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能力的措施分析
2022-12-28邝新鹏
邝新鹏
(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700)
当前,中国经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生产技术、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在当下资金管理理念下,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资本配置,加强企业资金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所以,深入分析提高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能力的措施,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资金管理概述
企业资金管理是指按照市场环境和公司经营目标以及财务目标的要求,合理配置企业资金并优化企业资金的调度、日常使用、项目投资等,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并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计划和控制企业资金的来源以及使用总称。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不仅可以及时偿还债务,支付员工工资,还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需求,向外扩张发展。相反,资金不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资金,找到合理的资金结构?如何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得高回报?如何促进资金的快速流动,实现最大的盈利能力?这些都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资金的配置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分配伴随着很多内容,不会只是固定于银行或金库,而是分散在企业的房地产、成品、原材料及销售债券上。在资金分配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企业当前的运营情况合理分配企业资金比例,使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以维持自身的经济活动。
2.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资金使用效率,是评价资金使用效果的一个参数,主要的两个指标是资产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在财务方面衡量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标就是资产周转率。资金使用效率是影响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首先要从低产出、高回收率两个方面来评价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层和企业应确保以最低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零库存”一直是企业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2]。通过减少库存,我们可以提高资金周转率和盈利能力。第三是提高沉降速度。在商业和政治上,银行和商品之间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衡。结算需要通过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渠道进行,以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结算资金数额。最后,降低应收账款项目,完善信用体系,避免出现坏账和呆帐的可能性,并且减少应收账款,将会提高公司的资金回收率。
3.企业资金安全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首要的因素是安全,其中包括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企业资金安全是资金配置和资金效率管理有效发展的前提。所以,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企业要重视资金安全管理,提升资金安全管理意识,控制和监督企业资金的流动,防止企业发展中出现挪用公款、腐败等不良作风问题。
二、强化资金风险管控、保障资金安全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金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可抗因素或不确定的外在因素,导致资金的实际收益或使用效率低于预期,造成经济损失,以致于企业资金流通不畅,严重者会影响企业继续运营。在资金流动中,只有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才能获得预期的资金利用效果,为企业的顺利完成生产经营和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创造先决条件。所以,为了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确保资金的有序流通和合理运用,以及资金流动过程的安全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2.有利于加强金融安全能力
影响企业金融安全能力的核心因素是资金。企业资金安全存在问题,会造成资金损失和浪费,减少企业运营力度,降低财政保障能力,妨碍资金的正常流动。加强资金管理强度,可以有效防止资金风险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保障资金到位,做好资金管理的后续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所以,企业必须做好资金管理风险防控工作,以进一步加强金融安全能力。
3.有助于规范资金的使用
企业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要面临道德上、债务上等方面的风险。如道德上的风险,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如果个别职工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就会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使公款私用、私藏、挪用等。特别是在采买过程中,对资金进行违规操作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加强资金安全管理风险防控,对企业资金进行规范使用、合理利用,监督资金流动全过程,正确使用资金,规避出现不良作风[4]。
三、提高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能力遇到的问题
1.企业资金配置存在问题
企业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一个企业资金作用的重要因素。企业只有合理地配置资金,才能形成相应的财务保障能力,避免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部门在资金配置时中,对于资金的流动情况了解得不够清楚,使企业的资金配置缺乏合理性,以致于企业资金没有充分得到利用,风险防控能力也相对下降,不能充分发挥企业资金配置的作用,导致大量资本沉淀或浪费。比如,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很多公司对所投资的项目、项目中会出现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都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充分研究,使投资收益降低;还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上投入资金过多,降低了资金流动性,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此外,在资本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如采购过程不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盲目扩大采购规模,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使企业资金被长期占用而得不到有效利用,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致于企业的日常流动资金和长期资金无法有效平衡,从而致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下降,没有能力很好地进行风险应对[5]。
2.盲目筹资,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筹集资,是指企业作为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只有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性。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同,选择的融资方式也不同。只有采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筹资渠道和方法,企业才能谋求长远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融资方式的快速多元化趋势,许多企业开始利用直接筹资获得必要的资金。 直接筹资将是企业获得必要的长期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效果不佳,财政状况困难,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银行缺乏有效的信贷和资金约束措施,导致坏账大幅增加,无偿融资率偏低,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生活中潜在的信用危机和通胀危机,导致企业产生高额负债,筹集资金的能力也就变弱[6]。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很多企业的股本比例很低,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会通过融资筹集资金。常见的融资方式有各种银行信用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贷款等。但是,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企业不但筹措不到资金,还有可能陷入危机。并且大多数企业只是盲目筹资,而对于其中产生的风险却不去重视,在筹措规模上认为越多越好,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和债务压力,在融资途径上,太过于依靠银行贷款,对于债务风险没有做到分散处理,使得风险系数增加。另外,在企业筹措资金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分析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借贷过多,增加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如果企业出现轻微失误,将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贷款,不仅会损害企业形象,还会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3.企业资金的安全监控开展不到位
为了巩固资金安全的基础,必须对资金的安全进行内部监控,并进行相应的绩效管理。然而,许多企业对资金活动的监控不够,评价体系也不完善没有变化,监督和评价力度不够,使得内部资金管理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其评价结果也就没有办法为企业的运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在企业经营运行中,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都受资金安全的正面影响。然而,从企业财务安全监控的情形来看,很多企业都虽建立了财务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财务人力缺乏足够的执行能力,导致企业中出现员工或领导利用自己职务方便,抓住机会就追求个人利益,造成企业资金没有得到正确使用,形成资产损失,使得企业面临资金难题,对于企业正常运行发展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4.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资金风险防控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企业中的资金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使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管理和利用而造成与内需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例如,有的企业对应付、应收及一些投资票据,或是存货方面的管理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岗位职责体系,导致岗位设置不兼容、达不到相互约束的目的,更没有强有力的资金管理基础环境,出现很多方面的漏洞,实行的防控力度不够,导致出现资金风险。
5.资金使用不规范
资金的非正常使用是很多企业中都会存在的问题。资金的不规范使用会增加呆账以及坏账风险,影响营运资金流动性,使得企业不得已要借贷大量流动负债,让企业承担债务风险。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根本原因是预算管理和票据管理不足,预算与资金使用差异较大,预算超支现象时有发生。
四、强化企业资金风险管控能力的措施
1.合理配置企业资金
一个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只有经过合理配置和利用,才能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所以企业资金管理首先要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企业资金配置是否合理,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就不去优化资金分配。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需要改进需求分析和评价,解决资源不一致的问题,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整合企业的增值链和企业的脆弱联系,以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利用有限资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预算、资金流动和资金投资方向等方面的管理。另外,资金的配置会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资金分配前要加强预评,对资金的使用成本、使用效率及回收时间进行预测,控制资金流动全过程,分析资金流动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在做项目投资时,要对项目的投资成本、投资资金和投资收益进行具体预测,分析这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意义,还要结合公司的运营状况,计算资本与收益率计算,进而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投资风险,以致于使公司陷入经济困难。又如,在企业进行采购环节时,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对市场供应、价格动向和实际需求进行把握,并采取价格比较、价格谈判等措施,对购买费用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过度购买而造成长期的资金占用[7]。
2.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企业运行中的很多方面都会涉及资金管理。为了满足企业运行的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银行贷款是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主要方式。然而,又由于银行贷款的利息使得企业增加了额外的财务支出。企业为了补充应有的负债应保持适当的资金流动性,同时还应有效降低资本占有成本。这些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激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不是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只是资本管理的手段。而企业资金管理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这就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需要减少资金数额,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盈利能力。
(1)降低各项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降低成本和减少费用支出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及费用,除了可以减少资金数额之外,还可以增加收益。通过相互作用,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成倍提高,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产品设计及采购的管理进行改进,以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成本,减少经营活动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达到降低成本和费用的目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减少库存以加速资金周转
在企业生产经营各项资金指标中,库存资金占企业流动性资金的金额较大。这部分占用资金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利益,企业还必须为它承担一定的费用及降价引起的风险,所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零库存是我们库存管理的最佳理想状态,虽很难实现,但企业要把它作为目标,在不断改进库存管理中,实现零库存目标。
(3)压缩应收账款,降低坏账发生率
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过剩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赊欠账款的问题,出现的应收账款越多,被占用的资金就越多。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并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坏账和呆账的可能性仍然比较高。企业要尽可能地减少应收,并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完善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信用管理系统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及呆账的出现。因此,大多数企业目前最主要就是减少应收账款,降低坏账发生率,以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8]。
3.加强资金筹措管理
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资金管理优势,提高企业资金风险管控能力,企业财务人员在筹措资金时应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和资金结构,确定筹集资金的数额,发挥债务筹资的杠杆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企业财务人员要以最合理的资金配置,准确计算出企业的最低金额综合成本,兼顾债务融资的成本,进一步确定公司的负债比率,以降低企业面临的筹资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金作为一个企业中的重要资源,必须对其做好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加强监管力度,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坏账率,进一步增强其风险防控功能,才能有效提高最终的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