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优化 课程提质 创新实践
——新文科下“法新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12-28孙晓红
○孙晓红
引言
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与实践层面较为出色的院校之一,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进行了较多的尝试与创新,一些较为成熟的理念与方法不仅获得教育部评估专家的好评,而且相关模式被诸多新闻院系借鉴。如,1999 年新闻系复办时定名为新闻系(法制新闻),强调借助学校的法学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因此在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复办二十余年来,总结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的相关教改成果中,《“一二三四五”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200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全媒体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创新》分获2011年、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相关的多种教改实践在2008年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教育部相关专家“亮点很多”的赞誉。因此,笔者拟以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试图对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创新“法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该研究的背景是:教育部在2020年推出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于新文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关于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学界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笔者更认同王仕勇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进路》中概括的“四新”:第一,新时代背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引领先进文化,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使命。第二,新媒介环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对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产生深刻影响,正在重构传播生态和中国舆论场域,如何守正创新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第三,新学科发展动力。技术促进知识体系变化,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新闻传播学与工科、理科之间的联动成为学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第四,新人才需求。社会、行业和公众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新闻传播学科迫切需要突破自己的藩篱和边界,打通学科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联结通道。[1]
一、新文科下原有的“法新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对照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结合相关专家提出的“四新”,回应对于历年来毕业生问卷调查提出的相关建议,经过审慎分析,我们发现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回答如下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做到与新文科精神的要求契合?《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守正创新。守正表现为两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中要遵循文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要结合院校特色,努力做好三种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近专业集群的融合。在三种融合的要求中,如何科学合理设置新闻学、法学以及新技术新应用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使得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施?
如何回应学生就业的新需求?近年来,随着不断涌现的各类新平台(既包括新闻媒体,也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甚至还包括门户网站的新媒体平台)对于人才能力要求的新变化,以及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认识等的影响,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的基本排序如下:第一是考取公务员,或者去国企等单位就业,从事新媒体推送或者党务宣传工作等;第二是进一步深造(考研);第三是去大的媒体机构或者相关培训机构做老师,如腾讯、中公教育等;第四是自主创业;第五是其他。占比高的主要是前两类。这意味着人才培养的面向发生了重要改变,以往心心念念想去新闻媒体就业的学子的比例降低,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回应社会需求。
二、新文科下“法新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指导,深化专业及实践改革,创新模式。
第一,促进专业优化。《新文科建设宣言》给出了不少院校想要打造文科“金专”,却不知如何操作难题的方向:一方面通过对毕业生调研、用人单位调研、走访等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另一方面以三种导向,即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特色导向等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专业内涵。
新闻传播学院在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进一步凸显法新结合的优势,深化法新结合的路径。从毕业生的问卷回答看,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校期间法学类课程的学习对自己就业有帮助,增加了工作选择面,同时,法学思维的培养和法学知识的学习也为自己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下一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除了保留原有教学计划中法学类的必修与选修课之外,学校及学院还应该用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第一,用好国家政策,力争使在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获得法学第二学位;第二,新闻传播学院依然采用[2]鼓励学生辅修法学类主干课程的学分,通过自考等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若干届毕业生的工作证明,这些举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有的学生成为法治新闻报道领域的专门人才,如目前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供职的董柳(2008 届本科)的文字消息《告别“同命不同价”!》获得第三十届(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谈及获奖感受时深感法学知识对其从事法治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不少学生由于学习过法学类课程,在本科毕业时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有的考取法律硕士进一步深造等。这些人才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加大新媒体技术方面相关课程比重,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紧跟时代的要求。黄旦指出:“大学到底教什么,牵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另一个是新闻实践变化。前者是理念以及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后者是新闻教育目前面临的特殊性。”[3]“今天开始的专业传播教育、专业传播研究以及专业传播实践的重心,应该从今天的直接的内容生产为主要专业内涵的状态中,向着未来专业传播的关键和重心转型:即,一是学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数据的价值挖掘、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与内容生产的深度神经学习;二是掌握社会内容生产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新传播模式的创新与技术支撑能力、传播场景的发现、设计与应用能力和全社会的信息流动的平衡与引领能力”。[4]人才培养创新中要以学院现代传播中心为基本平台,借助学校其他学院宝贵的技术类教学资源,借力学院签订的媒体类实践教学基地,融通技术类相关课程,促进相关课程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建议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列入1 学分的必修课。“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录制于2020年,主题为“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共同录制的32集视频教学内容,这些视频内容立体展现了中国新闻人的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课程内容不仅能够让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道路优势,打牢思想基础、夯实思想根基,而且这些视频观照微、中、宏观三个层面:通过记者的个人经历,向学习者传授采写编评的知识;通过记者所在部门的合作情况,帮助学习者了解媒体内部的运行机制;通过记者在危难时刻和紧急状态下的选择,让学习者感知记者的使命和价值所在。[5]该课程不仅可以弥补不少新闻院校教师缺少一线实践经历、缺少采写编评摄等课程的案例,而且生动的实战经历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理想、职业理念、职业责任,以及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可以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名设立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通过采写编评课老师集体讨论,分解相关内容,放到不同的实务课程教学中。
第二,注重课程提质。《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课堂教学是文科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6]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文科“金课”的标准为目标,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旨归,“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素养为重点。”[7]在方法层面,“通过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要把课程中真善美挖掘出来、提炼出来,要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8]
这些要求具体且明确,需要教师们认真领会,在实施中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深入研讨相关的课程内容,革新有关的教学方法。比如,相关教师在《新闻学概论》的课程提质环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虚假新闻”“媒体融合”等多个教学知识点中通过布置任务、分组实施、课堂点评、集体打分等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课堂内容,而且使其合作意识、参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新闻学概论》教学中利用央视的网络资源《好记者讲好故事》,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也理解了新闻业的职业精神与职业价值。
第三,在实践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点。2021年5 月13 日,南京大学白净教授在全媒派上发表了《如何通过办校园媒体打造一门国家级一流实践课?方法论来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建立“未来编辑部”的方式,从2017年将“未来编辑部”设置成学院的一门专业必修课(2016年刚开始的时候是选修课),探索出了一套可借鉴、可学习、可复制的模式。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具有多个课堂外的校园媒体实践平台,如坚持20余年的六赛活动:主持人大赛、采访技巧大赛、摄影比赛、DV短片比赛、小论文比赛、书籍装帧比赛;有三家新媒体平台:《闻新周报》《新闻之家》《新锐传媒》;卓越新闻人才班依托“现代传播实验中心”组织开设“3DMAX”“3D 摄影技术”“H5 交互式新闻内容制作”等专业进阶、前沿媒介技能工作坊等。这些良好的条件为突破原有的实践模式提供了基础。笔者建议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模式为样本,创新实践模式。
建立一个包含多种类型的新媒体矩阵。目前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是《新闻之家》《闻新周报》《新锐传媒》,这些媒体偏重报道校内新闻,以文字为主要传播手段。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题面窄,绝大多数报道缺少深度,从传播效果看基本属于“自说自话”的状态,社会影响力有限,学生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训练不够。因此,亟需建立一个门类较为齐全、可以让学生获得多种新媒体能力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效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平台建立之后,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必然面临的问题。学院负责教学的领导及系主任等需要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确定平台的机构设置,也需要考虑制定相关措施保障规定能够顺利实施。
平台运行中要以学分为指标,通过多种方式保障良好运行。因此,建议学习南京大学的经验,将学生在新媒体矩阵平台的实践设置为1学分的必修课程,学生只有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平台的实践,获得相应成绩后才能毕业。学院需要从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保障等方面研究相应的举措。比如,哪些老师来指导学生媒体的日常工作,老师们的工作量如何计算(需要与学校教务处沟通、对接),选题的把关,内容以何种方式(文字、图片、音视频、其他多媒体技术等)呈现等,需要运用何种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如何保证学生副主编、编辑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深度报道为抓手,扩大学院的影响力。鼓励一些学生将报道视野从校园转向社会,以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为依据,抓住那些有意义的选题,以团队为基础,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推出一些有创意、有社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报道中的调研、差旅等费用建议从一流专业建设经费中划出一部分;加强与校外知名媒体的联动,争取获得专业新闻媒体的转发或者应用学生报道中的相关新闻素材。比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山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学生的作品均被多家新闻媒体使用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得以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也得以提高。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新闻院系中办出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奉行创新理念具有相当重要的关系。当下,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依据《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创新,尚需要从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注释:
[1]王仕勇.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进路[J].中国编辑,2021(02).
[2]1999 年新闻系复办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采取鼓励学生参加法学类自考的方式,获得法学学位。诸多学生因此获益良多。
[3]黄旦,王辰瑶.如何重新理解新闻学[J].新闻记者,2016(07).
[4]喻国明,曲慧.网络新媒体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86.
[5]高晓虹,王晓红,冷爽.“新文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案例[J].现代出版,2021(01).
[6][7][8]吴岩.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EB/OL] .(2020-11-04)[2022-02-15]https://www.sohu.com/a/429602946_61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