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北定州定武书院
2022-12-28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姜梦楠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吴洪成 姜梦楠
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起源于唐末五代,沿至宋代,闽、浙、赣等南方省份日渐发达,后续至清代整个王朝统御下的长江、黄河、运河等流域乃至长城南北、东西各行省均有兴设。
提及清代河北书院,必然会联想到位于直隶省(河北省清代名称)省会保定府的莲池书院,抑或是自古历史就十分悠久的古城邯郸,其漳南书院在河北书院史上以实学教育而拥有独特地位。但是,在清代的河北有这样一所书院,位于当时保定府的定州,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不亚于其他各个古城书院,它的书院历史作用尚未被深入挖掘,颇有“养在深闺不相识”之感,这就是定武书院。
清乾隆时期(1736-1795年),统治者放松了对书院的管制,清政府明确提出鼓励创办官立书院,作为培养政治官僚及其他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到乾隆末年,全国18行省已然是书院林立,书院进入高速上升时期,定州定武书院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建立并壮大的。
定州定武书院的教学
乾隆戊午年(1738年),定州州牧姚立德创修定武书院,随后州牧沈鸣皋在此基础上继续修建。书院内设有讲堂3楹,学舍数十间,供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在书院内进行,方便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就是定武书院的由来。定州定武书院,在区域书院史上其地位及影响仅次于保定莲池书院。
定武书院师生以“读孔孟之书,辟邪异之说,洁其身,励其行,朝夕砥砺观摩,共相期于远大”为宗旨,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性理”课程为主,并延及文史、诗赋及法律、数学、天文等领域的学科内容。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春,清代历史学家、浙东学派重要思想家章学诚主讲定州定武书院,订立“习字”课程并颁布《定武书院教诸生识字训约》。章学诚认为,文字乃所有文章之基础,儿童自小就应识字,才能在日后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同时也能更好体会名家之言,正所谓“学古不外乎通经,通经不外乎识字,功既约而可守,道亦坦而易行”,在接受过识字教育以后,儿童自然更易在日后学习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行。另外,他还提出了音韵之学与训诂之学的重要性,认为仅仅掌握文字不足以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还要结合音韵与训诂之学,从音节、对偶的整齐程度以及遣词造句的逻辑思维角度提升写作能力。这为当今教学中的写作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导。
定武书院除了课程教学方面的规定,还通过制订学规章程严格规定考课制度与组织管理。为了保障办学成效,知州王榕吉可谓是冥思苦想、煞费苦心,在任职期间主持拟定了《定武书院课士条规》。他认为肃清书院学习风气,就要从书院的考课入手。“课士条规”首先揭明所有生童需要严格遵守书院的纪律与制度,一律在贡院作课,不得在考试期间私自外出,不得将考题泄露给其他生童,影响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其次,生童可根据考题自出心裁,切忌“抄录成文,至蹈雷同”。这项规定既保障了生童所作文章的原创性与创新性,同时也能甄别生童文笔的好坏。第三,在考试过程中,规定“不许别外捏名领卷”“课卷作讫起讲,即先誊真,候用戳记”“日落交卷,不许继烛”。这些举措在保障考试秩序的同时,也确保了考试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考试结束后,应立即离开,不可代替他人作文。上述情况如若发现有违反者,书院会将违反条规的生童除名,以此警示诸生。
定武书院对考课的管理非常严格和细致,应该肯定这种严格的考试制度对书院生童的自律意识、书院的考风纪律等都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为当时其他书院所效仿,同时也为当今的选拔考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定武书院的近代改制及社会影响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随着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西方社会思潮与近代科学文化也随之涌入,对晚清的教育可谓冲击颇深。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地方开明绅士学人逐渐意识到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于是,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想要救国,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唤醒民众的觉醒,就要开民智,而开启民智的唯一途径是兴办教育。因此,他们热衷于变科举、废八股、兴学堂的近代教育改革。在家乡兴办新式学堂就是其中之重要部分。
清末新式学堂中有不少是由清代书院改制而成的,直隶省的清末新教育运动推行中,书院改学堂的成效是显著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定州当地绅士王振垚、谷钟秀等将定武书院改名为定武学堂,后改为直隶省定州官立中学堂,始终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宗旨。新派学者、专家卢举臣任学堂监督,王铭轩为司事。为了加强西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学堂还聘请日本教习来校任教,此举在清末地方新教育中表现出开创性意识。学堂建立后,事属首创,驰名冀南。
定武书院改为中学堂是在1902年,与《钦定学堂章程》制定为同一年,该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只是停留在表面文章,并未实际推行。看来,这所地方知名书院的近代转型是脱颖而出、一马当先的。一年半以后,《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颁布实施,其中包括“总章”以及学制各级各类学校章程,作为清末新教育法律政策文本发挥制度化建立作用。在这种背景下,1904年,遵照规定,定州官立中学堂将学制定为5年,课程设置在学习传统经史义理的基础上增设了算学、外国语、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理财、历史等新学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借鉴德国中学的办法,分文、实两科,培养学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持下,改学堂为学校。1913年,定武中学堂改名为直隶省立第九中学校。学校发展至今,历尽坎坷风波,即为今天著名百强中学——河北省定州中学。
从定武书院到定州中学的280余年的发展中,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承载着几代人对当地教育的心血与汗水。书院中有这样一副楹联:“风月夹名城,大夫造就人材,须知一品题便作佳士;华年输矮屋,诸子考商文学,敢云三折肱即是良医。”清代定州定武书院历史悠久,办学规模宏大,成效显著,为当地培养人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书院楹联所期盼书院莘莘学子“三折肱即是良医”中不难发现,学于该书院自然能造诣精深,实现报国济世的远大理想。事实正是如此,自民国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该校先后培养出教育家、史学家王森然,抗战音乐家张寒晖,数学家赵慈庚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连云等现当代杰出人物。这些办学成就昭示出定武书院的育人文化积淀至深,其作用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本文系河北大学燕赵文化学科群重大招标项目“近代燕赵教育与文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0W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