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治融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2-12-28江西理工大学周青

区域治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治融合三治桐乡

江西理工大学 周青

一、引言

“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在桐乡的实践经验为市域该如何治理提供了借鉴,通过带动基层自治创新发展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体现了国家现代化制度在治理过程中的有效落实。在学习借鉴浙江桐乡“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下,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发挥法治的社会保障作用,结合基层自治功能与德治教育力量,以“三治”之间的融合关系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二、“三治融合”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市域层面对上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对下指导基层实践工作,市域体现了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中间枢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主要是把社会治理的重点从县一级向市一级转移,最终实现社会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落实。

(二)市域社会治理的特殊优势

市域具体的范围主要是指地级市,市域社会治理有独特的层级优势,当前的行政区划市域社会治理属于中间层级,可以按照上级和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并且安排指导基层的社会实践。市域作为省域和县域的中间枢纽,拥有比县域更优势的资源力量,在处理社会问题上也承担着重要责任。桐乡的“三治融合”治理实践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种经验借鉴,与传统的治理模式动态互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桐乡“三治融合”的治理经验要一直贯彻其中,统筹协调基层和市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桐乡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三)“三治”与社会治理地融合

在桐乡的“三治”试点当中,自治、法治、德治的理念通过建立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的方式相互融合,百姓参政团体现了桐乡在社会治理中公众的参与作用,百姓服务团集结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村民解决生活问题,道德评判团宣传德治的教化作用减少社会纠纷建设和谐社会,桐乡的“三治融合”实现了多方主体相互协同治理的局面。“三治融合”的实践必须依靠和发动群众以综合管理的方式创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1]。

三、“三治融合”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困境

(一)基层自治基础不牢

“三治融合”的首次试点选在了基层桐乡展开实践,通过政府发动社会公众力量协同治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新时代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增多,基层自身资源条件的匮乏难以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这种不均衡性与公众诉求也为市域治理加大了难度。基层的治理权限需要市级的授权,基层治理承担的责任与治理权限不平衡,基层各个区域风险应对层级也存在较大差异,基层政府供给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使得基层自治缺乏整体性与可持续性。桐乡在治理过程中也有局限性,社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自治受到自身能力与诸多要素的限制,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阻碍。

(二)公众参与度不足

市域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要通过人的参与实现现代化,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注重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治理是社会多方主体共同配合的过程,在桐乡的治理实践中就存在着公众参与度不足的问题。桐乡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缺乏相应的价值认知与运行监管的能力,因此很难满足政府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中的现实需要。公众对政府治理依赖性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很小,难以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三)数据智能化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使得社会治理传统的方式跟不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依靠简单的政务数据平台难以收集广泛的信息,对信息的加工应用超出了政府的处理能力,信息有效转化也缺乏技术支持,依托数据智能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桐乡在进行社会治理时缺乏对科技的应用,关于如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三治”模式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关系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如何有效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治融合”是实现市域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制度的重要抓手。桐乡在社会治理的改革实践中采用传统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多体现了新时代创新治理理念,最终在复杂的社会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桐乡运用“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成为解决基层社会矛盾的关键,“三治融合”的主要作用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治是基础

桐乡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背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德治的力量,在基层宣传德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对公众提升德育教化的价值理念[2]。德治影响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德治在市域社会治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治的治理理念要想深入人心必须在尊重各地区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宣传德治文化,桐乡在运用德治时要求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领导公众加强对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运用德治功能会在社会形成一整套道德标准,通过内心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二)自治是目的

社会自治是公众的一种自发自愿行为,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新时代我国社会复杂性的本质不但没有改变反倒随着经济多样性的发展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社会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导致社会治理绩效考核标准也在提高,必须树立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借鉴桐乡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市域社会各级组织的健康发展,坚持依托政府领导以及组织团体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力量,发挥社会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三)法治是保障

1.坚持法治的社会防线

任何社会的运行都需要制度或规范的约束,有的靠传统精神中的风俗习惯,有的靠法律的强制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自治与德治规范的基础上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加以约束,当前部分领导管理社会的公权力人员为了谋求私人利益而违背公共信任的现象频发,严重背离了社会治理一切为了人民的初衷,阻碍了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给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以法治约束公权力

法律是权利保障的基石[3],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域现代化,桐乡通过法治发挥作用加强领导干部以及基层组织的法治素养教育,从法治宣传与德治培育的双重维度减少政治和社会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形成,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人们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也纷繁复杂,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汇聚到市域,必须强化法治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作用,法治的可救济性成为处理矛盾的重要工具。

3.培养全民法治思维

新型社会矛盾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政法公安处理事务增加了难度,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在法治层面破解难题。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首先要培养法治思维,通过法治治理方式来避免传统社会治理给市域带来的弊端,桐乡政府加强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在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得公众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五、以“三治融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策略

新时期“三治融合”模式手段方法多元化,贯彻“三治融合”的治理理念是当前应对市域社会治理挑战的战略选择。“三治融合”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与衔接,德治是基础,以德治弘扬社会正气;自治是目的,以自治增强社会活力;法治是保障,以法治为社会治理强加约束。

(一)坚持把基层作为市域治理的重要领域

“三治融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探索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在坚持把基层作为市域治理的重要领域的目标中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浙江桐乡的实践中重视发挥基层力量治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衔接实现高效的社会管理,结合桐乡社会治理卓有成效的经验得出“三治融合”用于指导现代化建设是基于市域社会治理当前治理现状的深刻认识与治理实践的深刻总结,市域治理既要统筹规划地级市的现代化进程也要重视基层的基础支撑作用,在治理实践中要做到二者的融合统一。其次,在市域层面解决公众关切的问题,通过引导与沟通化解公众对社会治理非理性的情绪,桐乡的社会实践就着重探索政府权利与责任的分配,积极探索建立“权随责走”的社会管理机制,让公众置身于社会治理监督当中。基层薄弱的基础环境需要在统筹规划时适当向基层倾斜,实现各个区域建设共同进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进一步从空间结构到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新局面。最后,桐乡在推进社会治理时汇集当地的人才力量组成“百姓参政团”,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参政模式实现社会治理效果,在重视基层振兴的治理目标下用政策引导人才、资本等资源向基层流动,创新应用“三治融合”发挥基层自治优势,以治理方式的创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二)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

(1)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社会组织有助于推动信息决策公民自治,要想形成人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一般都是针对特定目的建立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政府工作决策的局限性,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社会组织由于其自身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特质决定了在社会治理协调政府工作时的重要地位,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化解资源调配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助力政府工作决策,提升专业化治理水平。

(2)社会组织在桐乡的实践经验。社会组织在桐乡的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更多的还体现了公众自治的要求,社会组织是由桐乡社会公众组成的团体,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更能接近民意反映社会大众的诉求[4]。桐乡推行“三治融合”自治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平台,通过社会组织提高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3)拓宽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拓宽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决策和民主政治化建设。政府在学习借鉴利用“三治融合”综合治理市域社会时需要不断推进供给服务创新,实现服务向更高层次转变,重点关注救助扶贫、社会福利等社会问题突出的领域,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有助于提高服务的供给质量,减少财政压力和治理中的腐败现象。

(三)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现代科技为公众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城市化建设是市域社会治理成果的重要标志,建设智慧城市也是市域治理的实践目标,一要加强地区交通、能源、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数据传输创造便利条件;二要提升数据在城市建设中的使用效率,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大数据信息,为城市治理者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三要加强不同领域的数据网络互通,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构建市域社会网络纠纷解决机制,让人民群众通过新型矛盾化解平台获得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2)发展互联网智慧政务。在大数据时代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政府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围绕市域展开试点打造网络现代化智慧工程,运用信息化作支撑加快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5]。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式也需要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统筹市域网络系统,利用数据化平台监管社会治理工作。(3)建立网络防控预警系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指数上升导致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必须建立科学可预见性的风险应对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整体布局监控系统,提高市域社会的摄像头覆盖率,依靠互联网实现对全社会的监控保障。立足社会治理转型要落实数据网络、人工智能为重点的设施建设,补足基层资源供给不足的短板,为现代化打造高效智能的基础设施体系。

(四)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

(1)激发公众参与意识。在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运用“三治融合”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要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共治社会难题激发民主活力,把决策权交给公众实现公众参与的社会价值,增强群众的自我治理能力,用法治规范市域建设,以德治营造潜移默化的社会氛围。(2)借鉴桐乡管理模式。桐乡政府组织公众自己管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建立健全信访、协商、听证等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听取社会公众诉求减少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最终形成社会共治的目标局面[6],这种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增强了桐乡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共治是现代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桐乡调动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借鉴“三治融合”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3)实现政府权责统一。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合理安排政府和公众承担的职责和社会关系,构建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结构,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基层政府要注重社会公众的素质培训,培养针对社会治理的专业型人才,调动社会治理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人人共治”的模式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扎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要充分运用好“三治融合”的治理优势,运用“三治”的有机融合实现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协同的作用。

六、结语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任重而道远。“三治融合”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治理思路,强调三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实现治理目标,桐乡在“三治融合”的基础上由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合作,激发公众参与意识,通过资源流动加快改变部分地区落后面貌,最终取得良好成效为市域社会治理创造了条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为社会治理提供的思路和方向以保障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治理创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三治融合三治桐乡
遇见喵星人
滚草地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强化“三治”结合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以“三治融合”创新乡村治理
注重“三治”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
“三治融合”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