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建构我国生态形象的议题设置和话语策略
——以对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为例
2022-12-28苏蕾蒋清
○苏蕾 蒋清
云南象北迁事件的传播被称为现象级的中国生态形象传播案例。在2021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1]中国生态形象随着“一路象北”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一面。有关此事件的研究多从新闻报道角度出发,鲜有从新闻评论角度进行,然而人民日报评论、新京报评论、红辣椒评论等我国重要的新闻评论平台对此事件进行了密集、全方位、多议题的评论,因此本文选择云南象北迁议题的新闻评论,运用话语分析方法,探讨新闻评论对我国生态形象的议题建构和话语策略。
一、新闻评论建构我国生态形象的议题设置
(一)讲好中国故事议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理念。[2]该理念成为指导我国生态新闻传播的重要方略。近年来,我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绩,但国际报道对此还存在较多的误解和偏差。野象北迁事件的意外走红,罕见地让西方媒体放下“阴间滤镜”,在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点赞的同时,主动以客观真实的视角报道大象的北上之行。云南象北迁事件无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范例。
新闻评论主动把野象北上事件定义为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例如新京报发表的《善待“一路象北”,讲了一个“中国好故事”》中就明确提到“对这批大象的守护,是一个引发无数共鸣的‘中国故事’”。新闻评论还针对象群北迁为什么是一个好的中国故事进行了原因阐释。首先,象群北迁直观展示了大象本身的憨萌,如“野象树丛中睡着,小象挤在大象中间睡觉”,动物的形象和行为增添了这个故事的人情味和有趣性。
其次,这个故事展现了政府和当地民众对大象的保护和优待,如“人们全方位地关注这批大象,始终在商讨解决办法”“为了保障它们的生活,大象所到之处有关方面为它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一路投喂;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它们的安全和行进路线,相关各地还疏散了沿途民众、封闭了相关街区,为大象让路。”正是因为政府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保护象群,民众支持政府工作,包容野象“闯祸”行为,将保护野象的工作落到实处,才保障了象群的迁徙安全和平安回归。
新闻评论还认为象群北迁是一个起到了好的传播效果的中国故事,引发了国际受众对事件的关注,“网友们纷纷写下诸如‘感谢中国没有伤害它们’‘能够采取措施让迁移象群远离居民区,真不错’等留言。”国外媒体的镜头对准了云南,“多家外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温情的报道”,特别是日本媒体,如“朝日新闻王牌栏目不惜篇幅和时长做专题,没少夸中国在保护大象方面的专业”。多国媒体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善意也被视为“西方对中国最温柔的一刻”。在这种报道影响下,还延伸出了其他话题,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问题的关注度,如“原来中国还有热带雨林”等。中国的生态成绩偶然中得到了一次集中展示,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案例。
(二)人象冲突议题
冲突框架是新闻语篇的通用框架,[3]凸显矛盾性。[4]在野象北迁事件的评论文本中,冲突框架被大量使用。这充分体现了新闻评论对真实存在问题的关注度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冲突议题在象群北迁事件中具体表现为生命冲突和经济冲突。
亚洲象与民众的生命冲突由来已久。在澎湃新闻评论发表的《为什么这次轮到“象”了》一文中,就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指出:“全球每年有将近300 人死于和大象的冲突。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2014 年到2020 年,至少有8 人被野象攻击致死”,此番大象进城亦“严重影响着当地的民众”,让民众心理上颇为恐惧。为了防止大象迁徙中伤人伤物,新闻评论也指出要为大象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总面积1000 亩的大象专属‘食堂’即将‘营业’。”
而经济冲突方面,此次象群北迁由于政府和民众做了大量工作,并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40 多天的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对此,新京报评论在《野象肇事政府买单,更利于动物保护》一文中指出:“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新京报评论倡导“各地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相关赔付条件、赔付方式和赔付标准,以使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新闻评论并没有止步于人象冲突,而是开辟了解决思路的议题方向,用议题的不断延展来驱动人象冲突框架,建构了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中国生态形象。
(三)北迁原因议题
在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文本中,象群迁徙的原因也是被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人民日报评论、新京报评论、中青评论、红星评论发表的新闻评论文本在此议题上表现颇为显眼,主要是从历史上的南迁解释和现今的北上解释两个视角来进行的。
事实上,大象并非生而就在南方,“在远古时期,大象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其迁徙轨迹也是“几千年的一路‘象’南”。对于当时象群的迁徙,历史上曾一度归咎于人类的强势驱逐。“据《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而后又出现了另一种解释,即气候原因导致象群南迁,如“在商代及其之前,北方地区要比现在温暖得多,因此大象的生存是不成问题的;后来气候变冷了,大象才退出了北方黄河流域。”
今时今日,野象只分布于云南一省,其迁徙的轨迹反而成为了一路向北。文本中就“象”北的原因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因为人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干扰了象群的活动,如“从2007年开始,澜沧江上建澜沧景洪水电站,水位上升,导致象群的迁徙通道被淹没。它们原来的生活区域被阻隔。”此次“出走”的野象,很有可能是只想迁徙到另一处保护区。二是栖息地的减少导致大象的出走。北师大王宏新教授团队的调查表明,“从1975年—2014年,亚洲象分布区的天然林面积从69.31%减少到57.81%,农田面积从21.13%减少到6.45%。”三是为了找到更好吃的东西。由于保护区内种植了大量砂仁,使得大象喜爱的食物减少,“为了种砂仁,需要把林下的幼树草本植物全部清除掉,以免它们跟砂仁竞争阳光和养料。”象群不得已向北迁徙。四是自然扩散的结果。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认为“野生动物扩散有助于扩大物种分布范围,减少局部种群密度,避免近亲繁殖等,是野生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适应机制。”
对于野象迁徙的原因,新闻评论给出了不同视角的解读,为读者普及了生态知识,也拓展了大家对象群迁徙复杂性的认知,客观上提高了大家对中国生态问题的了解程度。
二、新闻评论构建我国生态形象的话语策略
(一)重叙述
我国新闻评论写作传统注重观点的表达,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读者对新闻评论的可读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我国新闻评论比较重视通过叙述的方式来涵化观点。在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中,就表现出对叙述的重视,这种重视一方面表现在只言片语的引述中,另一方面表现在比较完整的故事讲述上。这么做丰富了文本的层次,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
引述是引用较有哲理性、权威性、生动性的话来佐证观点和表达情感。[5]澎湃新闻评论的《一路“象”北:别将野生动物的生存困境浪漫化》,引用黑格尔的名言“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新京报评论《野象肇事政府买单,更利于动物保护》在论及经济损失赔偿问题时,引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具体规定。澎湃新闻评论《为什么这次轮到“象”了》,借云南当地常年从事野象保护的一位工作人员的看法“众生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享受青山绿水的平等权利”来传递共情。人民日报评论《动物保护之幸,莫成当地群众之痛》中引用民众的话语“那么多人保护野生象,谁来保护我们人”,以及专家的话语“不保护好人或者不保护好大象,都会出大事儿”,来强调人象冲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故事是不逊于理性价值辩论的表达方式。[6]在故事的叙述中,情感得以流动,并促进理解和认同。此次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文本讲述了“小象挤在大象中间睡觉”这样温情的象群家族内部故事,以及我国民众善待大象的暖心故事,如“在一线参与引导大象的‘90 后’工程车司机徐靖松,是离大象最近的人,虽然危险,但为保人象平安,他仍愿意坚持”,“沿途村民提前给大象准备充足的粮食、实时监测象群活动、自觉疏散躲避象群等”。此外,还有他国的人象故事,“印度阿萨姆邦的小山村,村民们专门为野象群在村庄与森林间的缓冲地带种上速生水稻和野草”“博茨瓦纳种植红辣椒阻止大象闯入”“肯尼亚建立‘大象走廊’”等。
引用和故事让评论变得更有弹性,文风上也不再生硬,潜移默化中展现了爱与诗性,这是云南象北迁事件中评论的重要策略,也是对我国今后新闻评论写作的启示。
(二)重数据
用数据说话,被认为是增强新闻评论说服力的有效办法。[7]通过引用数据,不仅简化了表达,而且更加客观、准确地呈现了事实。在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中,重视数据论证,是一个鲜明的话语策略。
人民日报评论、澎湃新闻评论、中青评论等主流媒体在人象冲突议题中论证象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时,多采用了数据论证方法。通过数据的罗列,让读者感受到人象冲突的严重性。如人民日报评论发表的《动物保护之幸,莫成当地群众之痛》中指出“因亚洲象‘肇事’,1991—2014年,仅西双版纳州就有44人死亡、2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万”。新京报评论《一路“象”北背后,“人象冲突”何解?》一文中表示,“在40多天的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 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 万元,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
在彰显生物多样性时,运用了8 个数据表现三种野生动物的增长趋势,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就,例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 年间从1114 只增加到1864 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 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
在人象关系治理方案讨论中,也运用数据来论证中国为象群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对2063亩亚洲象栖息地进行改造,建设5个人工硝塘,并在宜林荒山荒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上种植768亩亚洲象喜食植物,如象草、芭蕉、竹子”,同时给人民群众提供了理赔保障——“普洱市已经把大象造成的人员伤亡赔偿由2016 年死亡一人赔偿20 万元增至如今的40万元”。
数据的使用,展现了新闻评论论证的严谨性,提升了读者对象群北迁事件的认知,象群迁徙带来的各类问题跃然纸上,使得事件不再停留于娱乐层面,而是成为一个值得面对和研究的公共议题。
(三)重阐释
重视文本的阐释性是罗兰·巴特在《S/Z》中提出的观点,[8]指的是文本要有提出问题、酝酿问题、解决问题的“编织思路”,用以展示真相的声音。[9]随着公众号新闻评论的不断发展,新闻评论作者热衷于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回答来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需求,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问题驱动式写法。在云南象北迁事件的新闻评论中,该类写法就见诸新京报评论、中青评论以及澎湃新闻评论等主流媒体的评论文本。
在新京报评论文章《一路“象”北背后,“人象冲突”何解?》中,小标题形式的论证,如“大象不是第一次进城”“大象为何屡次进城”“针对大象进城,云南想了不少办法”,文本的价值在问题的设定和回答中逐步显现。中青评论发表的《一路“象”北,是大象的逃亡还是人的扩张?》,其标题就设置了问题,行文中借环境史家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新京报评论、云南大学教授吴兆录以及知乎答主“一个男人在流浪”之口来回答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一切都是大象的错吗?非也”。澎湃新闻评论文章《为什么这次轮到“象”了》也是以剥洋葱的方式,从象群的出走原因、人象冲突的解决方法及不足、他国的缓解举措等展开论证。
总之,在受众思维的牵引下通过设置问题驱动写作,孕育了文本的开放性和讨论性,在丰富议题的同时,也拓展了读者的认知。
三、启示和讨论
通过对6家主流新闻评论作品的话语分析发现,我国新闻评论在建构中国生态议题中,重视主流价值的传递,如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闻评论重要议题的同时,并不回避冲突和矛盾,设置人象冲突议题和迁徙原因议题,以提醒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在话语策略上,通过叙述性和阐释性,增加文本的开放度和对话性,同时也重视通过数据来体现文本逻辑的严谨性,而问题驱动式的写作手法则增加了文本的深度性。在这样的议题设置和话语策略中,建构出我国生态形象的“可信、可敬、可爱”。■
注释:
[1]吕晓勋.携手构建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N].人民日报,2021-10-15(005).
[2]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1/c1024-22635998.html,2013-08-21.
[3]Semetko.H.&Valkenburg.P.“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0(2000):95.
[4]郭勇.重大事件报道中的冲突框架研究——以《人民网》为例[J].今传媒,2015(01):34.
[5]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289.
[6]苏蕾,王碧云.新闻评论叙事的故事化转向——以2019年普利策评论奖为例[J].新闻前哨,2020(07):91.
[7]刘文宁.新闻评论中数据的运用及分析[J].新闻战线,2013(12):74.
[8]罗兰·巴特.S/Z[M].屠友祥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45.
[9]雷昊.2016-2020年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文化符码研究[D].长安大学,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