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
2022-12-28晁亚茹
晁亚茹
(东华能源(宁波)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12)
一、前言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为提升企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更具有稳定性,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内控的管理中,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企业财务的成本,从而保障企业的收入,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更稳定的发展环境。但在企业的运营中,部分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不够完善,导致在实际的运营中,内控管理没有制度依据,使得内控管理工作水平低,效率不高[1]。本文将针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相关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企业内控管理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保障企业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所开展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优化和监管,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措施改进,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要管理企业资产以及相关的财务信息,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资产的开支以及管理的流程进行细化,有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使其企业发展中各经营活动流程更加规范,保障资金的安全。内控管理制度不仅是对财务部门正常运作的保障,同时也是在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中行为的约束,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强化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提高企业财务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能更好地帮助各部门收集、分析财务管理的信息,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完善的制度能在实际的管理中为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保障,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各部门的交流,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更加深层次的嵌入到各业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使得企业在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管控中跟更具有方向性,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保障了财务管理体系的规范,是企业在发展的阶段中能更好地面对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制度能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的控制力,健全的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能使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流程趋于稳定和规范,减小应管理不当而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同时,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在企业的运营中,从各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同时能更好地保障企业运行中各环节的规范性[3]。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在实际管理中,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高,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风险评估制度缺乏等问题,不仅体现了企业内控管理中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同时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中缺乏科学性
财务管理工作直接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资金及成本,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企业能健康发展,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使其在管理中能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必须保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使企业财务内控中保证内控结果准确和客观。在企业管理中,财务内控管理可能会受到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管理效率不高。而这些原因的根本原因均来自于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缺乏独立性,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应独立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之外,不受其他部门、制度的影响,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大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的内容,随意对财务内控的程序进行更改,最终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4]。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使得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缺乏了制度的约束,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变得随意,财务管理制度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不足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2.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完善程度不够
制度是行动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是指导并约束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健全的制度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相反,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会严重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制度不健全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常见的为题之一,对制度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制度管理变成了不切实际的“文本内容”,同时部分企业在发展的前期,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规划,更加关注企业的运营成本,导致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上,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套用其他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现象,所套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在企业对发展中,未对相关的内控制度进行更新,使得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仅不够完善,还缺乏了时效性。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缺乏了科学性,在制度建立中没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使得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出现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风险,同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5]。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对于税务优惠政策的熟知程度不够,此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还导致了企业在风险评估、人员管理上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不能更有序地开展,不仅没有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使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与实际企业运营节奏不相符[6]。
3.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
企业内控管理的风险评估是对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等风险的发生进行评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运营工作,在生产运营中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也更重视对收支成本的管控,忽视了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评估,导致制度完善程度不够。健全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在未知的市场环境的稳步向前,同时减少突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7]。但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意识不强,这就导致在建立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时,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缺少对于财务管理风险评估的认识,使得健全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没有被重视,更难落实到实际的制度体系建立中。
4.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缺乏责任制管理
责任分工制度有助于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能更很好的发挥管理人员的价值,具体岗位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分工不明确,导致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高,管理的效率低。由于管理中的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内容的重视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的工作已完成任务为主,缺乏管理的质量。同时具体的工作落实不到具体的管理人员中,当某项环节出现问题,甚至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在管理中不仅失去了管理的秩序和规范性,还使相关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8]。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1.树立科学财务内控管理理念
科学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能使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的工作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能针对具体的管理要求,不断地完善自我,有助于相关的制度能更好地实施。同时在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上,能帮助管理人员重视对自身的管理能力,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的共享,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运营中,财务内控管理部门又是独立的,在管理中,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独立化,能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能公平、公正地进行,在管理的过程中能更加准确的判断管理方案的实用性以及潜在的风险。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加强对于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独立性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独立出来,同时,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也应与公司发展总目标契合,与各部门之间有关联性的同时又具有独立性。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离不开人员意识的培养,管理人员能重视管理工作,才能各项活动不流于表面,真正地实现高质量发展[9]。
2.完善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为行动提供了方向,同时为发展结果的检验提供了衡量的标准。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运行,应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完善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市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要想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变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具备自我升级优化机制,因此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中也应针对市场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更具有时代价值,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处理相关的财务问题,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0]。同时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在制度的建立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避免出现公司制度与法律法规出现冲突的情况,同时,在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养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出色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这几方面的建设,能更好地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同时使管理的制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3.完善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
在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做好财务风险的评估制度,在企业的运营中,首先加强员工对于风险评估的意识,同时针对公司在运营中已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议探讨,并制定相关的方案,同时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情况,定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同时在制度的制定中,做好风险的预测工作,将制度进行细化,在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中,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风险预估机制,使风险管理在具体的环节中更具有针对性,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适时的做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调整。最后,提升企业对于风险解决的能力,避免风险的扩大,造成企业进一步的损失。
4.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责任制度
在企业内控管理中,首先应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责任制度,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在实际的管理中可根据会计法以及上级部门颁布的相关条例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管理的责任制。管理过程中,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能分配到具体的员工身上,根据相关的基础条例要求,实施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方式,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划分。首先,在管理层实施责任制有助于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将内部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部门的划分。其中,管理层对各自的经营内容以及财务管理中的结果负责,促使在财务内控管理中各部门加强各自的管理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此外,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以及具体的人员身上,将管理的工作进行细化,使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的覆盖。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对管理中的财务申报、财务结算以及财务审核工作采用各部门的责任制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有助于规范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能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针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能及时找到相关的管理人员,通过制度的保障,为解决实际的问题提供了依据,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激发企业内部的管理氛围,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制管理是财务工作开展的监管保障,有助于提高财务核算以及审计的质量,避免以权谋私等不良风险的进一步发展,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形成制度合力,以提高管理效率,能更好的保障企业内财务内控工作中管理的落地性,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数字的准确性,能更加全面及时反映财务计划完成情况和财务情况。同时,在管理责任制的引导下,实现基层管理员工的责任制,在财务工作中,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分配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并将其工作的结果纳入员工的绩效考察中,不仅能通过制度的约束实施责任制的管理,同时能采用绩效支持、鼓励的方式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五、总结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不仅能形成更加科学的监管体系,同时能有效预防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