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青少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
——以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
2022-12-28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许 梦|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将公民教育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联度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只有高质量的思政课,才能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因此,如何建立二者的关系,对公民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一、得失并存:青少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现实反思
自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公民教育仍有很多亟待突破的难题。
(一)现实成效
中学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门课程,而思政课是与其直接相关的主要载体和途径。
1.认识提升
作为一门集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发展性于一体的课程,中学思政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活动。因此,以实践活动形式来开展公民教育,已成为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共识,其中既有理论讲授型的公民教育,也有实践活动型的公民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公民教育的实践和体悟,并创新教育内容,以社会实践或课堂模拟的形式转化公民教育的理论性、概括性,构建师生相宜的实践活动课堂。
2.形式拓展
中学思政课堂中,公民教育的内容日益充实,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以往穿插在课堂中的实境表演、情境再现等相比,近些年出现了模拟法庭、模拟政协、辩论赛、暑期调研等形式新颖且收效显著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如模拟政治协商展评活动,就利用模拟政协的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度,让青少年对国家治理、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切实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将青少年面对社会问题的态度由“抱怨”转变为“改变”。可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不仅在量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而且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质上也取得了飞跃。
3.效能增强
学生公民知识水平普遍上升、参与程度不断提升、态度更加理性客观,与时代进步、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等因素分不开,但我们不能忽略课堂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提高了知识的亲和力,缩短了学习主体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公民知识的普及程度。同时,实践活动课堂的直接参与性,也满足了学生的公民获得感。在参与各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切身感受政治生活,提升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提升空间
当前,中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仍存在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情况,如观念落后、思路混沌、内容过时、方法陈旧等。
1.全员合力需要进一步凝聚
与传统课堂相比,实践活动课堂的时空得到了突破性延展。在时间上,公民教育不再受课堂时间、节数等的限制;在空间上,它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天地、网络空间。因此,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就不再仅仅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一对主体关系了,而是转变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随机组合关系。纵观目前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绝大多数还是在“教师—学生—家长”的三维链条里循环,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程度较低,整体建设合力尚未形成,这也是今后亟待改进的关键点。
2.全过程衔接亟待进一步紧密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在组织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时,都选择在《政治与法治》板块中进行,这是政治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客观事实决定的。事实上,《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等板块,也能够和公民教育挂钩,成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组成部分,但大多数教师对此认识不足。而即便是在《政治与法治》板块,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也存在着主题与内容单一化的倾向。如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实践活动,很多教师仍局限于权利和义务方面,不能将政治生活中其他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吸纳进来,这就使活动内容的丰盈度和饱和度不足。
3.全方位保障亟须进一步优化
构建实践活动课堂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课堂,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既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和实施工作,也需要更多的校园公共资源,并且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往往需要脱离传统教学场域,走出校门,吸纳社会资源,因此在时间成本之外,还需要不少的财力物力支出,例如交通费、场地费等,这就对学校、家庭及社会提出了较高的条件保障要求。因此,大部分中学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都面临着学校投入跟不上、家庭投入有限度、社会支持动力小等困境。
二、缘由探析:青少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现实归因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制约。
(一)“双度”:认识归因
认识是取得成效的先导性因素,因此,当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瓶颈性问题,与认识性原因直接相关。
1.认识高度
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这是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价值航标,若脱离这一根本方向,再有声有色的公民教育也称不上合格的教育。中学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是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三观”形成拔节孕穗期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肩负着公民教育、“好公民”培养的重大使命,关涉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计。我们如果不能从这个高度出发,去看待在思政课中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就可能落入为课堂而课堂的任务式泥沼,陷入追求趣味但价值引领乏力的泥潭。
2.认识准度
目标是课堂建设的旨归。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实践来看,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思政课建设的主航向,但对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对复杂关系体的处理,许多教师还存在着极大的困惑,无法界定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理论关系[1]。因此,教师很容易混淆二者之间的差别,发生目标交混的现象。如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混淆于培养“好公民”的目标之中,时代新人自然是好公民,但如果把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目标导向定为培养时代新人,则容易出现目标宽泛化和非精准化等问题。因此,在认识精度上,教师必须在有区别的基础上,将公民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的目标实现最大的统一。
(二)“双质”:主体归因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主体,既包括教师、学生这一对基本体,也包括由家庭、学校、社会其他单位等组成的次主体。
1.主导主体基本素质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主导主体,这一群体的基本素质将直接影响课堂构建与实施的效能。然而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并不等同于公民教育基本素养,二者之间既有重合也有区别。一般而言,“教师的公民教育素养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公民知识、公民教育能力和公民教育品性”[2]。思政课教师要兼具“六要素养”和公民教育基本素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公民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管理能力。一身而二任,对任何教师来说都具有很大挑战。教师能否协调好基本素质之间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设。
2.次环主体赋能潜质
家庭、学校、社会其他单位等构成了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次环主体,这些主体能起到赋能增效的作用。任何一项学校教育都不是单纯的师生可以完美达成的,而必须有各类要素的参与。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设大部分是通过学生的课余和假期时间来进行的,因此,家庭是否重视这类活动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作用、是否能够处理好升学和素质拓展之间的关系,学校是否能够为这类课堂提供更多软硬件设施支持、为课堂建设开创更多元的渠道,社会其他单位是否能够为课堂建设提供更加便捷有利的多维支持等,都将对活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次环主体赋能潜质较弱,是当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建设遭遇瓶颈问题的直接诱因之一。
(三)“双维”:制度归因
尽管中学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建设已经有了一套稳定性保障机制,但瓶颈性问题也暴露出了其在制度层面上的缺陷。
1.常态化维度
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等模拟系列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已经成了现行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主流样态,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模拟政协为例,全国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有400多所中学、3000多名学生参加,27份提案已由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全国两会。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模拟政协已经成了一种通常做法,这种常态化的机制对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思政课教师、学生与其他支持力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尝试了许多新颖的实践形式,但在总结推广的力度上做得还不够,因此不利于扩大这些形式的影响。与此同时,为了切实保障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设,不少学校虽出台实施了不少规范文件,却未能发挥其保障作用,且在总结普遍适用的方法举措方面明显乏力。
2.发展性维度
模拟活动系列的公民教育中,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在如何将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产生的影响反哺校园公民教育方面,很多教师不能及时将这些典型案例作为公民教育的素材和案例呈现给学生,很多学校也没有就同一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体验,因此,典型案例的引领效应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此外,和效能释放相比,实践活动课堂在创新方面的不足显得更加明显。融媒体时代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更加新颖潮流,以适应“后浪”的形式和主题出现,但中学思政课教师普遍教研任务繁重,对创新形式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
三、路径分析:青少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构建的优化策略
将公民教育的内核和思想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有机融合,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进一步深化的可行之路。
(一)深化内容供给改革,丰富课堂内容体系
中学思政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核心要素是内容,要推动其深化,首先应在内容上做文章,要不断推动内容供给侧的改革,丰富内容体系的饱和度和层次感。
1.深化价值内容改革
思想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而言,培养“好公民”,首先培养的就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这是“好公民”之“好”的灵魂。因此,在思政课中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更要强调政治认同属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要多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展览等体验性较强的活动;要多参与政治认同感受活动,将“好公民”的培养目标落到价值塑造上。
2.推进基础内容改革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是培养“好公民”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只有具备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中学思政课中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向学生传输引导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不可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要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习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从而为培养理性的“好公民”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在法治意识方面,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既提供了纲领性指南,也提供了大量时代所需的教育内容。因此,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中,既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最新颁布的内容,也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和学生贴近的内容,还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涉外法律内容等。
(二)推动方法创新改革,打造交互教学体系
和学生成长的内生需求相比,当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面临方法的革命。
1.坚持学生中心的活动设计
方法亦有灵魂。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精神内核是以学生为中心,即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模拟法庭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就某个案件开展庭审审判时,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实际,选择的案件不宜过于复杂和恶劣,因为过于复杂不利于实现课堂目标,过于恶劣则不利于中学生身心接纳。其次,教师要关照学生的现实利益需求,开展公民教育法治素养培育的庭审模拟,不能脱离中学生升学的现实压力,要在模拟过程中将学业知识有机嵌入活动中。再次,教师要服务学生成长的精神需要,因为法治意识是学生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素养,也是法治社会公民的内在精神需要。
2.倡导综合性的教学形式
中学思政课中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方法创新,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实现。第一,原始创新。即在课堂构建中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或方法,如刚开展的模拟政协。第二,集成创新。它是一种更为常见的日常创新形式,特点是集众家之长,适应性更强。思政课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都可以嫁接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中来。教师可通过集成案例分析、议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多维度实现公共参与,多途径观察探究,从而形成交互式的教学形式。
(三)实施效果评价改革,形成动态监督体系
在提高课堂建设效能方面,动态性评价监督有着重要作用,可用于评测课堂实施全过程。
1.健全课前评价监督
在思政课中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既有思政课的要求,又有公民教育的目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必须有效融合二者的要点。而二者的融合点恰好可以落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上。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科学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并建立目标达成监测体系。课前认真准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要对即将在课堂中实施的内容进行把关,不能让一丝不正确的理论与知识进入课堂。实践活动课堂是“活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有时候甚至会在校外场地开展,因此在课前监督环节,教师还需要做好场地布置、安全保障等工作。
2.完善课后评价监督
课后评价监督是课堂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思政课中构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也需要完善课后评价监督环节,并通过这一环节来总结前面的教学效果,汲取经验教训,同时开启下一阶段的教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课后评价,主要应针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总体评价度、教学过程有序度等来进行,是对本堂课的总结性评价,反思改进性质较强,需要建立目标监督体系、过程监督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的观测点。思政课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周期可能较长,教师需要将课后评价分成多次来完成,相当于做几次阶段性的中期评价和一次终期评价。而通过多次评价及时给予课堂反馈,对提升实践活动课堂的质量大有裨益。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具有良好公民素养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特质,在新的百年奋斗进程中,培育青少年的公民素养越发重要,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堂的需求度也将不断提升。因此,只有聚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才能打造出适应时代需求和青少年成长的公民教育课堂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