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的城建新闻报道创新

2022-12-28伍静

新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城建合肥市民

○伍静

作为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建新闻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城市变化的新趋势。记者在从事城建新闻采访报道时,更要找准定位、坚定立场,避免一成不变的生硬面孔,既不能丢失新闻报道的传统优势,也要不断探索、挖掘新的方向和形式,以适应当下融媒体时代受众阅读需求的变化。

一、主动融入,做城市变化的记录者

不一定只有纪录片才可以记录历史,优秀的新闻作品也可以很好地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每一步。

合肥市从2006 年开始大刀阔斧大建设以来,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高架和地铁,让合肥城市更加通畅;一座座文化体育场馆,让合肥市民生活更加美好;而一个个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则让这座“创新之都”更有温度……每一个瞬间,需要新闻报道来定格,这也是城建新闻的意义所在。

2019年10月,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在合肥市政务区阳光大厅举办了一场题为“‘七十华章魅力合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图片、职工摄影、书法展”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合肥70年的沧桑巨变。其中,很多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城市的巨大变化,视觉效果震撼,让市民从观展中重温风起云涌的城市记忆。

2010年7月7日,新安晚报在全省首发《国务院核准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这次核准让合肥人梦寐以求的轨道交通梦想成真。此后,每一个合肥轨道获批的关键性节点,新安晚报都提前谋划,第一时间关注。在合肥轨道1号线正式获批之后,新安晚报及时策划推出“梦想照进现实”地铁特刊。

从全省第一座高架桥到全省第一条双向14车道的徽州大道,再到全省第一条“无红灯”城市快速路畅通一环、全省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合肥大建设创造了无数合肥乃至安徽城建史上的纪录,伴随着城建发展的步伐,每一个纪录都值得被新闻所记录。

合肥大建设渐进尾声,并非代表着新闻黄金期就此结束,城市建设在不同时期,总有不同的内容,只要善于发掘、用心记录、及时总结、主动策划,就不愁没有城建新闻可做。在城市建设的重大节点,适时推出重磅策划尤其考验采编水平。

第一座高架桥开建,第一条地铁线获批、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第10 座高架桥通车、大建设十年、十五周年……每逢重大节点,新安晚报都精心推出专题策划,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合肥城市建设中每一个具有象征性的“高光”时刻。每组策划报道也并非满足于简单的成果展现、宣传成绩,更多通过深入采访精心挖掘背后故事,比如独家专访决策者、总设计师、项目总工等核心人物,揭秘百姓不知道但却很想知道的幕后新闻。

二、软化题材,城建新闻可以变得更悦读

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工程带来城市面貌改变的同时,也影响着每个市民的衣食住行。因此,城建新闻报道不仅仅属于时政新闻范畴,也应属于民生新闻范畴。

民生新闻报道不能高高在上,要用百姓身边的事情和语言风格来设计新闻语言和行文思路。百姓关心什么,就报道什么,要把新近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百姓应该知道、渴望知道的资讯用老百姓的语言传播出去。

与其他领域的报道相比,城建新闻报道容易让人觉得生硬,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相关部门提供的这类新闻通稿大多是关于政府对该工程的重视,工程进度和投资情况等。由于工程建设内容比较“硬”,加上技术专业强,诸如“跨”“联”“砼”……这些让人看起来就有距离感的术语,很容易让报道内容枯燥乏味,因此,软化工程建设报道,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尤为重要。

比如,来自城建部门的信息为,2018 年合肥市通过开展一系列节水工作,新增城市节水1592万立方米。这个“1592万立方米”到底是多少,普通人很难有概念,但是笔者通过采访得知,原来相当于7个天鹅湖,这样受众看起来立刻觉得不那么生硬。

另外,提到城建报道,人们脑海里第一反应是某某工程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竣工。诚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开、竣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也确实是百姓很关心的元素,但是对于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通常工期很长,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只是做一个“搬运工”,简单传递施工单位发来的这样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他们想要了解的情况也远不止于此。所以,对于重大民生工程而言,即便是最常规的报道,也要做好工程关键性节点和进度的跟踪报道。并在常规报道时注意学习和积累,一方面让自己熟悉了解这个行业,不说外行话,另一方面也可以轻车熟路驾驭各类选题,提前做好重大节点策划报道的谋篇布局。

三、深挖一锹,做城市建设的推动者

常规报道之外,城建新闻还需要更多地向纵深去发掘。

合肥已开通5 条地铁线,同时在建线路多达9条,整个地铁建设可以说是全面铺开阶段。“每天一百多万人通过合肥地铁通勤”……这样的数据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很难想象15年前,人们还在为到底该不该建地铁而争得不可开交。

任何一件新事物出现的伊始总有各种声音,城市建设也一样,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媒体应主动拓宽报道思路,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做好城市建设的推动者。

地铁建设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但是地铁施工由于工期久、战线长,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沿线市民生活和出行上带来很大的不便。

合肥建设轨道1号线时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线路在滨湖新区,所以施工中交通负面影响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但是合肥轨道2 号线的建设由于沿“安徽第一路”长江路,对于交通的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在研究如何封闭施工、组织交通方面,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为了尽可能减少交通影响,施工单位采取多次导改减少封闭围挡范围的方法,这一方法后来作为合肥地铁建设的一项成功经验沿用下来,但在当时,围闭区域附近的居民,因为多期导改,往往是一个路口导改几个月后交通通行条件又变了,不少市民提出质疑和不解。

笔者及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详细解释其中原因。

以金寨路站为例,最初的交通导改方案是准备按照4期来实施,之后经研究觉得4次导改对于市民通行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最终改成了9 期进行,也就是说在实施过程中,将会有9次交通导改。对于普通市民如果经常路过这一区域,可能会觉得改来改去很麻烦,不可理解。但实际上,这是参建单位的良苦用心,为的是能够始终保持道口的通行,让市民有路可走。这种分期越是频繁,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付出的成本也越大,工期也越长,可以说是“自找麻烦”。

当这些背后的工作,通过媒体释疑解惑的形式报道出来,市民才“恍然大悟”。自此之后,因交通导改频繁所带来的投诉大大减少,为合肥地铁又好又快地施工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样是地铁建设,1 号线开通后的第一个汛期,合肥马鞍山路多个路段多次出现路面塌陷、坑洞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高、数量之多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而1 号线正处于马鞍山路的下方,很多人自然地把这些事情与地铁建设联系到一起,“是不是挖隧道挖的?会不会坍塌?以后地铁线路上方的路是不是都要远离?……”

针对市民的担心,笔者及时跟进做连续报道,直面问题、解疑释惑,消除老百姓的担忧,促进相关部门推进工作。类似报道是在郑州地铁内涝事件发生后,笔者迅速做了本地化报道,采访地铁设计单位的专家,及时消除市民的担忧,解疑释惑。

四、建设性建议,让城市发展更和谐

城市在飞速发展中,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步到位,总有缺憾的存在,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方面,需要不断寻找不足,不断在修正中前行。这些问题如何发现、如何改进,媒体针对部门工作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其实,媒体在报道问题、替百姓发声的同时,也是在帮相关部门寻找不足,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执政为民的能力。相关部门工作上的缺陷甚至是盲区需要更多善于发现的“眼睛”。

比如,2016 年2 月,有读者反映,合肥市高新区一条刚刚放行的新改造道路,看起来挺美,但是走上去会发现短短一段盲道却有很多个直角弯,根本不可能让盲人使用。笔者通过现场调查,采写了一篇《两三百米盲道拐了44道弯,合肥一盲道设计被市民吐槽》,报道刊登后不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时该道路尚未办理竣工验收,相关部门组织施工单位对道路进行及时整改。

再比如,合肥的慢行道由于一些原因,在大建设不同阶段对于路权分配问题的认识不同,导致某一时期慢行道设计不合理,相关部门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因为是遗留问题,解决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部门之间的推诿,需要有人去督促。于是笔者连续大篇幅报道合肥慢行道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现象有调查有分析有呼吁,在不懈的关注和跟踪报道下,促进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出台相关道路设计准则,2020 年12 月,《合肥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正式发布。从此,合肥道路设计有了新的依据,曾经的“脑残”设计越来越少。

新安晚报“市民问政”栏目2001年3月8日首次推出,也曾获得“安徽新闻名栏目”,旨在搭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百姓反映问题、记者实地调查以及相关部门回应,环环相扣促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城建领域很多舆论监督类报道均是通过这个栏目刊发的,均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重点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正确处理好正面报道和问题报道的关系,把握舆论引导的节奏和力度,在宣传报道中积极引导。从市民生活角度切入,不回避矛盾,发挥宣传舆论的作用,帮助引导和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可以共同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

当然,在做舆论监督类报道时,我们一定要牢记从大局出发,维护社会稳定,客观公正做好报道。把握好纯粹的曝光报道和监督类报道的区别,后者不是为了要“抹黑”某个部门,更不是单纯地披露问题故意“找茬”,报道的最终目的是积极寻找症结和方法去促进问题的解决。

既代表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宣传政策规定,又反映群众所想所需,让群众意识到工程建设既是政府行为也是惠及民生的民生工程,从而起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功效,真正发挥宣传舆论的功能和作用。

好的舆论监督报道,其实也是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民意,所以政府部门也欢迎这样的监督类报道。2017 年,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主动联合新安晚报开展了“市民话市政,我们来提升”的策划,广开言路,通过媒体平台主动征集市民建议和意见,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样的新闻解民之所忧,问民之所需,是百姓都希望看到的新闻,只要摆正立场、把握好尺度,不愁没有受众。

五、与时俱进,城建新闻形式应多样化

如果说内容的发掘需要我们更多的洞察力,那么形式上的变化则更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时代在发展,媒体也在发生变化,报道形式也需要不断出新。

随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自媒体的增多,媒体的生态在发生变化,相比较而言,早期只要深入挖掘,一手信息、独家新闻可能更容易获得。

客观来看,不少同行吐槽,连新闻发布会现场可能都不提供材料了,记者获取一手资料甚至需要从政府部门的公众号去获得。主观来看,在信息爆炸时代,平台越来越多,媒体记者在比拼传播速度、快餐式新闻产品大环境的裹挟下,传统思路做新闻的难度确实加大。媒体记者还可以写什么,新时期如何做好报道,抢占媒体传播的至高点?笔者认为,首先仍然要从内容、深度上下功夫。

一手信息的获取难度虽然加大了,但作为专业记者来说,优势一定不是一味和一众自媒体去比拼速度(重大新闻除外),深入挖掘不同角度依然是有其生命力的。一些部门自己发布的信息,我们可以再多一重“深加工”。另外,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是一众平台无法超越的,尤其是一些重大舆情发生时,这种优势越发显现。我们往往发现,一些自媒体听风就是雨,“标题党”,尤其是城建新闻题材往往为一些房地产营销号所用,但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这时候,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对于受众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尤其对于一些网络上的热点、传闻,深入挖掘核实,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时代在变化,媒体当然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报纸的纸质载体逐渐成为历史,现在,笔者所接触的很多建设施工企业也都非常重视宣传,几乎每个项目部都有专人进行图片、视频拍摄采集,这种情况下,城建新闻的产品形式理应多做衍生。不再局限于报纸、网站的文图传播,多尝试一些新媒体产品,打造包装好短视频、海报等,以适应新形势下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新传播形势下对媒体报道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是城建新闻报道需要去探索去创新,其他各领域也是如此。只要能够适应受众的需求,打造出更多更接地气的新闻产品,不愁其没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城建合肥市民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城建档案工作要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与城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