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消息不容易,但有规律可循
——读朱建华新著《好新闻的味道》有感

2022-12-28梁瑞平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闻奖消息

梁瑞平

继2021年4月出版《好新闻的样子》之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朱建华今年又出版了新著《好新闻的味道》(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7月版)。全书细分为十辑,依次是篇幅不宜长、重视时效性、厚重不单薄、新闻贵在新、同题应出彩、主宣新闻化、找准针对性、树立问题感、会议抓新闻及地方亦特色。

这样的归纳固然自成一派,细究之下,辑与辑之间难免有内容冲突或兼容之处,但这样细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方便读者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主题随处进入阅读,我相信,每篇分析及赏读后面所附的“阅读+”(即获奖作品原稿)也是吸睛之处。

越读越过瘾,越读越带劲,在感同身受中常有共鸣,在细细咀嚼中时有收获,忍不住要啰嗦几句。最想说的是,作为合格并渴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对于消息这个基本功,永不放弃你就对了。

消息是“记事”最经济的文本

有一句话耳熟能详,“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其实,好的消息其事实本身(往往直接体现为标题)就是历史。譬如,本书中提到的中国新闻奖消息类获奖作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等。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消息是最简洁精炼、“最经济”的文本。一般只有几百字,上千字的消息就是长稿了,而参评各类新闻奖项对于消息的字数限制为不超过1 0 0 0字,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据悉,“中国新闻奖历届获奖作品中不乏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有的消息仅270字。”

不要小看了消息,笔者一直以为,小消息能记大事——只要题材重大,再短的消息(哪怕是一句话新闻)也是无法被忽视的,都会引起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普通读者的强烈关注;发稿时间则是争分夺秒,谁最早发稿就有“江湖地位”,就能赢得同行的尊重与口碑。

随着时间的演进及媒体融合的深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或者说面对一些挑战——

其一,不知何故,不少人有点“看不起”消息。他们的理由是,消息呈现在版面上(或屏上)显得篇幅小,不能给人留下太多印象,不像长篇通讯或者动辄半个版或一个整版的深度报道或特稿,首先在视觉与感知上就有冲击力,自然更有成就感;其二,消息和通讯等其他新闻体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我们笑称如今出现了“消通体”。按照本书作者的观点,“在流量成为评价主要标准之下,文本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至于传统的消息写作锤炼似乎已经不重要了,甚至也没有了。”其三,也是作者在此书后记里所提到的,“近些年来消息作品的质量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这在全国新闻界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毋庸置疑,消息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因为报纸是新闻纸,最基本的产品就是动态消息(哪怕它是“易碎品中的易碎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写得好消息,干新闻才算入了门”。

始终记得那一年,2002年底,在当时例行的部门调整后,我来到报社的时政新闻部。由于之前在周刊部,所以对于消息的写作,我是那时才从头学起(尤其是我并不是学新闻出身)。也正是那一年,我逐渐上路。我是从采访、导语、写作、结构、事实、标题等方面,不同的阶段围绕不同的专题来实践,边干边学,通过“试错”尤其是对照自己原稿与编辑修稿后的见报稿,天天领悟,时时琢磨,渐渐地有所提高。我始终记得当时部门值班主任跟我说的一句话,消息最基本的追求是“主题集中,一事一报”。

不过,这些年来,消息也在进化。按照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吕艺的观点,传统的“新华体”已经进化到“新新华体”,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清新与大气共存,二是温度与深度融汇;而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作品《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 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第一作者李宣良则认为,网络时代的消息有这样一些特征:更快,更短,更灵活。

写好消息并不容易

“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这句话一般用来夸赞技艺高超的理发师。但是,我却想借来形容消息(尤其是消息精品及获奖作品)写作的不易。

难在其快。笔者始终认为,新闻事实发生后,记者们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消息写作,是一项极为不易的业务考验。除了极力争取第一时间抵达采访现场之外,还需要即刻进行观察、寻找核心当事人,不断突破各种限制获取事实真相,然后是评估与判断其新闻价值并提炼主题(有时候要根据编辑部的意见调整角度与主题,并补充采访)、快速写稿、提交稿件(在过程中反复核实并补充事实)……每一个流程都不是轻易能实现的,既考验体力与采访突破能力,更考验脑力和笔力。

难在其新。正如作者在“第四辑”中所提到的,“新闻贵在新,不但指时间上的新,也指选题要新,立意要新,角度和手法要新。有新意的新闻,不仅能给人以新鲜感,有吸引力,也能激发人们思索。”

“好新闻不光有意思,还要有意义,甚至意味……好新闻仅有鲜活的事实远远不够,新思想、新见解更为重要”;“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人、新事、新现象都应该是媒体人关注和挖掘的对象。”

难在其短。消息一般被视为所谓“豆腐块”,却考验真功夫。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讲清楚一件新闻事实,肯定不能面面俱到,那么,只能有所选择——哪些事实该保留或放大,哪些可以舍弃?如果一个事件本身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新闻点,一篇消息又消化不了的话,不如拆分成多个主题,做成系列,或搞成“连载”,这就是本书提出的“新闻的一件事思维”。

笔者非常认同顾兆农先生(其作品《南京“香港城”关门了》获评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的观点,“作为记者,不应以稿子长短论英雄,也不必以版位分高低;只要问题抓得准,精心策划,精心采访,精心写作,小稿子同样能做出大文章。”

本书有句话,也想抄在这里,“作为记者,‘不管获不获奖,都不能妨碍对代表作的追求。多年以后,人们记住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新闻从业者,需要勉励自己永不放弃消息基本功的理由之一吧。

写好消息有规律可循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在新闻行业打拼,其作品不想获奖尤其是冲击中国新闻奖的,至少不是内心真话。

那么,如何写出好消息,尽量朝获奖的方向迈进?这本厚达近500页的沉甸甸的专著,就是最好的梳理与借鉴。作者从历届中国新闻奖中的840多件消息中,筛选出70件文字消息,从总结获奖作品优点、介绍采编经过、学界或业界专家点评等方面对每一件作品进行条分缕析,甚至对于稿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探讨,可谓有心人,也是具有勇气的。

笔者认为,它是最好的范本,无论新手老手,对着学就行。我甚至斗胆在作者提出的十条经验(也即创优路径)基础上,归纳出发现、写好消息的四点建议:

1、选题瞄准“重”与“大”

循着本书精选的获奖消息的脉络,耐心琢磨其获奖理由,明眼人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消息大多主题重大——即带有普遍性意义、站位高且具有全局价值,如脱贫攻坚(见案例《寸土寸金地,让与贫困户》),生态保护(见案例《封井2 8 4口 只为普氏野马跑得欢》),改革开放(见案例《百家‘三资’企业调查标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民族团结与进步(见案例《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司法体制改革(见案例《告别‘同命不同价’》),简政放权(见案例《封存公章六十枚 办照仅需一小时》),等等。

主题重大的选题,也可以是一段时期内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但是消息却围绕它“接天线、通地气”;又或者是特殊年份的成就报道,如《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笔者还认为,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典型的监督性报道,以及牵涉到大多数人民生利益的新闻,也是主题重大的好消息。

2、角度注重“新”与“特”

抓消息难免遭遇同题竞争,面对这种境况时该怎么办?如何让自己的报道脱颖而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同题应出彩”及“找准针对性”等。也就是,找到自己独到的角度,越是出其不意,越能提高传播效果,获得评委的青睐。

还是继续“以案说法”吧——

《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类似的还有《4亿元科研‘替代经费’无奈沉睡》这两条消息,关注的同样是科技新闻,但是,切入的角度是发现问题,制造冲突,“具有很强的反差性和问题感”,读者觉得很新鲜;《3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申请留任》,虽然此稿关注的是脱贫攻坚,但一般的“操作套路”也许是挖掘、表扬第一书记孜孜以求,倾心坚守,但此稿却选择写书记们的留任,角度奇崛,比较特别,自然令人过目难忘。书中这样的例子,可说不胜枚举。

3、标题最好“实”加“巧”

题好一半文。标题一般追求以浓缩凝炼的文字标明(提示)新闻核心事实,重在实实在在的信息量,宜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多用动词。当然,标题是吸引读者(用户)点开内容的钥匙,很多时候不妨“巧”一点。譬如,冲突性:“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口语式:“纪委收到贺卡拍案:顶风违纪,查!”;悬念式:“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 … … ” ; 谐 音 式 : “ 泰 豪 动 漫 变 ‘ 动慢’”;借(套)用式:“别了,‘不列颠尼亚’”,等等。

4、结构文风要讲究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倒金字塔”,消息最好结构紧凑,无废话;文风朴实,文本不铺张;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多细节(要求记者到一线、抓现场),讲故事;采访对象多多益善,直接引语可以多用,这样使得信源更丰富,稿件更有在场感与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有一个附录(被作者自称为“彩蛋”),“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典型差错100例”。这是借鉴性、针对性均非常强的干货,更是一条好消息冲击新闻奖之需要规避的风险,可谓个个案例惊心,条条值得警醒——遇到这些问题,请绕着走!

以上为个人阅读本书时的粗浅心得,不一定正确甚至失之偏颇,请同行们批评指正!当然,对于好书,自己开卷是最好的姿态——我也相信,只要打开书本,你必有所得。

猜你喜欢

新闻奖消息
一张图看5G消息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过年啦!
晚步见道旁花开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惊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