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中积、聚、结含义探析❋

2022-12-28周禄荣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灵枢素问黄帝内经

周禄荣, 鞠宝兆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 11003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的普遍开展,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患者逐年增多,引起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临床中肺结节患者多合并有甲状腺结节或乳腺结节甚或三结并存[1],而这些结节类疾病属于影像学病变表现,在中医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林圣乐[2]认为,肺结节为有形积块,属于中医学“积聚”范畴。在现行的中医教材中,大多用“积聚”来代表恶性肿瘤性疾病。我们知道,部分肺结节会发展成为肺癌,而甲状腺结节及乳腺结节等部分为恶性,那么结、积、聚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为了探究它们的本源,笔者从中医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探寻积、聚、结的内涵。

1 聚的内涵

《说文解字》[3]652:聚,会也。为动词,有汇聚之义。“聚”在《素问》和《灵枢》中分别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其以动词出现为汇聚、聚集之义,以名词出现为疾病名。

1.1 聚作为动词,汇聚、聚集之意

“聚”作为动词本义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表示自然界雾露的聚集,表示生理性的筋、脉、神的汇聚,亦表示病理性的气、血、脓血、水、热、虫、沫的聚集。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有“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4]124,表示雾露的聚集;《灵枢·经脉》有“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5]210,表示筋的聚集;《灵枢·口问》有“目者,宗脉之所聚也;耳者,宗脉之所聚也”[5]385,表示脉的聚集;《素问·腹中论篇》有“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4]364,表示气的聚集;如《素问·本病论篇》有“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4]840,表示神的聚集;《素问·病能论篇》有“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4]417,表示热的聚集;《素问·病能论篇》有“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4]419,表示血的聚集;《素问·水热穴论篇》有“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4]514,表示水的聚集;《灵枢·上膈》有“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5]661,表示虫的聚集;《灵枢·百病始生》有“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5]654,表示汁沫的聚集;《灵枢·玉版》有“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5]587,表示脓血之聚。依据对动词“聚”的疏理,聚为邪气单纯的会聚之义,无难以疏散之意。

1.2 聚作为名词为疾病名

“聚”作为名词为疾病名。以病名出现于《灵枢·五色》《灵枢·刺节真邪》《素问·骨空论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4篇中。在这4篇中提出了聚病,同时指出了病位、诊察及治疗原则。《黄帝内经》中所指聚病不是单独的一个疾病,而是一类疾病。如《灵枢·刺节真邪》中指的是痈,《素问·骨空论篇》中指的是瘕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指的是与积病并重的聚病。

聚的病位为膀胱、子处,任脉可以生瘕聚。如《灵枢·五色》:“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5]528,指女子病色出现在鼻准上,主膀胱之病,其色散而不聚的为无形之气,其色抟而不散的为有形之血凝,为积聚病。其积聚或方或圆、或左或右,都与它的病色形态相似。《素问·骨空论篇》:“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4]505,聚病的病位可见在于任脉、膀胱、子处。这与《难经·五十五难》中提到的“聚者六腑所成”[6]相符。

聚的诊察如《灵枢·五色》所言:“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5]528,可以通过望色来进行诊断,色抟而不散的为积聚病。聚的治则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4]721所言:“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提出了聚病的治则,严重的大聚要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度治疗,同时也说明积与聚是较严重的一类疾病。

在《黄帝内经》中,动词“聚”有汇聚、聚集之义,可以是生理上气血、筋脉的聚集,也指病理性气、血、汁沫、水、虫等邪气的聚集,其中“汁沫”的聚集,后世认为是“痰”的聚集。如王东坡[7]等认为在《黄帝内经》中,“涕”“汁”“沫”代指痰义,名词“聚”为疾病名。聚病是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发病部位在膀胱、子处,也可以发生于任脉,通过望色是可以诊察的,治疗可以通过针刺进行治疗。聚病虽然严重,聚集的邪气是可以消散的,如《灵枢·终始》所言:“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治疗的尺度要严格掌握,不能过度治疗,要“衰其大半而止”。

2 积的内涵

《说文解字》[3]:积,聚也,本义是堆积谷物。积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也是以动词和名词形式出现,以动词出现与“聚”含义相同。“积”作为疾病名出现在《灵枢·百病始生》《素问·举痛论篇》等10篇中,分别提出了积的病位、病因病机、症状、脉象、治法及治则。

2.1 积的病位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积的病位,即可以在络脉。如《素问·缪刺论篇》:“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4]540,可以在肠胃之外。如《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5]654。可以在胁下,如《素问·奇病论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4]424,可以在少腹。如《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少腹有积。[4]464”通过疏理可以看出,积发生在胸腹腔内。

2.2 积的病因病机

积病产生的病因如寒邪。《灵枢·百病始生》“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5]654”如疼痛,《素问·举痛论篇》:“或痛宿昔而成积者。[4]357”

积病产生的病机为气机逆乱,血液瘀滞,血与汁沫相抟,外邪、饮食、汁沫与血相抟,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如《灵枢·百病始生》:“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5]654”通过疏理可以看出,积病的发生是由于寒邪导致机体气机逆乱,从而血液、痰浊凝结不得散且日久化积。

2.3 积的症状

积的症状可以为疼痛,如《灵枢·卫气》:“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5]547,可以为胀满。如《素问·奇病论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4]424”可以为溲血、善惊、筋急目痛,与积所发生的部位相关,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厥阴有余……涩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有余……涩则病积溲血。太阴有余……涩则病积心腹时满。阳明有余……涩则病积时善惊。太阳有余……涩则病积善时巅疾。少阳有余……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4]551-552”积的症状由积所产生的部位而定。

2.4 积的脉象

积病的脉可以为涩脉,如《素问·四时逆从论篇》:“涩则病积心腹时满。[4]552”可以为沉脉,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8]”手指轻按而不见脉动,重按才见脉象沉而不浮,故沉脉是疾病在里的反映,多为心腹有积聚的里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4]176”杨上善注云:“其脉沉横而坚者,阴盛,故知胁下有积。积,阴病也。横,指下脉横也。侧箱,即下穴处也。又其阴病,少腹中有横积也。[9]”

2.5 积的治法

积的治疗方法各篇说法不一,可以用针刺的方法,如《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可以用导引配合汤药的方法,禁灸刺,如《素问·奇病论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4]424”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如《灵枢·官能》:“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5]707”

2.6 积的治则

积的治则是衰其大半而止,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4]721”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积”的疏理,得出“积”是一类难治性疾病,积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慢性复杂过程。由于机体感受外邪,又有饮食过多、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忧思恼怒等刺激,导致气机逆乱,血液凝滞,津液涩渗,日久成积。因“积”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脉象表现为涩或沉,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不能单纯用一种方法治愈疾病,治疗过程要衰其大半而止,不能过度治疗。

3 积聚的含义

在《黄帝内经》中“积聚”合体见于《灵枢·五变》《灵枢·上膈》两篇中,在《上膈》篇中积聚为动词,积累、汇聚之义,在《灵枢·五变》[5]481中,积聚为疾病名,是肠道的一种疾病,与留痹、消瘅等都是由于外邪留止所致。《灵枢·五变》:“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又有“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伤”[5]487,明确提出积聚病位在肠,患病除与感受外邪相关,还与个人体质相关,肠胃功能差的人易患肠中积聚。

4 结的内涵

《说文解字》结从系,吉声,系为细丝;结,缔也;缔,结不解也。在《黄帝内经》中,结以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式出现。

4.1 名词之“结”

“结”以名词出现可以表示绳结,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5]22”可以表示喉结,如《灵枢·骨度》:“结喉以下至缺盆中。[5]261”可以表示筋结,如《素问·皮部论篇》:“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4]468”可以表示络结,如《素问·刺腰痛篇》:“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4]376”可以表示结块,如《灵枢·根结》:“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5]99”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整理可以看出,作为名词的“结”无论是表示身体生理性的筋结或者喉结,还是表示病理性的结块,其实质是“结”字表述人体具有结块特性的组织结构[10]。并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出了“结”的治疗原则“结者散之”[4]773,用疏散的方法治疗。

4.2 形容词之“结”

“结”作为形容词出现可以为“郁结的”,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可以为“结涩的、停止的”,如《灵枢·终始》:“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5]150”可以表示为“弯曲的”,如《灵枢·本脏》:“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5]492”通过对形容词结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结”是一种瘀滞不畅或者不通的一种状态。

4.3 动词之“结”

《黄帝内经》中动词之结可以表示经脉交结,如《素问·水热穴论篇》:“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4]516”可以表示气血郁结,如《灵枢·周痹》:“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之。[5]376”可以表示邪气留结,如《灵枢·岁露论》:“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5]805”可以表示情志郁结,如《素问·举痛论篇》:“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4]361”

在《黄帝内经》中,“结”多作为病机出现,为疾病的病机或病证,如邪结、气结、脉结、结络、腑结、阴阳结等,用以表述邪气集聚或气滞血凝不通。“结”病机是难治性疾病的主要矛盾或枢机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5]22”拔刺、雪污、解结、决闭等意象均有祛除病证根源的含义,是多种疾病治疗的关键。诸多邪气的交结可以产生很多疾病,如《素问·阴阳别论篇》[4]89中的“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二阳结”为消病,“三阳结”为小便不通,“三阴结”为水气病。积聚类疾病的形成与“结”病机密切相关,为外邪侵犯与气滞、痰饮凝结有关。如《灵枢·刺节真邪》有言:“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5]743”针对“结”病机这一关键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给出的治疗方法为“结者散之”,即用疏散的方法治疗。

5 总结

在《黄帝内经》中作为动词聚、结、积意义相近但程度不同,“聚气可布”“结而不通”“宿昔而成积”。“聚”的汇聚程度比较轻且容易布散;“结”因“有所结,气归之”为积聚等很多疾病的初始病机,且“结”病机是积聚等很多疾病的主要矛盾点和枢机点;“积”为日久“结”“聚”的结果,作为名词“结”为可见的有形包块。“积”“聚”均为难治性的一类疾病,均由气血痰水等邪气交结而致。而聚病较积病轻浅,聚病可发展成积病,有时也并称为积聚。无论是结、聚、积都有一个共同的“结”病机,都是气血痰水等邪气交结而成。所以现代的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息肉等,属于“积聚”范畴,无论是良性、恶性、是否为癌前病变,都可以通过“结”病机进行干预治疗。

猜你喜欢

灵枢素问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