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的路径
2022-12-28吕朝晖
吕朝晖
(温州理工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深度解码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内涵,建设高质量宋韵文化传世工程[1]。温州在传承发扬宋韵文化内涵、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南宋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宋高宗曾驻跸温州近两个月,受此影响,温州地区科举制度较之以前得到较大完善,庙宇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同时也为后续永嘉学派等的兴起与兴盛奠定了基础,与南戏等一起,为温州创造了良好的宋韵文化品牌[2]。
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发展目标,是新时期温州建设的崭新定位,同时也对温州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充分挖掘温州作为拥有2 200多年瓯越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也要重视其作为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的独特优势。打造温州文化高地,激发温州发展的巨大文脉潜力,是繁荣温州千年商港题中的应有之义。
宋韵瓯风是温州独特的历史印记,是千年商港历史内涵的重要体现,在赓续历史文脉中传承创新、营造特色人文空间、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自信是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必经之路。以文助商兴港,开展复兴千年古城计划,在深挖“千年文脉”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推介好、弘扬好宋韵瓯风文化,打造形式多样、脉络宽广、开拓创新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向繁荣商港进发,推动温州千年商港建设,对打造幸福温州有着重要意义[3]。
宋韵瓯风作为接续历史、映照现实、引领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柱,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传承和发扬宋韵瓯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宋韵瓯风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可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是优化产品供给、推动宋韵瓯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数字技术传承创新宋韵瓯风文化血脉,应当成为温州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组成[5]。
基于此,本文对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探索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实现路径,为提升温州地区文化自信,打造文化领域共同富裕市域样板,促进宋韵瓯风文化走出温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指导。
二、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传承之问题剖析
以数字技术为抓手,将宋韵瓯风文化脉络融入温州千年商港发展机理,通过文化提升千年商港发展内涵,能够有效解决文化高地建设同质化、特色不足等问题,对建设幸福温州有着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但因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天然的信息鸿沟,其融合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阻滞问题,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将有效促进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高地的高质量建设。
1.宋韵瓯风文化的数字化产业发展缺乏特色
经过温州地区宋韵瓯风文化产业多年的辛苦经营,如今相应产业链已初成体系,价值链得以向多方延伸,为文化高地建设奠定了前期基础。但受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宋韵瓯风文化产业规模以及经营者文化素质等参差不齐,现有文化产业重心仍倾向于传统型,对数字经济的快节奏发展模式适应能力不强,无法实现与数字化技术的高效对接,暂未能形成具有温州本地特色的、体系化的宋韵瓯风数字化文化产业品牌[6]。同时因各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各自为营,不同地区的宋韵瓯风数字化文化产品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模仿与趋同问题,长此以往,将造成本地文化特色优势的逐渐湮没,影响温州宋韵瓯风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使其对温州文化高地发展逐渐丧失热情与信心[7]。
2.宋韵瓯风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技术尚不成熟
温州地区的宋韵瓯风文化并不总以实物为载体,如永嘉昆曲、温州鼓词等就与瓯绣、黄杨木雕等有着较大差异,此类文化的传承以掌握该类文化精髓的上一代传人的言传身授为主,未形成系统的、可复制的传承模式。该类文化对传承人的主观依赖性强,而现有数字化技术无法实现传承人各阶段思想的复刻,仅能被动实现一定程度的价值刻画,无主动思考能力。因此,宋韵瓯风文化的核心内涵无法通过数字技术完全呈现,这将一定程度造成宋韵瓯风文化的价值折损。同时,温州并非掌握文化数字化高端转换技术的核心地区,现阶段文化的高精尖数字呈现技术在温州地区应用有限,缺乏完整的、系统的产业链条。
3.宋韵瓯风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受消费主义文化和商业化浪潮冲击
宋韵瓯风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拓宽了传统文化作用于现代人精神风貌的路径。但是在消费主义扩张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为迎合现代消费者娱乐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对其自身所做的部分数字化创新违背了传统文化初衷,其审美日渐边缘化、大众化,丧失了原有竞争优势。宋韵瓯风文化产品不再是用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东西,而是被附加更多的符号价值,变成一种可以体现个性和身份的消费品。宋韵瓯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传播,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现象,“娱乐至死”的不良导向盛行,传统文化传播内涵被弱化。
4.宋韵瓯风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市场监管不足
宋韵瓯风文化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风韵,数字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节奏与起点均不同,短期内实现数字技术与宋韵瓯风的跨越式协同融合发展模式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数字赋能浮于表面,未能深入宋韵瓯风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运作机理,技术融合偏表层化,运用数字手段深层传播的力度不够,数字媒体传播滞后。因此,现阶段宋韵瓯风数字化产业发展不规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良莠不齐,部分宋韵瓯风文化产业经营者因急于回笼资金,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打造成快消产品,违背文化产业发展初衷,但因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规则与针对产品服务的有效监管,现阶段文化产品的低俗化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文化高地建设质量。
宋韵瓯风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是提高温州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促进宋韵瓯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温州文化高地建设注入发展新动能、畅通千年商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突破现有发展桎梏,解决现阶段数字技术与宋韵瓯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痛点问题是推进相应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捷径。精准定位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将有效促进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推动落成温州文化高地,为繁荣千年商港提供有效参考。
三、数字赋能宋韵瓯风文化传承的路径建议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宋韵瓯风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但现阶段宋韵瓯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碎片化、低端化、封闭化”问题,迫切需要以数字科技为动力,推动业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通文化高地建设数字快捷通道,实现宋韵瓯风文化产业的“数据化、系统化、融合化”发展[8]。
1.厚植宋韵瓯风数字化发展沃土,融通数字化发展资源
培育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发展沃土,为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传承发展提供养分基础。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温州文化高地建设实际,建立宋韵瓯风智能化服务平台,使宋韵瓯风文化不再仅作为历史遗珠而被束之高阁,走出“文化圈”,由原来仅作为少部分群体可触及的精神高地转向服务大众,提升服务供给效能;实现宋韵瓯风文化各类资料资源的多样化存储,在传统储存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建立数字化档案,实现宋韵瓯风文化的历史画面或声音资料的数字化与数字矢量化,为宋韵瓯风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开发等留存尽可能完整的真实信息,减少传承过程的信息折损;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搭建宋韵瓯风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高效的资源共享实现不同数据孤岛之间的资源互通,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激发数字资源的价值释放,实现宋韵瓯风文化资源跨时间、跨空间、跨区域的融合互通[9];开通宋韵瓯风文化体系内不同实体载体间的数字化协同通道,加大文化领域信息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力度,提升宋韵瓯风云数据的利用水平;推动宋韵瓯风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研究,探索以“文化+数字+”的发展方式拓宽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路径,实现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文化产业范畴的拓展与价值链的延伸,在保留传统文化厚重历史底蕴的同时,赋予其时代新内涵,将现代化元素适时嵌入其发展的全过程。
2.整合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传播路径,畅通数字化发展通道
拓宽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传播通道,实现文化数字化的多渠道、高效率输出。信息化时代为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应摒弃传统文化产业中固化的发展思维,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尝试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打造宋韵瓯风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新业态[10];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引领全过程,推动宋韵瓯风优秀文化走出“文化圈”,实现由单一受众群体向大众群体的转变,增加受众群体黏性;创新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传播模式,以数字技术为工具支撑,充分利用各类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宋韵瓯风文化视觉传播与网络营销的精准性[11];借助可视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等,为受众群体打造一种可视化虚拟环境[12],使受众利用自身感官实现宋韵瓯风的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传播中对受众的单向、静态信息输出转变为双向、动态信息输出,向受众直观展示宋韵瓯风文化内涵,让受众走近历史,走进历史,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回到历史场景中经历历史人物的波澜传奇,传承优秀人物精神[13];丰富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传播形式,通过多渠道传播提升宋韵瓯风文化的曝光率,如开发与宋韵瓯风文化密切相关的网络游戏或阅读APP等,提升受众响应度,放大传播效果。
3.强化宋韵瓯风数字化顶层设计,联通数字化发展触点
提高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发展顶层设计的合理性,平滑链接宋韵瓯风文化各发展触点是提升文化高地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保障文化市场高效运作、提升瓯风宋韵文化在促近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水平是发挥政府职能的重要目标。以数字化技术为生产要素,在政府的顶层引领下推动宋韵瓯风优秀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畅通不同文化资源平台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所涉及的各类生产要素间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利用,实现数字技术资源与文化资源等的有机融合,通过各要素间的“联动赋能”助力文化高地建设[14];加大政府的数字化治理力度,梳理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品牌,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不同“文化+数字+”产业,形成数字融合新引擎,延伸宋韵瓯风文化产业链与价值链,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万木葱茏”;加大政府数字化改革力度,引进创新型数字技术,培育文化高地建设新动能,以数字化改革成效催生“文化+数字+”新业态,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与供给的精准性,实现宋韵瓯风文化高地的共建共治共享。
4.打造宋韵瓯风数字化人才队伍,疏通数字化发展堵点
宋韵瓯风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需要产业链各环节上不同类型的人才共同参与。当前数字赋能温州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过程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现象,究其根源,是现阶段温州数字化承接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文化+数字+”的快节奏、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支既受过宋韵瓯风文化熏陶,又兼具较高数字化技术水平的综合人才队伍,是建设宋韵瓯风文化高地的当务之急。需加强与各在温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发挥各机构内相关研究人员的科研及技术创新作用,补齐宋韵瓯风文化数字化发展各环节人才缺口,疏通各发展堵点,为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15]。同时,应充分利用市场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广泛邀请社会各方参与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过程,充分发挥宋韵瓯风文化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优秀工艺传承人、乡贤等的名人效应,综合各方资源,为宋韵瓯风文化高地建设服务。
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信息化时代,提升宋韵瓯风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推进宋韵瓯风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研究,充分利用数字这一具有丰富原生动力的全新生产要素,激发数字化改革在文化领域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中的潜能,是传承创新宋韵瓯风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性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