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

2022-12-28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出版社素质能力

赵 娜

出版社编辑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其工作内容包括选题策划、约稿、审稿、校对、出版等,在各个环节,都对编辑的文字敏感性、观察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青年编辑是出版社编辑队伍的重要组成,青年编辑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编辑部乃至出版社的工作质量,因此,对于出版社而言,须高度关注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青年编辑的特征分析

青年编辑有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学历高:数据显示,在2002年后进入出版社的青年编辑,其学历多为研究生以上,他们拥有专业特长,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在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对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二是对工作热情:青年编辑的年龄集中在25~35岁左右,他们朝气蓬勃,对工作充满热情,有理想、有抱负,愿意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工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人员[1];三是业务知识相对匮乏:编辑是一门精深的学科,刚刚入行的青年编辑尽管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较弱,且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系统学习编辑业务的时间不多,多数出版社也没有提供系统的业务培训,单一依靠编辑的自学,成效并不理想。

二、出版社对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要求

出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传播思想的重要文化活动,出版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能力提升、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出版社通过产出精神文化产品,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这一要求,出版社对于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也有着严格要求。

1、坚定的政治立场

学术价值与政治导向是出版社的立足点,是否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评估出版社青年编辑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在编辑工作中,如果出现学术价值、政治导向之间对立的问题,要求青年编辑要将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在工作中,要求青年编辑有坚定的立场,做到头脑清醒,用正确的思想和过硬的素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2、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

出版社青年编辑需具备广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与一定的外语水平,尽可能了解各科知识,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国家政策深入钻研理论,主动与专家、学者沟通,精心组织、策划各类稿件,以此来提高出版社的学术品位。

3、良好的编辑业务能力

出版社青年编辑应当精通业务知识,这需要出版社组织专人来为青年编辑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让青年编辑对出版工作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青年编辑还应当具备文化意识、政治意识、创新意识、读者意识、市场意识,即“五个意识”。新闻出版行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青年编辑可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影响大众,因此,出版社要高度关注对青年编辑的培训与继续教育[2]。

4、良好的交际组织能力

出版社青年编辑需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活动家”。青年编辑工作面对的多为学者、专家、作者、读者,要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就需大量优质的稿源,而获取稿源,就需要青年编辑做好沟通、约稿工作,因此,青年编辑要善于与他人交往、沟通,做生活与工作中的有心人。

5、过硬的职业素质

青年编辑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时,一字之差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青年编辑要严谨对待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个字,甚至于每个标点符号,要对作者、对出版社负责。青年编辑的这种职业素质,需经过长期的培养与锻炼方可达成。

三、出版社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

1、提升青年编辑的思想政治素质

出版业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生产的是一系列的特殊精神产品,肩负着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科学理论、塑造美好心灵、满足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任务,作为出版社的青年编辑,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主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主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来服务。为了提升青年编辑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从两个方向来着手。

从宏观角度来看,要严格遵照《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影响青年编辑,要求青年编辑时刻牢铸红线意识,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自觉抵制各类不正之风,坚持全面、公正、客观的编辑职业精神,恪守职业准则,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出版社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出版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统一[3]。

在微观层面上,要重点对青年编辑开展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方面的教育,青年编辑会影响出版业后续发展,其综合素质关系到整个出版业的兴衰成败,当代青年编辑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普遍缺乏勤俭节约、踏实苦干的精神,尽管步入了工作岗位,但对编辑工作的发展历程了解却并不多。少数青年编辑追求安逸,不认真钻研本职业务,更有甚者,专注于待遇和虚荣,对待工作三心二意。对此,出版社要高度重视青年编辑的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选题、发行工作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出版社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青年编辑讲述现代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将出版社的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鼓励青年编辑树立长远目标,自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主动为出版社的发展献计献策。

要注意的是,青年编辑的进取心与可塑性较强,在教育上,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为青年编辑营造出积极的成长、学习氛围,使之能够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其思想素质便可得到提升。

2、提高青年编辑的业务素质与能力

青年编辑步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不久,他们精力旺盛、头脑灵活,但要顺利实现从学生到专业编辑的转型,还需不断地实践。青年编辑的最大不足是缺乏知识与经验,对稿件的把握能力较弱,给出版社发展造成了安全隐患,轻则出现纰漏,重则引发严重的政治问题,为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编辑业务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一是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出版社尽管无法从事研究,却与各个学科的发展前沿息息相关,因此,青年编辑需掌握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所谓“现代社会淘汰的不是无知识、无技能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人”,这同样适用于出版社青年编辑。出版社应鼓励青年编辑向相关领域专家学习,学习老编辑的敬业精神与娴熟技能,主动从各个渠道提炼出具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在学习过程中,青年编辑要善于创新,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用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来做好编辑工作。

二是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内容,要求编辑部成员分工协作,这就要求青年编辑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与同事建立起融洽的互信关系,编辑工作也是社会活动,要求青年编辑善于与相关部门人员往来。在出版社的培训与教育中,要重视青年编辑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促进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具体来看,可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如,就文章中涉及的专业内容,鼓励青年编辑以学生的身份向行业内人士、作者请教交流;针对各类社会活动,可引导青年编辑与上级部门、相关单位正确交流,让青年编辑掌握正确的办事程序与社交礼仪[4]。

三是经营理念与市场意识。出版工作也具备社会属性,同样会面临竞争、生存、发展的难题,要做好出版工作,也需遵循市场规律。青年编辑还须擅长市场调研,能够根据读者偏好、学科发展来调整选题和内容编排,这要求青年编辑具备经营理念,采取科学的措施来稳固读者群,提高书刊的影响力。另外,在出版活动中,青年编辑要主动顺应市场需求,从选题、组稿等方面认真策划,树立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未来,出版工作将会更加市场化,因此,在出版内容和形式上,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和市场规律,青年编辑要具备标准化意识,为书刊走向市场、形成品牌奠定基础。

3、培育青年编辑的职业使命感

青年编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经历了长时间的求学经历,往往会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在进入编辑岗位后,日复一日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趣,或是感觉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过大,从而产生挫败感,这十分常见,因此,出版社须引导青年编辑树立光荣的使命感与职业自豪感。每一部作品均是编辑的劳动付出,经过长时间的审稿、编辑、加工、校对才让作品公之于众,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谨、系统的内容,有着其他工作难以比拟的专业性,尽管看似平淡无奇,但这种坚守却是非常崇高的[5]。要做好这项工作,要求青年编辑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要用求真务实、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青年编辑树立责任感,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自信,发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结语

进入了网络化与数字化时代后,出版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青年编辑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学习,在继承老编辑勇于奉献、认真负责的良好传统的同时,要主动挖掘自身优势,提高学习能力,夯实专业素养,练就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引领出版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提高书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出版社素质能力
内卷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等待……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