藻固定、吸收的二氧化碳,已被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认可为蓝碳的一部分[2]。此外,我国唐启升院士等提出了“渔业碳汇”这一概念[3],即通过开展渔业养殖活动,增加水体中藻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数量,进而提高水体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焦念志等学者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4],认为海洋中的活性有机质在微型生物的一系列加工利用下,最终将转化成为难以被再次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甚至可以储存上千年。这一理论肯定了微型生物在海洋碳汇中的作用。国外学者还提出了“鱼碳”的概念,将蓝碳的生物载体范围扩大到了海洋脊椎动物,将蓝碳的范畴由海岸带和近海海域扩展到大洋深海海域。
一、国内外蓝碳研究的发展现状
国际层面,对蓝碳的研究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科学认识深化的飞跃。2009年,“蓝碳”一词首次出现在联合国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中[5]。“蓝碳”的概念一经提出,国际上多家环保组织立刻联合部分国家发起了“蓝碳气候联盟”活动,促使这一议题的舆论影响范围迅速扩大。2010年,国际上多家环保组织又联合发起“蓝碳倡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蓝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应用。2011 年,德班气候变化大会(COP17)就蓝碳议题展开讨论,针对蓝碳市场的建立及监测提出相应的建议。2013 年,IPCC将 “滨海湿地”这一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类型单独列出,并把蓝碳正式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减排机制[6]。在此后的几年间,有关蓝碳发展的议题多次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舞台。
国内层面,自蓝碳的概念提出后,中国国家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积极响应,在蓝碳发展领域进行深度探索。2013 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现出对蓝碳内涵的初步理解。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着重指出蓝色碳汇在治理全球气候问题中的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已正式将蓝碳研究纳入国家的战略部署。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明确提出“发展蓝色碳汇”的理念,梳理了中国在积极推进蓝碳与“碳减排”的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此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计划”倡议也在中国掀起一阵热潮[7],推动了国际蓝碳贸易合作的进程,为进一步推进蓝碳项目研究积累了经验。截至2021年6月,中国首个蓝色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已顺利完成开发和交易工作,蓝碳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得以更广泛的认知。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及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引领下,已有30多个与蓝碳相关的科研项目面世。
二、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指出,滨海湿地不仅能够净化水源、蓄洪防旱,同时也具有超强的固碳能力,是重要的“蓝色碳汇”。中国拥有发展“蓝碳”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1.8万km 的大陆海岸线,超过200万km2的大陆架,湿地资源类型丰富,面积广阔[8]。其中滨海湿地约670万公顷,对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作为地球上最富碳的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对所在水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着不容小觑的生态作用[9]。因其具有不耐寒的生长习性,中国境内只分布在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集中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汇,主要包括红树林植物碳汇(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沉积物碳汇、土壤碳汇和底栖动物碳汇。它能够将在大气中捕获的碳转化为有机质储存在海底地下,实现碳元素的海陆转移。除了红树林以外,海草床几乎是所有海洋生态系统中固碳能力最高的。单位面积的海草中的储碳量是陆地上森林单位面积储存量的两倍多,仅略低于红树林,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海南省,在辽宁省内有少量分布,主要分布在大连长海獐子岛、海洋岛以及葫芦岛兴城市,种类多为大叶藻和丛生大叶藻[10]。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主要包括海草床初级生产碳汇、海草床底栖藻类碳汇、海草床增殖碳汇和捕获沉积碳汇等。海草植物、附着生物和大型藻类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并存储在生物体内,使大量有机碳稳定存储于沉积物中。在中国近海的蓝碳生态系统类型中,盐沼是面积最大的一类,因而碳储量也是三种蓝碳生态系统中最大的。在所有分布省份中,辽宁省的分布面积最广,集中于辽河三角洲地区,优势物种为芦苇和碱蓬。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汇与红树林类似,主要包括盐沼植物碳汇、沉积物碳汇和底栖动物碳汇等。
三、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和现状
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分布于海陆交界处,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具有脆弱性和复杂性,它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和陆地两方面。从海洋角度看,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海岸带侵蚀,这两者将直接造成蓝碳生态系统面积的损失,进而导致蓝碳生态系统的固碳与储碳能力下降。来自陆地的威胁也可理解为人为威胁,主要包括滩涂围垦、水产养殖和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直接造成蓝碳生态系统的面积骤减。而后两者更多的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使生物量和生产力下降,从而降低了碳汇经济价值。受滩涂围垦活动、海平面上升以及海岸侵蚀等来自陆地或海洋方面的压力影响,中国沿海的各种湿地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都着重提出了有关滨海湿地的保护工作。2017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已将部分海草床分布区划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明确了海草床生态红线区管控措施,并建立了以海草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在“十四五”规划中,也着重强调了海岸带综合治理与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加大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力度,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四、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自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起,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以及城市扩张等土地利用活动,严重危害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导致滨海湿地的固碳能力和碳汇潜力骤减[11]。因此,中国当前急需加强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与保护,构筑科学的蓝碳核算标准与评估体系,推动国际蓝碳合作与交易,加强蓝碳生态系统保护的宣传教育。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让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科学研究
保护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首先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遥感数据,加强海洋卫星系统建设,尽快开展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查,全方面掌握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保护利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综合治理,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蓝碳循环系统。在响应 “海洋强国”号召的同时,冲刺“双碳”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加快建设高质量蓝碳研究人才队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际蓝碳项目研究,开展国际蓝碳发展现状的调查,学习先进技术,积累经验。加大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科研的财政投入,为中国蓝碳研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政策支持。
(二)构筑科学的蓝碳核算标准与评估体系
为有效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有关规则的制定实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全面加强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将海洋碳汇引入碳交易市场,提升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竞争力。结合各蓝碳生态系统的碳汇特点,借鉴已有的绿碳和蓝碳的核算标准及方法学,建立滨海湿地蓝碳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体系。积极争取在国际上制定海洋碳汇标准体系的主导权,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达成。
(三)推动国际蓝碳合作与交易
国际上涉及蓝碳的研究较早,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发展经验。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上的“蓝碳贸易”,申请加入国际组织间涉及蓝碳议题的会议,积极参加国际蓝碳事务。宣传中国科学家在蓝碳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与相关国家政府、国际组织之间开展国际蓝碳友好合作与交流。继续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计划”倡议,与蓝碳资源丰富的小岛屿国家联合开展对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合作,建立国际蓝碳合作机制。建立健全蓝碳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蓝色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蓝碳生态系统保护的宣传教育
“蓝碳”的概念于2009年正式提出。国际上有关蓝碳的研究开展较早,而国内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多是基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开展的,海草床和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数据匮乏,缺少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国民认识度不高。因此,应当加强蓝碳生态系统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国民的环保素养,向公民普及蓝碳的基本知识。各级地方政府可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建立蓝碳教育基地,邀请蓝碳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科普讲座,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在蕴藏蓝碳资源的生态旅游景区内设置趣味问答小游戏,增强互动,寓教于乐;鼓励社会各界媒体积极参与报道和宣传,充分利用视频传播媒体,如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蓝碳环保知识;开通监督举报热线,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