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中孔子对隐士的态度看孔子的隐逸观

2022-12-28许海丽马晓雯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泰伯隐者隐士

许海丽 马晓雯

(1.齐鲁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政法学院 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14)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为一本解不尽的儒家经典,《论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被视为文化圣人一度被摆上高高的神坛,被知识分子从不同方面解析与塑造。在大家的印象中,孔子一直是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但通读《论语》会发现,他其实还有着隐逸、出世的另一面。《论语》中有很多章节提到了隐士,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石门守门人、荷蒉者、伯夷、叔齐、柳下惠等,这些隐士既有当世隐者,也有历代逸民,孔子对待他们的态度很值得玩味。孔子一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呼号,宣传礼制和君子仁德的思想,追寻他心中的王道,希图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①的大同世界,但现实中的他却是处处碰壁,狼狈不堪,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君主的重用,旅途中与当世隐者不期而遇时,又常常受到这些隐者的讥讽与嘲笑。孔子与隐士的邂逅与交锋,让孔子的寻“道”之旅多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尽管隐士们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多有讥讽,孔子也不完全赞成隐士们的避世隐居,但孔子内心深处对这些隐士是尊敬和认同的。从《论语》中孔子对待隐士的态度和其对“隐逸”的评价,不难看出孔子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

一、《论语》中的隐士

《论语》第十八《微子》篇专门讲到了“隐者”和“逸民”,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四位“隐者”和伯夷、叔齐等七位“逸民”都是《论语》研究者认可的隐士。第十四《宪问》篇也提到了两位隐士:石门守门人、荷蒉者,他们和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样都是当世隐者,或是因为想逃离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或是因为生性淡泊不愿出仕,主动选择了平淡的隐居生活。

(一)隐者

1.石门守门人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是对孔子的准确概括,由此可知石门守门人不是一般的小官吏,他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对时局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对孔子的嘲讽也多少包含着赞叹的意思,只是他在对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透彻了解之后,知道凭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这个世道,因此自觉选择了当一个不问世事、淡泊名利的小小守门人。

2.荷蒉者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

荷蒉者能从音乐声中听出孔子的心事,可见是一个高人。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击磬以抒“莫己知”的苦闷心情,荷蒉者以《诗经》中的“深则厉,浅则揭”劝孔子依据水的深浅变通自己的处世之道,守住自己即可,不要再执着于无谓的奔波。

3.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楚狂接舆是楚之贤人,佯狂避世,他把孔子比作“凤”,用唱歌的方式劝孔子远离政治、知难而退,既往之事不可再谏,未来的时日却应该急流勇退、避世隐居,避免在道德沦丧的衰世中危及自身。

4.长沮、桀溺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是两位隐于田间的隐士,他们并肩耕作时,孔子经过,派子路去问路。两个人都没有正面回答子路,而是借着“问津”这一主题,对孔子和子路进行了一番讥讽与劝告。他们认为,天下浊浪滔滔,没有谁能改变这个世道,与其跟从孔子这样的“辟人之士”,不如做个像他们那样的“辟世之士”,与世隔绝,避世隐居。

5.荷蓧丈人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荷蓧丈人也是一位隐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人认为这是荷蓧丈人在讥讽孔子,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从后文来看,荷蓧丈人对子路还是相当客气的,不仅留宿子路,还杀鸡为黍,盛情款待。只是当子路受孔子之命返回寻找时,荷蓧丈人已经躲走了。

(二)逸民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这段话提到七位逸民,其中虞仲、夷逸、朱张、少连的身世言行已不可确考,但从这段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他们分为三类:

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的故事流传甚广,他们都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伯夷为长子,叔齐为幼子,孤竹君遗命立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叔齐让位伯夷,伯夷不肯受,逃了出去,叔齐不肯登位,也随后逃了出去,最后只好由孤竹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认为此举不合礼法,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不愿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隐居起来,采薇充饥,最终饿死于首阳山。孔子对伯夷、叔齐评价甚高,除了在《微子》篇中称他们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逸民”,在《述而》篇中,孔子还把他们誉为“求仁而得仁”的“古之贤人”。在《季氏》篇中也提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2.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柳下惠、少连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贤人,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他恪守中国传统道德,生性耿直,曾做过法官,坚持“以直道事人”,因而得罪权贵,多次受到黜免,而后归隐。孔子认为,柳下惠、少连虽然降低了志向,辱没了身份,但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考,仍然符合君子的道德规范。

3.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虞仲、夷逸

孔子认为,虞仲、夷逸避世隐居,高谈阔论,放肆直言,保全自己清高的人格,放弃某些礼仪法度,合乎变通法则。

《论语》中的隐士其实不止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孔子之所以在《微子》篇中讲“隐者”和“逸民”,正是从微子谈起的。《微子》篇开头即讲到了“殷有三仁”,这“三仁”分别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是殷纣王的长兄,箕子和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殷纣王施行暴政,三人屡次劝谏纣王,纣王不但不听,还对他们怀恨在心,最后微子出走,箕子装疯被降为奴隶,比干被剖心而死。微子的逃逸、箕子的佯狂和比干的死谏都合乎孔子“仁”的标准,但微子和箕子显然更具有隐者气质。微子逃逸保全了自己,箕子装疯也躲过了一劫,孔子对他们的做法是更加赞美和认同的,后面讲到一系列的隐者和逸民,都是以此生发阐明自己的隐逸观。

二、孔子对隐士的态度辨析

石门守门人、荷蒉者、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孔子及其弟子偶遇的这几位隐士都是当世隐者,仔细分析一下孔子对这几位隐者的态度,听到楚狂接舆唱的歌,“孔子下,欲与之言”,听到子路所汇报的与荷蓧丈人的交谈,孔子断定荷蓧丈人为隐者,“使子路反见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想与这些隐士交流的,他对这些隐士是尊敬的。但孔子在与长沮、桀溺、荷蒉者交集的过程中,有些对话却引起了大家的误解,另外,在对隐士分类和对隐逸的深浅程度进行评价时,孔子的表述不够明确,容易引起歧义,笔者试加以辨析。

(一)“怃然”“鸟兽不可与同群”之辨

听了子路汇报的长沮、桀溺之言,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很多人把“怃然”理解为失望,把“鸟兽不可与同群”理解为对隐士的批评。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怃然”的“注”为:“为其不达己意,而便非己也。”[1]723;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注”为:“隐于山林是同群。吾自当与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从鸟兽居乎?”[1]723这个注解从前人注疏而来,后人的很多注疏也都沿用此义,认为孔子因长沮、桀溺不理解自己要与“天下人同群”的志向而“怃然”,对他们与“鸟兽同群”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在笔者看来,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怃然有“怅然失意”之义,《论语正义》中集录了多种注释:“三苍云:‘怃然,失意貌也。’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赵注:‘怃然者,犹怅然也。’焦氏循正义:‘说文:怃,一曰不动。’尔雅释言云:‘怃,抚也。’广雅释诂既训‘抚’为安,又训‘抚’为定,安定皆不动之义。盖夫子闻子路述沮、溺之言,寂然不动,久而乃有‘鸟兽不可同群’之言。”[1]723我们从这段注释中,想像孔子“失意”“怅然”“寂然不动”的样子,可以感受到孔子内心的波澜。孔子完全没有批评隐士与鸟兽同群的意思,他也向往与鸟兽同群的山林生活,若天下有道,他就不会带领弟子们去改变这个世界了,“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其实是有一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意思了。《论语》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场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大谈自己的政治理想,“夫子哂之”,冉有、公西华也分别谈了自己的政治和人生规划,孔子没有回应,转而问曾晳,曾晳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晳描绘了一幅在暮春的清风中一群快乐少年歌舞的画面,孔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这里的“喟然”与“怃然”相类似,孔子向往隐逸,也希望像曾晳一样“风乎舞雩,咏而归”,像长沮、桀溺一样“与鸟兽同群”,但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得不舟车劳顿、一路辗转,不得不放弃自己一直存于心中的隐逸梦想,而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

(二)“果哉!末之难矣”之辨

面对荷蒉者对自己的劝告,孔子说:“果哉!末之难矣。”《论语注疏》中对此的解释是:“未知己志而便讥己,所以为果。末,无也。无难者,以其不能解己之道。”[2]129《论语正义》中对“果”的解释为“惈”,果敢之义。“正义曰:‘果’与‘惈’同。孙炎尔雅注:‘果,决之胜也。’夫子以荷蒉者所言,不知己志而辄讥己,是为果也。‘末,无’,常训。”[1]600后来人大多沿用古注,但笔者感到颇为费解,“果敢”是如何推出“未知己志而便讥己”“不知己志而辄讥己”来的呢?有些牵强。一说,“果”为“诚”,更为贴切。“高诱注:‘果,诚也。’果哉末之难矣,犹曰诚哉无难矣。盖如荷蒉者之言,随世以行己,视孔子所为,难易相去何啻天壤?故孔子闻其言而叹之,一若深喜其易者,而甘为其难之意在言外。圣人辞意微婉,初非与之反唇也。”[3]1189对“果”字的解释林林总总,无论是“惈”还是“诚”,笔者以为都是孔子对荷蒉者观点的肯定,后文我们要讲到的孔子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与荷蒉者劝孔子的“深则厉,浅则揭”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末”字多解为“无”,“末之难矣”,依照前人的解释,一则是“以其不能解己之道”,二则是“无难”,这两种解释都是以反对荷蒉者为前提,意思却又模糊不清,从《论语》中孔子的多处言行来看,孔子实际上是认同荷蒉者观点的,所以“末之难”,很可能是“无可反驳”之义。南怀谨先生把“末”解释为“最后”:“我认为‘末’是最后的意思。孔子说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做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末章最难下笔。无论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难矣’。”[4]664笔者对南怀谨先生“末之难矣”的解释并不认同,但对“末”字解释为“最后”还是认为有一定道理的,“最后”本来也是“末”字最常见的意义。在石门守门人、荷蒉者出场之前,孔子曾用一句话对隐士进行分类,在这个语境下,“末之难”又何尝不是对最后一种隐士类型境遇之难的感慨。

(三)隐士的类型和隐逸的深浅之辨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这是石门守门人、荷蒉者出场之前孔子的一句表述。在这里,孔子把隐逸分为四个层次:辟世、辟地、辟色、辟言。“正义曰:‘辟’,皇本作‘避’。说文:‘避,囘也。’苍颉篇:‘避,去也。’贤者所辟,有此四者,当由所遇不同。”[1]596对于贤者之“辟”的四个层次,古人注疏中多有讲解。避世,即避开乱世;避地,即避开乱地,“去乱国,适治邦”[1]596;避色和避言,即避开或恶语凶色或巧言令色之人,实际是指避人。根据“辟”的这几个层次,隐士的类型被划分为三类,即:避世之人,避地之人,避人之人。避世者,避得最彻底,看破红尘,远离世俗社会,或隐居山林,与世隔绝,如伯夷、叔齐;或归隐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农夫,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避地和避人者,离开动乱之地,躲避暴虐昏聩的当权者和世俗中巧言令色的凡夫俗子,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地方施展抱负,这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践行的处世方式。“孔子离开鲁国,就叫避地。鲁国不适合他了,就离开;卫国不适合他了,就离开;陈国不适合他了,他再离开;楚国不适合他了,他还是离开。他一直在避地。”[5]205避地的原因,其实还是为了避人,“他离开齐国,是避开齐景公;离开鲁国,是避开季桓子和鲁定公;离开卫国,是避开卫灵公。这都是避人。”[5]206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不断地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从此地到彼地,躲避乱邦和昏庸的国君,曾蒙难于匡、宋,绝粮于陈、蔡,九死一生,无怨无悔。在《微子》篇中,长沮、桀溺以避世者自居,而把孔子视为避人之士,劝子路说:“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长沮、桀溺认为做个避人之士,是做徒劳之功,不如做个避世之士更为彻底。孔子听了子路转述的这句话,很怅然,他自己又何尝不想做一个避世隐者,他之所以不愿意过“与鸟兽同群”的彻底的隐居生活,正是为了那份恢复周礼、创建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事实上,真正与世隔绝的避世是不存在的,人活于世,要食五谷,要与人交流,彻底归隐山林,“与鸟兽同群”,人是没办法生存下去的。避世、避地、避人说到底都是隐逸,只是隐的程度不同。清代王夫之解释说:“‘避地’以下,三言‘其次’,以优劣论固不可,然云‘其次’,则固必有次第差等矣。程子以为所遇不同。乃如夫子之时,天下无道甚矣,岂犹有可不避之地哉?而圣人何以仅避言、色也?蓋所云‘次’者,就避之浅深而言也。‘避世’,避之尤者也;‘避地’以降,渐不欲避者,志益平而心益苦矣。”[6]421不以优劣论隐逸,而以深浅论之,基本上是《论语》注解者的共识。现代学者钱穆先生也认为,这几种隐逸方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避的深浅不同。“贤者避世,天下无道而隐,如伯夷、太公是也。避地谓去乱国,适治邦。避色者,礼貌衰而去。避言者,有违言而后去。避地以下,三言其次,固不以优劣论。即如孔子,欲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是欲避世而未能。所谓次者,就避之深浅言。避世,避之尤深者。避地以降,渐不欲避,志益平,心益苦。我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固不以能决然避去者之为贤之尤高。”[7]347-348

根据孔子“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的表述,几乎所有注疏都把“避世”看作“避”之最深。但表面上看避世者隐得最深最彻底,实际上却是放弃了士人的政治使命和责任,而避地和避人者则是在隐逸之中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实践的难度更大。避世、避地、避人之说也因此成为后世“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之说的滥觞。孔子闻听长沮、桀溺之言,怅然失意,发出了“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感慨,“正义曰:皇本作‘孔注’。其申注云:‘言凡我道难不行于天下,天下有道者,而我道皆不至于彼易之,是我道大、彼道小之故也。’案:注意谓天下即有道,某亦不以治民之大道易彼隐避之小道也。于义殊曲,故不从之。”[1]723对孔子而言,“与人同群”是为了行治民之大道,而“与鸟兽同群”,纵然为避世的贤者,也只是隐避之小道罢了。避世表面上为避之最深,其实是避之最浅。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孔子面对荷蒉者“深则厉,浅则揭”的劝告所发出的“末之难”之慨,就豁然开朗了。最浅的,其实也是最深的,最难把握的。

综合以上种种,孔子对于隐士的态度是复杂的,既对他们有所肯定并心怀尊敬,也有不赞成的地方。肯定和认同的是他们的“避”,不赞成的是他们“避”的方式。承认他们是避世的贤者,而他自己还是要坚定地走避地、避人之路。所以他对隐士的态度和对隐逸的追求便在两可之间,即“无可无不可”。孔子在《微子》篇中讲完七位逸民后,提到自己,显然也把自己看成逸民,“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孟子评价说:“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8]294,并把孔子与伯夷、柳下惠等隐士相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8]294孔子之所以采取“无可无不可”的避地、避人的隐逸方式,是与他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直接相关的。

三、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

“道”字在《论语》中出现了89次之多,几乎贯穿《论语》始终,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等等,不一而足。通读全文会发现,孔子反复强调的“道”包含多重意义,是“仁”,是“德”,是“义”,也是“礼”。简而言之,“道”是一种伦理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维护的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为基础的仁政王道思想。在孔子看来,对“道”的追寻与坚守是士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士人对于自身人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这段话的每一句几乎都是《论语》中的名句,对于“守死善道”,很多人都解释为以死来守道,但余英时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从来注经家皆解‘守死’为‘以死殉道’之意。其实从下文来看,‘守死’似是教人不轻死,即守住死,故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而下一句,‘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则正是说‘善道’也。”[9]62余先生此解合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孔子最基本的隐逸观,在《论语》中有很多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都可以用来佐证孔子这种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比如他盛赞蘧伯玉为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欣赏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认可宁武子的大智若愚,“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主张行义达道,但不主张做无谓的牺牲,所以他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国家政治清明有道时,就正直地说,正直地做,国家政治黑暗无道时,就正直地做,谨慎地说,尽量避免惹祸上身。他曾经对最爱的弟子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能为国家所用,就施展于天下,不能为国家所用,就藏之于身。这些都是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观的同义表达。

孔子推崇的理想隐者蘧伯玉就是这种隐逸观的践行者。蘧伯玉,春秋卫国人,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心地正直,胸怀坦荡,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年高时隐退,他主张以德治国,认为执政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实施弗治之治,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孔子和蘧伯玉是一生的挚友,孔子周游列国时,多次投奔蘧伯玉。他高度评价蘧伯玉的品行:“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10]150蘧伯玉外宽内正,能自己矫正自己的行为,自己正直却不严格要求别人,努力追求仁义,终生行善,这种高尚的品德是孔子看重的地方。但打动孔子的不仅仅是品行,还有蘧伯玉的仕隐之道。“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孔子主张在乱世要懂得保全自己,政治清明、社会有道时,就出来做官,担当大任;政治黑暗、社会无道时,就要谨言慎行,像把一幅画卷起来藏在怀里一样藏起自己的言论主张,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蘧伯玉的处世之道契合了孔子的隐逸观,所以他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

(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治长》)

孔子一生为“道”上下求索,但他所主张的“道”,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所以他才会在晚年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失意与无可奈何。但若是单纯地把这句话解释为孔子想乘着木筏子到海外漂泊隐居,不问世事,那就是对孔子的片面误读了。后面的《子罕》篇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话,可以对照来解读。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九夷与海外一样都是未经开发的蛮夷之地,有人认为这些地方野蛮简陋,难以生存,孔子一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反问掷地有声,充满自信,表达了孔子想开辟一个新天地的决心与勇气。在孔子看来,避人、避地更合于权宜之道,回避无道之君,离开混乱之地,不是对人生、社会的否定和放弃,而是为了探寻新的实现道义的路径。因此,孔子“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不是传统隐士与世隔绝的隐逸,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要避开乱地、避开不能推行他主张的人,另辟蹊径,找到能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试验田,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之所以这样说,是有证据的。在“子欲居九夷”这段话的前面,有一段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贡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听后毫不犹豫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连用两个“沽之哉”,透露出孔子的急切。孔子相信子贡和自己一样都是一块待善价而沽的美玉,所以他教导子贡如果遇到识货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把自己卖掉,成就一份事业。

对于能够在蛮荒之地实现人生抱负的贤者,孔子一直心怀崇敬。《论语》第八《泰伯》篇提到泰伯的事迹。泰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有两个弟弟仲雍、季历。父亲有立泰伯的三弟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荆蛮之地来避让季历。在让位这一点上,泰伯的故事和伯夷、叔齐有些相像。“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泰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因泰伯有德义,当地居民追随依附,拥立泰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国号“句吴”,泰伯因而成为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这一章时说:“泰伯归隐了,逃到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在古代,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所以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落籍了,就是在南方的吴国。春秋战国时吴国,就是他的后代。最初是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才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侯都不当。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11]358孔子最推崇的就是仁德之人,因此才会把泰伯视为“至德之人”,把伯夷、叔齐视为“古之贤人”。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见,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绝不是要海外隐居,无所作为,而是效法贤者,打造一个符合他政治理想的大同世界。

(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孔子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是依据政治环境的优劣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是一种深得平衡之道的处世手段,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这里讲到了隐居的目的,是求志、行道。

《论语》中提到的诸多隐士虽然对孔子不无讥讽和嘲笑,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承认孔子是智慧的、有德行的,所以他们才会把孔子视为“凤”,用或歌或讽的形式对孔子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告。他们反对孔子不顾社会现实、妄想用仁道来改变世界的做法,一再建议孔子停止这种无用而且危险的政治奔走,正是因为内心里和孔子的这份惺惺相惜。孔子对他们也不无欣赏,很多次想要和他们深入交流。但孔子虽然尊重和欣赏这些隐士,最终并不认可他们的做法。在遣子路回访荷蓧丈人不遇后,子路有一段议论:“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这其实也是孔子的观念所在。在孔子看来,明哲保身的隐逸是对君子之道的抛弃,任何时候,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都不可废,“邦无道”或“道不行”时可以选择归隐,但归隐只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是以退为进的一种策略,隐居的最终结果还是要求志、行义、达道。诸葛亮在汉末动乱之时归隐山林,直到刘备三顾茅庐;刘伯温在元末动乱之时也选择了归隐,直到朱元璋登门才复出,这些都是隐居以求志的例子。

孔子这种“隐居以求其志”的隐逸观,包含着休养生息、待时而动的深层含义,是一种避地、避人式的暂时性选择。隐居不是单纯地隐起来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时时修养自己的仁德,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以便在可以为国家效力时能够挺身而出。所以,孔子对隐居生活做了许多具体规定,对自己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比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士人应该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依靠于仁,游仞于艺,广泛学习文化知识,用礼来约束自己,修养自己的身心,培育自己的技能,这样即使身处山林,远离世俗,也不会背离正道。他在《雍也》篇中多次称赞他最为喜爱的弟子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回的好学、仁德以及安贫乐道的精神无疑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地方。同时,他也谆谆教导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让子夏做一个有理想、有仁者心怀的“君子儒”。孔子本人也时刻以君子之德来要求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吃粗粮,饮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有莫大的快乐,用不正当手段去追求来的富贵,只是天上的浮云罢了。

孔子把仁德修养看作知识分子的必修科目,重视品德的培养和学问的研习,时时督促自己,同时对于当时的道德沦丧、文化颓败,孔子也忧虑不已。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求仕,希望能找到机会推行仁政,恢复周礼,但四处碰壁,狼狈如“丧家之犬”,晚年时他终于找到了另外一条弘道的方式,那就是整理典籍、聚徒讲学。“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12]1732“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12]1733除了整理典籍、著书立说,孔子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影响民众。孔子三十多岁时就创办了私学,私学的创办使得一些平民子弟有了学习的机会,同时孔子也可以借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进自己的伦理观和文化观。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给大家讲孝悌讲做人的道理同样也能影响政治,并不是只有做官这一条路。从三十多岁一直到五十岁,孔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办学上,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12]1734孔子兴办私学,同时也热切地关心政治,他追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一旦有了入仕的机会,也会牢牢抓住。在周游列国之前,孔子先后出任鲁国中都宰、小司空和大司寇,管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使鲁国呈现出新气象,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三年时间,来自外部的离间和内部的猜忌使孔子在鲁国政坛陷入困境,不得不在五十五岁时周游列国,另寻出路。为了改变现实政治,孔子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宣传自己的主张,但没有人用他,十四年的风霜雨雪,十四年的颠沛流离,十四年的冷眼与打击,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对道义的坚守。公元前484年,在结束了十四年无望的政治奔走之后,六十八岁的孔子退回鲁国,修王道、作《春秋》,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弘扬道义,惠及后人。“孔子曰:‘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是以东西南北七十说而不用,然后退而修王道,作《春秋》,垂之万载之后,天下折中焉……”[13]203-204

孔子一生积极入世,为“道”而上下求索,但周游列国时他遭遇的窘迫困厄、落魄坎坷也让他心存隐逸之情。道不行时,他想“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他“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奉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隐逸观,对古代逸民和当世隐者,他心怀崇敬和理解,同时也坚守自己的人生道义。他的隐逸观是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

观,是以退为进、积极进取的隐逸观,汤因比关于退隐与复出的论述正契合了孔子的隐逸观。“归隐使个体有可能意识到自身的能量,如果他暂时没有挣脱社会的束缚,这种能量可能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种归隐可能是他本人的自愿行为,也可能是他无法控制的环境强加于他的,无论哪种情况,对于隐者的蜕变来说,归隐都是一种机遇,也许是一个必要条件……复出是整个运动过程的本质和终极目的。”[14]216-217孔子所主张的“邦无道”“道不行”时的归隐,具有“隐居以求志”的目的性,最终是为了复出,为了行义、达道。孔子的隐逸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当代学者陈洪说:“当我们回眸中国隐士风采之际,孔子便自然成为思考的逻辑起点。”[15]4国外学者文青云甚至认为“在孔子时代之前,隐逸既不能发展为一种个人行为哲学也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实践”[16]22“对于隐逸的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是孔子开创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即个人的完善修养和自我约束的道德,是伦理价值和社会秩序的唯一资源。……正是这种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作为言行举止的终极标准的个人道德自主观念,使得隐逸的出现在哲学上成为可能。”[16]24总之,孔子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丰富了儒家思想和哲学内涵,也使儒家理想人格精神得以完美呈现。

注:

① 出自《论语·公冶长》。本文所用《论语》,参阅了多个版本,如(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南怀瑾讲述:《论语别裁》,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秦川主编:《四书五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文中所涉及《论语》原文,均只在引文后直接标明《论语》篇名,不再一一标注。

猜你喜欢

泰伯隐者隐士
寻隐者不遇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
我与唐诗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